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仰觀后感簡短
信仰觀后感簡短篇1
自電影《信仰者》在鉛山上映以來,城西小學陸續組織黨員干部及全體教師積極觀看,主動接受革命先輩精神信仰的洗禮和熏陶。
電影《信仰者》(原名《第十軍團》)由中國人民解放軍八一電影制片廠、中影股份有限公司、弋陽縣人民政府聯合攝制,著名導演楊虎執導。電影取材_烈士的人生最后一個階段,通過倒敘、口述的方式帶我們走近_和他并肩作戰的同志們,走進那段苦難卻又輝煌的年代。影片并沒有停留在戰爭的表面,而是直抵人物的內心。_、劉疇西、尋淮洲、胡天桃、吳天來……每一個人物呈現出來,都那么生動鮮明,可愛、可親、可敬。這些錚錚鐵骨用年輕的生命成全各自的信仰,從悲壯的歷史深處一步步走來,也一步步走到我們的靈魂深處。
_曾深情地談起:“我多次讀_烈士在獄中寫下的《清貧》。那里面表達了老一輩共產黨人的愛和憎,回答了什么是真正的窮和富,什么是人生最大的快樂,什么是革命者的偉大信仰,人到底怎么活著才有價值,每次讀都受到啟示、受到教育、受到鼓舞。”革命先烈_等老一輩共產黨人的寧死不屈,堅持斗爭的形象深深的烙在了每一位黨員干部的腦海里。他們留下的是一筆最寶貴的財富,是千千萬萬共產黨人要共同傳承的信仰。
通過觀看影片《信仰者》,進一步激發了廣大黨員干部內心的一腔熱情,堅定信仰,砥礪前行,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在各自的崗位上貢獻出自己的熱情與力量。
信仰觀后感簡短篇2
看了《信仰者》這部講述_、尋淮洲、胡天桃等革命烈士,在革命年代頑強奮戰,心系黨和國家的革命歷史題材電影。全片以“信仰”為主線,譜寫了壯烈的英雄頌歌。
電影真實感人,尊重歷史事實,讓我們清晰地看到了革命年代的艱澀與不易,_等烈士在戰爭失利被捕之后,在高官厚祿和嚴刑拷問之間選擇了后者,在生存和死亡之間,毅然選擇為革命獻身。
這樣的選擇,生活在和平年代、不愁吃穿的我們也許無法想象,更無法做到,但正是為黨和祖國不惜犧牲自己,堅定革命一定會取得勝利的信仰才讓革命先烈們放棄所有,包括他們的生命。喬英的跳崖、胡天桃的搪瓷碗、_在獄中為中央紅軍打勝戰欣喜若狂的模樣,總是在腦海中反復回放。
作為_烈士的家鄉人,我們無比自豪!作為新時代的青年,我們同樣也該堅定信仰,不能拋頭顱、灑熱血,但是可以在崗位奉獻自己的光和熱。
現如今,到處都是活躍躍的創造,到處都是日新月異的變化,祖國母親也已經和世界上各位母親平等的攜手了。我們也堅信我們可愛的祖國母親,必然會更加強大,更加“可愛”!
