乘風破浪觀影心得
《乘風破浪》是由上海亭東影業有限公司出品的文藝輕喜劇,這部作品蘊含著深刻的道理,你看完之后有什么感想呢?下面是小編給大家整理的乘風破浪觀影心得,希望能給大家帶來幫助。
乘風破浪觀影心得1
不明白你看《乘風破浪》的時候有沒有哭,反正我是笑中帶淚的。這是一部值得一刷再刷的片子。
影片中的主角就在我們的生活中,我們也會在酒桌上放肆的吹牛逼,或者是低調的炫耀,但是都沒有關系啊,能一齊宿醉的人,都是能夠出生入死的人。很多人,活著活著,就成為了別人的影子。然后呢,過著誰想過的生活?
韓寒本身就是一個不招人稀罕的人,說好聽點叫做特立獨行,難聽的說就叫做不合群。電影的推廣曲一發,網上是一水的批判,直男癌,作風有問題……但是電影上映了之后呢,憑著良心說,這場電影看的值得!
不得不欽佩韓式幽默,很深刻,很綿長,有濃厚的底蘊存在。電影的每一個細節都處理的很有心,順著水流走的黑傘、出此刻停尸房門口的木木、徐正太囚服號碼……很多會戳中淚點的情節出現的很自然容易被發現,卻還不會讓人覺得大喜大悲,感情細膩恰到好處。這個叫做笑中帶淚。
然而為什么會談到告別呢?其實我覺得影片中存在了太多的告別。小馬的不辭而別、刻畫了深情且可愛的羅力,最后一個人從看守所出來時發現自己被告別,被自己最愛的女人,也是挺可笑的了、六一用死亡來告別、而阿浪用大夢初醒的一聲爸,跟過去充滿矛盾與復雜的父子情告別、而我呢,跟過去的我告別吧!
告別就隨意點,留下遺憾的才叫人生。過于圓滿的,都屬于教科書。喜歡到放下,水到渠成的告別。
韓寒個性喜歡雕琢詞語,我最深刻的一句臺詞是:都是小人物,別說什么大話,活著就好。活著,就還能告別,那就隨意點吧!
乘風破浪觀影心得2
今天看了《乘風破浪》這部電影,看完之后感受最深的是人與人之間的了解,很多時候我們評價一個人都是通過別人的描述或者短暫的接觸而沒有真正的了解,這樣的評價往往是不全面甚至是不正確的。不算新穎的題材,描寫父子之間的感情,用的是穿越的劇情,孩子穿越回父親年輕的時代,整體感覺還不錯。
故事圍繞兩個主人公展開,孩子徐太浪,父親徐正太,電影的開場是驚險刺激的賽車比賽,孩子獲得了賽車冠軍,他的獲獎感言很另類,感謝爸爸的不理解,感謝爸爸的不支持,就是為了向爸爸證明,他不斷練習終于成功了。他就像是一個孩子,覺得爸爸不理解自己,什么都要跟爸爸對著干。為了顯示自己的能耐,他帶著爸爸去飆車,速度開的特別快,看著身旁快受不了要吐的爸爸,他覺得自己真了不起,可是因為他的不小心出了車禍,賽車和火車相撞了,他和爸爸都受傷了。
在被醫生急救戴上氧氣罩的那一刻,他感受到了死亡的召喚,通過旁人的視角回憶了自己短暫的一生,在他很小的時候爸爸就坐牢了,我們看到爸爸帶著手銬的雙手試著給他遞奶嘴,最終失敗了,其實這里我們看到爸爸是愛他的,小孩子心里一直恨吧,因為爸爸媽媽死了,自己沒人照顧。六歲的時候爸爸終于出獄了,有一個鏡頭孩子在玩玩具車,爸爸進門看見了,覺得只知道玩將來一定不會有出息,跟許多家長一樣怒其不爭,看了這幾幕,雖然是現實生活中一樣的愛孩子可是方向不對的爸爸,我的誤解卻很大。我甚至覺得理解孩子對爸爸的恨,我們也經常這樣,就像盲人摸象,沒有看全事情的.來龍去脈,就以自己看到的進行推斷,所以對事情有了片面的不全面的了解。
接著是不新穎的劇情穿越,徐太浪穿越到了爸爸年輕的時候并且跟爸爸做成了好兄弟,在劇情的展開中中我們慢慢發現徐正太也就是爸爸這個人身上也有很多好的品質。他跟牛愛花青梅竹馬,兩小無猜,兩個人全身心的信任彼此。他體貼兄弟,講義氣,跟兄弟平等相處,打跑追六一的小混混。他樂于助人,幫助老鄉們修房子,修東西,保護為生計所迫的KTV歌女不受壞人的欺負。看到這里我覺得徐正太還不錯,最后怎么會落個進監獄不關心孩子的下場那?
