滿江紅怎么寫觀后感
今天看了張藝謀導演的賀歲檔電影《滿江紅》,影片最后全體禁軍復誦岳飛《滿江紅》的場面一直在腦海回蕩,何其壯烈,心情久久不能平復!
影片最精彩的地方在于結尾,高潮迭起,懸疑不斷,一個謎底推翻另一個謎底,真是讓人大呼過癮!
謎底一孫均殺死張大
看到孫均殺死張大,還替秦檜擋住了張大刺向秦檜的一刀,以為孫均就是秦檜的人,秦檜也因孫均護住有功升為宰相府主管,以為這就是結局,NO!不是的,還有更精彩的!
謎底二張大等人的最終目的是得到岳飛的臨終遺言
整個故事都是圍繞金國使者被殺尋找兇手展開的&39;,本以為張大等人舍生取義就是為了刺殺秦檜,殺死這個漢奸賣國賊,NO!不是的,這些人最終的目的是為了獲得岳飛死前刻在墻上的遺言,讓岳飛壯烈情懷大白于天下,讓岳飛的“精忠報國”流芳百世!
當孫均用刀抵著秦檜,秦檜一句句說出“滿江紅”,全體禁軍一個個復誦,那個場面太壯觀,太激動人心,相信沒有幾個人看到后不熱淚盈眶!
怒發沖冠,憑欄處,瀟瀟雨歇!
抬望眼,仰天長嘯,壯懷激烈!
三十功名塵與土,八千里路云和月。
莫等閑,白了少年頭,空悲切。
靖康恥,猶未雪;臣子恨,何時滅!
架長車踏破賀蘭山缺。
壯志饑餐胡虜肉,笑談渴飲匈奴血。
待從頭,收拾舊山河,朝天闕。
原以為故事到這也圓滿了,也對應的片名《滿江紅》,NO!不是的,更高潮的在后面。
謎底三誦讀《滿江紅》的秦檜是替身
秦檜誦讀完《滿江紅》,眼里也是滿含熱淚,他問孫均:“你說他們能記住嗎,我要不要再說一遍?”看到此處覺得有點費解,接下來發生的一切更是出乎我的預料,秦檜問孫均滿意不滿意,他自己覺得很滿意,然后自己撞向孫均的刀死了,原以為是秦檜良心發現,害了忠臣,自己羞愧難當,不是的!原來這個秦檜只是個替身,他把《滿江紅》公之于眾也算完成了自己的心愿,臨終前的最后一句話是“我終于做回自己了”。這里更揭示了一個謎底,原來最后去風波亭的人是秦檜的替身,而不是秦檜本人;原來岳飛留有遺言的消息就是秦檜替身放出來的;原來一直想把滿江紅告訴世人的是秦檜的替身,因此當秦檜替身當著全體禁軍的面誦讀完《滿江紅》,他的心愿也完成了,無憾了,所以最后說自己對自己很滿意,所以自殺了。
謎底四秦檜現身
假秦檜自殺后,孫均說了句:“宰相現身吧!”真秦檜終于出現了,原來秦檜知道很多人都想對自己殺之后后快,所以精心給自己培養了一個替身,幾乎可以以假亂真。秦檜貪生怕死,很多有危險的時刻都是假秦檜現身,真秦檜藏于幕后。看到這里原以為孫均會殺了這個真秦檜,可是孫均沒有這么做,他說有些事情比生死更重要,他要留著秦檜的命讓他受盡世人的唾罵,讓他遺臭萬年!
影片結尾處,舍身取義其中一人馬夫劉喜的女兒,桃丫頭誦讀著《滿江紅》寓示滿江紅傳下去了,岳飛精忠報國的精神傳遞下去了,流傳下來了。
孫均帶著自己的兩個得力干將胡永、陳亮離開了宰相府,離開了秦檜,他們要去走自己想走的路,堅決不做走狗。
這就是《滿江紅》展示了什么是舍身取義,展示了什么是精忠報國,一部影片濃縮了民族大義,以一個故事的視角講述了《滿江紅》的來龍去脈!
