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客帝國》影片觀后感
由觀而引出感,這開頭部分就好比一條醒目的標語或引子一樣,先交待清楚看了什么影片,有什么感想。一般來說,觀后感要求簡明扼要、開門見山,千萬不要繞圈子、賣關子、遮遮掩掩,而是要用肯定的語氣概括地說出感受。下面是小編給大家整理的《黑客帝國》影片觀后感,希望能給大家帶來幫助。
《黑客帝國》影片觀后感1
《黑客帝國》第一部講述的是誕生,一個平凡的網絡朋克在父愛和情愛的關心下釋放了自己的心靈,成了將人類救出虛擬世界的救世主。第二部講述生活,這個救世主開始懷疑自己存在的價值,探討起預言和選擇的關系,以及人能否掌握自己的命運。第三部講述死亡和新的開端,在救世主代表的人類和先知代表的機器共同努力下,戰勝了計算機病毒的破壞,還給人類和機器一個陰陽共生的和平。
同時,這個三部曲還是一部人類思想的大歷史,從一個善惡對立的世界到一個善惡模糊的關系,直到善惡對立完全消失,走向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統一,這正是人類發展的大趨勢,先知的陰陽圖案耳環正說明了這一點。
《最終戰役》講述的正是中國傳統儒道佛三合一的文化,一種以大道為先,放棄欲求,追求和的理想。尼奧昏迷在地鐵站,引出了印度女孩薩蒂,與此同時,崔尼蒂等人找到梅洛文加,逼他放出尼奧,再次用愛情救了他。先知告訴尼奧,現在只有他才能拯救虛擬和真實的世界,而史密斯是尼奧的反面,隨后到來的一群史密斯侵入了先知。錫安正遭到著機器的進攻,被困的邏各斯艦有了消息,米覺尼號帶著尼奧一行去幫助尼俄柏。這時,尼奧已經認識到自己應該做什么,于是要求頂著錫安議會的壓力,深入機器城市,和機器談判。尼俄柏知道這是她必須幫助尼奧的時刻,將自己的邏各斯艦交給尼崔二人,讓他們嘗試改變以前錫安的輪回。但這時,被史密斯附體的拜恩殺了照顧他的醫生,潛伏在邏各斯艦上。
接著就是雙線敘述,一邊是錫安保衛戰,志士們各盡其能,其中包括謊報年齡的十六歲少年和英雄家庭的茲。另一邊是尼奧和崔尼蒂按照尼奧的預感,深入機器的城市,途中拜恩出現,和他的戰斗中,尼奧眼睛瞎了,斷滅了最后的感官欺騙,但他卻能用心感受到眼前的東西。和眾多機器水母的戰斗中,崔尼蒂越過黑云看到了太陽,卻在邏各斯號到達機器核心的時候,死于機器水母的進攻。錫安的戰斗到了最后的關頭,人類所有的抵抗方式都用盡,已經準備舍身成仁了。尼奧和機器展開了談判,要求機器和人類和解,而他將制服史密斯,還兩個天地一個太平。在談判達成的一刻,機器的進攻停止了,墨菲斯知道尼奧成功了,率先放下了武器。
雷雨中,尼奧展開了和史密斯的戰斗,這是一個史密斯的世界,作為他對立面的尼奧顯然不可能是他的對手,在戰斗的最后關頭,先知在史密斯體內顯靈了,說,任何事都得有始有終,尼奧在這一刻悟到了其中玄機,將自己送給史密斯。當史密斯完成了對尼奧的入侵,湮滅就這樣到來了,光芒中,兩個世界都恢復了平靜,機器和人類的共生終于獲得了和平。
