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我的家鄉》觀后感
晚上放學回到家后,我給媽媽講述了這個電影里的五個故事,分別是《北京好人》《最后一課》《天上掉下個UFO》《神筆馬亮》和《回鄉之路》。
媽媽說她也看過這部電影。我跟媽媽說我印象最深的故事是《最后一課》。因為這是以教育為主題的電影,主要講述的是一位瑞士老教授生病后失憶,記憶停留在90年代在中國山村教書的時期。他的兒子為了幫他找回記憶,請教授教過的同學一起恢復老教室。他們找了一群和當年學生相仿的孩子們合伙給老教授演了一出戲。但最終老教授還是發現了不對勁,他沖出門外四處亂走,走到了一個五彩斑斕的建筑旁停下了。這個建筑就是當年姜曉峰小時候設計學校的樣子,同時教授遇見了長大后的姜曉峰,找回了自己的記憶。媽媽說這個故事她也非常喜歡,我們開始討論這個故事的細節和感受。
剛開始,我不知道為什么一個老教授家里會有一張撕破的畫,這畫是用墨水畫的沒有顏色并不好看。后來發現這幅畫是姜曉峰小時候畫的。媽媽說:“對,沒錯,姜曉峰的畫沒有顏色,他卻說是五彩斑斕的,同學們諷刺他后引起沖突,畫被撕破了”。
我補充道:“老教授非常愛孩子,姜曉峰沒有顏料畫畫,教授冒著大雨取顏料,還摔了個大跟斗,弄得渾身都是水”。媽媽說:“教授非常有耐心,能認真聽姜曉峰表達畫中的意思。并鼓勵他實現自己的夢想。”我很同意媽媽的說法,一邊點頭,一邊回答:“嗯,老教授失憶了還想著這群孩子們。還有姜曉峰通過自己不懈的努力最終成為建筑家,并在自己的家鄉設計出夢想中的學校,回報自己的家鄉,也讓教授通過五彩學校找回失去的記憶”。媽媽問:“老教授說出——我想起來,這句話的時候,你有沒有哭啊?”我說:“這個片段太感人了,我哭了”。媽媽抱了抱我,拍拍我的后背跟我說:“真是個善良的好寶寶”。
我要努力追求自己的夢想,長大后為我的家長做出貢獻。將來,我要用自己的實際行動,讓更多追求夢想的人實現自己的夢想,回報我的家鄉,回報我的祖國。
《我和我的家鄉》觀后感篇2
電影很好看值得一看!范偉老師的最后一課真的是我的淚點。凱凱的經典片段也太可愛了。韓昊霖小朋友真的演技逐漸被大家認可!李易峰真的是驚喜,都好久沒有在大熒幕看到了峰峰了。沈騰老師的神筆馬亮是讓我最笑到肚子疼的片段了!太喜歡沈騰啦!葛優老師更是一絕,演什么像什么。UFO片段就很精彩,黃渤老師演技就無需多說,劉昊然弟弟就更耐斯了!總之所有的演員都很棒,值得一看的電影!
很榮幸很幸運超前看了《我和我的家鄉》這部電影。對于這部電影,我期待了很久很久,影片確實沒有讓我失望[羞嗒嗒]電影里面的五個單元都超級好看,五個單元發生在五個城市,共同點是每個單元都是在講身邊的故事,太貼合現實了,影片內容在平凡中顯示著不平凡,可以讓你哈哈大笑也能讓你淚流滿面。《我和我的家鄉》真的是一部很不錯的影片。超級適合和朋友或者和家人一起去看!大家十一國慶安排起來!
