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的名義》觀后感
通過寫觀后感,你可以深入思考電影中的情節、角色和主題,從而更好地理解電影所傳遞的信息和思想。人民的名義》觀后感應該寫成什么樣的?快來看看人民的名義》觀后感,本文為你提供人民的名義》觀后感寫作技巧和示例!
人民的名義》觀后感篇1
厲害了,我的人民!《人民的名義》甫一播出,便收獲觀眾熱情的點贊。除了跌宕的劇情、精彩的表演,更重要的原因還在于,它反映著當前中國反腐敗斗爭的實踐,回應著反腐敗的民心所愿。文藝當與時代同行,反腐敗成為中國政治舞臺的重要內容,也成為牽動人心的時代命題。
近日,電視劇《人民的名義》是我國第一部以反腐為題材的電視劇,劇中沒有小鮮肉和流量擔當的加持,卻依然高居收視率榜首,觀眾對于反貪腐的關注度可見一斑。劇中一個腐敗官員的雙面人生被演繹得淋漓盡致,表面上是一身正氣、兩袖清風生活艱苦的父母官,私底下卻坐擁黃金屋,畫面震撼,令人觸目驚心。
藝術來源于生活,誠然,在我們的現實生活里小官大貪、大官巨貪的案例也是數見不鮮。貪腐問題緣何而來,如何治理成為了亟待解決的一大問題。物必先腐,而后蟲生,這些官員之所以敢頂風作案除了自身思想松懈、自律意識淡薄、存有僥幸心理外,還有很重要的一點就是我們的制度建設還存在漏洞,使他們的歪腦筋、小心思有了可趁之機。
對腐敗問題零容忍的態度已經深入民心。古語有云:勿輕小事,小隙沉舟;勿輕小物,小蟲毒身;勿輕小人,小人賤國。腐敗問題其實是存在在體制內部的大禍根。根治貪腐問題,首先,要加強對于領導干部的教育工作,在端正領導干部思想的同時,使他們懂得如何樹立正確的權力觀,讓權力行使更加科學;其次,要把權力關進制度的籠子,完善監管制度,加強權力監督,讓這些人不想腐、不能腐、不敢腐;最后,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要充分動員群眾監督,讓權力運行更加透明化,運用互聯網+等電子政務系統,完善政務公開制度和群眾的監督舉報渠道,建設陽光政府。
徇己之心切,則至公之理;貪仕之性彰,則連接之風德。筆者認為,反腐永遠沒有劇終人散,只有我們以人民的名義不斷的把反腐的鐵籠扎的更密、更緊、更牢固,念好反腐的緊箍咒才能讓大大小小的貪腐現象無處藏身,讓百姓的獲得感更足。
人民的名義》觀后感篇2
《人民的名義》引發全民追劇,原因很多。首先,離不開制作者的精益求精,包含著編劇、導演、演員等各個環節的努力。好的劇本是成功的一半,好的劇本來源于生活又超越于生活。這其中不得不提的是編劇,周梅森在這部片子中,真正體現了自我的觀察和思考。其次,則是周梅森自我講的,《人民的名義》大熱其實是來自現實反腐打下的人心基礎?,F實中的反腐有了突破,反腐劇方能觸動人心,這是探討《人民的名義》大熱,一個不可或缺的視角。
生活永遠是最好的素材來源。有人說,現實反腐中有太多精彩的故事,編劇根本不用怎樣“編”,將精彩起伏的反腐現實搬到劇本中就行了。誠如是。但在事實上,《人民的名義》講的是反腐,遠遠不止是反腐。這部電視劇,不僅僅有著對人性的描摹,并且有著對制度的追問;不僅僅有著對腐敗的揭露,并且有著對權力的思考。在電視劇中,“孫連城”常被拿來與“李達康”比較,其中反映的為官不為問題,同樣切中了權力痛點。這也說明,不一樣的人從不一樣的角度出發,會得到不一樣的啟示。
正是從這個意義上說,黨員干部真應當看看《人民的名義》。有些地方有些單位組織集中觀看,不能理解為是一種趕時髦,更不能理解為是一種搞運動,而應當從中看到對反腐倡廉的重視,看到對加強黨員干部本事作風建設的重視。這種重視,與刷新吏治的努力一脈相承,顯然是人們愿意看到的。想想現實中,很多地方組織黨員干部到廉政教育館去參觀學習,也就理解了良苦用心。
要想到達好的效果,觀后感必不可少。據說此刻網上已經出現了范文,一些電商平臺上還出現了代寫觀后感、讀后感。這自然是不行的。黨員干部看劇寫觀后,重在自我提升,重在防微杜漸,而不是應付交差事。觀后感有很多寫法,最重要的帶著思考寫。現實比電視劇還要復雜,現實中的廉政建設也比電視劇還要復雜。僅有把權力裝進制度的籠子,僅有提高思想認識做到“永不沾”,這才能避免被資本圍獵,避免成為“人民的敵人”。所以,黨員干部不僅僅要看《人民的名義》,要寫讀后感,并且在寫的過程中要把自我擺進去,真正寫出自我的思考,寫出自我的心得。
