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機長》的觀后感
今日跟朋友去臨時起意去電影院看電影,在三部熱門電影里面,選了《中國機長》,看完電影之后,我忍不住給自我點了個贊:太會挑電影了。
有三個方面的感悟,忍不住分享一下。
1、細節決定對接。
我是一個淚點挺高的電影,可是看這個電影的時候,在幾個情節上,忍不住有熱淚盈眶的感覺。
可惜的是,這幾次都是情緒剛出來,就又回去了,想了想,還是細節做的不到位,缺少該有的張力。
讓我感動的地方,并不是劇中刻意煽情的地方,而是那些對細節的呈現,可是令人遺憾的是,可能是為了不體現個人英雄主義,電影過于追求面面俱到,對各個場景都想著力體現,結果,倒是沒了重點。
異常讓我遺憾的是,結尾的時候,當飛機快要滑出跑道的時候,正是最高潮的地方,卻莫名其妙的結束了。
還有鏡頭語言反復幾次給了副駕的腳幾個鏡頭,作為觀眾的我,分明明白,導演是要告訴我們些什么,但最終也沒有領會到,導演想體現什么。
電影中,很多地方,都能看到,導演拼命想體現的細節,拼命想用力的地方,都有些用力打在空氣中的感覺。
2、職業電影,急需提高水準。
我在看這個電影的時候,腦子里,突然跳出來一個詞“職業劇”。
我突然發現,我們的藝術作品,比如電影、電視劇,卻很少拍跟生活相關的職業劇,好不容易出來一些職業劇,還都是披著職業劇外衣的感情肥皂劇,或者是披著職業劇外衣的家庭倫理劇,甚至是披著職業劇外衣的政治說教劇。
所以,電視、電影,變成了李敖說的“電視是一個批量生產傻瓜的機器?!?/p>
影視宣傳,實際上是個大眾文化的洗腦。剛才,我在雨中散步的時候,想這個問題,突然想到我們電視劇中的幾個影響力。
第一,帝王劇、后宮劇最流行。所以,我們國人的帝王夢和皇后夢是最嚴重的。
第二,感情肥皂劇次流行。所以,當帝王夢、皇后夢實現不了的時候,就開始追求巨嬰式的感情夢。
第三,除此之外,還有一種土豪劇流行。在劇中,掙錢、變美、當官就意味著成功。所以,我們身邊的人成功夢很嚴重,追求的也都是錢、美、官等。當然,這跟我們幾千年的傳統也分不開?!叭f般皆下品惟有讀書高”和“千里去當官,為了吃和穿”跟當下的價值觀,并沒有本質的區別。
第四,我們還有一種劇叫“神劇”,無論是神話劇也好,武俠劇也好,抑或是霸道總裁傻白甜也好,甚至是抗日神劇也好。在我看來,都能夠歸到神劇的行列。不為所動,這是浪費了人們的時間。為之所動,那就是制造了腦殘,在追求幻覺的路上,一路不復返。
第五,還有一種劇叫“主旋律劇”,在我看來,這是另外一種“神劇”,我就不多說了。
好劇也有,我就不說了,好的嘛,不需要我來夸。
可是,我們的確是缺少走心的職業劇,以表現一些職業為視角的影視劇,這是一個巨大的缺陷。當然,了解世界的方式很多,我們不能寄期望于影視劇,可是缺少影視的宣傳,很多職業的確很難被尋常百姓知曉。
忍不住給我的好友點個贊,前些天見她的時候,她買了兩本書,一本書是成人版職業大會,一本書是兒童版職業大全。我們連360行是什么都不明白,怎樣可能安置好自我的人生。光有精神,只能是迅速枯萎。
3、人生這場戲,職業是主體。
這是我看這個電影最大的感受。
我最喜歡這個電影的地方就是,這個劇,沒有那么刻意的去說教什么高大上。雖然,還有忍不住的地方,可是也許是因為導演劉偉強是香港人吧,所以,并沒有大篇幅的講什么精神,什么高尚,這是很值得稱贊的。
有這樣硬核的故事,壓根不需要講什么高尚,因為這個故事本身就是高尚。
只是遺憾的是,故事里面,人的部分太少。這也許就是我們目前面臨的現狀,總是壓抑人性的表現,總想刻意表現神性,實際上,人性壓抑了,神性也沒有體現出來。
