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學森觀后感200字
觀后感是你自己從那一集的內容中得出來的感受,經常寫能讓自己的思想更加豐富,容易形成愛思考的好習慣。想知道如何寫出優秀的錢學森觀后感200字嗎?這里為大家分享錢學森觀后感200字,快來學習吧!
錢學森觀后感200字篇1
今天我們看了錢學森這部電影,讓我受益匪淺,尤其是錢學森的愛國精神,所以我寫了錢學森的愛國精神:對錢學森的愛國精神,令我感動。當年年僅35歲的他已成為加州理工學院的終身教授,在美國有房有車,有漂亮的妻子,可愛的孩子,幸福的家庭。他的生活該是多么優裕。更重要的是那兒有他的事業,他在美國的軍界、科學界的地位舉足輕重,已是名動世界的火箭專家。()當得知他回國的訊息時,他的老師馮·卡門先生,加州理工學院院長杜布里奇先生極力懇請他留下,為美國的航天事業做出貢獻。杜布里奇把形式分析的一清二楚,言辭懇切。
說回到中國能做什么,當時的中國航天科技一片空白,在那個剛剛誕生不久的建立在農耕社會基礎上的新中國,他沒有施展才華的舞臺。“你在那兒種蘋果嗎?”這一個看似幽默的詰問其實何嘗不是當時的事實,相信勤于了解祖國新聞的錢學森不會不知道。他的回答很平淡:“如果我什么也做不了,愿意種蘋果樹。”
這就是錢學森,一個對祖國不離不棄,愛國的一代英才!
錢學森觀后感200字篇2
2011年春節期間,利用閑暇時間,我讀了《平凡早就的偉大——錢學森傳》。在這個網絡風行的時代,能夠坐下來讀一本好書、品一杯銘茶,似乎早已是一種美好的回憶。《錢學森傳》讓我重溫了久違的愜意時光。
這是一本寫錢學森生平的人物傳記。全書文字優美,脈絡清晰,以順敘的方法介紹了錢老先生的一生。錢老先生的不凡事跡深深吸引了我,讓我每次一翻開書就不舍得放手,在不知不覺中,時間匆匆滑過。
全書從介紹錢先生的家族背景及他的父親錢鈞夫和母親章蘭娟開始,講述了錢父的博學與廣交,錢母的聰穎與善良,更講述了錢學森的父母對幼子的一份良苦用心。父親講述的鯤鵬的故事讓錢學森從小就志存高遠,母親在知識上的言傳、在德操上的身教讓錢學森享用一生。從中我們可以看到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父母對孩子的影響是終生的。文章繼而介紹了錢先生從小學到大學的種種軼事,從小飛鏢的游戲到上海交大的尖子生讓我們看到了“英雄出少年”的錢學森。少年時代的錢學森已經顯示出不凡的天資。如果說錢學森少年時代的成功取決于他的天資聰穎,那么他留學期間的經歷恰恰告訴我們“天才,百分之一是靈感,百分之九十九是汗水”。每天十幾個小時的學習,即便節假日也不中斷。這份堅持說明了先天的資質雖然很重要,但是沒有超乎常人的努力和踏實的作風也不會有最終驕人的成就。也許正是他超乎常人的天分和勤奮,才使得他作為一名學生就有足夠的底氣去挑戰學術權威、28歲完成卡門-錢公式、36歲成為麻省理工終身教授、回國后,創建力學研究所、成功打造了“兩彈一星”。這些成功應該就是對他過人的智慧和勤奮學習、踏實工作的回報。
錢老對我國航天事業的貢獻世人皆知,錢老的民族氣節亦讓人感動。作為一個普通的人,我想說的是:在錢老無數的光環、近乎完人的背后,我們應該看到他勤奮好學、踏實嚴謹、堅持不懈的精神,也應該看到他為了祖國的興盛無私奉獻的精神,還要看到他熱愛藝術、趣味高雅的情操。這也許正是我們現代的`年輕人所缺少和值得反思的。
今后,我一定會重讀此書,他的一生就是一本勵志書,讓人回味的太多,每次翻開應該都會有不一樣的收獲。
落筆之際,已是深夜,抬頭仰望夜空,星星寥寥……
錢學森觀后感200字篇3
在前不久,我們學習了一篇文章《錢學森》,這篇課文讓我明白了他的“心”。
錢學森,是我國著名的愛國科學家,他,曾經赴美留學,但是在異國他鄉的他,還是念念不忘自己的祖國,。懷著那一顆赤紅的心,一心只想著為自己的祖國著想。他曾說過:“我是中國人。我現在所做的一切,都是在做準備,為的是回到祖國后能為人民做點事。”從他這句話中,我們已經能感受到他那顆愛國的心在烈火中燃燒,越來越強烈了!那種不忘祖國的精神,深受人敬愛。錢學森為我們的祖國做出了一生的貢獻,他,為我國的運載火箭、導彈的研制和發射做出了卓越的貢獻。被譽為“中國導彈之父”他的“心”只有祖國,看到現在繁榮富強的祖國,你也應該驕傲了!為我們的祖國而驕傲!。
“中國人!中國人!你永遠都是黑色的頭發!黑色的眼睛!黃色的皮膚!”你要記住,你是中國人,你應該驕傲!我們是打不到的中國人,我們要想錢學森那樣,報效祖國。
錢學森觀后感200字篇4
這天我讀了《錢學森》這一書,我被錢學森的愛國之心所深深打動了。
錢學森1934年畢業,去了美國留學。他在美國享受著優厚的待遇有富裕的生活和優越的工作條件,可他一刻也沒有忘記自我的祖國,他說?我是中國人,我此刻所做的一切,都是在做準備,為的是回到祖國后能為人民多做點事?
