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王的演講的觀后感
寫觀后感可以幫助觀眾更好地總結自己的觀影體驗,從而更好地吸收電影中的營養,提升自己的影視文化素養。優秀的國王的演講的觀后感是什么樣的?下面給大家帶來國王的演講的觀后感,供大家參考。
國王的演講的觀后感篇1
放暑假前,語文教師告訴我們,獲得第八十三屆奧斯卡眾多獎項的《國王的演講》有著很深的教育意義。今日我懷著無比好奇的心境將這部影片看完了。看完后我心里久久不能平靜,《國王的演講》這部影片講述了艾伯特——英國國王喬治五世的二兒子。艾伯特患有嚴重的口吃,所以他每次演講,大家都只能聽到他的結巴聲。他的妻子為了他,千辛萬苦找到了一位語言治療醫生為艾伯特治療口吃。在醫生的治療和幫忙下,加上他每一天也堅持不懈地來診所治療和訓練。最終在他成為國王時,他在BBC廣播電臺上發表了一段現場直播演講,他不僅僅成功地改掉了口吃,還贏得了民眾的贊揚。并且鼓舞了二戰中的英國軍民,最終成為一名卓越的領袖。
看完這部影片,讓我對艾伯特十分地敬佩,他雖然患有口吃,但他以他持之以恒的精神和自強不息的意志戰勝了口吃,取得了勝利。這讓我浮想聯翩,不禁地想到了我自我。我卻和艾伯特有著大相徑庭的差別。由于我的字寫得太爛了,教師批評我,父母指教我,所以我下決心要把字寫好,而我卻總是堅持一兩天,一兩天過后,字寫著寫著就東倒西歪,又跟以前一樣了。這不正是說明我做事虎頭蛇尾,堅持不了幾天,沒有鍥而不舍的精神品質。還有當我遇上一道不會做的難題時,我總想:“算了吧!明天去班上問問同學,今日就放著吧?!彼悦慨斘矣龅嚼щy時,我不迎難而上,沒有堅強的意志。唉!看來我要向艾伯特學習他持之以恒的精神和自強不息的意志啊!
這部影片不僅僅讓我明白了一些課外知識,還讓我從中明白了許多深刻的道理。
國王的演講的觀后感篇2
歷了兩個半小時之后,我們看完了這部電影。這部電影沒有像其他電影那樣大起大落,以豐富的劇情來吸引觀者。它的精彩之處全在于細節,縱使整部電影下來,很平淡,很生活;即使伯蒂口中多次吐出臟話,但是整個觀看下來仍然是有那么一絲絲感動、
第一個感動之處在于當伯蒂聽著自己從萊諾那兒拿來的錄音,本來懷著嘲笑一下那個江湖騙子心情時,當他突然聽見了那一番流利的莎士比亞名言時,他震驚了。也許他從未聽過用自己的聲音如此流利地說出這么一番話,也許正是從這一刻開始,他覺得自己有救了,終于有人能將他從口吃的深淵中拯救出來。
第二個感動之處在于因為伯蒂的哥哥的執著,最終伯蒂不得不接過重任,成為王國的國王時。那個時候的他,依然口吃,他依然不能在大眾面前流利地演講,雖然他心中不愿意,甚至忍不住在妻子面前流淚,但是他還是承擔了這份責任。因為這個國家需要他,所以他會站出來。
第三個感動之處在于伯蒂和其妻子的感情。當伯蒂遇到困難,想要放棄時,從始至終,他妻子就沒有離開過她。這個女子實在不容易。當她說起多年以前的事時,當她向喬治六世說,自己多次拒絕他的求婚就是因為不愿意被王室的生活束縛,而她又富有感情地為喬治六世的口吃感到慶幸,因為這可以讓他們遠離政治的紛爭??稍旎?,最終喬治六世成為了國王,她也不得不當上了王后時,她沒有逃離,而是和丈夫一起承擔了那份責任。那種不理不棄的感情真的很美好。
電影之外,我百度了下這段歷史,電影拍得很好,絕大部分尊重了歷史,也經得起大家考究。無論是伯蒂和萊諾的感情,那種亦師亦友的情感,還是伯蒂與其妻子的感情,都讓人十分感動。還有便是伯蒂那份堅持,其實世界上的事物本就沒有難度,只是要看你能否堅持,如果你堅持下來,那么一切難題就會解決!