我看完電影,很喜歡,但總覺得少很多東西。上網看原型故事,看到一篇評論,我覺得說的很好,說原型故事里面的機長如果牛逼程度是100分的話,電影里面只是演出了10分。一下子讓我找到了感覺,缺少的東西就是這個。
電影很像把人拍成神,可是結果就是拍成了普普通通的人。
我出了電影院,感慨了一句,生生把一個神,拍成了人。這電影如果拍的到位了,應當是很多的熱血青年想去當機長,想去當空乘,可是,我卻沒有這種沖動。因為并沒有燃燒我的活力,也許是因為我已不年輕,可是我深刻的明白是因為他沒有點燃。
最初的時候,我覺得是因為職業的硬核不夠,看故事原型的時候,航空專家說,之所以飛機機長能創造這個奇跡。機長做對了3件事,從細節處說機長做對了28件事。
但可惜的是,從電影里面,我實在是沒有看到這3件事是什么,更不要說是28件事了。
我只能依稀的被感動到,引用電影結尾處,朱亞文說的那句話“怎樣那么牛啊?!”是啊,我只能模模糊糊覺得牛逼,可是卻說不出來哪里牛逼。
最開始,我覺得是因為職業度不夠,可是寫到那里的時候,我才發現,這是形式、資料上的問題。
更深刻的原因是“我們的創作者沒有人性”,我之所以打上引號,就是為了避免歧義。
每每這種時候,我們不敢著眼于人性,因為那顯得太渺小了,只想從神性的高度去解讀,結果一解讀就假了,就失真了,沒有了生命力,也就無法產生感染力了,也就沒有張力了。
當我們把英雄拉下了神壇,才能真正把英雄送上人心中的神壇。
我從小就不喜歡看國內的戰爭片,第一部喜歡看的片子是《亮劍》,之后,我總結了之后明白了原因,因為之前的戰爭片里面的都不是人,都是神。而《亮劍》是塑造了一群人?!读羷Α分?,戰爭片才慢慢走出了“神劇”的漩渦,開始有“人劇”,人才愿意看。
最終,再一次證明一下我的立場:《中國機長》這個電影,很好,十分好,期望這樣的電影越來越多?!奥殬I化的電影”“人性化的電影”越多,電影人更有期望,民族也更有期望。不再造神,才能真正的通神。
《中國機長》的觀后感篇2
“飛機失事”這樣一個名詞總是帶著灰暗色調,事關幾百個家庭的幸福與后半輩子,每每總是沉浸在悲痛之中。這一次川航機組的力挽狂瀾,拯救了幾百家庭的幸福,也書寫了一個飛行史的奇跡。這樣的機組無疑是訓練有素的一個團隊,是有勇有謀的一個團隊,是勇敢果決的一個團隊,面對突如其來的變故,能當機立斷,分工協作,做出最科學的決策并將之執行到底。
干部隊伍,也應當是如川航機組這樣的一個團隊,遇事沉著冷靜,同事合作無間,方能發揮事半功倍的作用。干部隊伍,代表的是國家形象,承載著群眾的希望與未來,很大程度影響著群眾對國家對政府的信任程度,干群關系是否和諧,是我們干部隊伍是否合格的一個風向標。因此干部隊伍的建設也就成了非常重要的一環。
隊伍齊心是前提。心不齊的隊伍就如一盤散沙,風吹即散,勁不往一處使,也就難達到其利斷金的程度,反而會多方拉扯,踟躕不前,是團隊的大忌。川航機組即使面對事故,也是以安全度過難關為目標,所有人都不曾放棄,做好各自的事情,讓飛機內工作即使在非常態下也正常運轉。干部隊伍只有團結一心,才能自如面對不時出現的困難與挑戰。
沉著冷靜是基礎。如果遇到事情干部自身就只是急得像熱鍋上的螞蟻,摸不著頭緒,群眾更是看不到希望。因此干部要不斷磨練自己,做到臨危不懼,方能搜集線索,正確做出判斷。當川航機組副機長身體都掉在艙外時,心中想的仍然是如何保證乘客的安全,仍然在盡最大努力地控制飛機平穩,避免了人心的慌亂。
當機立斷是關鍵。在突發事故面前,時間就是生命,容不得一分一秒的拖沓,當掌握了當前的一個情況以后,就要立即作出決策,最大程度減少時間的浪費,也能盡可能多的采取挽救措施。
