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后感我和我的家鄉作文
觀后感我和我的家鄉作文篇1
看了電影《我和我的家鄉》,心中就像有千萬條洪流洶涌——它總能找準觸動我的點。我相信,很多人看完電影的感悟都是這樣的:有樂有笑有自豪,有哭有悲有感動。
不管是有些執拗但淳樸善良的張北京,為愛堅持不懈搞研究的黃大寶;還是兢兢業業、崇尚樂觀主義的喬樹林,風趣又溫馨的馬亮夫婦。他們都深深地刻在我們的腦海當中。一位角色,令我最為感慨——范老師。
先不說演員將這個人物演繹得如何傳神,單是從設定上看,這個人物就已經先抓住了我的心。
在破舊的木房里讀書,要經受住風雨的摧殘,又要經得住心中的磨礪。范老師的一言一行、舉手投足,展現了一個教師對于這份職業的熱愛與尊敬。
這個場景可能會引起上一輩的很多共鳴,期間我有好幾次看向我媽,她都是笑中帶淚的。
最令我觸動的是這樣一個場景:范老師穿梭在人海中,正如他當年跑遍村子找顏料一樣。最后的最后,找到了,但他摔倒了,顏料噗通一聲掉進水里,在溪水中漾開一片彩色,然后順流而下。
當時我就在想:這流淌的彩色的盡頭會在哪里?流出山間,流出鄉村,流向浩瀚的大海?我不知道,但在那一刻,我覺得它好美。
當時也有聽到唏噓的表示惋惜的聲音,但我卻不這么想。在我看來,這應該是一種象征。那流淌的彩色就像為教育事業注入了新的活力,它更像一個開始,而不是結束。
因為有一個范老師,就會有千千萬萬個“范老師”。
可能是身邊的人也有類似的經歷,我的內心會比較受觸動——我想起了楊老師。她是我小學的語文老師,二零一八年申請去云南支教,一去就是一整年。
經常看到她朋友圈拍攝山區孩子努力讀書的情景,也經常聽她感慨:“他們真的太渴望學習了,那眸子里都是發著光的。但山區的條件真的太差了,每次想到這里,我都充滿斗志備課,想盡自己的一份力再多幫幫他們。”
所以到現在,她一直是我的榜樣,地位從未動搖。
但不只是自甘扶貧的老師才能得到敬仰,我們身邊的每一位老師都值得尊敬。
許老師說過:“我熱愛教書,即使經歷很多挫折,但我都沒有放棄。我當時就想著走出去,到外面看看。”
老秦說過:“我就是喜歡當老師,因為我覺得比起表面一套背后一套的職場生活,我更樂于和同學們打交道,不用勾心斗角,快快樂樂的,多好。”
汪老師也說過:“我沒什么別的心思,我就想好好地把你們送上好的高中,以后再讀個好的大學,那樣我就開心。”
…………
縱使他們性格不同、教書方式不同,但他們都有一個共同的身份:老師。
教育事業是他們的信仰,教書育人是他們的初心。
這就是為什么,顏料被打翻的情景令我如此觸動。在我心中,每一位老師都代表著一種顏色,因為這份神圣的職業,他們相遇在一起,拼搏在一起。共同組成最絢麗的顏色——中國紅。
所以我要說,中國紅不僅僅是紅色。
我要說中國就是一條蜿蜒又曲折的長河,繁榮昌盛,生生不息。
我要說那河中流淌的彩色,會在經過洪流的洗禮后,更加純凈而透亮!