帶著恐懼上路,以便于更好的戰勝它。
國王的演講的觀后感篇3
“國王”兩目炯炯亮,卻是個結巴。沒有絕對的強者,太陽都有黑子,絕對的完美和絕對的殘缺都是理論上的存在,而那些在某些方面特殊杰出的人物便會成為豪杰、英雄、偉人。這些偶像級人物對于蕓蕓眾生的意義千千萬,其中最重要的一條便是能夠拿來“勵志”,進行“心向往之”的期望、憧憬,當然還有行動?!秶醯难葜v》中國王原型為喬治六世,根據史料的記載,片中提及的“幼年鋼板夾腿矯形”以及口吃、緊張等經歷均確有其事,而遜位的其兄正是那位大大有名的愛德華八世——不愛江山愛美人,對乎,錯乎,關乎風月,關乎政治,留于后人評說。生活從來比電影豐富,更厚重,然而電影卻始終以“管中窺豹”的角度,以杜康釀酒的提煉濃縮展現,力求集中。
一、弱者與強者
當國王還是王爺時,伯蒂口吃地一塌糊涂,在公眾面前的出丑似乎已經是家常便飯,這樣的人生中貴族的身份以及職責都成為沉重的負擔。片中第一次的診療過程中,伯蒂滿口滿口的玻璃球,在醫生極力的催促下,努力地發出了幾個含混不清的音節,繼而難過地低下頭,又迅速地揚起,無奈焦慮地看了醫生一眼,忍耐,忍耐,最終一口吐出了所有的玻璃球,暴怒而去。在這個場景里,醫生始終站立,伯蒂坐在椅子上,多個仰拍醫生的鏡頭和俯拍伯蒂的鏡頭構成了鮮明的對照,伯蒂其實是極端無助的,他的暴怒既是對這種壓力和痛苦的反抗,也是對自我的一種保護,所以他才會不時地看向后方的妻子和旁邊醫生。他像一個溺水者,掙扎呼吸,等待救援。
“無照行醫者”萊昂納爾的出現正扮演著救贖者的主角,他迅速成為伯蒂的拯救者。兩人的密切聯系由醫者與患者的簡單溝通開始,進而復雜升華為朋友與知己。在口吃者和治療者這一層面,萊昂納多是絕對的強者,他一再地強調:“我的地盤,我的規則?!保ㄒ幌伦酉肫鹬芏母鑳?,“在我地盤這兒,就得聽我的”,酷呵。)伯蒂必須服從。然而伯蒂的身份卻賦予了伯蒂凌駕于萊昂納爾之上的尊嚴和權利,對于伯蒂第一次的拒絕治療和第二次的拂袖離去,萊昂納爾都無能為力。當萊昂納爾的妻子偶遇已經成為國王、王后的伯蒂夫婦時,這位平時生活中游刃有余、頗能掌控的女人也有些手足無措起來。而伯蒂對萊昂納爾的信任既給予了后者機會,也給予了后者榮耀。所以,二者的強弱關系始終是雙向的。(這點類似于《女人香》中上校和大學生二者之間的雙向拯救。)
二、瀟灑與職責
愛德華的主角拒絕了對王室職責的承擔,選擇了自我的感情,雖然說感情依然是一種職責,可是影片的濃墨重彩更在于國王對于國家民族的職責。所以愛德華的瀟灑率性只在于感情,伯蒂的隱忍堅持對于大眾和人民更具意義。那里,筆者不做進一步的評判。
三、有聲與無聲
