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學森》觀后感500字
寫觀后感可以幫助你提高自己的批判性思維能力和創造性思維能力,從而更好地應對職場挑戰。這里分享一些《錢學森》觀后感500字下載,供大家寫《錢學森》觀后感500字參考。
《錢學森》觀后感500字篇1
錢學森是世界著名的“中國導彈之父”,他的技術讓我們佩服,但他的愛國精神更讓我們佩服。
1955年10月1日清晨,錢學森回到了讓自己魂牽夢繞的祖國。錢學森1934年畢業于上海交通大學,隨后赴美留學。當時,錢學森享受著優厚的待遇,可是他一刻也沒有忘記祖國。他說,我是中國人。我現在所做的一切,都是在做準備,為的是回到祖國后能為人民多做點事。錢學森不因為自己的優厚的待遇所動,牢記自己的祖國是中國,看出錢學森的愛國熱情。1949年10月1日新中國成立。在這一年的中秋之夜,錢學森和十幾位中國留學生一起歡度中秋節。他們邊賞月,邊傾訴思鄉情懷。他們談論著祖國的美好前景,格外興奮。此刻,他向同學們袒露心跡:早日回到祖國,為祖國建設服務。留學生中有人勸道:祖國剛解放沒有錢,現在回去,只怕有困難。錢學森說,我們日夜盼望著,就是祖國能從黑暗走向光明,這一天終于來到了。祖國現在是很窮,但需要我們大家——祖國的兒女們共同創造。我們應當回去。
錢學森說的兩句話讓我深受感動,錢學森時刻想念祖國,立志報效祖國的思想感情讓我感動,使我深切感受到錢學森的拳拳報國之心。
《錢學森》觀后感500字篇2
今天,老師帶我們學習了《錢學森》這篇課文。這篇課文主要寫了我國著名科學家、中國的導彈之父--錢學森博士的感人事跡。錢學森爺爺當時是美國著名空氣動力學家馮.卡門的得意門生,有著富裕的生活和工作條件。但錢爺爺滿懷愛國熱情,從沒有忘記經受過硝煙和戰火洗禮的祖國。1949年,新中國誕生的消息傳到大洋彼岸之后,他的心情再也平靜不下來了,毅然決定放棄在美國的優越生活回歸祖國。盡管祖國當時還很貧弱,盡管美國軍方多方阻撓恐嚇,但都沒有阻止錢爺爺回家的腳步。在周恩來總理親自關懷下,歷經萬難險阻,錢爺爺終于回到祖國。那里,祖國剛剛結束戰亂,百廢待興,但這里聚集了一批又一批象錢爺爺一樣的愛國科學家:鄧稼先、錢三強、王淦昌…… 正是這些人在生活條件惡劣、飯也吃不飽的情況下,克服了沒有先進儀器,沒有現代化計算工具,蘇聯專家撤走的情況下,自力更生,艱苦奮斗,為我國國防事業的發展做出了畢生的貢獻。我好像看到了導彈、氫彈成功試射的場景、驚嘆著火箭沖入云霄的美麗,看到了茫茫戈壁升騰的巨大的蘑菇云,聽到了祖國人民的歡呼。我多想成為一名掌握科學技術的人才,為祖國科技進步而努力。雖然我只是一名小學生,但我也熱愛我的祖國,我要好好學習,長大后成為對祖國有用的人才。
《錢學森》觀后感500字篇3
這樣的故事,這樣的人物,本是可以作成史詩的。
加州理工,馮卡門,噴氣式飛機,隨便拎出一個,都是世界航空史濃墨重彩的一筆;勒令遣返,無端扣押審查,戰俘交換,隨便抽出一個頭緒,就可見二戰結束后冷戰的漫天陰霾;國家領導人前的軍令狀,近乎白手起家建立航空工業,大漠深處的兩彈一星工程,隨便一個,都是這個國家成立之初如履薄冰的步伐。
激蕩的歷史風云慢慢遠去,留下一個中國男子的內心坎坷掙扎。一個秀麗杭州的聰敏孩童,庚子賠款留學的青年才俊,加州理工,全美也就是全世界航空屆的佼佼者。在追尋夢想的旅途上一路狂飆突進,知道突然而至審查迫害讓一切戛然而止。
而后,現代都市里貴族西裝換做大漠深處中灰暗中山裝,連手插褲兜也換做以手撐腰。以前加州理工校園里那個上課不屑言語,一黑板一黑板書寫公式的嚴厲冷酷錢教授換作了聽不懂還會重新來一遍的錢院長。
面對豎立著的東風二號導彈,在心底里默念對美國同行的告白:這就是我種的蘋果樹。回國多年后面對美國受獎邀請時,以美國欠他一個道歉作為拒絕理由時,依然可見他那一身的傲氣,正如年輕的他向夫人求婚時,只說跟我走這么一句話。
刻意壓低的講話音量,總顯濕潤的眼眶,是美國夢想破滅后的隱忍,還是家國情懷深沉的愛?