堅持不懈是保障。當做出了決策后,要去執行,但是過程中總會有坎坷曲折,不見得一帆風順,若是輕易就放棄,那么前面所做的努力也是白費,因此,只有堅持不懈才能保證我們做出的決定能夠持久發揮作用,而不是蜻蜓點水一般掠過。川航機組整個迫降過程持續了半個小時左右,在高空中零下20多度的情況下,機長即使手腳打顫,依然咬牙堅持,最終才能成功迫降成都機場,拯救了上百人的性命。貴在堅持,是每一個團隊應該秉承著的信念。
《中國機長》的觀后感篇3
今天看了一場今人膽戰心驚、回味無窮的電影。電影講述了20__年5月14日的真實故事:一架編號為3U8633的四川航空公司的客機從重慶江北國際機場起飛的,準備飛往拉薩貢嘎國際機場,途中飛機突然遭遇強烈氣流,直接導致機頭駕駛艙的右1擋風玻璃沒有支撐點破裂,并且破裂玻璃碎片直接飛進了右側發動機,好在并無大礙,剛我們松了一口氣時,飛機的副駕駛員差點從窗口飛出去,還好記了安全帶并有機長拉住他,最后,在機長的牛批飛行技術下,副駕駛員重新回到飛機里。并經過積水云,歷經千辛萬苦,終于飛回了成都,準備備降,可是反推力突然失靈,隨即飛行員猛踩剎車,輪胎直接被摩擦力摩損后報廢,經過一番掙扎,利用反推力終于把飛機停了下來,到此電影結束。
《中國機長》的觀后感篇4
電影《中國機長》根據四川航空3U8633航班機組成功處置特情真實事件改編。20__年5月14日,該航班由重慶飛往拉薩,在萬米高空突遇駕駛艙擋風玻璃爆裂脫落、座艙釋壓的極端罕見險情,生死關頭,(下轉2版) (上接1版)機長劉傳健和機組全體成員臨危不亂、果斷應對,最終平安備降,確保了機上全部人員的生命安全,創造了世界民航史上的奇跡。
中國民航局和四川省人民政府授予四川航空3U8633航班機組“中國民航英雄機組”稱號,授予機長劉傳健“中國民航英雄機長”稱號。而由此事件改編創作的電影《中國機長》也將作為中宣部慶祝新中國成立70周年的重點獻禮電影在9月30日全國上映。
四川航空3U8633航班副駕駛徐瑞辰在駕駛艙玻璃破碎后,整個身體都被強風“吸”了出去,他現場回憶說,當時情況危險緊迫,但更大的信念支撐著他不放棄,那就是“坐在這個位置上,只要最壞的情況沒有出現,就要盡全部力量保障機上人員安全?!?/p>
演員李沁說,她扮演的角色原型是乘務員周雅文,在與周雅文交流中得知,危急關頭,周雅文在腰部骨折的情況下,仍忍痛爬回到工作崗位堅守。因為她堅守的是“生命之門”,只要還有一口氣,就要守住。李沁感嘆,“因為塑造周雅文這個角色,讓我對乘務員這個職業有了更多的敬佩。”
這些真實故事,讓現場市民紛紛豎起大拇指,為“民航英雄”點贊。市民楊永河說,“重慶這座英雄城市,孕育了英雄機長,讓我們每個重慶人為之自豪。”
活動最后,電影主創人員和“中國民航英雄機組”成員依次表達了對祖國的美好祝?!,F場觀眾也揮舞手中的五星紅旗,高唱《歌唱祖國》,用嘹亮歌聲向民航英雄致敬、向偉大祖國致敬。
《中國機長》的觀后感篇5
影片《中國機長》因改編自真實事件,已經在不少影迷心中占有一席之地,也讓人期待該片上映后會給大家帶來驚喜。
《中國機長》講述的是去年5月14日,四川航空3U8633航班機組成功處置特情的真實事件。機組在萬米高空突遇駕駛艙風擋玻璃爆裂脫落、座艙釋壓的險情,他們臨危不亂、果斷采取應對之策,確保了機上119名乘客的生命安全,創造了世界民航史上的奇跡。對于為國履職、為民服務的年輕干部而言,亦可從《中國機長》身上汲取經驗啟示,在力促自身發展的“航線”上穩步前行。
精準確定,以細致的觀察力“領航”。3U8633航班面臨駕駛艙風擋玻璃爆裂、座艙釋壓的突發情景,當時天氣惡劣,飛機幾近陷入烏云密布、雷電交加“攪拌器”中,機長劉長健依然能夠穩定心神,以細致的觀察力,在生死關頭果斷作出應對之策,硬是在云層中間的狹窄地帶闖出一線“生機”,也實現了“將全體乘客安全送回家”的諾言。年輕干部在處理和應對崗位上的復雜事務、在回應群眾急難愁盼問題時,也需要同中國機長一樣,鎮定心神、善于觀察,方能有條不紊地應對工作中的突發事項,及時處理各類問題。
