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機長900字觀后感
中國機長900字觀后感篇1
“在一片歡聲笑語中,他們登上了飛機,可他們根本無法預料下一秒會發生什么……”這個國慶節,我看了一部驚險而又充滿溫情的電影——《中國機長》。
這部電影根據真實事件改編,講述了由重慶飛往拉薩的川航3U8633航班,在途中遭遇突如其來的險情,在全體機組人員和地面空管人員的共同努力下,最終化險為夷,非常震撼感人。貼近生活的開頭,描寫了即將經歷生死考驗的普通人的日常:酷酷的劉機長一早起來邊洗澡邊練閉氣,而出門時對熟睡的女兒那融入濃濃父愛的一吻,又充滿了溫情;年輕的副駕駛,上飛機前夸夸其談,頑皮的與空姐搭訕,檢查飛機各項性能時卻嚴肅認真;頭等艙一個自以為是的旅客對著空姐大呼小叫,滿臉的不屑……
飛機起飛了,當飛達雪山上空時,駕駛艙擋風玻璃突然爆裂,隨即完全粉碎性脫落,副駕大半個身體被甩出艙外,在萬米高空,直面強風、極度嚴寒、座艙釋壓,而身后是119名乘客的安危。劉機長處驚不亂,冷靜沉著,一手拉住副駕,一手操控飛機,直至二號機長幾經努力回到駕駛艙,協助拉回副駕,并戴上氧氣面罩。
客艙也不輕松,突來的險情氧氣面罩脫落,乘客們驚慌失措,空姐們在飛機重新企穩后,用最快的速度回歸工作狀況,“請相信我們,我們受過專業的訓練,有信心、有能力保證您的安全”……我的眼睛忍不住濕潤了。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迫降成都過程中,碰上了極端天氣,厚厚的烏云團摩擦嘶吼著,一道道閃電似乎在對3U8633挑釁。下面是白雪皚皚的高山,沖破烏云層是全體人員唯一的希望,可如何沖破呢?專業、冷靜的劉機長抓住云層的唯一縫隙,駕機沖出烏云,最終成功降落成都雙流機場。在經歷了這么多生死攸關的險情落地之后,全體機組人員依然保持專業,他們按照程序完成每一步操作,把乘客送出機艙。
這是怎樣的精神呀!我想,正如機長在影片結尾時說的,“敬畏生命!敬畏職業!敬畏規章!”,這是最美的風景,也是我們這個社會不斷進步的源泉。作為一名大學生,也要心存敬畏,為祖國的發展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
中國機長900字觀后感篇2
“飛機失事”這樣一個名詞總是帶著灰暗色調,事關幾百個家庭的幸福與后半輩子,每每總是沉浸在悲痛之中。這一次川航機組的力挽狂瀾,拯救了幾百家庭的幸福,也書寫了一個飛行史的奇跡。這樣的機組無疑是訓練有素的一個團隊,是有勇有謀的一個團隊,是勇敢果決的一個團隊,面對突如其來的變故,能當機立斷,分工協作,做出最科學的決策并將之執行到底。
干部隊伍,也應當是如川航機組這樣的一個團隊,遇事沉著冷靜,同事合作無間,方能發揮事半功倍的作用。干部隊伍,代表的是國家形象,承載著群眾的希望與未來,很大程度影響著群眾對國家對政府的信任程度,干群關系是否和諧,是我們干部隊伍是否合格的一個風向標。因此干部隊伍的建設也就成了非常重要的一環。