1949年10月1日,新中國誕生了,錢學森又一次表達了他的思念祖國之情:?祖國此刻是很窮,但需要我們大家??祖國的兒女們共同去創造。錢學森不僅僅是這樣說的,更是這樣做的,當美國的高級將領不讓他離開時,他的決心也一刻沒有動搖,最后,錢學森回國了,他為我國運載火箭,導彈的研制和發射,作出了巨大貢獻,被譽為?中國導彈之父?
讀完里這篇文章,我感慨萬分。錢學森那種至死不渝的愛國情懷著實令我感動。想想看,是祖國養育了我們,讓我們生活在這完美的國度中。在那么落后的時代,作為一位大科學家,錢學森首先想到了祖國,我們也要好好學習,將來回報祖國!
錢學森觀后感200字篇5
歡呼雀躍的吶喊聲,似乎是在給兩彈一星的成功發射慶祝,也好像是為中國的偉人——錢學森同志致敬。
錢學森是我國偉大的科學家,是中國的導彈之父。他一生都用在了為國家發明導彈上,這是一個不忘祖國的人。他在美國時,美國給他了優厚的待遇、富裕的生活和優越的工作條件。但是,他卻時時刻刻牽掛著他熱愛的祖國。美國曾經有一個海軍高級將領說過:錢學森無論走到哪里,都抵得上五個師(相當于5700人)。
盡管美國百般的阻止、要挾,甚至軟禁,無論怎樣的軟硬兼施,就是阻止不了他回國的信念。1955年9月17日,錢學森終于踏上了開往他魂牽夢繞的中國的艙船。
錢學森的故事讓我震撼,雖然美國提出了優厚的待遇,但他還是堅持要回國。至今他的一句話仍然讓我記憶猶新:在我國的土地上,干什么都行,只要我喜歡,我甚至可以去種蘋果。
錢學森觀后感200字篇6
錢學森這部影片講述了錢學森1935年赴美留學,十年后他成為了世界一流的火箭專家,當其聽到新中國成立的消息,卻按耐不住回國的愿望。可是,美國移民局卻抄了他的家,限制了他的自由長達五年之久。當時,世界進入冷戰時期,在美國,錢學森經歷了被逮捕、保釋,再被軟禁,一系列不公正的待遇,更被迫參加了無數的聽證會。錢學森在美國“聽證會”時,美國國防海軍次長說:“他抵得上五個海軍陸戰師,寧可把這個家伙槍斃,也不能放他回中國。”應對美國人的威脅,錢學森從容不迫的回答:“我必將效忠中國人民。”
人生的每個階段,都會面臨各種選擇。對于錢學森來說,祖國和人民,永遠放在了第一位。愛國情懷,是支持他度過難關,取得輝煌成就的源泉。
無論條件多么艱難,錢學森把壓力化為動力,用滿腔的愛國之心,共產黨員的堅定信念,始終堅持對馬克思主義的崇高信仰、對祖國和人民無限忠誠,把個人志向與民族振興緊緊聯系在一齊,為祖國強盛和人民幸福鞠躬盡瘁、死而后已。
在研發“兩彈一星”的過程中,條件十分艱苦,能夠說是一窮二白,國家又經歷了三年自然災害的天災人禍,但他始終臥薪嘗膽、勵精圖治,為新中國軍事科學技術發展做出了無可替代的貢獻。
影片以人物傳記的形式傾以溫柔的手法詮釋了錢老的半壁人生,他的愛國心、他的貢獻、他的信念、他的感情,細膩而堅韌。