《人民的名義》受追捧并非偶然,也不是人為炒作的結果,觀看《人民的名義》不是趕時髦,而是參加有意義的學習活動,所以寫《人民的名義》觀后感也并非形式主義,也不只是為了“交差”。當然,該劇集數太多,有的情節進展過于緩慢,黨員干部工作之余時間有限,要把該劇全部看完可能有難度,如果做出一個精華版,更能滿足不一樣層次的觀看需求。即便如此,選擇性看幾集,不看電視看小說,也是能夠的。重要的是,要看而有思,思而有得,得而有進,如果只是為了看而看,為寫觀后感而寫,觀看該劇的意義就打折扣了。
人民的名義》觀后感篇3
《人民的名義》主要講述了由工廠拆遷、企業經濟糾紛而暴露的一樁特大案件,以檢察官侯亮平(陸毅飾)的調查行動為主線,以錯綜復雜的官場關系和貫穿始終的“一一六”事件為輔線,抽絲剝繭、層層遞進最終一網打盡一連串的利益集團。
檢察官侯亮平,深入各階層展開抽絲剝繭的調查工作,還以身涉險與位高權重的貪官“老虎”斗智斗勇,不遺余力消除一切危害黨和人民利益的蒼蠅老鼠。
記得那里面侯亮平說:“欲望用到正常的方面就是理想,用到這方面就是毀了,就下地獄了!”其實地獄離我們多么近啊。現在的社會,壓力大,矛盾多,社會分配不均,貧富差距加大,總有些人看到別人日子過的紅火,看到別人買車買房,享受奢華的物質生活,心里就不平衡了,就眼紅了,想要得到自己本不應當得到的東西,想用自己手中的那么一點點權力去換取物質上的享受。
還記得抗日英雄吉鴻昌的一則故事——他把“做官即不許發財”7個字寫在細瓷茶碗上,交給陶瓷廠仿照燒制。瓷碗燒好后,他用卡車拉到部隊,集合全體官兵,舉行了嚴肅的發碗儀式。他說:“我吉鴻昌雖為長官,但我絕不欺壓民眾,掠取民財,我要牢記家父的教誨,做官不為發財,要為天下窮人辦好事,請諸位兄弟監督。”接著,他親手把碗發給全體官兵,勉勵大家廉潔奉公。自此,吉鴻昌就將那只寫有“做官即不許發財”的細瓷茶碗帶在身邊,用它作為一面鏡子,時刻提醒自己應如何為人做事。身為人民公仆,就應當努力學習,努力培養自己的廉潔意識,努力提高自己的個人修養。片中的齊斌也一直在講,他自己的教訓就是學習不足,法律法規的這些學習高度沒有拔上去。只有個人的思想境界到了一定的高度,才能免于那些社會流毒的侵蝕。
人,無欲則剛。不去渴求那些看上去華美,其實燙手的東西,才能保持自身的剛直,行得正走得端;才能“不怒而威”,成為別人的表率?!袄舨晃肺釃蓝肺崃?,民不服吾能而服吾公”,古人誠不欺我。
人民的名義》觀后感篇4
一位國家部委的項目處長被人舉報受賄千萬,當最高人民檢察院反貪總局偵查處處長侯亮平前來搜查時,看到的卻是一位長相憨厚、衣著樸素的“老農民”在簡陋破敗的舊房里吃炸醬面。
當這位腐敗分子的面具被最終撕開的同時,與該案件牽連甚緊的漢東省京州市(虛擬地名)副市長丁義珍,卻在一位神秘人物的暗中相助下,以反偵察手段逃脫法網,流亡海外。案件線索終定位于由京州光明湖項目引發的一家漢東省國企大風服裝廠的股權爭奪,牽連其中的各派政治勢力卻盤根錯節,撲朔迷離。
漢東省檢察院反貪局長陳海在調查行動中遭遇離奇的車禍。為了完成當年同窗的未竟事業,精明干練的侯亮平臨危受命,接任陳海未竟的事業。
在漢東省政壇,以漢東省省委副書記、政法委書記高育良為代表的“政法系”,以漢東省省委、京州市委書記李達康為代表的“秘書幫”相爭多年,不分軒輊。新任省委書記沙瑞金的到來,注定將打破這種政治的平衡局面,為漢東省的改革大業帶來新的氣息。
《人民的名義》絕不僅僅是一部反腐小說,而應該是廣義的政治小說,是對中國目前政治生態的寫照,很多都是生活中發生的。
通過《人民的名義》反腐倡廉電視劇,我們清楚地看到這些落馬官員無視黨紀國法,目無組織紀律,利用自己的地位和手中權力去中飽私囊,滿足私欲,嚴重損害了黨和政府的形象,破壞了黨和人民群眾的密切聯系,敗壞了黨風政風和社會風氣,干擾了改革開放和經濟建設,使國家財產和人民利益遭受了重大損失,最終受到了法律的懲處。警示教育片以案說紀、以案說法,觸及靈魂、震撼心靈,使大家受到了一次深刻的廉潔從政教育,大家觀后感慨良多,既為那些“臺上領導”一下子變為“臺下囚”感到遺憾,也為黨內清除了一批“蛀蟲”而慶幸,并一致認為,在領導、黨員干部中深入開展反腐倡廉警示教育非常必要,通過反腐倡廉教育的不斷深入,進一步增強黨員領導干部的拒腐防變能力,讓拒腐防變的意識入心入腦,從心靈深處受到觸動、得到啟迪和教育,對推動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斗爭,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在收看《人民的名義》的同時,我一直在想,“清官”和“貪官”之間有何質的區別?