信仰觀后感簡短篇3
為了提高全體干部職工的愛國、愛人民、愛公司的精神禮貌意識,8月17日公交公司在領導班子的帶領下,組織職工收看了歷史文獻片《《信仰》。
經過觀看《信仰》我深深的了解了,是什么造就了我們的黨,是什么支撐著我們的黨走過了這些坎坷不平的路?為什么在各個時期會涌現出一批批優秀的共產黨員?為什么會出現敏、劉胡蘭這樣的革命英雄先烈?為什么會出現楊善洲、李林森、任長霞這樣優秀的黨員干部呢?答案就是信仰。
我們有了信仰,生活和工作有了奮斗的目標。國家要富強,民族要興旺、公司要發展,靠的是什么?靠的是信仰。信仰的力量,來自內心的認可,共同的信仰讓我們公交公司全體干部職工的心凝聚起來,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在英明的黨組織的領導下,我公司培養了一批批吃苦耐勞、不懼艱難、敢啃硬骨頭、能打勝仗、團結一致的公交人。全體干部職工的心放寬了,眼光放遠了,我堅信,我們有本事、有信心、有把握把公司做大、做強。
看了《信仰》之后,最終明白了,公司領導的良苦用心,為什么8點在公司樓下點名,為什么天天讓我們唱國歌、團結就是力量。為什么開展“四不為”“兩學一做”活動。為了讓我們有個進取向上,認真工作的態度,為了讓我們擁有敢于擔當,團結一致的工作精神。為了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人民生命安全大于天的宗旨。
作為一名公交人,要深入領會每一次學習會議的精神,深刻把握領導在會議上,提出的一系列觀點、新論述、新思想。切實把思想和行動統一到決策部署上來。以更加進取的工作態度,主動作為、敢于擔當,為促進公司的創新發展,貢獻力量。我作為一名普通的公交人,我的信仰和信念就是:
我是公交人,要熱愛祖國、愛人民、擁護中國共產黨。
我是公交人,要愛公司、愛同事、愛自我的工作。
我是公交人,要愛護公司的一切財物,維護公司的形象。
我是公交人,要一切以公司的利益出發,以大局為重。
我是公交人,要服從領導安排的工作,聽從指揮。
我是公交人,要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
我是公交人,要堅持一顆平常心、感恩心、職責心、上進心、愛心、善心。
信仰觀后感簡短篇4
今日我院組織各黨員,預備黨員,進取分子共同觀看歷史紀錄片《信仰》,我作為進取分子也參與了此次活動,觀看結束后我感觸良多。
《信仰》是以黨的90多年歷程為背景,以夢想信念教育為主題,經過講述革命、建設、改革三個歷史時期優秀共產黨員堅持夢想信念、發揮先鋒模范作用、堅持先進性和純潔性的故事。
“富二代”黨員彭湃在大榕樹底下焚燒自家地契房契為農民宣傳他的信仰,最終因叛徒出賣,在龍華英勇就義,年僅33歲。
紅三十四師師長陳樹湘誓為蘇維埃流盡最終一滴血,被俘后自行斷腸。
年僅15歲的預備黨員劉胡蘭為了堅守自我的信仰,而毅然放棄生命。
“鐵人”王進喜帶領1205鉆井隊用人力將重60噸的井架豎立在大慶的荒原上,靠著破冰取水用臉盆端的方式人力取水50多噸,為新中國填補了石油的空缺。
林縣人用鐵鍬和小推車劈山修渠,歷時五年零兩個月,成功將紅旗渠修建成功,灌區有效灌溉面積到達54萬畝。
……
無數共產黨人譜寫了無數悲壯事跡,給我們后輩們留下了數不盡的先進精神。
作為進取分子的我倍感壓力,先輩們為共產主義事業付出太多太多,中國共產黨的信仰于他們而言重于生命,我很害怕,害怕自我以后難以成為一個合格的黨員,畢竟這不是一個流血流淚的時代,我怕我的黨不需要我,更害怕我的黨需要我時我無能為力。可是環顧四周,無數的青年黨員奮發圖強,不畏困難,勇于創新,努力提高自身價值,為祖國和人民的偉大事業奉獻自我,他們是我的學習榜樣,是我前進的方向,更是我人生路途上的燈塔。
將近一個世紀過去了,以往令人心潮彭拜的信仰的故事,不會變得平淡,以往光芒閃耀的信仰真諦,將繼續做為我們矢志不移的精神家園。
信仰觀后感簡短篇5
9月19日下午,在院黨委組織下,檢驗黨支部書記周岳敏、支部委員張敏、陸彩、蔣華科以及黨員祝林,在匯澤影城觀看了震撼人心的電影——《信仰者》。
《信仰者》電影以革命先行者、烈士_的為原型,還原了1935年,為了配合中央紅軍長征,_奉命率領紅10軍團直插國民黨腹地,蔣介石驚恐萬狀,調遣大軍圍追堵截,敵強我弱,因突圍失利,_等紅十軍團的高級將領們先后被俘,紅十軍團全軍覆沒。
在獄中,國民黨反動派窮盡一切做_的工作,只要他改變信仰,許諾可以讓他升官發財,榮華富貴。_同志被捕后在獄中斗爭的經歷表現了,他的崇高品格、浩然正氣和一名共產黨員的堅定信仰。面對敵人威逼利誘,劉疇西軍團長說:男兒到死心如鐵,讓我放棄我的信仰,你們做不到。中國共產黨的信仰是為了全體勞苦大眾,為了人民不再受壓迫。
“心中有信仰,腳下有力量”,接受紅色愛國教育,弘揚主旋律、傳播正能量,詮釋“信仰”的力量,可以更好的洗滌內心,提高幸福感。我們全體醫務工作黨員同志汲取前進的力量,進一步堅定理想信念:健康所系,性命相托,竭盡全力除人類之病痛,助健康之完美,維護醫術的圣潔和榮譽,救死扶傷,不辭艱辛,執著追求,為祖國醫藥衛生事業的發展和人類身心健康_。牢記為民公仆宗旨,提升服務質量,全心全意為病人服務!