如果僅僅把《黑客帝國》系列當作特技和神話,難免偏頗,這個故事必須是這樣的結局,沒有巧合和戲劇,因為勺子本不存在,這個故事其實寫的是人類的真實歷史,而不是好萊塢似的不能實現的夢想。從自然科學的角度上講,任何封閉系統都用盡它的秩序(低熵),將走向混沌和混亂(高熵),被人類和機器摧殘的地球也不是例外,當地球的資源耗盡,人類和機器的共生是唯一的出路:人高度的秩序的思維能量產生低熵,供機器使用,而機器則提供人類生命的基本需要。阿西莫夫的《最后的問題》就有類似的前瞻:人最終將拋棄肉體,靠電腦的幫助建立純意識的新存在。所以,從這個角度上說,人類的肉體如果必須在母體塔中渡過一生,只要他們知道真相,并且愿意這樣做,他們就依舊是自由的。母體和錫安的徹底和平,正是給了人類以自由選擇的機會,是要虛幻的快樂還是要真實的荒漠,他們可以自由選擇,彼此尊重這種選擇,這才是真正的自由。和這種自由比起來,老版本的錫安總是要把所有的人都放到荒蕪的地球上,這其實和母體對人的奴役本質上并無區別。
從天地大道上來理解,崔尼蒂的死也是必然。她代表的是西方的---文明,是一種二元對立,不是東風壓倒西風,就是西風壓倒東風的力量,這種力量只能造成機器和人的玉石俱焚,她選擇聽從尼奧,不是出于她的世界觀,而是出于愛情。建立在愛的基礎上的---,如果從佛教的觀點來看是不全面的,是有漏的,有漏皆苦,她最后必定要用自己的生命來承擔這種苦果,所以她走不到最后一步。尼奧也必須拋開愛情的力量,懷著對天下的慈悲,容天下難容之事史密斯,這才能笑天下可笑之人那些眼巴巴等著人類征服機器的觀眾。看看他們乘的船吧,邏各斯號,就是邏輯,是希臘文明最輝煌的成果,就這樣,一個西方和華人的混血兒,在希臘和---兩大文明的幫助下,走到了這個世界最核心的智慧和解。
北宋思想家張載有言,有像斯有對,對必反其為,有反斯有仇,仇必和而解。先知說史密斯是尼奧的相反面,不是說他們是正負數的關系,占據很大鏡頭的陰陽耳環其實已經說的很明白,尼奧為陽,史密斯為陰,本是相生相克的,對立在統一之下。《重裝上陣》中尼奧收到的那把勺子已經在說,勺子不存在,人和機器本來就應該是統一的,本就不該有戰爭。所以最后的結果只能是仇必和而解。最后,史密斯進入了尼奧,這是在說,現在,他們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于是一切矛盾都解決了。
《黑客帝國》三部曲從奴役和仇恨開始,首先講述的是猶太和---的歷史,是善和惡的完全對立,是上帝和撒旦你死我活的較量。電影設定的場景卻是希臘化的,是柏拉圖的洞穴寓言,講述人如何定義真實,如何發現真實。尼奧成為救世主,是依賴著---最有力的愛的力量,所以那一刻,當尼奧在伊人一吻中復活,他成了---的救世主。
《重裝上陣》則是存在主義的故事,這是一個上帝死了的時代,超人開始懷疑存在的意義。這也是善和惡對立的模糊階段,如同加繆的文學,不是善惡的對立,而是光明和黑暗的對立,其界線是模糊的。同時,尼奧面對的困惑也是郭靖的困惑,究竟什么能判定好與壞?如果自由就是好的,那史密斯的破壞性該怎么看待?存在主義認為,人的自由是選擇的自由,不一定是選擇有所為,也可以選擇無所為,無為比有為更自由,因為無為不會冒犯別人的有為。所以,尼奧在《最終戰役》中沒有接受先知的糖,做了和第二集相反的決定。