《錢學森》觀后感500字篇4
讀了這本《錢學森》,我覺得錢學森有一種不服輸的精神。
在美國留學時,別人都嘲笑他,嘲笑中國。但是他沒有服輸,他努力學習,最后他取得了優異的成績,讓那些人啞口無言。
在回國的路上他被美國關進了監獄、移民局抄了他的家,整天沒完沒了的折磨他,可是他仍然沒有服輸,沒有向美國低頭,想盡辦法讓中國知道他現在的情況。最終,1955年10月,經過周恩來總理在與美國外交談判上的不斷努力——甚至包括了不惜釋放11名在朝鮮戰爭中俘獲的美軍美國飛行員作為交換,1955年8月4日,錢學森收到了美國移民局允許他回國的通知。
1955年9月17日,錢學森回國愿望終于得以實現了,這一天錢學森攜帶妻子蔣英和一雙幼小的兒女,登上了“克利夫蘭總統號”輪船,踏上返回祖國的旅途。
回到了祖國,再制造原子彈的時候,那是沒有計算機,怎麼辦?錢學森他們也沒有向困難服輸,他們用算盤一個一個的算。最后,中國的原子彈、衛星也造出來了。
他的這種精神很值得我們學習!
《錢學森》觀后感500字篇5
在六年級上冊語文課本上學了《錢學森》這篇課文后,我深深地被錢學森那熱愛祖國,甘于奉獻的精神感動了。
錢學森去美國留學深造,他心向祖國,放棄享有的優厚待遇,頂住美國政府的百般阻撓,歷盡千難萬險,終于回到祖國。回國后,他在極其艱苦的條件下,完成了中國第一顆導彈的研制。因為他的卓越貢獻,被尊稱為“中國導彈之父”。
掩卷沉思,浮想聯翩,從新中國成立起,正是有像錢學森這樣無數先輩和一代代建設者們,他們熱愛祖國,奮發圖強,甘于奉獻,才使我們國家日新月異,欣欣向榮。
李四光迎酷暑,斗嚴寒,歷經勘探,科學論證,一舉甩掉了中國貧油國的帽子;袁隆平年復一年,日復一日,研制出高產雜交水稻,解決了世界糧食難題;更讓人振奮的是,經過幾代航天人的努力攻關,航天員乘“神舟”七號飛天,太空行走,圓滿回歸,成就了中國又一壯舉。
我更加懂得:熱愛祖國,建設祖國,要有甘于奉獻的精神,更要有過硬的本領。我要刻苦學習,用知識武裝自己的頭腦。長大后,像錢學森那樣——報效祖國。
讀了《錢學森》這篇文章,我深深地被錢學森那熱愛祖國,甘于奉獻的精神感動了。
《錢學森》觀后感500字篇6
2009年10月31日,被譽為“中國航天之父”的錢學森在北京逝世,享年98歲。今年是這位世界著名科學家逝世十周年。學校組織我們觀看了電影《錢學森》。
錢學森年青時學習優秀,成為世界著名的大科學家馮·卡門最重視的學生。之后他在美國進行研究,年僅二十八歲就成為世界知名的科學家。不過錢學森更希望能早日回到祖國,為自己的國家效力。美國人覺得錢學森無論走到哪里,都抵得上5 個師的兵力,所以將他扣押了足足5年。多虧周總理的幫助,錢學森終于沖破了重重阻礙回到祖國。回國后,他領導了我國“兩彈一星”的研制,并取得了圓滿成功。
錢學森剛回國時,陳賡大將問他:“中國人能不能造出導彈?”錢學森堅定地回答:“美國人能造出來,我們中國人不比他們少個腦子,當然能造出來!”
看到這個片段,我深深為錢學森的這種不服輸的精神感到敬佩。有時候我們在學習中不如別人。往往會覺得我不行,別人天生就比我優秀。可實際上誰也不比誰少個腦子。我們不應該以此為借口來放縱自己。勤能補拙,只要肯努力,沒有什么事情是辦不到的。
《錢學森》觀后感500字篇7
今天我們學了《錢學森》這篇文章,我很敬佩錢學森這種愛國的精神。錢學森1934年畢業,去了美國留學。他在美國享受著優厚的待遇有富裕的生活和優越的工作條件,可他一刻也沒有忘記自己的祖國,他說:“我是中國人,我現在所做的一切,都是在做準備,為的是回到祖國后能為人民多做點事。”
1949年10月1日,新中國誕生了,錢學森又一次表達了他的思念祖國之情:“祖國現在是很窮,但需要我們大家——祖國的兒女們共同去創造。”錢學森不僅是這樣說的,更是這樣做的,當美國的高級將領不讓他離開時,他的決心也一刻沒有動搖,終于,錢學森回國了,他為我國運載火箭,導彈的研制和發射,作出了巨大貢獻,被譽為“中國導彈之父”。我一開始不明白,為什么錢學森在美國有那么好的條件,還一定要回中國,直到我學會了這一篇課文的時候,才明白錢學森為什么要這樣做。
他這種精神值得我們學習,再想想我們自己,做事情只要有一點困難就退縮了,而錢學森為了回國奮斗了五年之久,從這里我體會出了錢學森的愛國之情,像錢學森這樣的人還有很多:精忠報國的岳飛,投江自盡的屈原,臨死也要牽掛祖國勝利消息的陸游……他們不都是為祖國無私奉獻的人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