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仰觀后感大全
在沒有看《信仰者》之前,就對這部電影充滿了期待。從開拍就一直有關注,也許是因為我家在漆工,“_”這個名字非常熟悉,從小就聽著他的英雄事跡長大,也多次去他故居游玩,感覺有這么個偉人很是自豪,但是今天在電影《信仰者》里看到他,心情卻很沉重,那年他才36歲。
他本能突破敵人的圍剿線,卻為了接應同志毅然決然返回;他可以投降求生,但他不僅嚴辭拒絕,更是在獄中為我們留下了《清貧》、《可愛的中國》等一大筆精神財富。正是堅定地信仰讓他“以身殉志”、偉大地赴死!
而如今,_所期盼的,用生命換來的可愛的祖國就在我們眼前,到處都是活躍躍的創造,到處都是日新月異的進步,歡歌將代替了悲嘆,笑臉將代替了哭臉,富裕將代替了貧窮,康健將代替了疾苦,智慧將代替了愚昧,友愛將代替了仇殺,生之快樂將代替了死之悲哀,明媚的花園,將代替了凄涼的荒地!我們是這份信仰的傳承人,定要將這來之不易的生活和這份堅定的信仰代代相傳!
所以在以后的工作中,我將更加堅定自己的信仰,保持蓬勃朝氣、高昂的工作激情、充足的干勁,做一個新時代的信仰者。
信仰觀后感大全篇2
在抗日戰爭勝利73周年、“九一八”事變發生87周年之際,為緬懷無數為民族解放做出貢獻和英勇犧牲的人們,弘揚愛國主義為核心的偉大民族精神,2018年9月18日晚,__地產黨委組織全體黨員、積極分子和中干觀看了愛國電影《信仰者》。警惕大家要銘記歷史,不忘初心。
《信仰者》是“四個意識”“兩學一做”的活教材,是“堅守崇高信仰,煉就金剛不壞之身”的真實寫照。通過觀看《信仰者》,接受紅色愛國教育,弘揚主旋律、傳播正能量,_等烈士為信仰而生,為信仰而戰,為信仰而死的精神,更好的洗滌我們的內心,同時也讓我們深切地感到,生活在新中國,在祖國母親的庇佑下,我們是多么的幸福。這不禁讓我想到遙遠的敘利亞人民還在被戰火荼毒,敘利亞這個曾經平靜的文明古國,如今,城市滿目瘡痍,古跡摧毀殆盡,萬千生靈涂炭,百姓流離失所。國破家自亡,一寸山河一寸血,作為青年,我們不能、不該也不敢忘記曾經的苦難,吾輩當居安思危,自強不息,發奮圖強,沿著先烈的足跡,堅定信仰的力量,聽黨指揮、履行使命,用與時俱進的創新精神,努力做創新實踐的探索者,做民族復興的先鋒者,努力實現我們強國夢、強軍夢。
信仰觀后感大全篇3
隱藏在生命“本質”的面具下的,是什么?佛說是欲與不可動搖的信念,基督說是暗與無法洗刷的罪孽,安拉真神則說是魂與謙卑寬容的態度。哲說生命的本質是有態度的活著,文說生命是一條奔流的河。——但,“不可說”所隱含的,奔騰的河水所掩蓋的,到底是什么?生命也許是樹,但樹無法行動;生命也許是河,但河卻沒有痛苦。——劃爛文字的盾,我想看到持盾者的手臂與臉。
我想活在人剛誕生的時代,一切都尚未命名,在文字的外表下顯露出真相,我在那時是什么,我的本質是什么?
有名物體的名字只能給命名者帶來一種探索的慰藉,但人在被命名前,他是什么?
我曾經問過一位虔誠的佛教徒,“人死后會是什么樣子?”
他莞爾一笑,因為探索死亡即為擁有信仰的前提。“了悟者升入西方極樂世界,孽障多者則墮入無間地獄。”他如數家珍地講著西方里的各種奇珍異寶鋪天蓋地,有繪聲繪色的講了地獄里的各種刑罰輪回不已。
“我們因為罪而被削去能夠飛翔的翅膀。”他說。
于是我問他:“倘若當你死時,你發現根本沒有極樂與地獄,佛陀與鬼王,你會怎樣?”