《我和我的家鄉》觀后感篇3
看畢《我和我的家鄉》,五個小單元,五個我和家鄉的故事。《回鄉之路》我深有感觸。
先生老家是陜西的關中之地,多次回故里都是在西安,寶雞活動,一直沒有機會去陜北。印象中的陜北在黃土高原之上,那里風沙滾滾,水源缺乏。今年暑假,懷著一顆體驗感受黃土高原,緬懷紅色革命根據地的心情,我帶著母親和兒子參加了秦晉風云路線,深度感受陜北的人文和景觀。
陜北幾日我們游歷延安,榆林等地。對于陜北,我是懷著一顆想感受黃土高坡地貌的心情而來的。令人意外的的.是,旅游車從西安出發,走過壺口瀑布,穿越延安,來到榆林靖邊,所經之路處處卻青山綠水,植被如茵,腦海中黃土高原難道是傳說而已嗎?如問,領隊九妹答疑,陜北多地,國家多年植樹造林,現在基本上黃土地已經消失了。榆林,地處毛烏素沙地南緣,曾是全國土地荒漠化和沙化危害嚴重的地區之一,建國以來,經過70年的治沙造林,現在榆林的森林覆蓋率已達43%,覆蓋面積列陜西省首位,毛烏素沙漠更是93%綠植覆蓋,馬上就要被沙漠除名了。原來是這樣,難怪我們所到多處都有處在江南的感覺。
《我和我的家鄉》,一部以“變”為主題的反映中國人民和國家的生活變化的喜劇,五個小故事,總有一個或幾個能走到你的心里,給你帶來一些感動,一些觸動。今天先分享了《回鄉之路》,歌頌那些熱愛家鄉植樹退沙造林的勞動人民。或許明年計劃去貴州看看大山,走一走全世界最高的公路,體驗體驗一公里造就的異地戀的感覺。
《我和我的家鄉》觀后感篇4
我觀看了電影《我和我的家鄉》,這部電影有五個單元:北京好人、天上掉下個ufo、最后一課、回鄉之路,神筆馬亮,他們分別講述了祖國東南西北中五個地方的主人公雖然離開了自己貧困的家鄉,但一直懷著愛國、報國、強國的信念,在異鄉拼搏奮斗事業有成后,回到自己的家鄉貢獻力量的故事。
在這五個故事中,《神筆馬亮》的故事讓我頗為感動,故事中的馬亮與我們口口相傳的故事—《神筆馬良》中的馬良都有著同一個理念,那就是通過自己的特長來扶貧攻堅,造福一方。在故事中,馬亮之前通過努力已經獲得了去俄羅斯藝術大學深造的錄取通知書,但當他獲知某鄉村急需他時,他毅然放棄了出國深造的機會,且內心十分愧疚地向已經懷孕的妻子隱瞞了真相,一心想著的是祖國這個“大家”。
到農村后,馬亮和群眾們很費勁的打造自己在俄羅斯進修的.假象,就是既想在當地做貢獻,又要讓妻子安心。最后妻子在機緣巧合下發現了馬亮沒有去俄羅斯的真相,又氣又喜,氣的是馬亮一直在騙她,喜的是她看到了馬亮以栩栩如生的畫技和高超的藝術設計水平,推動了所在鄉村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得到了當地人民群眾的衷心愛戴,最后她抱著馬亮奮力地喊:“我的丈夫是最了不起的藝術家!”,這體現了她終于明白了人民藝術家才是最偉大的,也體會到了丈夫馬亮對自己的良苦用心。
我和我的祖國,我和我的家鄉,一刻都不能分割。我們作為新時代的少先隊員,要熱愛我們的祖國,熱愛自己的家鄉,扎扎實實學好科學知識和技能本領,積極參加體育鍛煉,保護視力,增強體質,長大后用實際行動報效祖國,為家鄉建設添磚加瓦。
《我和我的家鄉》觀后感篇5
生活是一門藝術,藝術來源于生活。看完電影《我和我的家鄉》,我更加真切地感受到了這一點。生活中不乏感人的故事,只是很多時候我們沒有把它寫成文字,沒有把它拍攝并記錄下來。
