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學森700字觀后感
觀后感可以幫助我們培養自己的批判性思維和獨立思考能力,從而更好地應對生活中的各種挑戰和問題。寫好錢學森700字觀后感不是那么簡單,下面給大家分享錢學森700字觀后感,供大家參考。
錢學森700字觀后感篇1
今日,我觀看了《錢學森》這部電影,它使我心潮澎湃,感動萬分。對這位偉大的科學家產生了無比的敬佩。
《錢學森》這部電影主要講了錢學森傳奇的一生。錢學森是我國杰出的科學人物,是中國航天事業的奠基人,是中國兩彈一星功勛獎章的獲得者。上世紀四十年代,錢學森去美國留學,他以往擔任過加利福尼亞理工學院超音速實驗室主任。有一位將軍這樣評價他:無論他走到哪里,都抵得上三五個師的兵力。雖然錢學森人在美國,可是他的心里卻想著祖國。他有著一個強烈的愿望:早日回歸祖國,用自我的專長為國家建設服務。然而,錢學森回國的路程并非一帆風順。美國人意識到錢學森有著巨大的價值,對他回國設置了重重障礙,甚至以間諜罪逮捕錢學森。這反而使錢學森摯愛祖國的赤子之心更加熾熱。他日夜思念著祖國,不斷地與美國移民局做斗爭。
一天,錢學森擺脫特務的監視,在寄給親戚的信中,夾帶了一封寫在香煙紙上給黨中央領導的信,請求祖國幫忙他早日回歸。在祖國的關懷和支持下,錢學森最終回到了祖國的懷里。
錢學森回到祖國后,帶領科研人員從仿制入手,根據中國現有的技術和條件逐步研究完善,奠定了中國導彈的基礎。1964年,第一顆原子彈試驗成功。之后,他又帶領科研人員不分晝夜地工作,克服了天氣地理等困難,完成兩彈對接,并且在羅布泊靶場成功試射了中國第一枚核導彈!在中國史上創造了奇跡,是我們炎黃子孫的驕傲。
錢學森出國時的志向是:把最先進的外國東西學會,然后帶入中國,為國建設作出貢獻。這是多么高尚的情懷呀!錢學森是我們學習的榜樣,我們要像他那樣熱愛祖國,熱愛生活,不斷地刻苦學習,為祖國的繁榮貢獻自我的力量。
錢學森700字觀后感篇2
曾經有這樣一位英雄,在那個艱難的年代、在那個特殊的戰場上,用自己的武器,為新中國的國防事業打下一個又一個漂亮的勝仗。他用那份固執和可貴的純凈,向世人展現了一位舉世聞名的科學家的高大。他,就是錢學森。
原來我并不熟悉這位偉大的科學家,觀看了這個影片后,錢學森先生才真正走進了我的生活。在電影《錢學森》中,倒敘與插敘相結合,生動地再現了錢學森富有傳奇色彩的人生。我才了解到先生原來有這樣一段往事:他曾被美國拘禁了5年,只因為錢學森知道了新中國的成立,想回國為自己的國家效力而他實在太有才華了。美國曾想用名利留住錢老——聘請錢學森為終身教授。而錢學森只想著回到祖國的懷抱,直到通過多方努力,錢學森才回到了魂牽夢縈的祖國。
“不管怎么樣,也要回到祖國,為祖國盡一份綿薄之力。”錢學森先生的事跡讓我十分感動,一個人愛國竟到了如此地步。先生的行為啟示了我:只要活著,就要為自己的祖國人民服務,就要為祖國出力!
錢學森回國之后,更做出了革命性的創舉,第一顆原子彈的升起是意味著我國的進步,沙漠中的巨響讓全國人民為之一震……錢學森為我國科技做出了巨大的貢獻。他付出了不知多少心血,所以他不愧為我們中國的“導彈之父”!
古有文天祥“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一個愿為國家拋頭顱,灑熱血的英雄;有“壯志饑餐胡虜肉,笑談渴飲匈奴血”的岳飛,一個精忠報國的將軍;有“死去元知萬事空,但悲不見九州同”的陸游,一個心懷天下的詩人……如今,我們敬愛的錢學森先生,毅然放棄了在美國的金錢、地位、名譽,用自己一生的研究成果來報效祖國!
有的人活著,他已經死了;有的人死了,他還活著!錢學森爺爺把自己的一生都奉獻給了他深愛著的祖國和人民,雖然他已經離開我們了,但他的行為和他的精神,激勵著一代又一代的中國人!他的靈魂將長存不朽!錢學森,永遠活在人們心里!