隨著劇情展開,我們看到了爭地盤的兩個勢力。一個是徐正太的組織,一個是惡勢力,惡勢力強搶、強賣汽車,燒人房子,調戲姑娘,讓我覺得不管落個怎樣的下場都是罪有因得。在與惡勢力團伙斗爭的時候徐正太被打斷了一條腿,他的好兄弟六一一直想證明自己的能力,在徐正太大喜的日子去找壞人報仇,結果被壞人殺死了,壞人的律師還說屬于正當防衛。在這里讓我們意識到當時法律的不健全,正是因為有些事鉆了法律的漏洞,導致人們只能用武力來進行解決。為了給死去的兄弟一個交代徐正太他們去找惡勢力的人,在追壞人的過程中,我們發現爸爸的車技也不錯,爸爸還戲稱這是天賦,可能因為爸爸覺得開車好也沒什么用,因此在孩子愛玩賽車的時候不支持,在爭斗過程中惡勢力的頭目摔死了,因此徐正太被判了六年刑。在進監獄以前交代徐太浪照顧好自己的妻子和孩子,也表現了對孩子的愛。
影片看完了,我還在久久地回味,感謝現在平靜的生活沒有那么多打打殺殺,感謝親人的陪伴。我們應該珍惜自己的幸福生活,多關心愛護自己身邊的人,有理想并堅定的走下去。
乘風破浪觀影心得3
看電影之前,當我看到片名《乘風破浪》,我腦海中第一個浮現的是李白的詩句“乘風破浪會有時,直掛云帆濟滄海”。這是一首我認為比較大氣磅礴的詩,寄托了一種自信洋溢,豪氣沖天的情感。
看完電影后,我很感動。我覺得給“乘風破浪”瞬間定義了一種治愈人心的溫暖含義。人之一生,或乘風破浪,或安于平穩。 有些人,好像草草一生,比如劇中的“六一”,他是一個傻勇的人設。他真的很傻,甚至很天真。囤BB機,沖動莽撞,充當一個以老大命令為是的小人物,干事好像沒有規劃。可是這樣的一個人他真的沒有優點嗎?他當然有。
我們可以在劇中看到,他是一個大力士,不費吹灰之力就掰斷三根擺在一起的筷子;他也是一個重情義的人,兄弟被打斷腿,他冒死為兄弟報仇。
他的死很悲涼,可他的命運好像早就注定。一來他沒有發現力氣大是他的優點,更沒有充分利用這一優勢作為他生存的手段。二來,他由于眾兄弟情義,冒然一個人去討要公道。可是他的方式太傻了,沒錯,是太傻了,傻的執拗,傻的莽撞,傻的讓人既唏噓又心疼。傻的不知道以一敵多的下場,不知道報仇的方式很多,不知道武力是最后的手段。
這一件事與喜事同時發生,默默有點悲傷。可這樣的情節不知道在所有人的一生中發生過多少次。
這也直接導致了正太去為死去的兄弟報仇。他歷經重重圍堵和打架,仇終將得報,結果卻是坐牢,吃牢飯。這樣的悲劇也導致了開篇男主徐太浪對父親正太的偏見。認為父親打打殺殺進牢房六年,沒有盡到做父親的職責。
男主徐太浪在穿越到90年代后,他在與父親一起的經歷中感受到了父親的本質。
他是這樣一個重情義,淳實,正直的人。他的夢想是按摩店只按摩,歌舞廳沒有坐臺小姐。他對未婚妻用情至深,摯愛一人。他是一個柔情硬漢,會用拳頭說話;也內心柔軟,真心待人。
徐太浪在穿越時空之旅中收獲了與父親的友情,看到了父親的經歷,明白了他為什么坐牢。他知道父親急躁,喜歡武力解決恩怨,甚至會成為“鄉村蝙蝠俠”行俠仗義。他沒有害過人,他一直在愛人——愛妻子愛朋友,但可能他表達對兒子情感的方式不對。他在乎他兒子,但是習慣用拳頭說話的他對兒子粗魯,動不動對兒子拳打腳踢。沒讀過什么書的他以為這就是對兒子的教育方式。他比較執拗,對兒子忠于賽車的愛好一直不支持。他的確沒什么文化,他不知道牌上的數字怎樣運算成為24,他不知道location的意思,不能認什么字,可這樣的他,的確深愛他兒子。
他的一生靠打殺存活,所以,這樣用力得活著,姑且算是“乘風破浪”吧。
劇中的小馬,算是比較對職業有自己見解的人設。他喜歡編程,哪怕身邊的兄弟“六一”“正太”都鼓吹他放棄編程,他也沒有受到影響。在綁架后,他腦中出現的是如何完善他的編程。在茫然又堅定的時期,他毅然南下,選擇了他自己的人生。
在飯桌上,他和“六一”對未來的預設似乎既諷刺又悲傷。誰混的好這本身就是一個在當時未知的事,可不未知又怎能叫人生?