信仰觀后感簡短篇6
隱藏在生命“本質”的面具下的,是什么?佛說是欲與不可動搖的信念,基督說是暗與無法洗刷的罪孽,安拉真神則說是魂與謙卑寬容的態度。哲說生命的本質是有態度的活著,文說生命是一條奔流的河。——但,“不可說”所隱含的,奔騰的河水所掩蓋的,到底是什么?生命也許是樹,但樹無法行動;生命也許是河,但河卻沒有痛苦。——劃爛文字的盾,我想看到持盾者的手臂與臉。
我想活在人剛誕生的時代,一切都尚未命名,在文字的外表下顯露出真相,我在那時是什么,我的本質是什么?
有名物體的名字只能給命名者帶來一種探索的慰藉,但人在被命名前,他是什么?
我曾經問過一位虔誠的佛教徒,“人死后會是什么樣子?”
他莞爾一笑,因為探索死亡即為擁有信仰的前提。“了悟者升入西方極樂世界,孽障多者則墮入無間地獄。”他如數家珍地講著西方里的各種奇珍異寶鋪天蓋地,有繪聲繪色的講了地獄里的各種刑罰輪回不已。
“我們因為罪而被削去能夠飛翔的翅膀。”他說。
于是我問他:“倘若當你死時,你發現根本沒有極樂與地獄,佛陀與鬼王,你會怎樣?”
他的嘴角微微揚起,“不可能,我堅信會有,我堅信會有使者引渡。”
我暗自無語,原來質疑被頑固被艱辛所取代,這便是信仰。
他每日凌晨便起,只為在靜寂中獨自尋求佛學禪理。——他每日吃齋修心,身體也一天天消瘦下去。——在某種意義上,信仰或許與海洛因無異。我暗自嘲笑過他的執著與可悲,但現在我才發現我遠比他可憐且可笑。——有的人在堅定的信仰中獲得了生活的意義,而我,卻不知道什么應該相信。
信仰觀后感簡短篇7
“信仰”是每個人都具備的對于一種精神的崇敬,我始終覺得人總得信仰點什么,信仰感情、信仰艱苦奮斗的革命情誼、信仰周總理為人民服務的無私精神等等。今日,我們也有幸在學校的組織下,跟眾多有志向,有著深深的愛國愛黨情誼的優秀年輕人一齊觀看了《信仰》這部紀錄片。
《信仰》記錄著新中國成立以后,中國的一個發展史,記錄著年輕的中華民族受到了西方的封鎖,要使人民過上幸福的生活,要使用國家變的強大,不受強敵所欺,中國共產黨正是憑借著信仰,帶領廣大人民自力更生、艱苦奮斗,在種.種困難之下,把一個一窮二白的國家建設成了一個現代化的強國。實踐證明,我們國家此刻的強大,離不開一代又一代共產黨人的奮斗。最為突出的有鐵人王進喜、雷鋒、焦裕祿、錢學森等,他們用自我的一生為了人民,為了國家,堅持信仰,犧牲自我的一切,有的甚至獻出了自我的生命。
這是我第二次觀看這部紀錄片了,每一次看都有不一樣的感受。一開始在央視看的時候,只是覺得從前的革命烈士,拼搏科學前線的科學家是多么多么偉大,心中飽含著對他們的敬意與感激。而現如今第二次觀看,心中不免有了更多的歸屬感。作為當代大學生,我必須要明白自我的使命,不是每一天盲目學習,也不是每一天只明白享樂,我們必須時刻向黨組織靠攏,發揚艱苦奮斗的精神。