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學的第一課怎么寫觀后感
寫觀后感可以幫助觀眾更好地了解其他觀眾的評價和看法,從而更好地了解自己的審美觀點和表達能力。如何撰寫優秀的開學的第一課怎么寫觀后感?這里分享一些開學的第一課怎么寫觀后感寫作案例,供大家參考。
開學的第一課怎么寫觀后感篇1
開學第一天,老師告訴我們今晚8點中央電視臺CCTV1頻道有《開學第一課》看,其中有一個故事是這樣開始的“愿你用變秋天為春天的精神,把祖國的荒沙,耕種成為美麗的園林。”這是革命先烈藍蒂裕在犧牲前給年僅5歲的兒子寫下的一段文字。
藍蒂裕是一名中共地下黨員,1948年,他不幸被捕,被關押在重慶渣滓洞集中營。1949年秋,國民黨反動派對獄共產黨人進行了最后的瘋狂屠殺,藍蒂裕用盡生命最后的力量給兒子留下了這段字字千鈞的囑托。這一幕,在今年《開學第一課》的舞臺上通過戲劇的方式還原了出來。
藍蒂裕烈士之子藍耕荒看到父親生前的場景再現,飽含熱淚地向父親和革命先烈們回了一封信。這封跨越了72年的回信,穿越了生與死,更見證了國家的巨變。節目中,藍蒂裕烈士與他77歲的“孩子”隔空相視,并以一種獨特的方式露出了“微笑”。
烈士們所期盼的可愛的中國,如今都已成為現實,而我們更要銘記先烈們的遺愿,永志不忘他們為之流血犧牲的偉大理想。2021年的《開學第一課》已經結束了,但我在看完以后,卻有非常深刻的感悟,不僅感動于各位先輩們的無私付出,更是慶幸自己生長在這個美麗的新中國,正是有我們偉大的祖國母親,我們才能健康的'快樂成長,正是有敬愛的中國共產黨,才能建設出我們如今這個和諧美好的新中國。
開學的第一課怎么寫觀后感篇2
作為一名高中生,再看了今年的《開學第一課之后》,我深受觸動,作為學生的我們還有什么理由不去拼搏,不去奮斗,我們有什么理由喊苦喊累!我此刻非常迫切的想長大,我非常希望我可以為社會做出一點貢獻。在這個學期,我一定要好好加油,努力學習!
中學時代是人生的春天,是青少年長身體、長知識、形成人生觀的一個十分重要的時段。明確為什么學習,怎樣學習,是每一個中學生必須認清和學會的問題。知識像海洋那樣遼闊,像海洋那樣浩瀚。一個人無論天資多高,精力多么充沛,毅力多么頑強,學習條件多么優越,也不可能把所有知識學到手。有的同學總想學到一切,要薔薇也要雪。他們希望在一串串熟了的葡萄旁邊又開放著朵朵鮮花,可是,知識大海的守門老人告訴我們:這是不可能的呀!
知識時常需要更新,隨著時間的流逝,知識又可能遺忘,但獲取知識的方法卻不會被丟失。相傳有一個人,巧遇一仙翁,仙翁點石成金送給他,但他不要金子,而要仙翁點石成金的指頭。這個人為什么要指頭呢?因為他懂得,不管送自己多少金子,金子總是有限的,但如果有了點石成金的指頭,那就可以隨心所欲了。古人說:"授之以魚,只供一飯之需,教人以漁,則終身受用無窮"也就是這個道理。毛澤東同志說過:"學習是學習,學習的學習也是學習,而且是更重要的學習"。
學習方法是學習時采用的手段、方式和途徑。學法是在學習過程中產生和運用的。掌握良好的方法是很重要的事,但又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這需要付出的艱苦努力,需要持之以恒的精神。只有每天堅持不懈,日久天長,學習才可能成為自覺的行為,從而掌握學習的主動權。所以,學習方法并不是什么捷徑,它只是踏踏實實、刻苦學習的程序以及在這個學習過程中的各項具體措施。
在以后的學習生活中,我必將更加刻苦!將來做一個對社會有用的人!
