滿江紅觀后感2000字
電影《滿江紅》正在熱映,成為賀歲片中的佼佼者,一舉逆襲成為票房冠軍。頂著懸疑和喜劇加身,再有沈騰,岳云鵬,張譯,易烊千璽,雷佳音等票房流量明星的精彩演繹,《滿江紅》順利的.讓導演張藝謀成功的拍攝了一部有著爭議的好電影。
電影的名字雖然跟岳飛的詞《滿江紅》一樣,但是內(nèi)容卻沒有表現(xiàn)出岳飛和他的精忠報國,只是表現(xiàn)了岳飛被奸人所害后,以張大、孫均為首一群小人物要刺殺秦檜而發(fā)生的一系列故事。故事離奇又符合大眾當下的喜歡喜劇和愛國的大背景下,觀眾喜歡所以有票房,但是故事又值得深思,令人回味………
故重溫岳飛之《滿江紅》,以紀念這位曾經(jīng)的民族英雄—岳飛。也紀念曾經(jīng)為國家民族奮斗終身的各個時期的民族英雄和革命先輩!
滿江紅觀后感2000字篇2
剛剛看完了電影《滿江紅》,就是說張藝謀還是厲害。
懸疑加喜劇,劇情緊湊,環(huán)環(huán)相扣,諸多意料之外又情理之中的反轉(zhuǎn)加上人物間的勾心斗角,就好像在玩劇本殺,前一秒還彼此恭恭敬敬,下一秒可能就要拔刀殺人。好幾次我都以為快要結(jié)束了,一看進度條才發(fā)現(xiàn)事情不簡單。
不過,談?wù)摴攀露际菫榱嗽u論現(xiàn)實。我想,可能不只是“家國情懷”這么簡單。最明顯的一個點可能就是“在強硬的人也有軟弱之處”馬車夫的軟弱之處是女兒,張大的軟弱之處是老婆瑤琴,自己性命都可以舍棄,但對自己來說重要的人卻無法放下,十分真實動人。
這部電影講了小人物刺殺秦檜的故事,做出了許多犧牲,最終終于成功,可是孫均卻沒有殺死秦檜,而是想讓岳飛的這首《滿江紅》流傳下去,讓秦檜背上累世罵名。
我個人覺得這里略有些不和邏輯,不過電影中說的解釋是,背負千古的罪名是比死亡更嚴重的懲罰。但是這樣繼續(xù)讓秦檜活著似乎有背“精忠報國”的初衷。電影中,孫均最后選擇把秦檜綁起來后,帶著隨從逃跑,不再卷入官場爭斗中,就如看透世俗歸隱山林。
除了秦檜的其他角色都是這部電影虛構(gòu)出來的,先這樣安排可能是為了符合歷史,意在表達在我們熟悉歷史之下,沒有青史留名許多小人物做出了巨大犧牲。好在他們最終還是騙過了秦檜成功了,然而最終孫均還是身負重傷,雖然張大等人精心安排策劃,成功依然幾乎可以說是奇跡。實際上,許多小人物即使用盡全力,最終犧牲也不一定能成功,最終只是化為歷史中的一粒塵埃。
另外,不知道有沒有人關(guān)注到電影開頭,一行人走街串巷在宰相府中,搭配著古典戲曲,很有節(jié)奏感,緊湊緊張。在電影中,也有許多次這樣類似的場景,唯一不同的就是在其中走的人物。第一次只是一隊小兵,到后來有親兵營統(tǒng)領(lǐng)孫均,再到宰相府總管,最終到宰相本人,都一律平等地走在狹窄的巷子中。我想,這可能不僅僅是宰相府,更是“名利場”,人們都擺脫不了對利益權(quán)力的追求:宰相,兩個總管,和一開始的孫均,都只顧自己利益奔走執(zhí)行任務(wù)。最后孫均的騎馬離開,可能意味著終于擺脫了利益的追求,也是一種使命完成后的灑脫。這也是在教育現(xiàn)代人不能唯利是圖。
最后,不知道那大家有沒有想過,既然總管他們都知道秦檜的惡行,為什么還要為他辦事呢?就是因為秦檜給了他們活下去的希望,“幫我做成事就能保你不死”似乎對于他們來說,服從秦檜和造反相比,保全性命的概率更加高。然而,聰明的人,像張大就識破了這個謊言,無論是否完成任務(wù),都是死路一條,這樣一來,唯一的選擇就是造反,于是借此把孫均逼上梁山。這讓我想起了納粹,當時就是因為給了“生”的希望,使屠殺猶太人過程中并沒有發(fā)生有組織的反抗。這種希望是可怕的,但又是難以克服的。如果能夠活下去,就沒人會選擇挺而走險。而統(tǒng)治者就利用了這一點,即使如今也是需要警惕的,人人都應(yīng)該保持獨立思考能力,切勿成為無腦的“走狗”。