隊伍齊心是前提。心不齊的隊伍就如一盤散沙,風吹即散,勁不往一處使,也就難達到其利斷金的程度,反而會多方拉扯,踟躕不前,是團隊的大忌。川航機組即使面對事故,也是以安全度過難關為目標,所有人都不曾放棄,做好各自的事情,讓飛機內工作即使在非常態下也正常運轉。干部隊伍只有團結一心,才能自如面對不時出現的困難與挑戰。
沉著冷靜是基礎。如果遇到事情干部自身就只是急得像熱鍋上的螞蟻,摸不著頭緒,群眾更是看不到希望。因此干部要不斷磨練自己,做到臨危不懼,方能搜集線索,正確做出判斷。當川航機組副機長身體都掉在艙外時,心中想的仍然是如何保證乘客的安全,仍然在盡最大努力地控制飛機平穩,避免了人心的慌亂。
當機立斷是關鍵。在突發事故面前,時間就是生命,容不得一分一秒的拖沓,當掌握了當前的一個情況以后,就要立即作出決策,最大程度減少時間的浪費,也能盡可能多的采取挽救措施。
堅持不懈是保障。當做出了決策后,要去執行,但是過程中總會有坎坷曲折,不見得一帆風順,若是輕易就放棄,那么前面所做的努力也是白費,因此,只有堅持不懈才能保證我們做出的決定能夠持久發揮作用,而不是蜻蜓點水一般掠過。川航機組整個迫降過程持續了半個小時左右,在高空中零下20多度的情況下,機長即使手腳打顫,依然咬牙堅持,最終才能成功迫降成都機場,拯救了上百人的性命。貴在堅持,是每一個團隊應該秉承著的信念。
中國機長900字觀后感篇3
“在萬里高空的險情中如此從容,別問怎么做到的,每一個傳奇的背后,隱藏著堅守和執著。”這是《感動中國》給“中國機長”劉傳健先生的頒獎詞。
電影《中國機長》是獻禮祖國七十華誕的一部航空作品,根據20__年3U8633航班的真實事件改編而成。在飛機破損、機艙釋壓、遭遇強氣流、偏離航線等種種狀況接踵而至的情況下,全體機組人員從頭到尾沒有任何一絲慌亂,即使眼里含著淚水,心中波瀾不驚,仍以冷靜平穩的聲音對乘客說:“請相信我們!”“我們會一起回去!”
當死亡近在咫尺,生命危在旦夕,人類的本性便顯露無疑,乘客哭喊、謾罵、歇斯底里,負面的情緒充滿了整個機艙時,讓我最為感動的是,連自己都有些呼吸困難的乘務員,緊緊抱著年幼的小乘客,不停的安慰說:“別怕!姐姐在!”
別怕!這群訓練有素的人們有能力帶你回家;別怕!就近的場地早已清空,只等你們降落;別怕!救援隊伍早已準備好向沖向前;別怕!親人們祈禱、等待,只為知道你們好不好;別怕!無論在哪里,中國都能帶你回家。
在面對那一個又一個的逆境,所有人都表現得從容不迫、井井有條、這還是源于那一次又一次的訓練和積累,這才造就了“中國民航英雄組”的出色表現,在現實生活中更是如此,沒有長期訓練,哪里來的成功呢?
這讓我不由得想起剛上初一的我,許多方面都有些不適應,成績一落千丈、內務不達標,加上第一次住校遠離家人的想念……,但我能逃避這些不利的因素嗎?我不能!因為不經歷這些風風雨雨,怎么可能見到絢麗的彩虹呢?在父母的鼓勵下,在老師們的幫助下,上課認真聽講,勤做筆記,課下按時完成作業,向同學請教不會的題目,我開始有了進步,我相信,只要我一直堅持以自己的全力完成任務,我一定可以做得更好!
文學家冰心曾說過:“成功的花,人們只驚慕她現時的明艷!然而當初她的芽兒,浸透了奮斗的淚泉,灑遍了犧牲的血雨。”這不正是那些訓練有素的機組人員和勤奮努力的人的真實寫照嗎?是的,每一種成功背后都隱含著堅守與執著,面對逆境,堅持不放棄,相信絕處總能逢生!