開學的第一課怎么寫觀后感篇3
生活頻道的《開學第一課》開始了!第一是圍繞著“霧霾來襲,過年你放炮了嗎?”這個主題來講的!張老師讓我們看了一下20__年除夕夜的PM2。5值與20__年除夕夜的PM2。5值,20__年的PM2。5明顯比20__年的PM2。5少多了,20__年除夕夜的PM2。5之所以多,是因為過年時,尤其是1點之后,人們開始燃放煙花爆竹的較多,燃放一掛鞭炮,就會產生許多PM2。5,比燃放煙花爆竹之前增加了4倍!如果,每家每戶都燃放煙花爆竹,那么,PM2。5就會大量增加,污染空氣,也傷害我們的身體!張老師又給我們看了一些地方的PM2。5值,職工醫院和世紀公園的PM2。5明顯比其他的地方的都要多,因為那里住的居民多,燃放煙花爆竹的也就會多一些,PM2。5自然也就會增加了!西北水源是幾個地方里PM2。5之最少的,因為,附近住的居民少,燃放煙花爆竹的人就少,PM2。5也就隨之減少!
第一課講完了該講第二課了!第二課主題是“誰污染了我們的空氣?”首先,污染源就有許多,比如,開私家車排放的汽車尾氣,農村焚燒秸稈冒出的煙……說完污染源,接下來玩兒了一個游戲,“連連看”將污染物與污染源連線,一種污染源理會散發許多污染物,比如,PM2。5(細顆粒物)、NO2(二氧化氮)、臭氧……把污染源分成了幾大項,燃煤煙塵、工地等3項。空氣污染程度也分了等級,共6級!1級天是藍天白云的,2級是比較朦朧的,3級是很朦朧,天不在那么藍,4級是有一點點的霧,天是淺灰的,5級已經是霧霾了,但不太大,天是銀灰的,6級幾乎已經已經看不到人了!天像要下雨似的!天陰沉沉的!12月份十幾天重污染,什么也看不到,AQI到了500,爆表了!好幾天過后,石家莊盼來了一個一級天,藍天白云!又提了幾個保護環境的建議,我也跟著想了幾個!
第三就是“改善空氣質量,我們能做點兒什么?”……
不知不覺中,生活頻道的《開學第一課》就講完了,這次讓我們知道了一些保護環境的知識,我們應該少開私家車,多步行或坐公交,盡量按照上面的做,減少PM2。5。我還知道了原來空氣質量也能按級別來說,污染物有許多,只是不知道而已,一個污染源就會排出許多污染物,傷害我們的身體,更傷害我們的環境!
開學的第一課怎么寫觀后感篇4
愛,這個最美的字眼,流露出多少人真摯的感情。愛,這個最純潔的字眼,足以讓人肝腸寸斷,魂牽夢繞。愛,這個最真實的字眼,散發著玫瑰花般醉人的芬芳。
時間在毫無察覺中悄然飛逝。童年舊事卻依然歷歷在目,清晰如昨日。記得童年的我。一直生活在媽媽嚴厲的面孔之下。自從我記憶起,她就開始向我開啟知識的源泉,做人的道理以及基本的做人禮貌。每當放學后,其他的小朋友都在高高興興的玩耍,而我,只能站在窗外獨自哀嘆,痛恨自己有個不懂自己的媽媽,現在回想起來卻覺得自己是那么幸福,隨著年齡的慢慢增長,我漸漸地學會理解媽媽。其實,她也有和藹善良的一面。每當我不開心或心情郁悶時她就會一個勁的哄我開心,這時,我便想起著名大詩人孟郊的“慈母手中線,游子身上衣。”
在我的家庭中,我的爸爸一直扮演慈父的角色。雖然它的文化水平不是很高,但當我在學習的時候,他也會拿著書在一旁坐著。當我問他有關這本書的內容時,他卻全然不知,但我心里依然感到燃燒火焰般的溫暖。
記得《開學第一課》中的秦勇,本來是紅遍中國的搖滾歌手,但卻為了他的兒子而放棄自己的前途與夢想,在家照顧了兒子十年左右。這個故事觸動了很多人的心靈。但我相信每一位父母都會為了他們的孩子而放棄一切的,這就是‘愛’的偉大與魔力。