《北京好人》的主人公是一個普通的職員,生性率直,又不乏幽默,所以很受人們的喜歡。他非常喜歡車,渴望擁有一輛自己的小轎車,好不容易攢夠了買車的錢,不料親戚找他借錢手術,他本想拒絕,卻又于心不忍,思來想去后,他覺得有一個辦法值得一試,那就是用偷梁換柱的辦法讓親戚用他的醫保卡住院,好不容易過了接診醫生這一關,偏偏他自己因為血壓高暈倒被120送到了同一家醫院,差點被當成他的親戚做了手術。這個故事雖然只是講了一個普通人看病的鬧劇,卻從側面反映了老百姓看病難的問題,一方面反映了社會主義的優越性,老百姓現在都能享受到好的醫療服務和醫保政策,另一方面反映了看病難、看病貴仍然是老百姓非常關心的社會問題。
相信一切皆有可能,未來用科學指引。《UFO》的主人公是一位愛好發明的網紅,他的發明很接地氣,深受網友的推崇。“UFO”飛行器是他最得意的一個發明,他本想通過這個發明實現他兒時的夢想,解決大山里交通的不便,不料,“UFO”的曇花一現,卻被人們當成了外星人的光臨,并一時間成了網絡上熱議的話題,人們雖然對此將信將疑,卻火了所在村莊的旅游業,村莊出名了,卻引來了官方的調查,在逐漸深入的過程中,真相終于大白。這個故事告訴我們世界上目前雖然沒有發現“UFO”,卻有驚人的發明,感人的故事和美麗的愛情。
我們都有最難忘的老師,也有最難忘的一課。《最后一課》的主人公是一個普通的鄉村教師,他把所有愛都給了山村的孩子,把每個孩子都當成自己的親身孩子一樣培養。當他老年時,患有腦梗死及嚴重的癡呆癥的他失去了所有的記憶,卻仍記得給鄉村孩子們的最后一課,他的學生們得知此事后,克服一切困難,完成了老師的心愿,幫老師恢復了記憶,雖然事情進展的沒有想象中的順利,但最終還是喚起了老師的記憶,并讓老師看到了學校的變化,為學生實現兒時的夢想而感到無比的欣慰。故事《最后一課》里下著大雨,這讓我想起了我的小學老師,他數十年如一日,每天步行五里多山路來給我們上課,還記得他給我們的最后一課那天早上也下著大雨,老師遲遲沒有來,我們擔心老師路上出事,都不約而同地冒著大雨到村口迎接老師,當我們看到老師步履蹣跚地向我們走來,滿身是泥,我們都哭了,老師的眼眶也濕潤了……
2020年是我國脫貧攻堅戰的收官之年,在這場全民的戰爭中涌現出很多的英雄人物,也留下了很多可歌可泣的感人故事。《神筆馬亮》塑造了一個駐村第一書記的故事。他放棄了去俄羅斯上學的機會,瞞著愛人去鄉村開展扶貧工作,并取得了很大的成功。故事情節跌宕起伏,人物個性鮮明,語言詼諧幽默,給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在宣傳英雄感人事跡的同時給人以美的享受。
幸福是奮斗出來的。《回鄉之路》講述了一個人留守在家鄉治理風沙的感人故事。故事的主人公從小立志要改變家鄉惡劣的環境,他通過努力終于改變了家鄉的面貌,讓沙漠變成了綠洲,但自己卻負債累累,貌似一個生意場上的失敗者,同學們開始也對它避而遠之,當得知他多年來為家鄉做出的巨大貢獻時,都對他投以崇拜的眼光,并不約而同地伸出援助之手。這個故事告訴我們一個道理,那就是“但行好事,莫問前程”,付出總有回報。
對于《我和我的家鄉》,仁者見仁,智者見智,每個人都有不同的收獲和感動,也會有不同的議論。但我想每個人看完后都應該有相同的一種感受,那就是我愛我的家鄉,愛家鄉的父老鄉親,愛家鄉的好山好水,愛家鄉的美景美食,推而廣之,愛我們的祖國,愛我們的世界……