錢學森700字觀后感篇3
中國的歷史上有許多偉人,他們甘愿奉獻自我,為了祖國,他們能夠犧牲一切,都在所不辭。而錢學森這位偉人,正如他們一樣,為了中國的發展耗盡了一生的心力。這次,學校組織我們觀看了電影《錢學森》,我深深地被他感動了。
影片講述的是這樣一個感人的故事:錢學森在上海與蔣英結為夫妻,共同來到了美國。一次偶然的事件,使他明白了祖國的危難,這讓他回國的決心更加堅定。可是,由于美國政府的百般阻撓,錢學森被迫留在了美國,期間他忍辱負重,等待時機,還發表了一些文章。最終在周恩來總理的幫忙下,錢學森回到了魂牽夢縈的祖國,開始了自我的事業。隨著一次次試驗的成功,影片進入了高潮。這時,一次失敗的實驗如同錘子般重重地敲擊在了錢學森和隊員的心上,但錢學森很快振作起來,他安慰隊員說,這次失敗只是短暫性的,他們應當得到一個教訓,應當讓錯誤在地面消失,今日發射失敗落下來了,明天再把它射上去!這樣的事件在他的工作中多如牛毛,可他就是不放棄。
錢學森是一個偉人,他所做的事情也是偉大的,他為國家奉獻自我,付出一切。他所做的我們都會銘記在心,并學著他的樣貌,做一個對社會有用的人,為祖國付出。
錢學森的精神是值得我們欽佩的。他不顧美國政府的阻撓,執意要回國,這是出于一顆赤誠的愛國之心;在無數次的失敗面前,他沒有低頭卻步,而是拿著不屈不撓之盾和堅持不懈之劍勇敢地將它打敗。正是因為他擁有如此堅定的信念,才取得了別人不可代替的成就。
錢學森是好樣的,他向世界證明:中國人沒有什么是比外國人差的!
錢學森700字觀后感篇4
或許是因為錢學森和我是兩個時代的人,我其實并不知道錢學森是一個怎么樣的人,看電影之前有同學問我錢學森是干什么的,我搖搖頭,說不知道,旁邊馬上有個同學應付著,是不是數學家啊?
看完這部電影才知道,原來錢學森是個科學家,這是我以前一直不知道的,2009年時,電視上、報紙上到處都是錢學森去世的消息,報道他的一生、他的學術、他的成就等,在那時我依然不知道他是誰,只知道我們有個對我們國家奉獻很大的人死了,他是干什么的,我依舊不知道。
這次看了這部電影,讓我有了很多感慨,我感嘆錢學森的愛國精神,也感嘆了美國人扣押錢學森的憤怒。
錢學森對我國做出了極大的貢獻,為我國開展了一個新的領域,一個我國曾未達到過的領域,陳坤也許不是最像錢學森的,卻把錢學森的感覺演得很好,讓我身靈其境,我在看這部影片時,我也為錢學森憤怒,也想咒罵美國人,可是我清楚地明白,當年錢學森的心情我們都無法理解。
錢學森為我國開展了兩彈一星,也是我國杰出貢獻科學家。
我認為錢學森不僅僅是一個科學家,也是一個好丈夫、好父親。錢學森是個非常浪漫的人,不論是他對他太太的求婚方式,還是進了拘留所也不忘表達他對他太太的愛意,亦或是他臨終之前的采訪中說出人類不可或缺的東西——音樂,他都時時刻刻的想著他的太太蔣英。蔣英女士在今年2月5日逝世,《錢學森》在3月2日上映,前后一個月都不到,蔣英女士沒能看到《錢學森》的上映,就去世了,這是《錢學森》的主創人員的遺憾。
蔣英女士是個非常好的賢內助,長得漂亮,又善解人意,還是個接觸的西洋女高音歌唱家,可是她為了她的丈夫,愿意放棄她的歌唱事業,努力的成為一個好的妻子、母親,我覺得蔣英女士是偉大的。
看了《錢學森》這部電影,對我感觸很大,也有很多很多的想法。
錢學森700字觀后感篇5
近日,為了更好的弘揚愛國主義精神,為了學習優秀黨員的先進事跡和崇高的理想信念,更是為了緬懷這位享譽海內外為中國軍事、航天事業發展做出杰出貢獻的科學家,西壩河第三小學黨支部組織本校全體黨員、積極分子觀看了電影《錢學森》。
科學家錢學森是我國的導彈之父,他發明制造了很多導彈,而且為中國的兩彈一星做出了重要的貢獻。
你大概不知道,錢學森3歲的時候以可背誦百首唐詩宋詞了,鄰居都說錢家出了神童,5歲時他以可以讀水滸傳了,還有一次他在測試中得了100分,但是他卻發現了一個不起眼的小錯誤,他立刻舉手,向老師指出自己的錯誤,并要求扣分,老師感動了,主動收藏了他的卷子,這份卷子在老師那里一放就是40年。他這種認真的態度值得我們學習。
新中國成立后,錢學森想回到祖國來,但是美國設置了重重障礙,回國的時間長達5年,他是靠著信心和聰明才智回來的。
回到祖國后,他投入到武器制造中,領導陳賡大將問他;中國人能否搞成導彈,錢學森回答;為什么不能搞,難道中國人比外國人矮一頭嗎,陳賡說;太好了,錢學森帶領大家克服重重困難,由于錢學森的回國效力,中國導彈發射至少向前推進了20年。
“少年強,則國強。”我們作為祖國的花朵,肩上擔負著民族未來的希望。我們一定要學習錢學森爺爺愛國、勇于奉獻自己的精神,從身邊的小事做起,從現在做起,為中華民族之偉大復興而努力學習,成為棟梁之才!