觀后感我和我的家鄉作文篇2
以前過年的時候,有一部電影叫《我和我的祖國》和《我和我的家鄉》一樣,分別是由五個電影主題家鄉的故事,其中我就說一個最典型的一個故事。
故事是由一位有名的演員沈騰出演的,它是由一個真實故事改編,在一個春天,有一對夫妻,其中的那個男的考入一個俄羅斯美術學校,可是他覺得自己從來沒有為自己的家鄉做出一點貢獻,他想:我要為家鄉做出一點貢獻才行啊!于是他騙自己的妻子說自己在俄羅斯,可是一次他妻子要拍照,他正好在那個村子,然后被妻子知道了,他坦白了事實。
這個故事之所以拍成電影放進去,是因為他愛家鄉,為此他才放棄了他考上的大學,如果是我,可能很難選擇,可是他很簡單的選擇了回家鄉,家鄉的味道是什么樣的?在他心里是甜的,所以他不管是什么的樣人,也要為自己的家鄉而奮斗。
要是讓我給這個電影一個評價,那就是9。9分,因為這個電影我足足的感受到了家鄉的味道,也感受到了每一位親人對自己的關愛,另外的0。1分,是因為電影院的原因,把這個電影整成了一個2D的,我認為3D觀看更為奇妙,會有一種身臨其境的感覺。
我們要學習主角愿為自己家鄉做貢獻的精神,我們不要學習主角善意的小謊,坦而言之,同時取得家人的陪伴、信任和支持。
我的家鄉,我熱愛的祖國。
觀后感我和我的家鄉作文篇3
近日,學校在開學時舉行了“收心課”觀影活動。在觀看著名影片《我和我的家鄉》時,我感受頗深,下面為大家介紹一下這部影片。
這部影片主要講了五個小故事,其中我認為最值得一看的是第五個故事——神筆馬亮。
這個故事的主人公是一位繪畫大師,名叫馬亮。他才華出眾,甚至俄羅斯列賓美術學院的大門都向他打開。然而,這位主人公卻違背了家人的希望,立志為人民服務,到茴香村成為了第一書記。他一邊為人民服務,一邊想盡辦法瞞著懷孕的妻子。跟妻子視頻時,他布置了一些景觀,在其中假裝作畫、寫生、睡覺,讓妻子以為他在俄羅斯學繪畫。終于,事情敗露了。一天,妻子來到了馬亮駐守的村子拍照旅游,而馬亮卻不能以真面目與其相見,只能扮作大鵝一路陪伴著她。在返程的路上,馬亮的妻子發現馬亮寄給她的“俄羅斯特產”都是茴香村售賣的商品。最終二人坦誠相見,妻子也終于理解了馬亮報效國家的決定,并對他進行了鼓勵。
這一段故事意義深刻,全程以馬亮這個小人物來彰顯和體現千千萬萬回鄉扶貧的青年們的滾滾熱血與報國之心,號召我們當代青年在現階段學好書本上的知識,獲取實踐中的經驗,為建設美好祖國奉獻力量,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而貢獻出最真摯的熱情與行動。同時,我們也希望更多的青年留在家鄉,為鄉村振興助力,為祖國山河增光添彩。
這部影片內容淳樸,為我們展現出千千萬萬中華兒女心中那獨具特色的家鄉,也告訴我們每一個人,家鄉是最美麗的地方!