【《中國機長》電影觀后感】相關文章:
中國機長900字觀后感篇4
20__年5月14日,四川航空公司3U8633航班由重慶飛往拉薩,在萬米高空突遇駕駛艙風擋玻璃爆裂脫落、座艙釋壓的極端罕見險情,生死關頭,機長劉傳健和機組全體成員臨危不亂、果斷應對、正確處置,最終平安備降在成都雙流國際機場,確保了機上全部人員的生命安全,也創造了世界民航史上的奇跡。
根據這一事件拍攝的電影《中國機長》,將于9月30日上映。9月20日,影片主創來到重慶,在地標建筑解放碑下,跟英雄機組成員一起參加了“重慶光榮中國驕傲”——電影《中國機長》禮贊楷模致敬英雄特別活動。9月21日,劇組主創一行將來到成都,為該片沖擊國慶檔搖旗吶喊。
博納影業集團董事長于冬表示,當初決定把川航3U8633緊急備降事件拍成電影,就是因為這是由中國人創造的史詩級備降,也是世界民航史上的奇跡:“我們希望通過這部電影告訴全世界的同胞,中國正在變得越來越強大,我們也會在未來創造更多讓世界為之驚嘆的奇跡。這是電影人應該做的事,也是非常有意義的事。”
飾演英雄機長劉傳健的張涵予也得到了一致肯定,有觀眾表示,“看了張涵予演的機長,我想不到還能有其他人演這個角色。”而張涵予的超神演技是如何煉成的?他告訴華西都市報、封面新聞記者,或許是因為他的偏執和固執,也得力于他對角色的極度沉浸。他用了一個和他本人一樣酷的詞“鎖定角色”。而且他在拍一部戲時,絕不會“跨界”第二個劇組,一個好演員的“用情專一”可見一斑。
值得一提的是,不僅張涵予等9位英雄機組成員的角色有一一對應的原型人物,影片中出現的地面工作人員,也幾乎都有原型人物作為創作參考。首場觀影結束后,片中幾乎每一位演員的表現都獲得了影視從業人員的肯定,稱贊他們一同展現了民航精神和中國力量。對此,于冬表示:“《中國機長》這部電影是獻給所有觀眾的,是獻給原型人物英雄機組的,更是獻給所有民航人的!我們有信心、有能力將《中國機長》打造成思想性、藝術性、觀賞性有機統一的優秀作品、無愧于時代的精品佳作!”
中國機長900字觀后感篇5
《中國機長》這部電影直接取材于四川航空公司3U8633航班事件,一齊國內外罕見的高高原航線上飛機風擋玻璃破裂,英雄機長劉傳健與機組帶領乘客安全返航的故事。整件事情的經過其實眾所周知了,這部電影整體以還原事件經過為主。
首先,《中國機長》這部電影的情感線比較真實。不僅僅反映了機長的優秀,把乘務員應對乘客的鏡頭都表現的很到位。坐我右邊的資深乘務長也是在乘務員的那段看哭了。其中有一個乘客離開座位跑出來質疑時乘務長畢男一改服務的和顏悅色嚴厲的制止他時,也真實的反映了乘務員在緊急時刻作為客艙安全員和指揮員的主角。我旁邊的乘務長說其實突發情景下,乘客遠比電影中難以安撫,乘務員嗓子都喊啞了也很難讓整個客艙的乘客穩定住情緒。
另外,《中國機長》的節奏十分緊湊,即便我帶著挑錯的心理去看也會不知不覺被情節所感染而不太會關注技術細節,除非你要坐在家里用遙控器一幀一幀的帶著有色眼鏡去挑錯的話,可能會找到一些瑕疵吧。最終降落反推失效那一段,為了刻畫剎車動作采用的是腳踩剎車而不是自動剎車可能是唯一一個會讓飛行員吐槽的地方,可是電影是給更多普通大眾看的,如何能在一兩個鏡頭里明白電影里的飛行員在做什么,比是不是最專業的操作手法其實要更重要一些。