《我和我的家鄉》觀后感篇6
國慶節期間,我和爸爸媽媽看了電影《我和我的家鄉》,這部電影真正讓我感受到了笑著笑著就哭了是一種什么樣的感覺。之前對我來說“家鄉”這個詞沒有太深的感觸,畢竟“家鄉”對我還是很遙遠,但我從爸爸媽媽的表情和言語中感到了他們對“家鄉”的感情和深深的眷戀。
電影一共分五個篇章,由《北京好人》《天上掉下個UFO》《最后一課》《回鄉之路》和《神筆馬亮》五個篇章構成,分別以農村醫保,科技扶貧,下鄉支教,生態管理,對口脫貧為大背景,以小人物的故事為切入口,以“家鄉”為主線,上演了一幕幕令人捧腹卻又引人深思的喜劇故事,通過一個個平凡的小故事引發共鳴和思考,有悲傷、有笑點。
其中最精彩的就是壓軸出場的《神筆馬亮》,也是我認為整部電影最好看的一個篇章,帶著熟悉的喜劇風格,講述了馬亮有了去俄羅斯列賓美術學院深造的機會,妻子希望他能夠把握好此次良機,而丈夫卻希望投身到國內新農村建設中,最后丈夫決定暫時瞞住妻子。然而,一次偶然的機會使得夫妻兩人在一次中國特色鄉村旅游中相遇……劇中細節感人的同時讓人心酸,例如:馬亮“出國后”,每次有人來他家里做客,妻子都自豪地亮出馬亮的畫。還有馬亮穿著大鵝裝從“鵝嘴”里看妻子的笑顏,接著又情不自禁地看向肚子里的孩子……演員的表演也非常到位,全場掌聲和笑聲不斷……隱瞞不是不愛,而是他想兼顧心中的大愛,這個篇章沒有過度煽情,只是通過喜劇元素展示了一個小人物的偉大。
此時此刻,我想“家鄉”這兩個字,是融在每個人血液里的,聽一個別人一生的故事,沉浸其中。盡管電影結束時都到了午夜,但爸爸還在拉著我和媽媽講他小時候的故事,而我對這些故事竟然聽得津津有味!“家鄉”這個主題,在父母、在爺爺奶奶這一輩人,似乎在什么時候都不會過時,而且無論第幾次看到這兩個字,腦子里想的還是和以前一樣。
這個國慶假期,無論身在何處,看完《我和我的家鄉》,總會莫名引發共鳴,正是那些家鄉小人物們的溫暖故事與故鄉的畫面最打動人心,直擊心扉。無論我們的未來有多遠,但是“家鄉”總是心中最柔軟的部分。
此時,我也愿意做一位小人物,懷著夢想走出去,帶著本事走回來。
《我和我的家鄉》觀后感篇7
國慶長假的一天,爸爸媽媽一大早就把我叫了起來,說:“快起床!我們去看電影《我和我的家鄉》吧!”我心想:哎!聽名字就知道是一部雞湯片,找什么理由才能不去看呢?還沒等我想好怎么說,就被興致勃勃的爸媽拉到電影院了。電影院的人還真不少,還有不少都是父母孩子全家出動!
影片開始,伴隨著舒緩優美的背景音樂,鏡頭從高空中俯瞰祖國的大好河山,從波瀾壯闊的大河到一望無際的黃土高原,從江南的魚米之鄉到大西南的崇山峻嶺,有蜿蜒跌宕的層層梯田,還有阡陌縱橫的小村莊,真像一幅幅美麗的畫卷。我想,祖國真的是好美啊!電影一共包含五個小故事:北京好人,天上掉下個UFO,最后一課,回鄉之路,神筆馬亮。真沒想到,電影非常幽默,是個喜劇片,跟我想象的那種既嚴肅又隆重的雞湯風格可真不一樣!
當葛優大爺的特寫鏡頭出現在屏幕上,爸媽就忍不住呵呵笑起來。其實,每個故事都有很多笑點,演員也都是我們喜歡和熟悉的,有憨憨的黃渤,美麗的佟麗婭,帥氣的鄧超,還有買車不吃虧的沈騰,電影院里的笑聲此起彼伏,都沒停過!