觀后感我和我的家鄉作文篇4
“腳下良田千萬畝,只愛家鄉一寸土。”這句話讓我想起前些天看的《我和我的家鄉》中的人物。
《我和我的家鄉》有五個故事,以北京為中心向四面發散開,東、南、西、北、中五個方向。有為親戚以身試法的《北京好人》張北京;有在《天上掉下一個UFO》中具有創意的黃大寶;有在《最后一課》中的老師;有為家鄉種植沙地蘋果,不惜負債的喬樹林;還有《神筆馬亮》中考上重點美術學院卻因扶貧,竟不去出國深造的馬亮。
其中我印象最深的就是《回鄉之路》的喬樹林了。在回山西參加校慶的路上,他遇到了閆總,他不僅搶頭等艙,還愛說大話。他說沙地蘋果是他種的,結果呢?到了那里,荒蕪一片土地上啥也沒有,還被老同學和閆總拋在了荒蕪的沙漠里。看到這里,我以為喬樹林就是一個言行不一,愛說大話的騙子。可是后面的故事著實讓我大跌眼鏡,他說的沙地蘋果是真的,而且他的虧空也是因為這個。在故事的結尾處,我才明白原來他就是“貧窮時不忘家鄉,富有時故土難舍”的人啊。
樹高千丈,落葉歸根。
喬樹林在他的高媽媽死之后,拼了命地想要把故鄉那一片荒蕪的土地變得碩果累累,為之傾家蕩產都沒有半點怨言。我相信我們同學們都會以他為榜樣,現在就要好好學習,將來學有所成將來努力為家鄉做些有意義的事情。
家是最小國,國是千萬家。
愛家鄉就是愛國,努力把家鄉的沙漠變成綠洲,就是在幫助國家治理沙漠。
總而言之,幫助他人,幫助家鄉就是在幫助我們的國家,同時也可以為實現我們的“中國夢”添磚加瓦,這也是對我們偉大祖國最大的熱愛!
觀后感我和我的家鄉作文篇5
看畢《我和我的家鄉》,五個小單元,五個我和家鄉的故事。《回鄉之路》我深有感觸。
先生老家是陜西的關中之地,多次回故里都是在西安,寶雞活動,一直沒有機會去陜北。印象中的陜北在黃土高原之上,那里風沙滾滾,水源缺乏。今年暑假,懷著一顆體驗感受黃土高原,緬懷紅色革命根據地的心情,我帶著母親和兒子參加了秦晉風云路線,深度感受陜北的人文和景觀。
陜北幾日我們游歷延安,榆林等地。對于陜北,我是懷著一顆想感受黃土高坡地貌的心情而來的。令人意外的的.是,旅游車從西安出發,走過壺口瀑布,穿越延安,來到榆林靖邊,所經之路處處卻青山綠水,植被如茵,腦海中黃土高原難道是傳說而已嗎?如問,領隊九妹答疑,陜北多地,國家多年植樹造林,現在基本上黃土地已經消失了。榆林,地處毛烏素沙地南緣,曾是全國土地荒漠化和沙化危害嚴重的地區之一,建國以來,經過70年的治沙造林,現在榆林的森林覆蓋率已達43%,覆蓋面積列陜西省首位,毛烏素沙漠更是93%綠植覆蓋,馬上就要被沙漠除名了。原來是這樣,難怪我們所到多處都有處在江南的感覺。
《我和我的家鄉》,一部以“變”為主題的反映中國人民和國家的生活變化的喜劇,五個小故事,總有一個或幾個能走到你的心里,給你帶來一些感動,一些觸動。今天先分享了《回鄉之路》,歌頌那些熱愛家鄉植樹退沙造林的勞動人民。或許明年計劃去貴州看看大山,走一走全世界最高的公路,體驗體驗一公里造就的異地戀的感覺。
觀后感我和我的家鄉作文篇6
《我和我的家鄉》,說她接地氣,不如說她于潤物細無聲中觸動了人們心靈深處的那份鄉愁。
幾乎每個背井離鄉的人都會記掛著自己的家鄉,既懷念家鄉的鄉土情懷,又嘆息無奈家鄉的落后貧窮,我們雖然為了生計選擇生活在異鄉,但最自豪的卻永遠是我的家鄉如何如何,最好吃的永遠是家鄉的味道,最美好的記憶一定有家鄉做背景。
《我和我的家鄉》五個故事,有城鄉二元化的心酸,有對家鄉未竟事業的深深愧疚和追思,有期盼家鄉擺脫貧窮命運的焦急,有將個人理想融于回報家鄉的人性光輝……五個小故事雖然各有不同,卻有相同的主旋律,那就是我們與生俱來的家國情懷!我們被感動,被觸痛,在浮躁的鋼筋混凝土叢林中,我們的心靈得到放飛和回歸!