滿江紅怎么寫觀后感篇2
昨天下午一家人去看電影《滿江紅》,由張藝謀執導,沈騰,雷佳音,張譯,易烊千璽等主演的一部春節檔電影。
故事發生在南宋紹興年間,岳飛死后,宰相秦檜率兵與金國會談。會談前夜,金國使者死在宰相駐地,所攜密信也不翼而飛。秦檜命令小兵張大與親兵營副統領孫均在一個時辰內找到兇手。
電影一開場,就給人一種懸疑,計謀,但有喜劇元素雜糅。首先是小兵張大(沈騰)被抓,演員把那種夾縫中生存的不易,刻畫的惟妙惟肖,以至后來的在一個時辰內查到兇手的迷霧重重中的爾虞我詐,水與火,忠與孝,生與死演繹的淋漓盡致。
還有一些小人物的出現,都是烘托氛圍。小兵張大和孫均查兇手的過程局中局,計中計,迷中迷…
滿腔熱血的小兵張大,背上刺的精忠報國四個醒目大字,抵達每個人的心靈深處…還有孫均的成長,都讓人感覺壯志滿懷。襯托出永世傳頌岳飛的精忠報國精神所在。
小兵張大觸碰到孫均內心深處的柔軟,你最怕別人說你是“秦檜的走狗”。秦檜何不是高宗的走狗呢?又何不是高宗的替罪羊呢?
細節就不一一列舉了,但最后的一幕讓人震撼。那就是孫均挾持“秦檜”讀《滿江紅》,讓全軍士兵們復誦的場面,壯觀,更是對家國情懷最好的詮釋。
“靖康恥,猶未雪,臣子恨,何時滅……”讓人感到豪氣在胸,壯志滿懷。
滿江紅怎么寫觀后感篇3
“抬望眼,仰天長嘯,壯懷激烈!”《滿江紅》中的詩句一遍遍在我腦子里回蕩著,“精忠報國”不僅刻在張大的身上,更刻在他的骨子里。
張大不是完美的人,他是有著很多的缺點,卻愿意為國家流盡最后一滴血的戰士。他是一個膽小的人,因為一個時辰前貪生怕死;他是一個英勇無畏的戰士,只因為一個時辰后他明白了背后“精忠報國”的道理。一個時辰里,許多個為國家而倒下的普通人,他們只有一個目標,把岳飛的精神傳下去,讓大家懂得一個道理——精忠報國!
當孫均要把張大身后的&39;字刮下來時,他明白了,這四個字豈能說刮就能刮下來的?當張大刺殺秦檜時,卻被秦檜的隨從殺死了,但他的精神傳承在孫均身上,最后孫均讓秦檜當著所有士兵的面,背誦《滿江紅》,讓岳飛的精神繼續傳承給每個士兵。
“莫等閑,白了少年頭,空悲切!”這句話繃緊了我的神經——不要虛度年華,花白了少年黑發,只有獨自悔恨悲悲切切。我們作為中學生,不要虛度光陰,把握好學習的時間,報效祖國,要不然只能昏昏噩噩地過了一輩子了。
我們絕對不能做秦檜那樣的賣國賊,陷害忠良,遺臭萬年。要像張大一樣,一心想著祖國,為祖國利益而奮斗,為人民利益著想,不要當敵人的走狗。
“精忠報國”這四個字,刻在了張大的背上,也刻在我的心中。一腔報國的孤勇,為大宋而流的熱血,護佑岳飛將軍的忠魂,是抱有愛國情懷的普通人的愿望。
許多不知名的普通人,他們為祖國渾灑熱血,雖然人們不知道他們的名字,但他們“精忠報國”的信念,人們一定會記住的。
滿江紅怎么寫觀后感篇4
《滿江紅》虛構了岳飛被害后發生的故事。岳家軍士兵利用宋金議和事件精心設局,最終迫使秦檜在全軍士兵口中背誦《滿江紅》,讓岳飛的忠肝義膽傳遍天下,將奸臣永遠釘在恥辱柱上。影片的結尾將復仇劇上升為民族大義和國家情懷,與永恒名作《滿江紅》相呼應,準確點燃了觀眾的情感。