片中的伯蒂對白并不少,他一向在近乎努力地說,正是這種執著,凸顯了這位國王的人格偉大。古羅馬哲學家塞捏卡說:“真正的偉大,即在于以脆弱的凡人之軀而具有神性的不可戰勝?!焙C魍f:“人生來不是要給打敗的,你能夠毀滅他,可是不能夠打敗他。”他并非無法發聲,而是不能流暢地說,這種斷斷續續惹人嘲笑,令伯蒂難堪,更嚴重地是,無法履行王子和國王的職責。影片中對伯蒂緊張時的結結巴巴的刻畫以及對那些顫抖到幾乎無法發聲的細節描繪正到達了“于無聲處聽驚雷”的效果。白居易有詩:“別有幽愁暗恨生,此處無聲勝有聲。”結巴的伯蒂和基本不結巴的伯蒂都有震撼人心的效果,前者在于努力,后者在于持久地,長期地努力。片尾的伯蒂在萊昂納爾的“圈圈點點”中略顯緩慢地艱難演說,幾乎沒有結巴,這是一個奇跡,當然也是全片的高潮段落。無論前面崎嶇坎坷了多久,這最終的高潮總讓我等H了起來!所以觀眾并不厭倦高潮,關鍵在于片子能不能讓大家真正地緊張、糾結、感動。
四、嚴肅與活潑
小學時校門上左右各書四個大字:“團結緊張,嚴肅活潑?!碑敃r很費解,團結緊張啥,嚴肅咋活潑?之后聽人說這是毛爺爺老人家說的,再之后才明白這是說的不一樣層面?!秶醯难葜v》是部嚴肅的片子,這點毋庸置疑。對歷史的尊重是嚴肅的,演員的表演是經典級別的,片中所講的職責與承擔、掙扎與成長也是嚴肅的。能稱得上活潑節奏的場景屈指可數,一是36分鐘至37分鐘萊昂納爾對伯蒂進行結巴治療時的肌肉訓練,二是萊昂納爾夫人偶遇國王夫婦的一場,剩下的也僅有伯蒂夫婦重新上門就醫并道歉的那句:“等一個國王來道歉是需要很長時間的。”總體而言,這個貴族man確實是一個“嚴肅的男人”
在壓抑、痛苦、掙扎之后,他涅槃重生,成功地讓自我成為真正的國王,而不是笑柄。影片的最終,伯蒂輕吐一口氣,帶著王后和女兒們走向群眾,揮手致意。這個男人仍然有些拘謹,有些緊張,可能永遠不能成功地活潑起來,可是無妨,因為他畢竟超越了自我,履行了職責。
國王的演講的觀后感篇4
大家都知道,作為一名國王,就必須要發表演講。不過演講不是一件很輕松的事。特別對于有一位從小就口吃的國王而言,是個天大的麻煩。
這位國王就是英國國王喬治六世——伯蒂,伯蒂國王是一個結巴,不過大概是上天的戲弄,讓他到二戰時期作英國國王。他父親年老病死,哥哥為了追求美女而拋棄江山,留下了"不愛江山愛美女"的典型。他臨危受命,但當起英國國王的重任。
伯蒂因在五歲時的一次驚嚇而口吃,他為了治好口吃而嘗試了許多秘方,都沒治好。在一次偶然中,他妻子發現了一個神秘的語音糾正所,在那兒,伯蒂開始他奇妙的語音修復路程。
伯蒂怎樣從對醫生的不信任,到絕對信任,最后成為醫生成為親密的朋友呢?讓我們去看電影《國王的演講》。這部電影講述了伯蒂與語言治療師萊昂納爾的故事。
由于伯蒂經歷了太多的失敗,所以一開始伯蒂并不相信萊昂納爾真的能治好他的口吃。伯蒂脾氣急躁,并不配合萊昂納爾的治療。不過,萊昂納爾知道伯蒂的煩惱和病因:他哥哥和他的不自信。所以,萊昂納爾并不生氣,按照伯蒂的性格開導他。
由于眾議院的干涉和伯蒂哥哥愛德華八世的不負責任讓王室民心下跌,在有一段時間內,伯蒂經常不理萊昂納爾,甚至不去他那兒了,但萊昂納爾并不生氣,耐心的開導他,讓他開心起來。在治療中,他們時而大笑,時而生氣,經過兩人契而不舍努力,終于在面對德國法西斯的侵略時,伯蒂在萊昂納爾的幫助下克服重重困難成功的進行一次振奮人心的演講,成為了偉大的喬治六世。