首先,他們的人生追求不同。“清官”有著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他們能“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是他們的宗旨,國泰民安、國富民強是他們的追求。而“貪官”不同,他們追求的是富裕的物質生活。一心想著自己的小家。以不正當手段斂財作為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他們追求的是虛名實利。
其次,他們思想、立場不同?!扒骞佟鼻宄庾R到,自己是人民的公仆。自己手中的權力是人民賦予的。應盡力為人民利益著想。他們一身正氣,大公無私,真正為人民辦實事、辦好事。正因為他們心中裝著人民,所以立場堅定、頭腦清醒,能抵制各種威逼利誘。而“貪官”則相反。他們誤認為手中的權力是自己奪來的。可以為所欲為,可以假公濟私,可以騎在人民頭上作威作福,更不用說各種誘惑了。
通過這次觀看反腐警示教育片,再次警示我們:
一、要牢固樹立正確的世界觀、價值觀、人生觀
通過反腐倡廉的正面激勵教育和反面剖析教育,時時刻刻用黨員的標準嚴格要求自己,用政策法規約束自己,用道德規范衡量自己,牢記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以“吾日三省吾身”的精神,查找差距與不足,提高覺悟。在思想上筑牢信念大廈的根基,筑牢拒腐防變的思想道德防線,才能抵御住各種腐朽思想的侵蝕,永遠立于不敗之地。
二、要慎重使用權力,嚴格遵章辦事
黨員領導干部必須明白,權力是誰給的,手中的權力應該為誰謀利。要不斷加強作風建設,做到警鐘常敲,時刻不忘權為民所用、利為民所謀、情為民所系,常修為政之德、 常思貪欲之害、常懷律己之心。只有這樣,才能經得起金錢的誘惑,永葆共產黨員、人民公仆的本色,真正做到廉政、勤政、優政。
三、要注重加強個人自律意識的培養
要防腐拒變,自律是關鍵。個人的廉潔主要來自自律,自覺遵守黨紀國法和社會公德?,F實生活中,誘惑種.種,稍有不慎,就會思想錯位,行為出軌。輕者蒙人生污跡之羞,重者受身敗名裂之辱,害人害己,悔之莫及。要拒絕腐敗,抵御腐敗,唯有管住自己,這就是防范在前的自律,也是摒棄僥幸,實實在在的規范修身。堅持自重、自警、自省、自立,保持一身正氣,保持共產黨員本色。
四、注重反腐倡廉的制度建設和落實
注重教育內容的針對性,堅持教育方式的多樣性,保持教育工作的持久性四個方面入手,切實提高反腐倡廉教育的實效性。未雨綢繆,形成“不去為”的教育機制;建立嚴格的規章制度,形成“不能為”的防范機制;培養廉潔為榮、腐敗為恥的風氣和氛圍,形成“不愿為”的自律機制;嚴肅查處違紀違法行為,形成“不敢為”的懲戒機制。
我們在工作中,時常也會遇到各種誘惑,我們應該牢記前車之鑒,提高自身修養,拒絕貪腐。
人民的名義》觀后感篇5
《人民的名義》不僅是普通觀眾的期待,也是黨員干部學習反腐倡廉的生動教材。
“腐敗分子太有‘創造力’了,遠遠超出了一個作家的想象?!?編劇周梅森說。劇中一位國家部委項目處的處長,住在家具裝修土的掉渣的舊屋中,吃著炸醬面,口口聲聲“人民”“黨和政府”,每個月只給鄉下老母親匯300塊的生活費。而最終,在他另一處隱蔽的豪宅里,辦案人員找到了現金2億3955萬4千6百塊。這是電視劇開篇還原小官巨腐魏鵬遠的情節。
