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學森》觀后感250字
時間:
新華
觀影心得體會
寫觀后感可以通過文字表達對作品或創作者的情感和態度。寫《錢學森》觀后感250字有什么要注意的呢?這里給大家帶來《錢學森》觀后感250字,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錢學森》觀后感250字篇1
今天,我讀了一篇課文叫《錢學森》今天我就給大家講一下吧
錢學森在1934年畢業于上海交通大學,后來就到再美國留學,1949年在周恩來總理的關懷下回國,他是世界著名的物理學家,1958年擔任我國的火箭核導彈研制的和航天的組織領導者,被稱為我國的“中國航天之父”。
在美國,他是馮卡門最得意的學生喝醉得力的助手,在悶鍋,錢學森的待遇逢場德高,但是,他一刻也沒有去忘記自己的祖國,1949您,當新中國在隆隆的的禮炮聲中誕生的時候,年年中秋,今又中秋,“每逢佳節倍思親”。錢學森埋藏在心底的愿望越發強烈的想起來,他對中國的一個留學生所:“我終于可以回去了因為他想回國,終于,周恩來總理的關懷下,他回國了。
在我國,他做出了作樂的貢獻,被成為”中國航天之父“。
《錢學森》觀后感250字篇2
歡呼雀躍的吶喊聲,似乎是在給兩彈一星的成功發射慶祝,也好像是為中國的偉人——錢學森同志致敬。
錢學森是我國偉大的科學家,是中國的導彈之父。他一生都用在了為國家發明導彈上,這是一個不忘祖國的人。他在美國時,美國給他了優厚的待遇、富裕的生活和優越的工作條件。但是,他卻時時刻刻牽掛著他熱愛的祖國。美國曾經有一個海軍高級將領說過:錢學森無論走到哪里,都抵得上五個師(相當于5700人)。
盡管美國百般的阻止、要挾,甚至軟禁,無論怎樣的軟硬兼施,就是阻止不了他回國的信念。1955年9月17日,錢學森終于踏上了開往他魂牽夢繞的中國的艙船。
錢學森的故事讓我震撼,雖然美國提出了優厚的待遇,但他還是堅持要回國。至今他的一句話仍然讓我記憶猶新:在我國的土地上,干什么都行,只要我喜歡,我甚至可以去種蘋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