黃渤演了一個農民發明家,他住在貴州深山的寨子里,他的發明都很好笑,有插秧機器人、籠子跑步機、能讓你感受到風馳電掣的超慢安全拖拉機,能快速下山的滾蛋籠子,還有一個能飛越山溝溝的UFO。大山里面景色秀麗,層巒疊嶂,山間還升騰著薄霧,到處都是綠油油的,我們想起去大西南旅游的場景,感覺真親切!
騰演的稻田藝術家也很好玩,他畫的那個稻田畫,媽媽還去看過呢,是東北一個非常網紅的景點,叫稻夢空間。是真的扶貧項目!沈騰為了扶貧,假裝在俄羅斯列賓留學,每當視頻要被揭穿的時候,就假裝卡頓,村長和村民們也幫忙配合,別提多逗了,我笑的眼淚都要留出來了!
回家的路上,爸媽興奮地討論著剛剛看的電影,什么科技興農啊,文旅產業啊、定向扶貧之類,我都聽不太懂。忽然,媽媽問我,你最喜歡看哪個短片?
我說,當然是《最后一課》啦!故事情節好笑又不失情感,還挺感人的。比如,幾個長大成人的學生,為了恢復老師的記憶,而拆掉了自己的蠶房;他們的孩子來扮演小時候的父母,打扮的古里古怪;假裝下大雨的時候,坐在屋頂破洞下面的那個小孩,被淋了一身雨,可他還是敬業的摳開了筆盒,太好笑了!還有,記憶紊亂的老師,講課時候很多話都是倒著說,當他說二加二等于掰的時候,我簡直笑噴了!
媽說,她也最喜歡這個短片了!這個故事的場景和年代感特別真實。媽媽說,長澤,你還小,可能感受不到這種真實感!短短二十多年的時間,那么落后的地方,已經換了人間,孩子們也因為教育改變了命運。電影里面那個老教師也特別感人,這么艱苦的環境下,堅持執教12年,晚年生活在瑞士,人生最后一刻還懷念當年的這個小村子和他教過的孩子們。媽媽說,當她看到那個長大后的孩子設計的像彩燈一樣的學校時,都忍不住哭了!
這時,爸爸說,我可是最喜歡喬樹林的《回鄉之路》啦!這是一段被濃縮了的真實歷史,毛烏素沙漠真正能夠見證中國人為了改變家鄉而幾代人忘我奉獻的故事。這個歷史感受比較厚重,打動內心,讓人肅然起敬!長澤,你不是也去過沙漠嗎?這么艱苦的自然環境,他們就是靠自己的信念和力量堅定地改良它,厲不厲害!爸爸說,他看到這個短片的時候,也忍不住落淚了!
什么?!我簡直不可置信地看著爸媽,不會吧,這明明是個搞笑片啊!為什么你兩居然看哭了?不懂!
《我和我的家鄉》觀后感篇8
《我和我的家鄉》,說她接地氣,不如說她于潤物細無聲中觸動了人們心靈深處的那份鄉愁。
幾乎每個背井離鄉的人都會記掛著自己的家鄉,既懷念家鄉的鄉土情懷,又嘆息無奈家鄉的落后貧窮,我們雖然為了生計選擇生活在異鄉,但最自豪的卻永遠是我的家鄉如何如何,最好吃的永遠是家鄉的味道,最美好的記憶一定有家鄉做背景。
《我和我的家鄉》五個故事,有城鄉二元化的心酸,有對家鄉未竟事業的深深愧疚和追思,有期盼家鄉擺脫貧窮命運的焦急,有將個人理想融于回報家鄉的人性光輝……五個小故事雖然各有不同,卻有相同的主旋律,那就是我們與生俱來的家國情懷!我們被感動,被觸痛,在浮躁的鋼筋混凝土叢林中,我們的心靈得到放飛和回歸!
“以科學的理論武裝人以正確的輿論引導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優秀的作品鼓舞人”——《我和我的家鄉》做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