滿江紅觀后感2000字篇3
《滿江紅》電影講的是人均800個心眼子的南宋,某炮灰金國使者猝。小兵張大、副統(tǒng)領(lǐng)孫均甭管心里是有意見,還是有建議,領(lǐng)了宰相秦檜的軍令狀,倆小時內(nèi)找不出真相就得狗帶,找出了真相也不見得就不會狗帶。不同陣營,不同人設(shè)的,一個個小算盤打得啪啪響。布局的,以身入局,局中人,如霧里看花。結(jié)局層層反轉(zhuǎn)不斷,孫均迎向黎明的緋紅,開放式落幕留了個白,請君細品全軍復誦《滿江紅·怒發(fā)沖冠》。
雖然故事細節(jié)不一定確有其事,但是背景還是值得深究的&39;。秦檜是一個真實存在的歷史人物,和寫《滿江紅·怒發(fā)沖冠》的岳飛是一個時代。電影時長兩個多小時,反轉(zhuǎn)多。接受采訪的時候,導演張藝謀透露,最初請演員,他是想一鏡到底拍《滿江紅》這個故事,演員們聽了都很興奮,后來研究了大量一鏡到底和長鏡頭的電影,尤其是最近兩年的,他還是放棄了。
聊到反轉(zhuǎn)相關(guān),張藝謀直言,現(xiàn)在的觀眾非常聰明,洞察力在創(chuàng)作者之上,電影所呈現(xiàn)出來的反轉(zhuǎn),其實是人心的掙扎與不甘,正反面角色破局的努力才是真正的看點,網(wǎng)絡(luò)時代,懸疑片沒有秘密,觀眾了解了劇情,知道了結(jié)局還能看得津津有味,才說明了故事真的有魅力。
滿江紅觀后感2000字篇4
《滿江紅》虛構(gòu)了岳飛被害后發(fā)生的故事。岳家軍士兵利用宋金議和事件精心設(shè)局,最終迫使秦檜在全軍士兵口中背誦《滿江紅》,讓岳飛的忠肝義膽傳遍天下,將奸臣永遠釘在恥辱柱上。影片的結(jié)尾將復仇劇上升為民族大義和國家情懷,與永恒名作《滿江紅》相呼應(yīng),準確點燃了觀眾的情感。
電影總共2小時40分鐘,但我覺得前面的2個半小時是為了最后10分鐘的煽動而做的。看完整部電影后,我覺得自己(包括現(xiàn)場觀眾)對電影所期待的那種感動。
毫無疑問,岳飛是值得我們永遠紀念的民族英雄,他真的是一個從肉體到心靈征服金人的漢族人,也是我們中華民族最偉大最可敬的人物之一。他抵御侵略、自強不息、忠于祖國的精神感動了一代又一代中國人。孫中山先生說,岳飛魂是民族魂,是中華民族的精神代表。
同時,不可否認時代不同了。縱觀當今南宋時代的歷史,真正懲罰岳飛的是宋朝的高祖趙構(gòu)。岳飛一直喊著“恭迎徽欽和圣還朝”,這不是要廢掉趙構(gòu)的皇位嗎?秦檜只是一條走狗,主謀是趙構(gòu),但秦檜痛恨皇帝通曉黃金,于是整個電影就進行了。把皇帝腐敗無能、治國失敗的原因推給大臣(有時像楊玉環(huán)這樣的女人),是沒有道理的封建御用文人的寫法。
很遺憾,電影《滿江紅》似乎形式比內(nèi)容更大。過于翻轉(zhuǎn)的劇本,莫名其妙的光盤間諜有自豪的技能。劇中人物的多次變臉,就像是為了把你燒大腦而燒大腦,讓人意外,讓人意外。此外,追求“一鏡之底”也沒什么意義,場景單調(diào)枯燥,整體彌漫著一股陰鸻的氣息。
作為國師的張藝謀可能已經(jīng)習慣了奧運會開幕式那種宏大的敘事風格。過于在意形式上的東西,反而內(nèi)容太淺,最后的形式也會崩潰。這在他以前的電影《英雄》中得到了證實。