他的嘴角微微揚起,“不可能,我堅信會有,我堅信會有使者引渡。”
我暗自無語,原來質疑被頑固被艱辛所取代,這便是信仰。
他每日凌晨便起,只為在靜寂中獨自尋求佛學禪理。——他每日吃齋修心,身體也一天天消瘦下去。——在某種意義上,信仰或許與海洛因無異。我暗自嘲笑過他的執著與可悲,但現在我才發現我遠比他可憐且可笑。——有的人在堅定的信仰中獲得了生活的意義,而我,卻不知道什么應該相信。
信仰觀后感大全篇4
“信仰”是每個人都具備的對于一種精神的崇敬,我始終覺得人總得信仰點什么,信仰感情、信仰艱苦奮斗的革命情誼、信仰周總理為人民服務的無私精神等等。今日,我們也有幸在學校的組織下,跟眾多有志向,有著深深的愛國愛黨情誼的優秀年輕人一齊觀看了《信仰》這部紀錄片。
《信仰》記錄著新中國成立以后,中國的一個發展史,記錄著年輕的中華民族受到了西方的封鎖,要使人民過上幸福的生活,要使用國家變的強大,不受強敵所欺,中國共產黨正是憑借著信仰,帶領廣大人民自力更生、艱苦奮斗,在種.種困難之下,把一個一窮二白的國家建設成了一個現代化的強國。實踐證明,我們國家此刻的強大,離不開一代又一代共產黨人的奮斗。最為突出的有鐵人王進喜、雷鋒、焦裕祿、錢學森等,他們用自我的一生為了人民,為了國家,堅持信仰,犧牲自我的一切,有的甚至獻出了自我的生命。
這是我第二次觀看這部紀錄片了,每一次看都有不一樣的感受。一開始在央視看的時候,只是覺得從前的革命烈士,拼搏科學前線的科學家是多么多么偉大,心中飽含著對他們的敬意與感激。而現如今第二次觀看,心中不免有了更多的歸屬感。作為當代大學生,我必須要明白自我的使命,不是每一天盲目學習,也不是每一天只明白享樂,我們必須時刻向黨組織靠攏,發揚艱苦奮斗的精神。在中國未建設好之前,是那些先輩用自我的血汗堅持著自我的信仰為我們創造了這個和諧完美的生活。而我們更應當繼承這種“信仰”,努力為國家的未來而奮斗。選擇信仰不難,但為信仰堅守太難,為人民服務是我們共產黨人終身的信仰,共產黨人的勝利是信仰的勝利。所以傳承信仰,貴在堅守,堅守之要在于行動。作為當青年切不能忘記了肩頭職責,每個人的力量是有限的,但為人民服務的信仰是強大的,一旦認定了自我的信仰,就要堅定地去踐行。
周總理從小立志“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我們要向總理一樣,擁有一顆擁護黨,擁護人民的強大內心。這種內心也是一種始終支持著自我前進的精神信仰,帶領著我們拼搏努力,艱苦奮斗,創立更加強大的中國。天將降大任于斯人也,苦心志,煉體膚。作為時代的先鋒,我們要勇往直前。
信仰觀后感大全篇5
信仰,對于人類來說是一種不可缺少的的東西。它像是精神糧食,像是黑暗中的指明燈,引導著迷惘的我們走向目標。人們的信仰都各有不同。有的人的信仰是那些可以寫出令他欣賞的文學家;有的人的信仰是對于這個世界來說是毫不起眼的人,但對于他來說基本可以算是他的全部的人;還有的人的信仰是一種植物,一處風景,一個物品甚至是不存在的虛構的人物。而我的信仰,就是那最后一類,一個作家筆下的一個虛構的人物。
我的信仰,他既不偉大,也不渺小。既有很多的人認識并且很喜歡他,也有很多的人連聽都沒有聽說過讓他。他是一本小說中的一個角色∶南派三叔的盜墓筆記中的小哥張起靈。張起靈他只是一個名氣不算很大的作家筆下的一個虛構的人物,怎么看我都沒有什么理由將他認為是我的信仰。或許是在小說中看到他為了朋友不惜生命的挺身而出;或許是看到他承擔著天大的責任和光陰的洪流,卻毫無抱怨之言,依舊默默地付出;還是看到他為摯友入青銅門整整十年的黑暗獨自一人闖。我不知道是為什么,或許都有一些原因,但是,現在我明白的是,張起靈就是我的信仰。