電影總共2小時40分鐘,但我覺得前面的2個半小時是為了最后10分鐘的煽動而做的。看完整部電影后,我覺得自己(包括現場觀眾)對電影所期待的那種感動。
毫無疑問,岳飛是值得我們永遠紀念的民族英雄,他真的是一個從肉體到心靈征服金人的漢族人,也是我們中華民族最偉大最可敬的人物之一。他抵御侵略、自強不息、忠于祖國的精神感動了一代又一代中國人。孫中山先生說,岳飛魂是民族魂,是中華民族的精神代表。
同時,不可否認時代不同了。縱觀當今南宋時代的歷史,真正懲罰岳飛的是宋朝的高祖趙構。岳飛一直喊著“恭迎徽欽和圣還朝”,這不是要廢掉趙構的皇位嗎?秦檜只是一條走狗,主謀是趙構,但秦檜痛恨皇帝通曉黃金,于是整個電影就進行了。把皇帝腐敗無能、治國失敗的原因推給大臣(有時像楊玉環這樣的女人),是沒有道理的封建御用文人的寫法。
很遺憾,電影《滿江紅》似乎形式比內容更大。過于翻轉的劇本,莫名其妙的光盤間諜有自豪的技能。劇中人物的多次變臉,就像是為了把你燒大腦而燒大腦,讓人意外,讓人意外。此外,追求“一鏡之底”也沒什么意義,場景單調枯燥,整體彌漫著一股陰鸻的氣息。
作為國師的張藝謀可能已經習慣了奧運會開幕式那種宏大的敘事風格。過于在意形式上的東西,反而內容太淺,最后的形式也會崩潰。這在他以前的電影《英雄》中得到了證實。
滿江紅怎么寫觀后感篇5
《滿江紅》虛構了岳飛被害后發生的一件故事。岳家軍士兵利用宋金議和事件、精心設局,最終逼迫秦檜在全軍戰士面親口前背誦《滿江紅》,把岳飛的忠肝義膽傳揚天下,將奸臣永遠釘在恥辱柱上。電影的最后將復仇情緒戲上升到民族大義和家國情懷,并與千古名篇《滿江紅》呼應起來,精準地點燃了觀眾的情緒。
電影總共時長2小時40分鐘,但感覺前面兩個半小時都是為最后10分鐘的煽情在做鋪墊。看完了整部電影,我感覺自己(包括現場觀眾),并沒有表現出電影所期待的那種感動,這肯定會讓電影創作團隊感到失落吧。
毫無疑問,岳飛是一位值得我們永遠紀念的民族英雄,他是真正從肉體到心靈打服金人的漢人,也是我們中華民族最偉大最可敬的人物之一。他的反抗侵略、自強不息、精忠報國的精神,感動了一代又一代中國人。孫中山先生說,岳飛魂也就是民族魂,是中華民族的精神代表。
滿江紅怎么寫觀后感篇6
電影《滿江紅》正在熱映,成為賀歲片中的佼佼者,一舉逆襲成為票房冠軍。頂著懸疑和喜劇加身,再有沈騰,岳云鵬,張譯,易烊千璽,雷佳音等票房流量明星的精彩演繹,《滿江紅》順利的.讓導演張藝謀成功的拍攝了一部有著爭議的好電影。
電影的名字雖然跟岳飛的詞《滿江紅》一樣,但是內容卻沒有表現出岳飛和他的精忠報國,只是表現了岳飛被奸人所害后,以張大、孫均為首一群小人物要刺殺秦檜而發生的一系列故事。故事離奇又符合大眾當下的喜歡喜劇和愛國的大背景下,觀眾喜歡所以有票房,但是故事又值得深思,令人回味………
故重溫岳飛之《滿江紅》,以紀念這位曾經的民族英雄—岳飛。也紀念曾經為國家民族奮斗終身的各個時期的民族英雄和革命先輩!
