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本論觀后感800字
通過寫觀后感,可以回顧自己的學習過程,總結經驗,發現自己的不足和進步,從而不斷地提高自己。資本論觀后感800字怎么寫,這里給大家分享資本論觀后感800字,供大家參考。
資本論觀后感800字篇1
資本論中詮釋了一個非常重要的課題:資本家和工人之間關系的本質是什么?以及產生這樣關系的深刻歷史原因。放在當下的社會現實,資本的生長繁榮也同樣具有一定啟示意義。紀錄片《華爾街》中有一句話提到資本的力量:人類需要休息放松,然而金錢永不眠。資本自身所蘊含的無盡能量,讓一代代的淘金客們費盡心機想要駕馭這種令人沉迷的魔力。顯而易見,大多數人終究被金錢所反噬,唯有極少數的幸存者找到了資本的密碼。
如何實現貨幣到商品再到貨幣(G-W-G)為賣而買的飛越?而不是日復一日的走商品貨幣再到商品(W-G-W)為買而賣的低層次被動的行為模式。出賣勞動時間賺取勞動報酬,進而再次消費得到滿足的惡性循環,始終要投入自己的時間去換取有限的幾乎是一刀切的報酬,并且會遭受剩余價值的剝削。兩種循環切換唯一不同的在于W的性質,看其屬于消費品或是投資品,某種意義上W的屬性決定了G的長遠價值。
減少不必要的消費性商品的購買,提升貨幣G的未來現金流,如此才可實現貨幣滾雪球般增長。投資就是一個G-G‘的貨幣增長模式,也是效率最高門檻最低卻成功率極低的商業行為。跟從事任何行業一樣,站在金字塔頂尖的人物需要的不僅僅是全力以赴那么簡單,還需要機遇與運氣的不可控成分。然而能否登頂這樣的結果并不重要,重要的在這個過程中能否做到超脫物外,不計成本和時間瀟灑的沉浸在其中。
如同偉大的革命導師馬克思一般,在他生命中40年的光陰里縱然窮困潦倒,艱難度日,但為了揭秘資本主義社會中資本和勞動的關系,他站在人類社會全局的角度透過表面現象看到了資本主義社會的內在運行機制及其現有生產力主導下的赤裸裸的生產關系。帶著這樣偉大使命,馬克思終于寫出了揭示資本主義社會發展規律的著名著作《資本論》。
社會便是如此殘酷,狂熱沉迷之徒終將會被沉靜強大的個體碾壓。試著想象一下亞馬遜森林里潛伏數天的巨蟒吞食獵物的耐心與不留余地,作為自然的一部分,人類社會遵循著這樣的規律。
資本論觀后感800字篇2
記得多年以前,一次偶然機會和中文版《資本論》有緣,懷著好奇心讀了起來。
好奇是因為小學時代就明白馬克思在當時大英博物館,經歷四十寒暑才寫成的。之后在朱自清先生散文關于訪英記錄中,也證明大英博物館在20世紀三十年代,還完整地保留著馬克思當年學習位置及留下的腳印。當然,這是表面而略帶傳奇色彩影像。更實質問題是關于《資本論》一書社會價值到底有多大我個人讀后感覺如下。
這真是一本經典經濟論著。要讀懂它很難,雖然馬克思盡量用最通俗語句和嚴密科學邏輯,由表及里深入淺出地闡述自我政治經濟學里念。這一點從《資本論》全書很少用復雜公式和晦澀難懂詞匯就能夠略見一斑。而我說他難懂也僅單單指馬克思在本書中,運用了幾乎涵概了當時社會各領域最新科學知識,既包括人類社會和自然社會兩大宏觀領域幾乎所有科學知識。詳細廣泛研究人類社會從奴隸社會到當時資本主義社會初期能夠考證各種現象,并創造性闡明了未來時代人類社會發展方向。也就是說,無論誰人去解讀資本論。要明確《資本論》每一個獨立政治經濟概念或者段落和章節,本身就是一篇論文核心思想的表達,必須借助馬克思恩格斯共同寫著的《馬恩全集》里相關文章或者摘要才能讀懂。
看起來很麻煩,但又別無選擇,這就是《資本論》精典所在吧。當然,有助于闡述馬克思自我論點的先人或者同時期科學研究成果,馬克思本人是會恰當選用到自我著作里的。這覺不能成為之后“庸俗批評家或者卑鄙者”攻擊污蔑他的借口,因為人類歷史進入二十一世紀今日,不利用繼承先人或者當今已經構成科學禮貌成果,無論在什么領域做什么工作我們仍然會一事無成的!很遺憾的是我不是個勤奮如馬克思那樣五十幾歲仍然學了幾國外語,雖然時至今日才四十有幾,所以我不能讀懂《資本論》原著。譯著表達本身就存在曲解原文客觀缺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