我覺得有時候民航人帶著挑錯的眼光去看電影的“外行”是不是專業的時候,也應當能明白,民航人也應當明白自我在電影“表達”上是不是“外行”。這個時候的取舍我覺得電影在還原真實情景到達80%以上,戲劇手法有20%已經是很好的比例了,《中國機長》在專業程度上我覺得都超過80%的水平了。
第三,《中國機長》的特效很“燃”,整部電影拍攝大體分三部分,地面、空中客艙、飛機飛行,其中飛機飛行占了不少比重,由于這部分資料不可能實拍,所以飛越雪山和風擋破裂等飛行部分全都靠特效來完成。縱觀整個片子基本沒有出戲,比某些電影電視劇里的飛機鏡頭不舍得花錢的5毛錢特效好太多。
畢竟是專業的航空題材電影,特效部分十分精良,不光視覺效果,影音效果也很好。飛機飛行而過的壓迫感經過環繞立體聲展現的十分好,在 影院觀看真的有一種飛機從你身前飛過的感覺,這一點對于我這種喜歡看空戰等刺激電影的人來說還是挺開心的。
中國機長900字觀后感篇6
欲戴皇冠,必承其重,機長,一機之長,他所擔負的不僅僅是一個令人尊敬的稱呼,更是生命的守護。
什么是英雄?我相信很多人的第一反應都會想到電影中那些飛天遁地無所不能的超級英雄。他們亦或因為奇遇有幸獲得了超能力,或是擁有超越常人的大腦。可是,今天我相信說的英雄是機長,一個用堅守和執著拯救生命的機長。
20__年5月14日,重慶飛往拉薩的川航3U8633航班如往常一樣正飛躍青藏高原,在9800米的高空巡航,駕駛艙副駕駛側的右擋風玻璃毫無征兆的爆裂,脫落。駕駛艙瞬間失壓,能擊穿耳膜的狂風灌進,氣溫驟降到零下40攝氏度,人在這種狀態下根本無法生存,而兩位飛行員當時還穿著極其單薄。飛機的儀表盤都已被狂風掀翻,副駕駛員半個身子更是被吸出窗外還好安全帶將他拴在了機內。冷風如利刃,漂凜狂風折,在這種危機之下,機長劉傳健依然保持了極端的冷靜,成功讓飛機備降成都雙流機場,機上119位乘客安然無恙。這就是英雄,他不是我自橫刀向天笑,去留肝膽兩昆侖的英雄,也不是林暗草驚風,將軍夜弓的英雄,他是狂風利刃艱難險,定護生命備周全的英雄。他用自己的堅守和執著,守護了119條生命。
天下難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細,《中國機長》為了還原這個真實的故事,劇組不僅1:1造了一個模擬飛機,還輾轉重慶江北機場、成都雙流機場、拉薩貢嘎機場實地拍攝,記錄機場的繁忙景象和旅客的出行百態。為了拍攝副駕駛被狂風吸出艙外的情景,拍攝現場使用了6個巨大的鼓風機,風力大概八級,吹得演員差點飛起來,而飾演副駕駛的歐豪甚至被吹得面部皮膚過敏。
《中國機長》不僅是一部優秀的商業電影,那些商業片該具有的元素:緊張點、爆點、淚點,它一個不少,甚至豐富。可是文以載道、取以味志,除了影片應有的外殼,《中國機長》還將一種精神、一種堅守的內核展現給了觀眾,用百分之百的努力,對付萬分之一的隱患。
111分鐘的電影,119條鮮活的生命,是中國民航人對生
命的敬畏和執著、是對規章的敬畏和執著、更是對責任的敬畏和執著!這就是中國機長,這就是中國堅守!