在這個電影中,我明白了,包容才能讓友誼天長地久。
國王的演講的觀后感篇5
今天看完了《國王的演講》,不得不佩服湯姆·霍伯對電影的把握,情節、人物、環境、氛圍……還有科林·費斯的表演,真是太精彩了,把一個受過傷害的、自閉的、脾氣暴躁的口吃王子表現得淋漓盡致,很震撼!這不是一個簡單的糾正口吃的教育片子,這里面有親情:嚴厲的父親,慈愛的母親,還有兄弟之間的情誼……這里面有愛情,哥哥為了自己心愛的女人放棄王位,雖然從某些方面來說他不是一個負責任的國王,但是他至少忠于自己的感情,有選擇的勇氣;喬治六世的妻子雖然不喜歡王室的生活,可是為了自己的心愛的男人,努力做著他的后盾;醫生萊恩和妻子之間和諧的氣氛和對彼此深入的了解讓人覺得溫暖……
這里面最突出的就是國王喬治六世與醫生萊恩的友誼,萊恩不畏權威,勇敢的遵守著自己醫生的責任,護衛著自己的朋友,幫助他克服一切困難,幫助他戰勝膽怯的自己,成為一個合格的君王,而自己,只是遠遠地看著他,看著他的改變,為他高興……最后萊恩的微笑不知道感到了多少人,是不是有人和我一樣感動于這樣一份真摯的友情,超越權利,超越地位……
最令人感動的是國王喬治六世不斷戰勝自己的毅力和勇氣,還有他對國家和民族的責任感。我不知道應該怎樣去描繪這個人的心理,只覺得讓人敬佩,讓人折服,最后那一段演更是讓人熱血沸騰,我想,那個時候的人們一定覺得滿是信心,因為他們從國王的演講中聽到了一個民族誓死捍衛自己疆土的決心,看到了黑暗中的希望之光……
最后,我不禁反思,我們中國可不可以拍點這樣的電影呢?哎……
國王的演講的觀后感篇6
在2011年第83屆奧斯卡提名名單上,《國王的演講》(The King's Speech)獲得12項提名,并最終拿到最佳影片、最佳導演、最佳男主角、最佳原創劇本四項大獎。
影片講述了英國女王伊麗莎白二世的父親 喬治六世國王(King George VI)的故事。喬治六世就是那位為了美人而放棄江山的愛德華八世(King Edward VIII)的弟弟,愛德華退位后,他很不情愿地坐上了國王的寶座。然而喬治六世有很嚴重的口吃,發表講話時非常吃力,連幾句很簡單的話都結結巴巴地講不出來。幸運的是他遇到了語言治療師萊昂納爾(Lionel Logue),通過一系列的訓練兩人成為好友,國王的口吃也大為好轉,隨后他發表了著名的圣誕講話,鼓舞了當時二戰中的英國軍民。
早就想一睹為快,終于周末細細地看了,影片節奏舒緩,可卻能一下抓住你的心…… 喬治六世國王(King George VI)的毅力和他的語言治療師萊昂納爾(Lionel Logue)的自信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當國王還是王子時,口吃地一塌糊涂,片中一開始就是1925年,他的父親英國國王喬治五世 要求他在倫敦的`英帝國博覽會閉幕式上發表講話,結果可想而知,在公眾面前的出丑似乎已經是家常便飯,是他人生中成為了沉重的負擔。第一次的宮廷中的御用醫生為他診療過程中,國王滿口滿口的玻璃球,在醫生極力的催促下,努力地發出了幾個含混不清的音節,繼而難過地低下頭,又迅速地揚起,無奈焦慮地看了醫生一眼,忍耐,忍耐,終于一口吐出了所有的玻璃球,暴怒而去。王子其實是極端無助的,像一個溺水者,掙扎呼吸,等待救援。