我認為小馬本身就是一個矛盾體,他糾結又堅定,他自卑又自信。一方面他自卑自己的前途,認為自己應該在兄弟中混的最差;另一方面他自信他自己選擇的,并付出努力,堅持了下去。最終,我想他大概是成就了自己。
兄弟幾個,有成就自己的,有死去的,有平凡生活的,這就是命運,是變幻的人生。
女主“小花”是一個在90年代的溫婉的女子。她認為她自己的一生就像白素貞。她也是一個從小沒享受到父愛的人設,也只有從“小花”身上徐太浪才能被治愈。她的父親是一名試飛員,父親為了這份工作忽視了家庭。她內心也是渴望父愛的,對父親的離開是又恨又無奈。“小花”在正太受傷時,抬頭看到天空中飛掠過的飛機時,眼角充溢的輕盈的淚花仿佛是點睛之筆。“小花”對徐太浪的治愈也溫暖了眾多人。她大概本身就是一個治愈的人設,渴望父愛,努力工作,忠于丈夫,擔心朋友。從這里,我看到了溫暖。
劇中仿佛一直在弘揚善良。就連其中一個混混反派,都宣稱以談判為精神,“女人,小孩”不動。
而“在雨中”這首歌,甚之秒哉。
在雨中,我送過你
在夜里,我吻過你
有相聚,也有分離
人生本是一場戲
有歡快,也有哭泣
不知誰能 誰能躲得過去
你說人生艷麗我沒有異議
你說人生憂郁我不言語
只有默默的承受這一切
承受數不盡的春來冬去
故事在徐太浪醒來后,戛然而止。我感覺故事雖然以穿越平鋪直敘,情節娓娓道來,但好像其實就只是一個發生在雨中的片段。
下雨,相遇,悲歡離合;雨過天晴,瑰麗,戛然而止。
如夢一場,也如涓涓細流,將溫暖與愛流向心間,讓觀眾帶著愛與感悟驟然離場。
乘風破浪觀影心得4
從作家、賽車手再到如今的導演,“跨界”成了外界牢牢貼在韓寒身上的標簽。像經常與他一并被人提及的郭敬明一樣,韓寒從踏入這一行的那天起,就不得不面對人們對他是否能夠成為一個合格的導演多加質疑。
但是韓寒還是用他極為敏銳的嗅覺(是商業的還是藝術的,還有待商榷),迅速地完成了這次身份轉換,猶如在他鐘情的賽道上,完成了一次漂亮的甩尾漂移。在《后會無期》上映之前,無數人等著看他的笑話。但他仍然用自己最擅長的調侃與段子,俘獲了大批人心——至少從票房來看,韓寒作為一個處女作導演,相當的不賴。但即便如此,針對《后會無期》的各種質疑仍然如影隨形——“故事性弱”、“結構松散”是不少人對這部用金句堆成的影片的指摘。但對于韓寒而言,這就是他一直以來看待世界的方式,源于他在進行文字創作時進行影像化想象的習慣。
面對這些質疑,韓寒并未針鋒相對,在大部分時間里,他對其一笑置之。想必韓寒自己也再清楚不過,作為一部跨界過來的處女作,《后會無期》是一部合格的作品,但也遠不及無可挑剔的程度。外界的批評與質疑,恰可作為自己改進補長的契機。少年得志、早早成名的他,做任何事都注定要被公眾拿到放大鏡下觀察和評論,有多少贊美與喝彩,就會有同等量級的懷疑與批評。韓寒或許早已習慣了這一點,要想繼續前行,他也不得不習慣這一點。
如今,第二部電影《乘風破浪》即將問世,從卡司曝光的第一刻起,爭議聲再度紛至沓來。有人表示這“只是又一部《后會無期》”,也有人早早拋出“韓寒早已江郎才盡”的論調。在《后會無期》中,韓寒把陳柏霖飾演的主人公設定為一名作家,如今,《乘風破浪》的主人公將是一名賽車手——兩者正是韓寒自己最為人熟知的身份。因此,也不難想見,《乘風破浪》也會像《后會無期》一樣,投射大量韓寒自己的思考與價值觀,在其中的人物身上,你或多或少會見到韓寒的影子。
《后會無期》看似是一篇無關明確題旨的散文,其實骨子里仍然是夾雜了諸多韓寒自己世界觀的議論文,那些迷茫失落的人物和透著幾許睿智幾許無奈的對白,正是他眼中的世界。從《乘風破浪》這個片名來看,這部新作無疑會比《后會無期》走得更遠,與后者的憂傷落寞相比,前者似乎更具備某種暗暗較勁的雄心。