在中國未建設好之前,是那些先輩用自我的血汗堅持著自我的信仰為我們創造了這個和諧完美的生活。而我們更應當繼承這種“信仰”,努力為國家的未來而奮斗。選擇信仰不難,但為信仰堅守太難,為人民服務是我們共產黨人終身的信仰,共產黨人的勝利是信仰的勝利。所以傳承信仰,貴在堅守,堅守之要在于行動。作為當青年切不能忘記了肩頭職責,每個人的力量是有限的,但為人民服務的信仰是強大的,一旦認定了自我的信仰,就要堅定地去踐行。
周總理從小立志“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我們要向總理一樣,擁有一顆擁護黨,擁護人民的強大內心。這種內心也是一種始終支持著自我前進的精神信仰,帶領著我們拼搏努力,艱苦奮斗,創立更加強大的中國。天將降大任于斯人也,苦心志,煉體膚。作為時代的先鋒,我們要勇往直前。
信仰觀后感簡短篇8
窗外日光彈指過,席間花影坐前移。轉眼之間,我們步入了摻雜著淚水與感動的雨季。
也許我們迷惘,也許我們茫然,但只要心中有生命的信仰,有自己的`追求,那么我們的人生小路便會在微光中明晰,在圓夢里充滿光芒。
夜深時獨坐在鵝黃臺燈的燈光下的我,突然被莫名的力量拉扯,思緒漸漸流轉
初秋的天氣,依舊下著零星小雨,一種清冷的感覺彌漫了我。心事重重的我皺著眉頭回家。一種名為擔憂的情緒蕩漾在我心頭。為什么?為什么?我拿起自己的作文一遍又一遍的思索著,卻終究沒有找到答案。深深地嘆了口氣,又是篇被退回的稿子,我已經記不起這是第幾次的失敗,但自從自己開始投稿以來,有沒有一次被納用,被賞識。
這只是一個寫著溫暖文字的少年之夢,亦是我的信仰。我吶喊,我不甘。揣著自己的悲傷,執起筆,又再一次潤色文稿,一遍遍反復修改、增刪。若干天后,這封稿子帶著少年渺小卻又偉大的夢想與希冀寄出。
接下來的幾天,我一直在等待回音,內心也不禁焦躁起來。終于,終于有一天,一封信到了我手上,拆開一看,難以名說的喜悅舒展開來,我終于不必為自己的失敗而感到前路渺茫,再也不必憂傷。因為,我的夢想已經實現。終于有一家雜志社肯采用自己的稿子,少年小小的夢被渲染上金色的光彩。一瞬間,心中的負面情緒一掃而光,隨之而來的是巨大的充實感和自豪感。此刻,窗外的梧桐樹被清風徐徐的一搖,碎碎的陽光從葉縫中灑落,像夢的碎片一樣。
青春的信仰,可以給予人更大的勇氣以及動力,秉著不懈的恒心,去追逐更高更遠的夢想。
青春的信仰,就如同陽光,我們渴望被它文暖,所以要一直注視,一直奔跑,跟隨它的腳步來汲取生命的能量。信仰,它代表夢想,追求以及信心。它能讓青春如同莎士比亞的十四行詩,燦爛而溫暖。
揮霍青春就是揮霍生命。那么,在生命的大好年華里,我們要明確自己的信仰,在這個季節里追逐信仰,只因青春因信仰而更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