存在主義發展到后來,給西方世界開的藥方是東方文明,這就是第三集的基礎。梁漱溟認為人類文明對待意欲的態度有三條道路,第一條是奮斗,求意欲的滿足,這是西方的道路;第二條是意欲的自我調整,適可而止,中庸之道,這是中國儒家和道家的道路;第三條是意欲的限制和消滅,是佛教的道路。這三條路本無好壞,只是個時間的問題,中國和佛教太超前,所以當人還希望滿足意欲的時代,這兩條路都不可能成為主流。但時代會改變,人終究能自覺意識到對待意欲的態度必須改變,這時候,儒和道的時代才能來到,這以后,將是佛的時代。電影從一開始就貫穿了佛教的態度,但人類的實際行為卻告訴我們這個斷滅欲望的時代遠未來到,就只有中國的中庸之道才是解決眼下戰斗的辦法。這個中庸,不是如一些觀眾認為的向好萊塢的妥協,而是天地大道。
尼奧意識到自己和史密斯本來就是一體,缺了任何一方都將是對整個世界的摧殘和生靈的涂炭。沒有尼奧,機器的霸權將大行其道,沒有史密斯,人類將盡一切可能戰勝機器,他們本來就是互相牽制的一體,所以最后必須是二者合一,湮滅也好,混合也好,最后尼奧活不活已經不是問題,關鍵是他已經開創了一個新的時代。
從電影院出來,我感受到的是一種釋然,這是一部我所看過的最真誠的電影,最沉重也最感動。它是這樣深刻地震撼著我們的心靈,任何人都能從中找到屬于自己的東西,所以我懷著這樣的崇敬之情,撰寫了《解碼@黑客帝國》一書,讓沃卓斯基兄弟贊美的中國人所知曉他們的慈悲。
在一片生機盎然的草地上,建筑師決定給人類自由選擇的權利,先知的和平信念得到了實現。我們看到的是白發蒼蒼的白人和象征人類最原始力量的黑人,他們已經完成了自己的使命,站在他們身邊的是正當壯年的中國人,攙著尚年幼的印度人這個祥和的圖景,已經說明了一切。
《黑客帝國》影片觀后感2
黑客帝國是我迄今為止看到的最具哲學意味的電影,讓我經常一看再看。影片情節隨著一個個哲學難題快節奏地不斷鋪開,除了好萊塢精彩的動作設計、打斗場面和不斷涌現的俊男美女、酷裝奢物帶來的視覺享受外,最關鍵是那影片給我帶來的哲學思辨。哲學家們從中可以看到自己感興趣的哲學問題:存在主義,馬克思主義,女權主義,佛教,后現代主義,隨便什么主義,你都能夠在《黑客帝國》中找到。這部電影不是隨意潑灑出來的一時靈感,在他的背后有一個明確的計劃并且是有意與哲學聯系在一起,影片中充斥著與哲學有關的重大命題以及暗示。因為電影中的哲學知識太廣太深,雖然精彩的電影劇情徐徐鋪開,但對于一般人來說,還是太晦澀難懂。
尼歐被什么是真實困擾著。莫斐斯告訴尼歐,他一生下來就活在一個心靈的牢籠之中。即使是監獄里的囚徒,枷鎖下的奴隸,你可控制他的身體,但永遠無法控制他的思想。然而真正的危機在于你根本不知道自己生活在一個心靈的牢籠里,你的思想也被別人控制,因而你沒有要從那里逃離的強烈愿望,這無疑是最可悲的一件事。生活在這樣的桎梏里,即使被拯救心靈一樣是被捆綁著。柏拉圖的《理想國》中這樣描述,假設他們中的一個人被解放了,被迫突然站起來,把頭轉過來,眼睛在燈光的照耀下活動;所有這些動作都將會是很痛苦的,他會感覺頭暈目眩而無法辨認出某些物體,雖然這些物體的影子他曾經看到過。如果有人告訴他,他以前所看到的東西都是些毫無意義的幻覺,你認為他會說什么呢?但是現在,真實近在咫尺,他看到的是更加真實的物體,那么他會有一種更加真實的感覺嗎?他不會感到困惑嗎?不會認為現在給他看的物體不可能像他以前看到的那樣真實么?這種寓意剛好可以形容尼歐從母體中獲得解放時的困惑。洞穴里的囚犯們脖子上、手上以及腳上都戴著鐐銬,他們從一生下來就是這個樣子,因此他們對于其他的生活方式根本就是聞所未聞,見所未見的。