古人曰:孝,樂其心,不愿違其志。
父母是我們的第一個啟蒙老師,父母是教會我們扣第一顆扣子的人,父母是教會我們說第一句話的人。父母對我們的恩,我們只有用‘孝’來回報他們。世界上對每一位父母最寶貴的東西莫過于自己孩子的一聲“爸爸媽媽”他們對我們的愛猶如滾滾長江,連綿不絕,猶如滴滴甘露,甘甜純凈,猶如陣陣春雨,柔和綿長。看到《開學第一課》中的一位叔叔為幫他的父親圓夢,廢了許多心思。當時,我就被他感動了。我回想十四年來的陽光,記憶中媽媽為我付出的,我連一句‘謝謝’也只是藏在心底。而我,每做一件小事,媽媽都為我感到驕傲,我卻沒有理解她,體諒他,覺得自己根本沒有一個真正好孩子的資格。
開學的第一課怎么寫觀后感篇5
九月金秋的登臺,代表著熱熱夏日的退場,也表示我們將迎接新學期的到來。每年九月一號的開學季晚上,《開學第一課》都會在八點準時開播,會有數以萬計的孩子們在電視機前認真等待著。而我也是其中一員,我懷著激動的心情去欣賞節目。
今年開學第一課主題是“理想照亮未來”。隨著主持人娓娓道來,我們了解到了祖國那段艱辛歲月,看見了黨的艱難的發展歷程,見識到了無數先輩在那段歲月里英勇無畏,前赴后繼,保家衛國的壯義之舉。這些偉大的壯舉,讓我熱血沸騰,這種大無畏精神深深震撼到我,沖刷著我那顆強烈的愛國心,為自己作為一名中國人感到無比的自豪與驕傲。我們祖國的歷史十分悠久,哪怕中途有過艱辛有過險阻,當也屹立不倒,讓我對中華民族文化有著強烈的認同感和歸屬感。
俗話說:“理想是人生導航的燈塔”。一個人如果沒有理想,就會在生活中迷失方向,眼前就會是一片迷茫。正是因為如此,所以我也擁有一個夢想,并一直小心翼翼地在守護著它。這個夢想起源于我在讀小學二年級時,班主任阮老師的一次表揚。那時的場景仿佛就在我的眼前,歷歷在目:我清楚地記得,那是在一個星期五的下午,阮老師布置了一項習作的作業。我充分地利用了雙休日的兩天時間,用電腦一字一字地打出了我的杰作。阮老師在批閱了全班同學的作文以后,在課堂上表揚了我寫的這一篇作文。當時我心花怒放:老師表揚我寫的作文了!我樂得合不攏嘴。同時,我的理想就像一顆種子,掉落進泥土之后萌發了綠綠的嫩芽——我想當一名作家。當時我很單純的以為:好好寫作文就能受到老師的表揚,受到老師的表揚就能當作家了!可是,當年級漸漸地升高之后,我才發覺自己十分的幼稚。我意識到:成為一名優秀的作家,雖然看似十分偉大,可是卻是要用它的努力所換取來的,他在背后所付出的努力才是這部作品的核心,這部作品是他付出所換取來是成果,是他辛苦努力的結晶。我又細細思索:其實成為一名作家,并不需要太多的稱贊,而是能使人讀了他的文章后,那些犯錯的人們可以驚醒,那些空虛的人們能夠感到充實,那些無聊的人們可以找到樂趣。這才是寫這部作品的真正意義,名譽是次要的,這部作品的影響力和題材才是最關鍵的。克雷洛夫曾說過這么一句話:“現實是此岸,理想是彼岸,中間隔著湍急的河流,行動則是架在河上的橋梁,為了實現理想,單說是不行的,要緊的是做。”我從今以后會更加勤奮:我會用紙筆寫出生活的一點一滴,記錄下我的日常生活,使它們變成一本厚厚的日記,我必須學會觀察生活,努力鉆研、打好基礎,讓那些無所事事人們可以發覺生活的樂趣。我要撰寫未來,我要用我自己手中的筆寫出自己精彩的人生。我不會放棄當作家的理想,我要努力地追求這個理想!