“以科學的理論武裝人以正確的輿論引導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優秀的作品鼓舞人”——《我和我的家鄉》做到了!
觀后感我和我的家鄉作文篇7
時而感動落淚,時而捧腹大笑,時而陷入沉思,剛剛過去的國慶節假期,爸爸媽媽帶我去久違的電影院,觀看了這部《我和我的家鄉》。看完后心情澎湃,不由得又想起去年同期看的姐妹篇《我和我的祖國》,更加感慨我們的祖國無比的強大。
《我和我的家鄉》講述了不同背景新中國的五個故事,有葛大爺的《北京好人》,有講旅游經濟的《UFO》,有描述治沙造林的《回鄉之路》,也有農村經濟建設的《神筆馬良》,但令我最印象深刻的是《最后一課》。不僅僅里面有一個和我年齡相仿的小男孩,無獨有偶的是去年《我和我的祖國》中我印象最深的《奪冠》也有他。而且最感動我的是那位年邁的老范老師,為了幫他尋回92年時的記憶,他的兒子和學生們自導自演了一幕幕感人的片斷。大家可能會笑在過程中的混亂簡陋不專業,但會去尊重無數個象老范一樣一輩子為祖國未來的花朵付出畢生心血精力的老師典范,他們為教育事業鞠躬盡瘁,發自內心為學生授業解惑……
現在,92年后快30年了,祖國更加強大,人民生活水平普遍提高,農村教育水平和質量也是飛躍增長,不再是爛教室爛學舍了。但是一輩輩人民教師,人類靈魂的工程師們的精神,依然鼓舞著一代代年青人發向上,不斷圖強。如電影里鏡頭的轉換,過去與現實的交錯,事物在越變越好,但老師對學生的那顆心卻始終未變。聯想到今年年初起至今仍在和新冠疫情作抗爭,其中也不乏大批盡心盡責的老師,堅持在線上對學生們循循善誘,諄諄教導,不也正是這種“教師精神”一直在發揚光大么?
作為一個小升初的學生,可能在這個時期,還不能為祖國為社會作出什么貢獻,但我愛我的祖國,我愛她的每一處山河,每一個瞬間,每一個人,每一件事……我現在努力學習,學好本領,將來不但要以深沉的愛愛祖國,而且要投入到為中華之崛起的偉大事業中去,刻苦拼搏,中國夢圓,指日可待!強國路上,我和我的祖國一起出發!
觀后感我和我的家鄉作文篇8
《我和我的家鄉》是一部在20__年國慶檔期推出的高分電影。
這部電影一共由五個小故事組成。故事情節整體緊湊,各有情趣,內容幽默感人,表達了人們對家鄉的熱愛與希望。
每個故事中都有幽默的情節,如《天上飛來個UFO》中的滾蛋和拖拉機,《北京好人》中的挨刀子、掛號等情節,生動的劇情加上適當的配樂,讓人即緊張又好笑。故事中黃大寶潛心為造福貴州鄉村而努力;馬亮為了家鄉的發展,放棄了出國留學的機會;喬樹林為了在家鄉的.沙漠中種出沙地蘋果,讓家鄉有一些“特長”而越發富足,不顧自己虧空了多少錢財……這些情節又不禁使人熱淚盈眶。
在《最后一課》中,范老師長大后的學生們要布置老教室時,拿出了一只只手表,掏出了一個個玩具,表現出時代巨大的變遷。也通過這些情景展現了布置的困難,從而體現出長大后范老師的學生對老師的尊敬。
《我和我的家鄉》在故事的切換方式上也極具創意。它以無數視頻作為切換,十分自然的把故事連貫的串聯在了一起。電影選用《我的祖國》這首歌作為片尾曲,真是來神之筆。讓我們在看完這部電影后,對家鄉、對祖國有了一份油然而生的自豪感。作為一部表達熱愛家鄉情感的電影,《我和我的家鄉》成功做到了這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