他的嚴謹的學習態度,愛國的思想,克服困難的信心是我學習的榜樣。
錢學森700字觀后感篇6
今日午時,學校組織我們觀看電影《錢學森》,我被故事里面的人物和事跡深深的感動著。
錢學森是我國杰出的科學家,他早年留學于美國,以優異的成績獲得了博士學位,成為航空工程和空氣動力學專家。被美國麻省理工學院聘為終身教授。這在別人眼里,是多么讓人可望而不可及的啊!然而,錢學森卻把這一切看得很淡,當聽到新中國成立的消息,錢學森便立即決定回國。可是美國多方阻撓對錢學森威逼利誘不成,又把他軟禁在美國,并誣陷他,使錢學森被軟禁了八年之久。
在周恩來總理和毛主席以美國11名戰俘作為交換條件下,美國才把錢學森給送回國內。
在到了祖國后,由于國內設備不先進,技術不夠好的環境下,錢學森帶領著一批信仰堅定,肯為祖國作貢獻的科技人員,經過重重困難,最終制造出了中國第一顆導彈,并實現了兩彈合一的成果。使我們中國最終不會再被別國瞧不起,因為錢學森為中國鑄造了一把鋒利的寶劍。
我覺得錢學森值得我們學習的首先是他的愛國精神。在美國,錢學森什么都有了,金錢、地位、和名譽,他還是果斷放棄了,他準備回到祖國,報效祖國。其次,他在遇到困難和挫折時候,他的堅強信念支持他,不畏挫折,永不放棄的精神。
最終,他為祖國的科學事業奉獻終身,就是無怨無悔的奉獻精神。此時神州十一號的順利升天,正是一代一代航天人不懈努力的結果。中國空間技術研究院的數據顯示,該院技術團隊平均年齡在35歲以下。這是這樣的一個個年輕充滿朝氣、充滿戰斗力的航天技術團體。我們學習航天精神,就是要學習他們的戰斗精神,勇于擔當、善于擔當,充分發揮自我的專長,在自我的領域做出更大的業績。
錢學森700字觀后感篇7
星期五,媽媽讓我去看一部叫作《錢學森》的電影,這部電影對我的感觸很大,里面說的是錢學森的一生經歷。
對我感觸最大是有一段,錢學森的家24小時受到美方全面監控,但他還是堅持不懈的寫作,在這個24小時被全面監控的時間里,完成了一篇論文。后來,他寫了一封信給我們國家周總理,說自已被美方監控,請求回國,因為周總理看過他的論文,于是周總理、、聶帥討論后,決定提前放掉美方11名戰俘,來換錢學森,美方將軍說錢學森可以在任何地方抵上五個師,不能讓他走。而他導師的朋友問他你回中國干什么?種蘋果嗎?錢學森說那是我的國家,我想干什么都行,只要我想我也可以去種蘋果!
他的愛國主義情懷是我們每一位中國人都應該學習的,他沒有辜負偉大的祖國對他的培養,他把最先進的外國東西給學會,然后想盡一切辦法回到祖國的懷抱,為我國的火箭、導彈和航天事業的發展作出了不可磨滅的巨大貢獻,讓中國人在國際上的形象有了一個新的提升。作為每一位中國人都應該被這位老前輩的愛國熱情所感動。
這一段讓我知道了知識的強大,高爾基說過沒能任何力量比知識更大,用知識武裝起來的人是不可戰勝的。我們也可以拿起筆,去學習知識,像錢學森一樣,不僅要有學問,還要有一顆愛國的心,錢學森回國后,造出了中國自已的第一枚導彈東風一號,可實驗并不成功,還犧牲了一名隊員,錢學森又造出了第二枚導彈東風二號,東風二號是一枚十分巨大的導彈,這次實驗非常成功,導彈在空中正常飛行20秒,落地后瞬間爆炸開來,第二次試驗可以說是將中國推出了巨大的一步!而我們也應該為祖國做些貢獻,哪怕是最小的一步,為了這個夢想,我們應該好好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