開學的第一課怎么寫觀后感篇6
9月1日晚上8點,我和爸爸媽媽觀看了中央電視臺綜合頻道播出的大型公益節目《開學第一課》,節目以“先輩的旗幟”為主題,圍繞“長征精神”,為我們講述紅軍長征路上的故事。節目分為“信念不移、勇往直前、百折不撓、堅持不懈”四節課,節目主持人撒貝寧、董卿、何炅將帶領同學們一起聆聽長征故事,學習長征精神,在展現長征精神的同時尋找長征與當下的結合點,給青少年以價值觀的啟迪和引導。在第一個篇章《信念不移》中,撒貝寧以《三棵柳樹》的感人故事作為開場白,也為整節課的“致敬長征”主題定下基調。第二個篇章《勇往直前》的主持人何炅,則邀請“獨臂將軍”賀炳炎之子,講述這位傳奇英雄的故事。董卿接棒第三個篇章《百折不撓》,對話將軍的后人們,講述了許多紅軍百折不撓的故事。第四篇章《堅持不懈》,撒貝寧將提出“新時代,我們應該怎樣傳承長征精神”的思考。今年的《開學第一課》還邀請了多位經歷過長征的老紅軍,他們平均年齡都超過百歲。在革命歲月,是他們用自己的雙腳踏出了長征路,用自己的意志譜寫了長征精神。
每一位講述故事的老紅軍,步履蹣跚、在親屬攙扶下上臺給童鞋們講述長征旅途中的那些偉大事跡,和那些包裹在蒼老背影里百折不撓的強大信念。
節目中讓我最感動的是全場人員起立一同唱響國歌,注目五星紅旗徐徐上升至頂端,開啟長征精神的傳承儀式。
看完節目后,我打心眼里敬佩那些紅軍爺爺:我們走了半個小時就叫苦不迭,他們走了八年也沒有一個人喊累;我們穿著防曬衣喝著冰水,他們穿著磨破的軍裝嚼著草根。所以,我們更要珍惜現在的生活,盡我們的力量報效祖國!
開學的第一課怎么寫觀后感篇7
黨100歲了,我們為黨的歷史之久而高興,更為黨在100歲之際,依然干勁十足,依然蓬勃向上,依然前途無量而自豪。
黨100年的征程是一部奮斗史,作為一個真正的中國人,誰都不可能不知道我們的黨出生在一個血雨腥風的年代,一開始就是以救國救民為己任;誰都不可能不知道,就是這個成立初才一二十個人的中共真正攜起了廣大工農和各個正義之士的手,以堅韌的品質頂住了國內外的各種壓力乃至壓迫,撐起了共和國的一片天空;我們更不可能不知道,是共產黨帶領我們走向今天的社會主義,走進了幸福和民主……
說起黨的奮斗歷程,總不會忘記想起那一句“槍桿子里出政權”.我一直認為南昌起義是奮斗的真正的開始,因為從那一刻起,我們再也不是靠著幾個人來掀起小小波瀾了,我們有了自己的武裝。
我們也總不會忘記說起二萬五千里長征,特別是讓中國共產黨開始真正獨立的遵義會議,艱苦的長征走出了共產黨人寶貴的樂觀、奮斗精神,淘出了真正的共產主義戰士,播下了生命力頑強的革命火種;遵義會義更是開出了我們自己的個性。
在經濟迅速繁榮的今天,我們也并不會忘記祖國成立初的荒涼破敗,我們更不會忘記是黨的改革號召將祖國人民從困苦中解救……
黨的歷史也是一部挫折史。正如馬克思主義哲學告訴我們的一樣,新生事物的前途是光明的,但是道路是曲折的。
革命年代,國內有反動派、國外有帝國主義,這些強大的勢力無不致力于將共產主義扼殺在搖籃之中,這一切都讓我們黨的革命歷程走得無比艱辛。