壯士斷腕,刮骨療毒,黨中央向全黨表明,在貪腐問題上,沒有特殊黨員,沒有人能當“鐵帽子王”。懲治腐敗堅持無禁區、全覆蓋、零容忍,強化不敢、知止的氛圍。
《人民的名義》,既有平民百姓一碗炸醬面的“底層”寫照,又有一杯高檔酒的“階層”腐朽,既有三百塊孝順金的初心殘留,又有兩億元貪腐金的人心異變,這樣的故事,在大刀闊斧反腐、正大光明倡廉的今時今日,催人深思,發人深省,引發共鳴。
《人民的名義》,以懲治腐敗的許多典型案例為原型,在何謂“名”又何謂“義”的深究中?劇中那些以人民之名行茍且之實的“執權者”,那些滿嘴人民正義而又滿身銅臭氣味,滿臉風光得意而又滿心紙醉金迷的“老虎”“蒼蠅”,究竟會給熒屏幕觀眾多少深思,又將喚起多少黨員干部對人民“名”與“義”的考量?劇情仍在繼續,“老虎”“蒼蠅”最終會被繩之以法。
人民的名義》觀后感篇6
《人民的名義》不僅僅是普通觀眾的期盼,也是黨員干部學習反腐倡廉的生動教材。
“腐敗分子太有“創造力”了,遠遠超出了一個作家的想象?!本巹≈苊飞f。劇中一位國家部委項目處的處長,住在家具裝修土的掉渣的舊屋中,吃著炸醬面,口口聲聲“人民”“黨和政府”,每個月只給鄉下老母親匯300塊的生活費。而最終,在他另一處隱蔽的豪宅里,辦案人員找到了現金2億3955萬4千6百塊。這是電視劇開篇還原小官巨腐魏鵬遠的情節。
《人民的名義》,既有平民百姓一碗炸醬面的“底層”寫照,又有一杯高檔酒的“階層”腐朽,既有三百塊孝順金的初心殘留,又有兩億元貪腐金的人心異變,這樣的故事,在大刀闊斧反腐、正大光明倡廉的今時今日,催人深思,發人深省,引發共鳴。
《人民的名義》,以懲治腐敗的許多典型案例為原型,在何謂“名”又何謂“義”的深究中?劇中那些以人民之名行茍且之實的“執權者”,那些滿嘴人民正義而又滿身銅臭氣味,滿臉風光得意而又滿心紙醉金迷的“老虎”“蒼蠅”,究竟會給熒屏幕觀眾多少深思,又將喚起多少黨員干部對人民“名”與“義”的考量?劇情仍在繼續,“老虎”“蒼蠅”最終會被繩之以法。
人民的名義》觀后感篇7
時隔多年,反腐劇熒屏破冰。昨晚,《人民的名義》在湖南衛視黃金檔開播,由最高人民檢察院影視中心組織創作,周梅森編劇,李路執導,陸毅、張豐毅、吳剛、許亞軍、張志堅、張凱麗、高亞麟、趙子琪等40位老中青演員實力出演。
在古裝玄幻、偶像劇當道的電視劇市場,反腐題材的厚重并不是那么“市場”。江蘇省作協副主席周梅森是《人民的名義》的靈魂人物,此前有代表作《人間正道》《絕對權力》《國家公訴》《至高利益》等多部反腐劇。時隔多年反腐劇回歸熒屏,劇中涉及貪腐官員官至高層,一個大省的“半壁江山”都陷入貪腐。導演李路說:“電視劇能拍到這個尺度,是國家反腐力度使然。”
一名官員被人舉報受賄千萬元,當最高人民檢察院反貪總局偵查處處長侯亮平前來搜查時,看到的卻是一位長相憨厚、衣著樸素的“老農民”在簡陋破敗的舊房里吃炸醬面。檢察院反貪局長陳海在調查行動中遭遇離奇車禍,為了完成當年同窗的未竟事業,侯亮平臨危受命……劇中飾演侯亮平的陸毅說,他熬了兩個通宵把劇本看完,當即就決定必須接拍:“這部戲是有價值的,它是一個特定時代的產物,周梅森老師也已經十幾年沒寫過這樣的戲了。我們平時從新聞報道中看到的那些貪官落馬的消息,跟我們這部戲比起來真是鳳毛麟角。我在拍攝時有時候會想,周老師寫到這么深入、這么高層次的貪污行為,這個劇能播嗎?我有時候真的會有這種想法?!?/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