滿江紅怎么寫觀后感篇7
大年初一,準時走進電影院,觀看期盼已久的電影《滿江紅》。
電影講述的是南宋抗金名將岳飛被害以后,各路英豪被岳飛精忠報國的愛國精神深深感動,強烈的民族憂患意識和責任擔當使他們紛紛聯合起來,密謀刺殺奸臣秦檜。從這個故事當中,讓我們看到了在這個風雨飄搖的時代里,普通民眾濃濃的愛國主義和家國情懷。
整部電影長達兩個半小時,全程沒有一秒多余的鏡頭和劇情。前半段嬉笑怒罵隱藏滿腔男兒熱血,后半段壯懷激烈彰顯舍身取義情懷。把懸疑、反轉、喜劇、愛國的表現方式做到了無縫銜接、一氣呵成,故事節奏緊張、扣人心弦、跌宕起伏、動人心魄。在觀看的過程中,讓觀影者情緒飽滿,前面的笑有多么的放浪形駭,后面的哭就有多么的悲壯慘烈。
南宋詩人陸游說過:“位卑未敢忘憂國”!小人物大情懷,如此濃濃的愛國主義,在這部電影里邊表現的淋漓盡致。整部電影一改以往傳統意義上的表現手法,做到了題材新穎、不拘一格,在電影里的每一幀畫面里邊,古裝、懸疑、喜劇、愛國,都做到了相互揉雜,互為一體,既恰到好處又不留痕跡,真可謂是匠心獨具,每一位參與者都竭盡所能發揮自我所長,優秀導演、優秀編劇和優秀演員之間的合作,真是一場酣暢淋漓、行云流水、互相成就、共同達到創作巔峰的高光時刻,一代國師張藝謀的高質量操刀、高明編劇的腦洞大開、以及所有演員的完美演繹,千錘百煉化作繞指柔,最終成就了2023年春節電影檔的這一道文化饕餮盛宴。
看完電影,不得不佩服張藝謀導演高超的選人之道,在這部電影里面,各路實力派演員紛紛登場,毫不吝嗇的奉獻了個人獨特的才華,每個角色都拿捏的是那么的穩、準、狠,千璽弟弟的演技毋庸置疑,注定成為電影界的`耀眼之星。最令我佩服和喜歡的,是秦檜的扮演者雷佳音的精湛表演,他的走路姿態、音容笑貌,以及那一陣陣陽過之后熟悉的咳嗽聲,都讓我們看到了一個奴顏婢膝、趨炎附勢的賣國賊的丑惡嘴臉,從此以后,秦檜就是雷佳音表演的這副模樣了,原諒觀影者不厚道的定義吧,誰讓你的演技如此炸裂呢!
縱觀整部電影畫面,依然沿襲了張藝謀導演以往的個人審美風格,將美學發揮到了極致,令人賞心悅目。故事開始,通過一系列長距離、廣角度的大批量運鏡,立即給人一種壓迫感、緊張感、窒息感,不由得令人心跳加速,毛骨悚然。當“滿江紅”三個大字噴薄而出之際,所有的刀光劍影、血雨腥風也仿佛鋪天蓋地的席卷而來。
好的配樂是好的電影的神來之筆。張藝謀在電影背景音樂里邊,刻意加入了具有搖滾風格的河南戲劇元素,所選曲目在我們河南的傳唱度非常廣泛,高亢的曲調,恣意的唱腔,使得整個故事的節奏更加飽滿激昂,為劇情的發展起到了推波助瀾的烘托作用。《滿江紅》的詞作者為南宋抗金名將岳飛,是我們河南省湯陰縣的人,他率領的軍隊被稱為“岳家軍”。岳家軍大部分都是河南人,大宋的王朝也在我們河南開封,也許是因為這樣一種特殊的緣份吧,千淘萬漉之后,電影《滿江紅》和我們河南戲曲,來了一次跨越千山萬水的美麗邂逅。
岳飛是中國歷史上慕名的軍事家、戰略家、民族英雄,他精忠報國的故事可謂是家喻戶曉,千百年來,他的愛國精神也一直激勵著后來的我們。一代大師張藝謀很懂中國人的情懷,擅長講好中國故事,使可信可愛可敬的中國形象更加鮮亮,顯著提升中華民族的文化影響力。在電影的結尾,萬千士兵共同傳頌《滿江紅》,將心中久藏的家國情懷和熱血男兒立志報國的錚錚鐵骨之義呼之欲出,真情自然流露,令觀者熱血賁張。