曾記得,有好多次,我們的事業幾乎走到崩潰的邊緣,有好多次,我們在生死存亡的路口掙扎、抉擇……
只是幸好,我們有一代代的偉人,一代代的堅強的領導核心,我們有樂觀且堅強的人民,我們有著正義的思想指導!所以,在每一個生死關頭,我們都能走出錯誤,獲得成長,因而,我們走到了今天。
時至今日,黨給了國家真正的解放,給了人民尊嚴和幸福,這些,無不緣于黨的成熟,黨學會了真正實事求是。
走在校園,我總能看到一群群朝氣蓬勃的同學爭取著成為黨的一分子,我也在努力爭取著,我真的為黨高興,少年強則國家強,我看到了一個更好的未來,我想說,少年愛黨,我黨更強!
開學的第一課怎么寫觀后感篇8
《開學第一課》節目。還是一如往常8點準時開播,在這一天里我早早在電視面前準時觀看者今年的開學第一課,每一年的開學第一課都是記錄這一年所發生具有意義的事情,伴隨著主持人一步一步深入的講解,學生們觀看得越來越入迷,深深的被這聲音所吸引,不少同學們聽得可是津津有味的,而在這短短的幾個小時里,使我受益匪淺,雖然每一年的開學第一課我都有在看,但今年的開學第一課內容特別的不一樣,黨的一百周年紀念日,祖國不斷繁榮的發展,深刻的認知到我們的祖國在未來道路將會不斷成長,越變越強大起來。
觀看今年的《開學第一課》后,心中充滿了無限能量,雖然我們不能現在為祖國做出一份貢獻,但是身為祖國未來的接班人,目前首要的任務便是好好學習,努力成長著,在新時代的少年應該是積極向上的.好學生,學習不僅僅是為了自己,也是為了祖國。我們每個人都要懷揣夢想,并且要為之付出努力,只有不斷的奮斗,我們才能變得更強大,才可以報答祖國。
里面有許多感人的小故事。一位老爺爺為了在中國研究漢字,用盡了他的全部家當,這種大無畏的奉獻精神實在讓人敬佩不已!
著名鋼琴演奏家朗朗和一個意大利機器人比賽談曲子,光聽聽就覺得是一件不可思議的事情了,可是這個超級機器人竟然做到了,最后撒老師還和他倆合影了呢!
一位年過花甲的中國教授,終身致力于中國傳統文化的傳播,巴基斯坦一個認真好學的特殊學生,她們共同演繹了一個感人至深的師生故事,譜寫了博大精深的中國文化。
年近百歲的北大教授,坐在輪椅上,向我們講述了他翻譯路上的點點滴滴。漢字是中國文化的精神之源,文學是中國人心底的共鳴,人生最大的樂趣,就是和喜歡的人在一起,做自己喜歡的事。簡單的文字,拼湊出來的卻是真理。我相信,凡事只要我們堅持不懈,就一定能夠成為最好的自己,相信自己,加油,伙伴們!
開學的第一課怎么寫觀后感篇9
今晚我和爸爸媽媽一起觀看了《開學第一課》,見證了祖國的勵志團結。歷代的節目都是愛國,正能量,勵志去感化祖國的花朵少年們,正如少年強,則國家強。是祖國未來的希望,而開學第一課節目象征著一個源源不斷的能源站,不斷的為祖國的少年們灌輸著正直思想,正能量勵志,是他們潛移默化中受到陶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