滿江紅觀后感2000字篇5
《滿江紅》虛構(gòu)了岳飛被害后發(fā)生的一件故事。岳家軍士兵利用宋金議和事件、精心設(shè)局,最終逼迫秦檜在全軍戰(zhàn)士面親口前背誦《滿江紅》,把岳飛的忠肝義膽傳揚天下,將奸臣永遠釘在恥辱柱上。電影的最后將復仇情緒戲上升到民族大義和家國情懷,并與千古名篇《滿江紅》呼應(yīng)起來,精準地點燃了觀眾的情緒。
電影總共時長2小時40分鐘,但感覺前面兩個半小時都是為最后10分鐘的煽情在做鋪墊。看完了整部電影,我感覺自己(包括現(xiàn)場觀眾),并沒有表現(xiàn)出電影所期待的那種感動,這肯定會讓電影創(chuàng)作團隊感到失落吧。
毫無疑問,岳飛是一位值得我們永遠紀念的民族英雄,他是真正從肉體到心靈打服金人的漢人,也是我們中華民族最偉大最可敬的人物之一。他的反抗侵略、自強不息、精忠報國的精神,感動了一代又一代中國人。孫中山先生說,岳飛魂也就是民族魂,是中華民族的精神代表。
滿江紅觀后感2000字篇6
正月初一在家看了張藝謀導演的《狙擊手》,昨天觀看了影片《滿江紅》。
觀看之前,看到網(wǎng)上有人以“震撼”二字作評《滿江紅》,觀影過程中不免數(shù)次想及此評,并在觀看過程及結(jié)束后深以為然。張導的作品一直是值得期待的,以小見大,拿捏小人物的情感,賦予家國情懷,《狙擊手》亦然,《滿江紅》亦然。
自認為影片笑點不疏,只是期間幾次后我不再發(fā)出笑聲,許是自己淚點太低,半場過后便眼眶濕潤。
《滿江紅》整體畫面偏暗,以灰色、水墨色調(diào)為主,尤其是前期配合故事發(fā)生時間,為懸疑增添氣氛。但又沒有刻意做黑白的感覺,不時的亮色如三個舞姬、孩童(桃丫頭)、水果(櫻桃)、煙花等,都帶來了更多的視覺沖擊,再加上影院特質(zhì)的配合將觀影體驗進一步提高,也深化了個人的情緒感受,的確很震撼。
故事進行到后期,天色漸亮,畫面提亮,每個人物形象隨之豐滿,情感開始慢慢顯現(xiàn),滿江紅見之四處。影片最后,一片晦暗中開始有了陽光,一片灰黑中掀起紅藍的狂潮,“奸臣”的仰天長嘯壯懷激烈,“走狗”的.眼含熱淚高聲吟誦,兵士們的鏗鏘復誦擊器而呼……耀眼火光,風也獵獵作響。
隨著情節(jié)高潮到來,我也是熱淚盈眶,終于意識到為什么他們無怨無悔,為什么他們前仆后繼。《滿江紅》在這里,不只是一首詞,更是一種“踏破賀蘭山缺”的精神、一種“壯志饑餐胡虜肉,笑談渴飲匈奴血”的力量!精忠報國不只是口號,不只是刺字,甚至不只是之于岳將軍,而是切切實實傳達到了每個普通人的心底。
千百年來數(shù)以萬計的普通人一直在呼喚,在傳承,在奮起,這樣的一種力量或許才是震撼的本源,不再拘泥于自利的、個體的聚焦點。影片正是把這個生生不息的東西從每個人身上提取出來,再滲透到每個人心里。效用兵張大、舞姬瑤琴、車夫劉喜、更夫丁三旺等等一眾小人物,身負家國大義,以微塵之光芒,最終匯聚成了中華民族之脊梁。每一個微塵都有自己的能量,無數(shù)的微塵匯集成一片光明。
張大,曾是岳飛的一名親兵,數(shù)年來始終胸懷為民請命,給岳元帥一個公道,向秦檜要一段文字的孜孜追求。盡管過程坎坷,布滿荊棘,但矢志不移,歷盡千辛,用自己的生命將鵬舉遺言昭然天下,滿江紅得以永不磨滅,成為中華民族文化的象征,報國的象征。
最后收筆于小處,夕陽西下,踏馬天涯,桃兒輕誦,生作驕陽。
風波亭,滿江紅,全軍復誦。
滿江紅觀后感2000字篇7
今天看了張藝謀導演的賀歲檔電影《滿江紅》,影片最后全體禁軍復誦岳飛《滿江紅》的場面一直在腦海回蕩,何其壯烈,心情久久不能平復!