這些囚犯們根本就不知道自己是囚犯,他們不會懷疑,除了他們所經歷的事情以外還有任何的真實。當然,尼歐的故事也與其相似,尼歐發現自己生活在囚禁中,或者更確切的說,發現自己被黑色的電纜線所束縛,電纜線刺激著母體產生幻覺。尼奧看到其他不知情的囚犯的情景時感到很驚駭,他們沉睡在有插孔的膠粘的粉紅色的洞穴夾層中,尼奧不想接受這個事實,即它現在所看到的是真實的,而在此之前,他一直生活在一個夢世界里,莫斐斯使尼奧相信:這些人中的大部分都還沒有做好準備被拯救。尼奧的恢復過程是痛苦不堪的。為什么我的眼睛有些疼痛?尼奧問道。因為你從來沒有用過它們。莫斐斯回答他說。
什么是真實,你如何定義真實?柏拉圖的寓言故事指出并鼓勵讀者們面向一個更高層次的現實。我們所有人就如同這些囚犯一樣,因為我們經常錯誤地認為:我們所生活的現實就是存在著的最真實的最高層次的現實。我們在現實的水平上所經歷的一切都是通過我們的五大器官所獲得的,他們只是對更高層次的現實可憐的模仿。我們可以聞到花香,聽見流水聲,觸摸到柔和的葉片。但是所有這些事情只不過是現實的模仿,只是復制品。視覺、嗅覺、聽覺、觸覺或其他什么感覺向你的大腦傳遞某些信息,你認為這些是真實的?我們只是在用感覺這種東西盡力為我們的大腦來模仿或形容這個現實的客觀物質世界。更高層次的現實怎樣才能為我們所知?理解的重要性不是通過感覺而是要通過智慧。墨菲斯告訴尼歐,沒有人會告訴你母體是什么。你必須親眼目睹。當然這不是字面上的視覺,而是一種能夠使你理解母體的直接的會意。尼歐也認識到智慧比感覺更加重要,因此湯匙根本不存在。柏拉圖認為智慧和身體是背道而馳的,人們在出生時這二者的錯誤結合造成了記憶的損失,也就是我們常說的健忘癥。在去見墨菲斯的路上,尼歐曾考慮過退出,但是崔妮蒂的一句話促使尼歐改變心意。崔妮蒂說,你活在這個虛擬的世界里,尼歐,對它很清楚,只有一個后果,我知道,那不是你想要的。
我們大多數人都會想當然地以為,世界幾乎就像我們所看到、聽到的和感覺到的那樣存在著。在你看來,你躺在沙發上看電影,這就是現實的存在。你幾乎不會去懷疑它的真實性。然而重要的是,一旦對它表示懷疑,你就會看起來像一個神經質,當然誰會對它提出質疑呢?
同樣,托馬斯安德森認為自己是一個合格的公民,會幫助房東太太倒垃圾,同時在一家軟件公司上班。從這個層面上說,安德森對真實世界的篤信和我們都是一樣的,同時這就解釋了為什么對他而言,得知他生活的那個世界根本就不是真實存在的是如此痛苦。我們從電影中知道安德森平凡但是舒適的生存空間是由計算機系統操縱,系統在他的大腦里產生的一個虛擬制造的假象。人類在里面不斷地出生、成長和成熟,同時被用作更新的能量源泉。
正如莫斐斯向尼歐解釋的那樣,這個虛擬世界,也就是母體是無處不在的:它就在我們身邊,隨處可見。即使是現在,它就在這個房間里。你可以從窗戶外看到它,你打開電視的時候也能看到它。你上班的時候能感覺得到它,甚至是你上教堂時,納稅時也是一樣。它就是虛擬世界,在你眼前制造假象、蒙蔽視聽。尼歐,你是一個奴隸。像其他人一樣,你一生下來就注定要被奴役,一生下來就生活在一個沒有知覺的牢獄里,一個心靈的牢籠。安德森以及和他同時代的人都被欺騙了,他們錯誤地認為他們生活在這個世界上,可以自由的看報,看電視,沖澡。然而殘酷的真相卻是,他們只不過是被拘獲在小小的容器里,容器搜集他們的生物電能,分配給奴隸主似的計算機系統。當尼歐得知事情的真相時,他感到很不適應,難以接受,試圖回到他原先的在母體內的生活,盡管那是虛假的。賽福發現真相后的情形更加嚴重,于是背叛莫斐斯以換取在母體內過一種富有的、地位顯赫的然而是虛假的生活,這便是無知是福。《黑客帝國》在哲學界也引發了不小的騷動,一些哲學家們甚至聲稱,我們自己可能也被束縛在幻想世界里。