中國機長900字觀后感篇7
電影《中國機長》根據2018年5月14日四川航空3U8633航班機組成功處置特情真實事件改編:機組執行航班任務時,在萬米高空突遇駕駛艙風擋玻璃爆裂脫落、座艙釋壓的極端罕見險情,生死關頭,他們臨危不亂、果斷應對、正確處置,確保了機上全部人員的生命安全,創造了世界民航史上的奇跡。
我十分喜歡電影的開頭一部分,既展現了機組人員的日常生活氣息,又以快節奏的鏡頭剪輯展現了他們十分職業的狀態,讓我們也了解了他們的工作,十分有意思。
并且經過起飛之前的劇情,已經基本將人物塑造了出來,黑臉可是心里也有溫柔的張涵予、主角本身“有點兒浮夸”的歐豪、介于兩者之間的杜江,還有職業范氣質超好的袁泉,私下活躍各有性格但工作認真的幾位空姐,都已經十分明確了。
到后面風擋裂了的時候,氣氛瞬間就緊張了起來,真的是一秒入戲。之后的全程心都是提著的,帶給了觀眾十分好的代入感,仿佛也讓觀眾坐在了當時的3U8633航班上。
后面的劇情我只能說是全場高能,在那里也就不多說了。細節很好,在空中杜江不斷的用手掌摩擦著張涵予的胳膊,以及降落后歐豪發紫的手臂,雖然整部電影都沒明確的提,可是你能夠感受到,當時的情景是零下40度。
當然,這部電影也有自我的問題,比如開始對于一部分乘客的描述好像也很多沒有用到,描述的過于泛泛,優點是讓觀眾感受到這些乘客都是活生生的人,畢竟好多災難片無法打動人的原因就是除了幾個主角以外其他都是背景板,都是數字,這樣的話觀眾就很難進入劇情。但此刻給人的感覺就是沒必要……
那里說的沒必要,不光是開頭的乘客刻畫,還有結尾,我個人感覺機長出來理解大家的掌聲就能夠結束了,可是他還必須要把好多乘客之后怎樣樣給拍了,我覺得有點兒畫蛇添足,可是這也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的東西。
總的來說,我覺得這是一部十分值得大家走進影院觀賞的電影,期望大家國慶的時候都能夠去看看。緊張的部分一秒入戲,看完電影我出了好多汗。致敬真實的機組人員,他們都是英雄。感激各位主創,共同努力制作出了這么棒的電影。
中國機長900字觀后感篇8
電影《中國機長》由真實故事改編的,這部電影主要講述的就是四川航班3U8633在飛機遭遇極端險情,機長及機組全體成員憑借過硬的本領和專業操作,使得機組成員和全體乘客轉危為安的故事。具體事情,文章就不再贅述。當時此次險情在新聞報道中出現,拍攝了相關紀錄片,機長更是入選了當年的《感動中國》。
機組成功處置險情,機長將飛機成功降落于成都雙流機場事件引起了全國乃至海外熱議,都在宣揚該機長劉傳建的高超技術水平、超強的應急反應能力和優良的職業素養,為我國和川航掙足了顏面,也使機長劉傳建成為了先進典型。
9000多米的高空,800公里的時速,零下40多攝氏度的溫度,全機人員命懸一線,劉傳建機長能在這么緊急的情況下,冷靜處理,最終平安降落,不僅讓我們感動,更讓我們由衷敬佩,他是英雄,是值得所有人學習的英雄。這種過硬的技術能力,專業的職業操守,離不開平日里的專研學習與辛苦訓練,這種愛崗敬業,認真努力,不怕艱苦,不怕奉獻的英雄精神是新時代黨員干部們的學習榜樣。
捷克著名作家、文學評論家伏契克說過,英雄就是這樣一個人,他在決定性關頭做了為人類社會的利益所需要的事。偉大的事業需要偉大的精神,偉大的精神推動偉大的事業。英雄機長劉傳健的故事讓我感受到,或許每個人的生活并不波瀾壯闊,或許每個人的事業不會驚天動地,但只要我們有強烈的責任意識、嚴謹的工作作風、精湛的專業技能,都可以在追夢路上把英雄精神體現在平凡工作崗位上,體現在對人民生命安全高度負責的責任意識上,在平凡的崗位上、在不懈奮斗中放射出人生的奪目光芒,既照亮自己,也照亮他人,使感動如漣漪般擴大,在感動中成就夢想。
我們不僅要崇尚英雄精神,更要從中吸取他們的優秀品質、愛國精神和無畏的奉獻精神。如今,新時代的到來,中國日新月異的變化,我們也更加接近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目標,想要實現目標,就需要英雄、需要英雄精神。我們不僅要學習英雄精神,更要銘記英雄精神并將英雄精神傳承下去,做到向先進典型學習,在一點一滴中完善自己,以自己的實際行動弘揚英雄精神,這樣才能為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貢獻一份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