遵規守紀,以規定的踐行者“固本”。在突遇險情之前,從3U8633航班的副駕駛徐奕辰身上,多少能夠看到時下年輕人言行稍顯“浮夸”的影子。然而,在進入飛機駕駛艙之后,他就“秒”變“嚴肅臉”,完成起飛的“規定動作”時可謂一氣呵成、十分干練,對事關飛行的各項規章制度要求都爛熟于心,可見私下里也是下了不少功夫。對于年輕干部來說,日常行政事務工作雖然瑣碎而忙碌,但也不能忽視對一些規章制度的及時學習和深入掌握,不做虛頭巴腦的“花架子”,而要不斷夯實“基本功”,如此方能在從事崗位工作時更加游刃有余。
從容不迫,以鎮定的心理素質“立足”。3U8633作為高原航班,本身就“暗流洶涌”、問題叢生,由于高原地區氣象不定、情景復雜,且飛機置身于萬米高空之上處于完全“孤立無援”的狀態,一旦發生險情,就需要靠機長自身的掌控決策和全體機組人員的從容應對。在3U8633機組上,我們感受到了一股從容而向上的力量:機長劉長健本人有較好的心理素質,以“泰山壓于頂而不改色”的心態及時作出正確決策,機組乘務員以真情打動人心、安撫慰藉焦慮不安的乘客們,不讓局勢失控,方能讓大家一同安然渡過危機。年輕干部在崗位上也要鍛煉自我、磨練自身的好心態,以鎮定自若的心理素質在崗位上立足,即便遇到再棘手的問題,也能做到統籌“一盤棋”,走好每一步。
“處難處之事愈宜寬,處至急之事愈宜緩,處至大之事愈宜平,處疑難之際愈宜無意”,年輕干部也應有“中國機長”的范兒,做到精準確定,以細致的觀察力“領航”,遵規守紀,以規定的踐行者“固本”,從容不迫,以鎮定的心理素質“立足”,在崗位上用心用情、盡職履責,有一分熱就發一分光,為自身的成長之路規劃出一道最亮麗的“航線”。
《中國機長》的觀后感篇6
“在萬里高空的險情中如此從容,別問怎么做到的,每一個傳奇背后,隱藏著堅守和執著?!薄?U8633航班機長劉傳健
《中國機長》(TheCaptain)是由劉偉強執導,于勇敢編劇,李錦文監制,張涵予、歐豪、杜江、袁泉、張天愛、李沁領銜主演,張雅玫、楊祺如、高戈主演的劇情片。此片根據2018年5月14日四川航空3U8633航班機組成功處置特情真實事件改編:機組執行航班任務時,在萬米高空突遇駕駛艙風擋玻璃爆裂脫落、座艙釋壓的極端罕見險情,生死關頭,他們臨危不亂、果斷應對、正確處置,確保了機上全部人員的生命安全,創造了世界民航的奇跡。
“大鵬一日同風起,扶搖直上九萬里”,這是古時候人們對于飛翔的期待。飛上天從古至今都是人類的夢想,如今人們再也不用借著鳥兒翱翔藍天,飛機的出現讓人們夢想成真。雖然飛機的應用越來越普遍,但是因為各種不確定的因素,飛行依然是一項挑戰,穩定中的意外總會不期而遇。
機長,一個熟悉卻又陌生的稱呼。每一架飛機上都會有一個機長,我們乘坐飛機時都會聽到機長的名字??墒?,對于他們的了解,我們僅僅止步于稱呼。雖然之前的《沖上云霄》讓觀眾們了解到了航空飛行員,可是談情說愛的戲份讓機長和乘務員的工作變得寡淡。這部電視劇讓我們看到了機長的帥氣和乘務員的優雅美麗,卻沒讓我們看到他們背后的堅守和執著。
“欲戴皇冠,必承其重”,機長,一機之長,他所擔負的不僅僅是一個令人尊敬的稱呼,更是生命的守護。什么是英雄?我相信很多人的第一反應都會想到電影中那些飛天遁地無所不能的超級英雄。他們亦或因為奇遇有幸獲得了超能力,或是擁有超越常人的大腦??墒?,今天我相信說的英雄是機長,一個用堅守和執著拯救生命的機長。