在哲學上,我們所看到、聽到和感覺到的世界可能是一種幻覺。懷疑論的擁護者們提出了這種假說。他們認為我們不可能確切地知道客觀世界的存在。因此,他們主張,對我們關于客觀世界的認識進行懷疑是有道理的。笛卡爾在《哲學沉思錄》中提出了一個頗具影響力的懷疑性論點,只有是絕對確定的那些信念才會通過笛卡爾的檢驗標準。只有這樣的信念才能夠成為科學可以真正依靠的基礎。因此。首先進入這種信念懸置過程的是笛卡爾在感覺的基礎上所形成的那些信念。我們認為自己通過視覺、聽覺、觸覺、嗅覺和味覺收集到的一些信息的觀點是正確的。例如,當我們看見同學在捧著書時,我們會想當然的認為他一定在用功看書。但是有時候,我們會發現感覺欺騙了我們。尤其是在觀看非常小或者是非常遠的物體時,我們更會被感覺所欺騙。但是,這種情況同樣也適用于其他物體。我們認為同學一定在看書,說不定此時他心猿意馬,期盼著下課鈴聲響起。由于我們的感覺有時候會欺騙我們,因而,我們建立在感覺基礎上的許多信念并不能夠滿足笛卡爾的高標準要求,因此他使得這些信念失去了應有的作用。笛卡爾進一步指出,當我們做夢的時候,可能在你看來,自已正坐在椅子上認真的看書,但實際上你正躺在床上酣睡。除非我們醒過來,否則我們無法分辨出自己是在看書還是在睡覺。
這是當尼歐提出疑問時莫斐斯加以確認的一種觀點:尼歐,你曾經做過一種夢,在夢中你感覺是如此的真實么。要是你醒不過來怎么辦?你該如何分辨夢中的世界和真實的世界?笛卡爾在夢的論證的基礎上總結出一種觀點,就是:感官體驗是一種不可信賴的確證機制,因此他對于在感官證據的基礎上形成的所有信念都表示懷疑。 從哲學層面上而言,當我們正在檢驗支持或者反對懷疑論的論點的時候,一個最嚴格的標準是十分必要的。然而,從日常生活的層面上而言,它們太嚴格、太苛刻了。比如,如果同學問你的生日是什么時候時,你說生日這東西真的存在嗎,時間真的存在嗎,同學肯定會認為你瘋了。這是因為,在不同的層面上知識包含不同的標準。在某些哲學層面上,我們給知識施加非常嚴格和苛刻的標準是十分恰當的。在日常生活的層面上,我們施以那些我們比較熟悉的正常標準也同樣正確,這些標準最大限度上滿足了我們所共享的常識性的知識。在日常生活的層面上,我們確實知道我們在哪里,我們的生日是什么時候。因此,你的確知道關于你自己以及你周圍的世界的很多事情,你通過每天的經歷獲得對某些事物的信念是真實的。你知道太陽從東邊升起,魚生活在水中。因此我們應該抵制笛卡爾的懷疑論設置的非常特殊的主張。進一步分析,我們能夠辨別夢里和醒著的時候的經歷本身就設定我們已經意識到這兩種經歷以及兩者之間的差別。我們能夠很明顯的討論兩者之間的差別正是因為它們之間卻有不同,我們已經意識到不同。由此可以得出結論,我們有足夠的理由來證明我們有關世界存在的知識,有關世界的本質和構成的知識都是正確的。