影片最精彩的地方在于結(jié)尾,高潮迭起,懸疑不斷,一個謎底推翻另一個謎底,真是讓人大呼過癮!
謎底一孫均殺死張大
看到孫均殺死張大,還替秦檜擋住了張大刺向秦檜的一刀,以為孫均就是秦檜的人,秦檜也因?qū)O均護住有功升為宰相府主管,以為這就是結(jié)局,NO!不是的,還有更精彩的!
謎底二張大等人的最終目的是得到岳飛的臨終遺言
整個故事都是圍繞金國使者被殺尋找兇手展開的&39;,本以為張大等人舍生取義就是為了刺殺秦檜,殺死這個漢奸賣國賊,NO!不是的,這些人最終的目的是為了獲得岳飛死前刻在墻上的遺言,讓岳飛壯烈情懷大白于天下,讓岳飛的“精忠報國”流芳百世!
當孫均用刀抵著秦檜,秦檜一句句說出“滿江紅”,全體禁軍一個個復誦,那個場面太壯觀,太激動人心,相信沒有幾個人看到后不熱淚盈眶!
怒發(fā)沖冠,憑欄處,瀟瀟雨歇!
抬望眼,仰天長嘯,壯懷激烈!
三十功名塵與土,八千里路云和月。
莫等閑,白了少年頭,空悲切。
靖康恥,猶未雪;臣子恨,何時滅!
架長車踏破賀蘭山缺。
壯志饑餐胡虜肉,笑談渴飲匈奴血。
待從頭,收拾舊山河,朝天闕。
原以為故事到這也圓滿了,也對應(yīng)的片名《滿江紅》,NO!不是的,更高潮的在后面。
謎底三誦讀《滿江紅》的秦檜是替身
秦檜誦讀完《滿江紅》,眼里也是滿含熱淚,他問孫均:“你說他們能記住嗎,我要不要再說一遍?”看到此處覺得有點費解,接下來發(fā)生的一切更是出乎我的預料,秦檜問孫均滿意不滿意,他自己覺得很滿意,然后自己撞向?qū)O均的刀死了,原以為是秦檜良心發(fā)現(xiàn),害了忠臣,自己羞愧難當,不是的!原來這個秦檜只是個替身,他把《滿江紅》公之于眾也算完成了自己的心愿,臨終前的最后一句話是“我終于做回自己了”。這里更揭示了一個謎底,原來最后去風波亭的人是秦檜的替身,而不是秦檜本人;原來岳飛留有遺言的消息就是秦檜替身放出來的;原來一直想把滿江紅告訴世人的是秦檜的替身,因此當秦檜替身當著全體禁軍的面誦讀完《滿江紅》,他的心愿也完成了,無憾了,所以最后說自己對自己很滿意,所以自殺了。
謎底四秦檜現(xiàn)身
假秦檜自殺后,孫均說了句:“宰相現(xiàn)身吧!”真秦檜終于出現(xiàn)了,原來秦檜知道很多人都想對自己殺之后后快,所以精心給自己培養(yǎng)了一個替身,幾乎可以以假亂真。秦檜貪生怕死,很多有危險的時刻都是假秦檜現(xiàn)身,真秦檜藏于幕后。看到這里原以為孫均會殺了這個真秦檜,可是孫均沒有這么做,他說有些事情比生死更重要,他要留著秦檜的命讓他受盡世人的唾罵,讓他遺臭萬年!
影片結(jié)尾處,舍身取義其中一人馬夫劉喜的女兒,桃丫頭誦讀著《滿江紅》寓示滿江紅傳下去了,岳飛精忠報國的精神傳遞下去了,流傳下來了。
孫均帶著自己的兩個得力干將胡永、陳亮離開了宰相府,離開了秦檜,他們要去走自己想走的路,堅決不做走狗。
這就是《滿江紅》展示了什么是舍身取義,展示了什么是精忠報國,一部影片濃縮了民族大義,以一個故事的視角講述了《滿江紅》的來龍去脈!