他一直在努力地說,就像片中給來給兩個女兒講故時是的那份極其努力,看著他那份執著,你的都恨不得替他說出來!正是這種執著,凸顯了他的人格偉大。
古羅馬哲學家塞捏卡說:“真正的偉大,即在于以脆弱的凡人之軀而具有神性的不可戰勝?!?/p>
海明威說:“人生來不是要給打敗的,你可以毀滅他,但是不可以打敗他。”
他并非無法發聲,而是不能流暢地說,這種斷斷續續惹人嘲笑,令他難堪,更嚴重地是,尤其是在他哥哥為了愛江山不愛美人,主動放棄王位,他很不情愿地接下國王的王冠是,由于結巴口吃幾乎無法履行王子和國王的責任時。影片中對國王緊張時的結結巴巴的刻畫以及對那些顫抖到幾乎無法發聲的細節描繪正達到了“于無聲處聽驚雷”的效果。
白居易有詩:“別有幽愁暗恨生,此處無聲勝有聲。”
國王的演講的觀后感篇7
安靜穩重的《國王的演講》最后成功地阻擊了人氣更高的《社交網絡》,問鼎奧斯卡,獲得最佳影片、最佳導演、最佳男主角、最佳原創劇本四項大獎,當真可喜可賀,除此之外我還有一點“落井下石”般的私心——它最后干掉了我不喜歡的《社交網絡》——請原諒,這完全是出于一個普通影迷的情感好惡,與其它無關。去年的奧斯卡把最佳影片授予了《拆彈部隊》,而這部電影恰恰是那十部提名電影中最令我生厭的一部電影,我很欣賞它的攝影和剪輯,但卻永遠無法認同該片的思想資料??梢娮鳛橐粋€有重要影響的電影頒獎機構,奧斯卡永遠不會代表所有人的意愿,而這也恰恰是它好玩的地方,去年我對奧斯卡呲之以鼻,今年我忽然覺得奧斯卡“善解人意”了。在必須程度上,奧斯卡已經成為全世界影迷共同聚首的一次無邊界盛會,這就是它的魅力所在。
撇開奧斯卡評委會里那幫老學究的口味不管,作為一個影迷,對于《國王的演講》所獲得的四個獎項中,我最無異議就是最佳男主角,這是當之無愧的,在本屆奧斯卡所有的提名電影中哪一個男人的表演能貨真價實地超越科林。費斯?但是論到最佳影片、最佳導演這兩個獎項,就未免難以取舍了?!抖肥俊泛汀逗谔禊Z》的精彩程度就比《國王的演講》差嗎?那里面最令人遺憾的就是導演獎,其實從對影片的駕馭潛力和拍攝手法的創造性上,大衛。芬奇更有資格獲得最佳導演,盡管我不喜歡《社交網絡》的資料,但無法自欺欺人地忽視大衛。芬奇的價值??蛇@就是奧斯卡,不以影迷的意志為轉移的奧斯卡。我為大衛。芬奇的再度失意而遺憾,為《社交網絡》的高開低走而偷笑,同時也為《國王的演講》的“全面勝利”而保留意見,更重要的是為科林。費斯的“加冕登基”而洋洋得意,因為在我看來《國王的演講》中含金量最高的就是科林。費斯的個人表演獎,也是他的表演讓我從這部電影中獲得了最大的感動。