我們需要對賽福這個人物加以強調,他與史密斯進行了一場交易。賽佛明明知道母體不是真實的,但是他認為自己只要對真實的世界視而不見,他就能重新回到那個虛假的快樂世界中去。這是典型的享樂主義,快樂成了他活著的唯一理由。但是實際上,利用電極產生快樂的經歷,只是讓我們看起來極其快樂而已。于是,諾齊克問道:你愿意被插上插頭然后在機器里過這種生活嗎?賽佛回答我愿意。但是我們大多數人會更加謹慎,把我們的生活交給電極刺激是否妥當。諾齊克用一系列觀點駁斥了向計算機屈服的人。他說:我們想要去做某些事情,而不只是擁有做哪些事情的經驗。計算機系統不允許我們以任何形式與現實取得聯系,而不顧大多數人不得不這樣做的強烈愿望。我們意識到我們不會通過計算機機器來體驗生活,我們意識到經驗之外有更重要的事情。
到底存不存在真實的世界,這的確是一個令人費解的問題,這正是《黑客帝國》這部電影讓我著迷的地方,不同的人從不同角度觀看這部電影,就會獲得不同的哲學體驗。這部電影中濃密的化不開的哲學思考,讓人對人生,世界有了不同以往的觀念,打破了我們的固有思考方式,電影也應當是這樣,讓人咀嚼回味。
《黑客帝國》影片觀后感3
或許你都能夠在《黑客帝國》中找到。這部電影不是隨意潑灑出來的一時靈感,在他的背后有一個明確的計劃并且是有意與哲學聯系在一起,影片中充斥著與哲學有關的重大命題以及暗示。因為電影中的哲學知識太廣太深,雖然精彩的電影劇情徐徐鋪開,但對于一般人來說,還是太晦澀難懂。
尼歐被什么是真實困擾著。莫斐斯告訴尼歐,他一生下來就活在一個心靈的牢籠之中。即使是監獄里的囚徒,枷鎖下的奴隸,你可控制他的身體,但永遠無法控制他的思想。然而真正的危機在于你根本不知道自己生活在一個心靈的牢籠里,你的思想也被別人控制,因而你沒有要從那里逃離的強烈愿望,這無疑是最可悲的一件事。生活在這樣的桎梏里,即使被拯救心靈一樣是被捆綁著。柏拉圖的《理想國》中這樣描述,假設他們中的一個人被解放了,被迫突然站起來,把頭轉過來,眼睛在燈光的照耀下活動;所有這些動作都將會是很痛苦的,他會感覺頭暈目眩而無法辨認出某些物體,雖然這些物體的影子他曾經看到過。如果有人告訴他,他以前所看到的東西都是些毫無意義的幻覺,你認為他會說什么呢?但是現在,真實近在咫尺,他看到的是更加真實的物體,那么他會有一種更加真實的感覺嗎?他不會感到困惑嗎?不會認為現在給他看的物體不可能像他以前看到的那樣真實么?這種寓意剛好可以形容尼歐從母體中獲得解放時的困惑。洞穴里的囚犯們脖子上、手上以及腳上都戴著鐐銬,他們從一生下來就是這個樣子,因此他們對于其他的生活方式根本就是聞所未聞,見所未見的。這些囚犯們根本就不知道自己是囚犯,他們不會懷疑,除了他們所經歷的事情以外還有任何的真實。當然,尼歐的故事也與其相似,尼歐發現自己生活在囚禁中,或者更確切的說,發現自己被黑色的電纜線所束縛,電纜線刺激著母體產生幻覺。尼奧看到其他不知情的囚犯的情景時感到很驚駭,他們沉睡在有插孔的膠粘的粉紅色的洞穴夾層中,尼奧不想接受這個事實,即它現在所看到的是真實的,而在此之前,他一直生活在一個夢世界里,莫斐斯使尼奧相信:這些人中的大部分都還沒有做好準備被拯救。尼奧的恢復過程是痛苦不堪的。為什么我的眼睛有些疼痛?尼奧問道。因為你從來沒有用過它們。莫斐斯回答他說。