我的信仰,是盜墓筆記中張家最后一個起靈。是盜墓筆記中的靈魂人物。他有失憶癥,每隔一段時間就會遺忘之前的記憶,為此他一直穿梭于各大古墓之中尋找著被自己遺忘的記憶,永不停歇的這樣輪回著。應該是命中注定,他遇到了改變了他命運的摯友—吳邪和王胖子。他可以為了他們而去做那些極具危險的事情,甚至不惜犧牲生命。正也是這種為朋友可以付出一切的精神打動了我,他成了我唯一的信仰。
我的信仰,他很強大,知識也很淵博。可他雖強大,卻很容易讓人感到心疼。他沒有家,也沒有家人,確切的說,張家只剩他一個人了。他獨自一人在時光的洪流中苦苦掙扎,努力的尋找著過去。他從沒抱怨過生活,沉默寡言的他時常望著天空發呆,不知是在想他逝去的家人還是在拼命回憶著過去。
我還想說很多很多,但是千言萬語也終歸不過一句話∶你是心臟,也是信仰。
信仰觀后感大全篇6
自電影《信仰者》在鉛山上映以來,城西小學陸續組織黨員干部及全體教師積極觀看,主動接受革命先輩精神信仰的洗禮和熏陶。
電影《信仰者》(原名《第十軍團》)由中國人民解放軍八一電影制片廠、中影股份有限公司、弋陽縣人民政府聯合攝制,著名導演楊虎執導。電影取材_烈士的人生最后一個階段,通過倒敘、口述的方式帶我們走近_和他并肩作戰的同志們,走進那段苦難卻又輝煌的年代。影片并沒有停留在戰爭的表面,而是直抵人物的內心。_、劉疇西、尋淮洲、胡天桃、吳天來……每一個人物呈現出來,都那么生動鮮明,可愛、可親、可敬。這些錚錚鐵骨用年輕的生命成全各自的信仰,從悲壯的歷史深處一步步走來,也一步步走到我們的靈魂深處。
_曾深情地談起:“我多次讀_烈士在獄中寫下的《清貧》。那里面表達了老一輩共產黨人的愛和憎,回答了什么是真正的窮和富,什么是人生最大的快樂,什么是革命者的偉大信仰,人到底怎么活著才有價值,每次讀都受到啟示、受到教育、受到鼓舞。”革命先烈_等老一輩共產黨人的寧死不屈,堅持斗爭的形象深深的烙在了每一位黨員干部的腦海里。他們留下的是一筆最寶貴的財富,是千千萬萬共產黨人要共同傳承的信仰。
通過觀看影片《信仰者》,進一步激發了廣大黨員干部內心的一腔熱情,堅定信仰,砥礪前行,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在各自的崗位上貢獻出自己的熱情與力量。
信仰觀后感大全篇7
信仰,是一個民族不斷維持新鮮活力的強心劑,也是每個人都應當具備的思想維度。
吾本向陽,我們就像是早晨八 九點鐘的太陽,充滿青春的蓬勃朝氣使我們不斷的為自我完美的未來而不斷拼搏、努力進取,可同時,也應當不斷的反思自我的行為,有目標不代表有方向,有方向不代表具備不斷前進的信念。
人有了信仰,就有了精神力量。無論時代如何變遷,對信仰的豐富和完善,對信仰的忠誠和實踐始終是我們當代青年人不變的信念,我記得在看《信仰》第二集的時候,就有一位外國友人重走長征路,自我的內心受到了極大的震撼,腦海中浮現出紅軍的不畏犧牲,英勇頑強的堅定革命信念,當時的我就在想,這是一種什么樣的力量支撐著中國共產黨人征服了兩萬五千里的征途,是一種什么樣的堅定信念使他們覺得中國共產黨是正確的黨。此刻我明白了,那就是信仰的力量,是一種無條件為共產主義奮斗終身的信念和決心。
從建國到改革開放,再從改革開放到如今,中國共產黨把一個貧窮落后滿目瘡痍的國家變成了幾乎快要擠進全球國力第一梯隊的國家,我們不難看出,一方面來自于國際發展的適宜環境,更多的一方面還是堅持中國共產黨領導,帶領我們步入幸福健康和富裕的道路,帶領中華民族走向了實現偉大復興的征程。
我們的自信來源于我們的血脈,我們的不屈不撓源自于我們的信仰,擁有屬于自身的信仰能夠更深層次的認識和糾正自我,以中國共產黨作為信仰能夠讓我們更自信的立足于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