無論是在生活中還是在舞臺上,口吃者經常是以大眾笑料的形象出現的,人們經常拿他們的語言障礙來開玩笑,甚至是譏諷,沒有什么人能理解口吃患者的痛苦,明明有表達的潛力卻常常招來譏笑,他們的痛苦只有天明白。《國王的演講》開頭科林。費斯那不停顫抖的嘴唇和緊繃的面部肌肉都傳神地表達了那種想要表白卻無法痛快說出的痛苦,也許不僅僅僅是痛苦,還有憤怒,這種憤怒源于對自身缺陷的痛恨和無奈。這種情真意切的表演瞬間打動了我,情感的天平立刻倒向了這部平實而又生動的傳記片。
其實《國王的演講》講的算是一個勵志故事,它雖然四平八穩雍容大氣,但和我們看慣了的《洛奇》等情節激烈的勵志奮斗電影在本質上并無不一樣。我們不可能如片中的英國人一樣對他們的國王謙遜恭敬彬彬有禮,甚至在他們的國王演講卡殼時,表現出不忍目睹的情緒。這不是我們的國王,不屬于我們的文化范疇,所以英聯邦的“王室情節”是不可能感動我們的,無論是讓英國迅速崛起的維多利亞女王,還是“不愛江山愛美人”的愛德華八世,都但是是距離我們遙遠的歷史名字,充其量在某個時候成為我們閱讀文史時的一種娛樂。只有這些人物被活生生地塑造到銀幕上,并且其中的精神氣質在某一時刻和我們的情感發生交集時,我們才有可能為之情緒波動,產生共鳴??屏?。費斯就讓喬治六世這個并不出名的英國國王生動而搞笑地站立到了世界面前,并且,他的精神和性格,他的感情和家庭,如平民百姓一樣,充滿了生活感,于是即使不屬于同一文化環境之中,影片所蘊含的生活氣息依然撲面而來。這正是《國王的演講》有別于其他宮廷歷史片的重點所在,它講述的是歷史人物和歷史事件,但在情感上卻是充滿現實感和人性化的。一部飽含情感的作品,贏得了奧斯卡“耆宿”們的好感也在情理之中,而讓很多人感到委屈的《社交網絡》恰恰暴露的是人性和社會的反面,在“名門正派”的“國王”面前,縱然“極客”的武功再精妙絕倫,也很容易被視為“旁門左道”,這就是江湖,這個規矩其實從來都沒有改變過,無論是中國還是外國。
一段不熟悉的歷史和一群不熟悉的人物,一個平淡無奇的故事和一種遙遠的文化體系,無論怎樣看《國王的演講》都極有可能成為一部“大悶片”,但是科林。費斯的個人潛力把本片變得生動鮮活起來,這都有賴于他把一位有缺陷的主角刻畫得栩栩如生。很多勵志電影中的主角都是有缺陷的,如《阿甘正傳》、《雨人》,但正是這種有缺陷的主角能夠迅速引起觀者的注意,同情、感動、振奮等情緒隨之而來,這也是這類電影的共同特征。能夠說一個有缺陷但又不屈服的主角就是這類電影的全部,前提是要有一個優秀的演員來完成這個主角,科林。費斯無疑令人信服地做到了。
關于真實的喬治六世是否真如《國王的演講》中所描述的那樣,是一位品德高尚性格堅毅的明君,在史學界似乎還存在爭議,但不可否認電影本身充滿了動人的情感色彩?;蛟S正是因為編劇賽德勒本身患有口吃,才能如此生動地編寫這個“同病相憐”的故事,這個故事關于友誼,關于感情,關于職責,當然更重要的它讓人們意識到是縱然貴為王室之胄也會有缺陷,所以,人身之不完美幾乎是無法更改的,但是讓人生完美卻總是能夠成為一種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