滿江紅觀后感2000字篇8
《滿江紅》是一部構(gòu)建在真實歷史時間線上的虛構(gòu)故事,當然為了避免劇透,我不會在本文給你解析任何劇情。
故事的時間線設(shè)定在抗金名將岳飛被害后五年,秦檜本應(yīng)與金國特使進行會談的前夜,該特使突然被刺于宰相駐地,身上攜帶的金文密件也不翼而飛。由沈騰飾演的小兵張大與易烊千璽飾演的親兵營副統(tǒng)帥孫均被機緣巧合地卷進了這場陰謀之中,而宰相秦檜命令二人在一個時辰內(nèi)找到兇手,整個影片的故事就從這里展開。
在張藝謀以往的電影中,沖突色彩的大膽運用、人海戰(zhàn)術(shù)的宏大團體操、以及驚世駭俗的場景調(diào)度,都是他執(zhí)導的電影標簽,也是他作為攝影師出身的天賦所在。但在《滿江紅》里,他大膽地削弱了上面這些他最擅長的元素,雖然人物與場景的造型風格依然細膩,服裝與場景用色上的美學仍在,但很顯然都已經(jīng)退居其后,讓位于故事本身。
丟失的密信是整個故事的引子,密不透風的宰相駐地某山西大院就是一座密室,將一部歷史題材的懸疑故事放在這里,用劇本殺的`模式將一個個反轉(zhuǎn)悉數(shù)破繭。情節(jié)環(huán)環(huán)相扣,節(jié)奏緊緊相連,臺詞則在插科打諢與嚴絲合縫之間反復橫跳,讓喜劇與懸疑、搞笑與嚴肅相映成趣,既沒有因為笑料的輕浮消解了嚴肅的主題,也沒有因為主題的沉重而讓觀眾看得心情低沉。
角色,猜不透的謎
隨著針對密信的調(diào)查展開,每一條線索都顯得危機四伏,每一個人物都隱藏著不可告人的秘密,張譯飾演的宰相府總管何立、岳云鵬飾演的副總管武義淳、雷佳音飾演的宰相秦檜、還有舞娘瑤琴、車夫劉喜、打更人丁三旺……在故事發(fā)生的時間和空間都被固定下來的情況下,每個角色的刻畫與演員的發(fā)揮就成為了影片最具核心價值的部份。
岳飛與秦檜的故事早已被我們所熟知,本片也沒有在書說歷史與真相之間糾纏,角色演繹的重點也放在了小兵張大等這些虛構(gòu)的歷史小人物身上。雖是虛構(gòu)的角色,但人物弧光背后展現(xiàn)出來的樸素的愛國情懷,卻讓角色顯得高大莊重,這種戲劇性張力的把握,得益于每個演員的精彩發(fā)揮。
滿江紅觀后感2000字篇9
看完《滿江紅》,我得出來的感嘆化為一句話:不愧是張藝謀。且從一個外行人的視角淺談一下觀影后的所感吧。
起初看預告,得知是部懸疑劇,有后來又見電影貼著喜劇的標簽,加上沈騰、易烊千璽雙男主的設(shè)定,我很好奇這部電影到底會演個什么。
事實上,我在看電影的時候,確實摸不著情節(jié)走向。一開頭就是一樁兇殺案,然后接連引出一堆人物,陣營在人物之間來回切換,直到最后時刻都還有個反轉(zhuǎn),不得不說整個故事構(gòu)思得很精妙,張藝謀的鏡頭語言張力也給得很足。這些年太多爛片看開頭就能直接猜到結(jié)尾,《滿江紅》著實給了我驚喜,兩個多小時都全神貫注,非常想知道接下來會發(fā)生什么。
一部好電影離不開一個好劇本,一個好劇本通常得講清楚一個好故事。張藝謀在電影的文學性基礎(chǔ)上,還賦予了這個故事藝術(shù)性。整個電影故事簡單概括來說就是演繹了岳飛那首《滿江紅》是怎么來的,情節(jié)跌宕起伏,吊足了觀眾胃口。本身劇本上就比較吸引人了,張藝謀還將文字無法展現(xiàn)的內(nèi)容用鏡頭畫面表現(xiàn)了出來,逼仄高聳的城墻,來回走不完的路,畫面亮度由暗漸亮,我當時還很納悶為什么他們在路上跑要給那么多鏡頭,后來想大概是為了后面給《滿江紅》能在這樣深的院府中被傳誦出來的不易做了鋪墊吧。