在《乘風破浪》里,我們很可能會看到韓寒曾經激揚文字、針砭時弊的那一面,看見他以影像化的語言,澆自己心中的塊壘。它很可能還會和《后會無期》一樣,充滿大量韓寒式段子或曰金句,至于金句是將畫龍點睛,還是畫蛇添足,則取決于能夠塑造更飽滿的人物和更流暢的故事。
無論你是否喜歡,韓寒都已經再度揚帆遠行。在爭議的風頭浪尖,他是否真能乘風破浪,最終只能用作品說話。
乘風破浪觀影心得5
先說結論,這是我喜歡的電影,里面有著太多上個世紀90年代的符號和標簽。譬如,錄相帶、周潤發、BB機,還有那些梳著中分的主流和非主流小鎮青年。曾經,我也梳過這樣的中分,他們離我們很近,又很遠,很熟悉,又很陌生,恍若路人。
這種感覺,讓我想起自己曾經居住過多年的東北縣城,每到周末,全班絕大多數男生不約同集體逃課去附近的錄相廳看周潤發的《英雄本色》。影片中的六一,甚至讓我想起某些喜歡打打殺殺的同學。如今,他們絕大多數都已人到中年,而且混得挺不錯。
彭于晏飾演的徐正太就是一個很有夢想的“幫派青年”,他平生最大的夢想就是“讓歌舞廳永遠只唱歌,桑拿室永遠桑拿”,最初我們很不理解徐正太的遠大志向,到后來才始以知道這是他對愛情的堅守,難能可貴。
而之于片中的小弟六一,有點像港片中的“大傻”成奎安,有著太多悲情的成份。當警察順嘴說“五一的兒子叫六一”時,太多忍俊不禁。六一其人最大的特點除了忠實外,就是有點兒笨。所以,為了證明自己腦子并不笨,至少自己對“正太幫”和幫主還有用,他選擇在徐正太婚禮那天,背著雙刀飛身而下去砍房產商,結果很悲壯地掛掉了。六一倒地的場面,很容易讓人聯想起《英雄本色》中張國榮喋血的鏡頭,尤為感傷。出師未捷身先死,六一的行為很難用詞匯去評價,但為老大復仇的行為不難理解。畢竟在那個年代,我們受了太多香港警匪片的蠱惑,每個人內心都有一個“英雄本色”,每個人內心住著一個悲壯的“小馬哥”,叼著牙簽,穿著布滿彈孔的風衣瀟灑走過。
當年,“世界這么大,我想出去看看”一語還未流行,董子健飾演的小鎮青年馬化騰,身上有著太多的無奈和不甘。身為“正太幫”中最小最沒資本的小弟,苦逼程序員小馬與“幫派文化”和他人格格不入。當他信心滿懷地說自己正在做一種叫OICQ的溝通軟件時,立馬遭到別人無情的奚落。所以,當所有人都以為囤BB機能發大財時,馬化騰只能選擇出走。馬化騰戴著空蕩蕩大眼鏡孤獨地坐在火車上,望著窗外,一臉的茫然,表情更多糾結,更多決絕,似乎這個瘦瘦名叫馬化騰的孩子骨子里始終無法和這個小鎮和小鎮上的文化和解。對現實世界來說,出走也是一種抗爭,蘊含著太多的無力和不甘,而之于未來,有著多種可能性和太多的不確定。
隨著劇情的推進,徐正太入獄前,為老婆和未出生的兒子“囤BB機”也是影片中不可或缺的梗,盡管這個段子放在今天司空見慣俗不可耐。相比之下,床上那堆散亂堆放囤起來的BB機更多讓人說不清道不明的感覺。可是誰能知道未來世界會怎樣?誰又知道下一刻會發生什么?有時候我們的節拍明顯跟不上這個世界行走的節奏。但不管這個世界的.秩序如何變幻,青年人對夢想的熱愛何其相似。
在《乘風破浪》中,父子之間的和解,韓寒更多地移交給了徐正太的兒子徐太浪其人。事實上,從古到今,父子之間的誤解一直沒有消失過。因為青年的叛逆,絕大多數兒子都不想變成父親那樣的角色。可事情發展到最后,你更大的可能就是變成你所否定的父親那樣的角色。而且,歷經一系列際遇之后,時光卻總是用一種不經意的語氣告訴你,什么是理解和包容,什么是快樂地茍活。所以,徐太浪車禍后的神奇穿越,不僅是了解自己的父親和面目模糊媽媽的一切,不僅僅是父與子之間的和解,更多的,是要對自己內心有個交待。
綜上所述,如果說《后會無期》是一部純文藝片的話,《乘風破浪》則是一部很有商業氣質的文藝電影。劇情、配曲和節奏很有懷舊感,影片中各種金句、段子和幽默頻現,恰到好處,也不惡俗,讓人看過之后會心一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