2018年5月14日,重慶飛往拉薩的川航3U8633航班如往常一樣正飛躍青藏高原,在9800米的高空巡航,駕駛艙副駕駛側的右擋風玻璃毫無征兆的爆裂,脫落。駕駛艙瞬間失壓,能擊穿耳膜的狂風灌進,氣溫驟降到零下40攝氏度,人在這種狀態下根本無法生存,而兩位飛行員當時還穿著極其單薄。飛機的儀表盤都已被狂風掀翻,副駕駛員半個身子更是被吸出窗外還好安全帶將他拴在了機內?!袄滹L如利刃,凜凜狂風折”,在這種危機之下,機長劉傳健依然保持了極端的冷靜,成功讓飛機備降成都雙流機場,機上119位乘客安然無恙。這就是英雄,他不是“我自橫刀向天笑,去留肝膽兩昆侖”的英雄,也不是“林暗草驚風,將軍夜引弓”的英雄,他是“狂風利刃艱難險,定護生命備周全”的英雄。他用自己的堅守和執著,守護了119條生命。
“天下難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細”,《中國機長》為了還原這個真實的故事,劇組不僅1:1造了一個模擬飛機,還輾轉重慶江北機場、成都雙流機場、拉薩貢嘎機場實地拍攝,記錄機場的繁忙景象和旅客的出行百態。為了拍攝副駕駛被狂風吸出艙外的情景,拍攝現場使用了6個巨大的鼓風機,風力大概八級,吹得演員差點飛起來,而飾演副駕駛的歐豪甚至被吹得面部皮膚過敏?!吨袊鴻C長》不僅是一部優秀的商業電影,那些商業片該具有的元素:緊張點、爆點、淚點,它一個不少,甚至豐富??墒恰拔囊暂d道,歌以詠志”,除了影片應有的外殼,《中國機長》還將一種精神、一種堅守的內核展現給了觀眾,我想這才是這部電影的初衷,還原真實事件,塑造出有血有肉的人物,讓觀眾真正感受到“中國機長”的魅力。
“用的努力,對付萬分之一的隱患?!?11分鐘的電影,119條鮮活的生命,是中國民航人對生命的敬畏和執著、是對規章的敬畏和執著、更是對責任的敬畏和執著!這就是中國機長,這就是中國堅守!
《中國機長》的觀后感篇7
20__年5月14日,四川航空公司3U8633航班由重慶飛往拉薩,在萬米高空突遇駕駛艙風擋玻璃爆裂脫落、座艙釋壓的極端罕見險情,生死關頭,機長劉傳健和機組全體成員臨危不亂、果斷應對、正確處置,最終平安備降在成都雙流國際機場,確保了機上全部人員的生命安全,也創造了世界民航史上的奇跡。
根據這一事件拍攝的電影《中國機長》,將于9月30日上映。9月20日,影片主創來到重慶,在地標建筑解放碑下,跟英雄機組成員一起參加了“重慶光榮中國驕傲”——電影《中國機長》禮贊楷模致敬英雄特別活動。9月21日,劇組主創一行將來到成都,為該片沖擊國慶檔搖旗吶喊。
博納影業集團董事長于冬表示,當初決定把川航3U8633緊急備降事件拍成電影,就是因為這是由中國人創造的史詩級備降,也是世界民航史上的奇跡:“我們希望通過這部電影告訴全世界的同胞,中國正在變得越來越強大,我們也會在未來創造更多讓世界為之驚嘆的奇跡。這是電影人應該做的事,也是非常有意義的事?!?/p>
飾演英雄機長劉傳健的張涵予也得到了一致肯定,有觀眾表示,“看了張涵予演的機長,我想不到還能有其他人演這個角色。”而張涵予的超神演技是如何煉成的?他告訴華西都市報、封面新聞記者,或許是因為他的偏執和固執,也得力于他對角色的極度沉浸。他用了一個和他本人一樣酷的詞“鎖定角色”。而且他在拍一部戲時,絕不會“跨界”第二個劇組,一個好演員的“用情專一”可見一斑。
值得一提的是,不僅張涵予等9位英雄機組成員的角色有一一對應的原型人物,影片中出現的地面工作人員,也幾乎都有原型人物作為創作參考。首場觀影結束后,片中幾乎每一位演員的表現都獲得了影視從業人員的肯定,稱贊他們一同展現了民航精神和中國力量。對此,于冬表示:“《中國機長》這部電影是獻給所有觀眾的,是獻給原型人物英雄機組的,更是獻給所有民航人的!我們有信心、有能力將《中國機長》打造成思想性、藝術性、觀賞性有機統一的優秀作品、無愧于時代的精品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