一個好的故事應(yīng)該是能給人帶來力量的。岳飛精忠報國家喻戶曉,電影在眾所周知的基礎(chǔ)上講述了一個大概率虛構(gòu)的故事,充滿了戲劇性。后來看到有人說這個電影不尊重歷史,可是它本就是根據(jù)野史改編的。而且《滿江紅》這首詞的出處的確存疑。我們都認為它是岳飛寫的是因為這首詞是明代某官員刻在岳飛廟的碑上的,但是到底是不是岳飛本人所作,文學界爭議也頗多,但是大家都傾向于把它認定為岳飛所作。電影至少沒有改得太離譜,合理地解釋了,在秦檜那么痛恨岳飛的情況下,這首詞是如何流傳下來的。
歷史的車輪從未停下過,能讓后人記得已實屬不易。臭名昭著的秦檜為了活著不擇手段,他不在乎自己效忠的是誰,他只關(guān)心自己能不能得到榮華富貴,他確實叱咤官場,但他算不得一個忠義的人。我印象最深的一幕就是秦檜背《滿江紅》那段,他越背越起勁,越背越激情澎湃,當時我就很納悶,他怎么對自己死對頭寫的東西那么有感情,這不符合邏輯啊。直到結(jié)局替身出來,才明白,只要是個正常人,人性未被泯滅,那便都還會有正義良善的一面。比如那個叫何立的總管,雖然也心狠手辣,但是他最終還是沒有殺了那個小女孩。岳云鵬演的武副總管,我印象最深的就是他說的那句話:“我沒有背景,我的一切都是我努力所得。”套在岳云鵬身上也確實合適。可惜在劇中,這個角色即便擁有免死金牌,有根深葉茂的庇護,可最終還是死了,他掏出來金牌那一刻刀已經(jīng)劃破了他的喉嚨,那個鏡頭真的很巧妙。倘若將電影延伸到現(xiàn)代,那更是把官場上的勾心斗角、爾虞我詐、虛與委蛇詮釋得淋漓盡致,人性二字血淋淋地擺在眼前。還有易烊千璽的角色,我當時只想用“丑”來形容他。在他殺了張大的時候,我都還在想為什么易烊千璽會接這么個“反面”角色。這個人物始終讓人摸不清,他既沖動又細心,既有手段又有良善,人物飽滿立體。他是秦檜的親兵,本應(yīng)該對秦檜忠心耿耿,可是最后在大義面前,他做出了他認為正確的選擇。原來人性中的那些良善總會在某些時刻熠熠生輝。
沈騰那張自帶笑點的臉看一回笑一回,處刑那段我又被他的敬業(yè)精神所折服。他能演出笑星的氣質(zhì),又擁有影帝的氣勢。他飾演的張大殺了自己同黨以證清白的時候,眼眶里的淚已經(jīng)快抑制不住了,為了合情合理地發(fā)泄也為了觸動孫均,在出了院門后放聲邊罵邊哭,那些眼淚也借此流給了朋友。直到我大學畢業(yè)后,才領(lǐng)悟這個社會并不是非黑即白的,人都是多面的,也都是立體的。一個吃喝嫖賭的小兵在岳飛的影響下竟能將心中大義做到如此,到底是什么力量讓他變了呢?或許那四個字也遠遠不夠表達吧。小時候讀《滿江紅》,滿腦子只記得一句話:“莫等閑,白了少年頭,空悲切。”我以為岳飛只是想勉勵后代珍惜時間,后來才明白,將個人人生與家國命運相連是需要充足的準備和莫大的勇氣的。他最終都沒有完成自己的心愿,湮滅在這歷史漫漫長河中。但他的精神卻影響了一個民族。岳家軍后來的前赴后繼,以及電影故事里那些死去的角色,他們甚至連上史書的機會都沒有,但是他們卻仍然將這種精神傳遞了下去。歷史唯物主義中說,人民群眾才是歷史的創(chuàng)造者。那些留不下來名字的人才是歷史的大多數(shù),是他們推動了整個人類歷史的發(fā)展。記得電影里有秦檜叫史官寫史書的一幕,大概張藝謀也是想借此表達,我們現(xiàn)在所見的歷史也并非都是真的。歷史只是勝利者的表揚信和失敗者的批判詞。正是這樣,才會有一些人前赴后繼地想要一個真相,想讓那些正義忠良的品質(zhì)永遠流傳下去。
歷史或許就是由你我這些無數(shù)的小人物所書寫鑄就的,只是大多數(shù)的小人物永遠不會出現(xiàn)在史書上。站在他們的角度,他們在當下的選擇都沒有錯,每個人都在想盡辦法地活著。只是張大他們的活是為了讓真相浮現(xiàn)讓生命更有意義。歷史永遠只能留給后人來評判。但別忘了,我們在觀看歷史的同時,不也正在創(chuàng)造著歷史嗎?做不成史書上的大英雄,也可以活得像個大英雄。愿大家都能為了自己的心中所念,過好此生的歲歲年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