1.愛國之心。錢學森明白自我的祖國正在建設中,正需要他這樣有新技術、新知識的人,正因他明白自我是中華兒女,他身體里流淌的是炎黃子孫的熱血,但臨行前被以莫須有的罪名拘捕,遭受無理羈留達5年之久。他不屈不撓、頑強斗爭,在毛澤東、周恩來等黨和國家領導人的親切關懷下,經過我國政府的嚴正交涉和國際友人的熱心援助,沖破重重阻力,于1955年10月回到祖國,并立即投入到新中國建設的熱潮中。在個人發展與祖國建設的決斗中,他毅然站在了祖國的土地上,所以他不僅僅是一位“中國導彈之父”,也是一位愛國赤子。
2.刻苦鉆研的精神與淵博的知識。錢學森同志先后任美國加州理工學院航空系助教、講師、副教授,麻省理工學院航空系副教授、教授,加州理工學院航空系教授和噴氣推進中心主任等職,從事空氣動力學、固體力學和火箭、導彈等領域的研究。他與導師共同完成的高速空氣動力學問題研究課題和建立的“卡門-錢近似”公式,使他在28歲時成為世界知名的空氣動力學家;獨立完成的《關于薄殼體穩定性的研究》,使他在航空技術工程理論界獲得很高聲譽。他提出的火箭與航空領域中的若干重要概念、超前設想和科學預見,尤其是執筆撰寫的有關美國戰后飛機和火箭、導彈發展展望的報告,奠定了他在力學和噴氣推進領域的領先地位。在美國遭軟禁的五年時刻內寫成了《工程控制學》著作,為人類科學事業的發展作出了重要貢獻。
3.夫人蔣英的支持。蔣英在音樂界享有盛譽,但祖國的召喚,使她毫不猶豫地放下了自我的音樂夢想,為錢學森生兒育女,照顧家庭,尤其是影片最終兩位白發蒼蒼的老人說的那句話,中國能夠沒有像我這樣的音樂家,但不能沒有像錢學森這樣的科學家,我愿意為此付出一切。能夠看出正是愛人蔣英的一向支持為錢老的事業成功作出了很大支持。
錢老的事跡對我們來說是精神的洗禮,觀影后獲得了無限的正能量。雖然我們不能像錢老那樣偉大,但我們能夠在自我平凡的崗位上作出不平凡的事業。
錢學森觀后感200字篇7
看完錢學森這個電影,我有好多好多話想說。
錢學森1955年回到祖國,在準備回國的時候被監視,還被關進監獄。最終美國政府給了他很高的工作崗位,以此來誘惑錢學森,但錢學森還是堅持要回國并說,:“只要我回國,種蘋果也行。”
歷盡萬難,錢學森最終回到了祖國,他十分努力的制造了中國的第一枚導彈。導彈發射成功,全國人民就像燒沸了的開水一樣歡呼。
在建設東方紅一號衛星的時候,因為中國太窮了,連導彈需要的最基本的零件都沒有,他克服了各種困難。最終,隨著東方紅一號衛星的發射成功,中國有了科技。錢學森看著八年完成的成果自言自語道:“這就是我種的“蘋果”!”
看完電影,我感到十分震撼,他在美國時,生活十分優越,可是為了祖國的航天事業,他放棄了優越的生活,回到了貧窮落后的祖國來貢獻力量,我要向他學習。錢學森這種奉獻、愛國的品質,值得我們去敬佩。在發射導彈的時候他遇到了:零件不夠、土地不夠、環境不好等等困難。可是這些困難并沒有打到他的信心,最終,他成功了!他讓中國有了科技,這是他勝利的果實!
看完電影,我深受啟發,在生活中,我也曾遇到過各種各樣的困難,以前我也有很多的機會,比如:練習舞蹈、學習鋼琴,可是就是因為太苦太累,我都半途而廢了。看完電影我感到十分羞愧,錢學森的這種不怕困難的精神值得我學習,以后再遇到困難,我必須要抓住機會,堅持努力,永遠不放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