“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是非成敗轉頭空,青山依舊在,幾度夕陽紅”。歷史無法復制,但歷史可以映照未來。今天的歲月靜好,是一代又一代平凡而偉大的先輩們前赴后繼、舍身取義所換取來的。電影《滿江紅》又一次激發了中國人強烈的愛國情懷,讓我們更加的熱愛我們的祖國,更加的珍惜當前的幸福生活。
滿江紅怎么寫觀后感篇8
由于連看了張藝謀的《一秒鐘》《懸崖之上》《狙擊手》,對張導的期待值拉的可能有點太高了,本來以為張導找到了很好的藝術和商業的平衡點。結果看了《滿江紅》以后,感覺張導是不是又點過于自信了,歷史懸疑+喜劇,真的很奇怪啊,真的很難融合。150分鐘的片長,看得我如坐針氈,真的好累。坦白說,我已經很久沒覺得在電影院看的如此難熬了。
當然,不得不承認,其實把歷史懸疑和喜劇結合,擱誰拍都會很難,能拍成這樣,真的也就是張藝謀了。擱別人只能是更難看吧。這事兒類比一下的話,大概就相當于做菜,要把苦和甜硬弄到一起,注定是好吃不了的。
既然是堪稱最豪華院線陣容了,那先從演員聊起:
真的也就多虧是沈騰。其實沈騰這個角色真的太難演了。畢竟張大是一個肩負重任、忍辱負重的人,但是他自然是明白張藝謀請他來就是讓他做喜劇擔當的,所以這個表演的度特別難拿捏。同時,這是歷史題材,所以喜劇方式也不能太現代。形成鮮明對比的`是,小岳岳的表演和喜劇包袱就太現代了,讓我特別跳戲。我覺得觀眾對喜劇有很大的誤區,總覺得喜劇嘛,就是鬧著玩兒唄,有什么難的?喜劇也配算文化藝術?其實喜劇特別難。包括一度有人老說,沈騰雖然票房很高,但是從來沒有拿過獎,我個人竊以為,這真是對喜劇莫大的低估和誤解。
張譯演技真的是穩,也很自然。雖然這次演的是反派,但是也非常耐看。
易烊千璽這部戲的這個角色,我覺得不太討喜,莫名其妙的苦大仇深的,而他的苦大仇深并不能引起觀眾的共情。其實不是易烊千璽表演的問題,他演的挺好的,到是這個角色本身其實沒有給他太多發揮的空間。
歌舞伎那個角色太拉垮了,兩大問題:太現代感了,和沈騰毫無CP感。實在是無法相信她和沈騰是一對,沈騰很愛她,她能為了沈騰自我犧牲……看的太難受了。倒不是說沈騰非要和馬麗組CP,但是和這個女性是在是太讓人無法相信了。影視作品就是這樣,當觀眾一旦不相信,那就完了。
這個片子還有一個很大的問題,就是我看著看著,經常會忘記每個角色的動機和目的到底是啥……經常感覺主角們也不是很著急啊,他們的行動線并沒有給我他們很急很緊迫的感覺。
看到最后,發現主角的目的竟然是逼秦檜背詩,意思是只要這首詩廣為流傳,岳飛的精神就不朽。額……這未免是過于浪漫主義了吧……浪漫的太失真了。
然后,這個片子還有個方面我很不喜歡,太血腥暴力了。平均五分鐘死一個人?而且死的很難看。尤其是春節檔,這大過年的,為啥要讓我看這么暴力血腥的呢……尤其是沈騰受刑那段兒。演到說要把沈騰和歌舞伎拉去用刑的時候,我就皺眉不已,我就想,不會又要給我看酷刑吧,我真不想看啊,我沒那么重口味啊。《懸崖之上》給我看一遍就可以了,何必又來一遍呢。
最后秦檜傀儡那個我也覺得很拖沓。其實有必要都到了尾聲了,再來這么一翻兒么。不過也可能本來前面就已經太長了我已經失去耐心了吧,所以看到這里實在是已經忍無可忍了。哎。何況這種傀儡梗在張藝謀的《影》也玩兒過了啊……
總之,這部片子確實制作精良,不能說不認真、不誠意。但是真的,不好看啊。還是一開始策劃方向我覺得就有問題。歷史懸疑和喜劇硬結合在一起,本身就是勝算很低的一個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