什么是真實,你如何定義真實?柏拉圖的寓言故事指出并鼓勵讀者們面向一個更高層次的現實。我們所有人就如同這些囚犯一樣,因為我們經常錯誤地認為:我們所生活的現實就是存在著的最真實的最高層次的現實。我們在現實的水平上所經歷的一切都是通過我們的五大器官所獲得的,他們只是對更高層次的現實可憐的模仿。我們可以聞到花香,聽見流水聲,觸摸到柔和的葉片。但是所有這些事情只不過是現實的模仿,只是復制品。視覺、嗅覺、聽覺、觸覺或其他什么感覺向你的大腦傳遞某些信息,你認為這些是真實的?我們只是在用感覺這種東西盡力為我們的大腦來模仿或形容這個現實的客觀物質世界。更高層次的現實怎樣才能為我們所知?理解的重要性不是通過感覺而是要通過智慧。墨菲斯告訴尼歐,沒有人會告訴你母體是什么。你必須親眼目睹。當然這不是字面上的視覺,而是一種能夠使你理解母體的直接的會意。尼歐也認識到智慧比感覺更加重要,因此湯匙根本不存在。柏拉圖認為智慧和身體是背道而馳的,人們在出生時這二者的錯誤結合造成了記憶的損失,也就是我們常說的健忘癥。在去見墨菲斯的路上,尼歐曾考慮過退出,但是崔妮蒂的一句話促使尼歐改變心意。崔妮蒂說,你活在這個虛擬的世界里,尼歐,對它很清楚,只有一個后果,我知道,那不是你想要的。
我們大多數人都會想當然地以為,世界幾乎就像我們所看到、聽到的和感覺到的那樣存在著。在你看來,你躺在沙發上看電影,這就是現實的存在。你幾乎不會去懷疑它的真實性。然而重要的是,一旦對它表示懷疑,你就會看起來像一個神經質,當然誰會對它提出質疑呢?
同樣,托馬斯安德森認為自己是一個合格的公民,會幫助房東太太倒垃圾,同時在一家軟件公司上班。從這個層面上說,安德森對真實世界的篤信和我們都是一樣的,同時這就解釋了為什么對他而言,得知他生活的那個世界根本就不是真實存在的是如此痛苦。我們從電影中知道安德森平凡但是舒適的生存空間是由計算機系統操縱,系統在他的大腦里產生的一個虛擬制造的假象。人類在里面不斷地出生、成長和成熟,同時被用作更新的能量源泉。
正如莫斐斯向尼歐解釋的那樣,這個虛擬世界,也就是母體是無處不在的:它就在我們身邊,隨處可見。即使是現在,它就在這個房間里。你可以從窗戶外看到它,你打開電視的時候也能看到它。你上班的時候能感覺得到它,甚至是你上教堂時,納稅時也是一樣。它就是虛擬世界,在你眼前制造假象、蒙蔽視聽。尼歐,你是一個奴隸。像其他人一樣,你一生下來就注定要被奴役,一生下來就生活在一個沒有知覺的牢獄里,一個心靈的牢籠。安德森以及和他同時代的人都被欺騙了,他們錯誤地認為他們生活在這個世界上,可以自由的看報,看電視,沖澡。然而殘酷的真相卻是,他們只不過是被拘獲在小小的容器里,容器搜集他們的生物電能,分配給奴隸主似的計算機系統。當尼歐得知事情的真相時,他感到很不適應,難以接受,試圖回到他原先的在母體內的生活,盡管那是虛假的。賽福發現真相后的情形更加嚴重,于是背叛莫斐斯以換取在母體內過一種富有的、地位顯赫的然而是虛假的生活,這便是無知是福。《黑客帝國》在哲學界也引發了不小的騷動,一些哲學家們甚至聲稱,我們自己可能也被束縛在幻想世界里。
在哲學上,我們所看到、聽到和感覺到的世界可能是一種幻覺。懷疑論的擁護者們提出了這種假說。他們認為我們不可能確切地知道客觀世界的存在。因此,他們主張,對我們關于客觀世界的認識進行懷疑是有道理的。笛卡爾在《哲學沉思錄》中提出了一個頗具影響力的懷疑性論點,只有是絕對確定的那些信念才會通過笛卡爾的檢驗標準。只有這樣的信念才能夠成為科學可以真正依靠的基礎。因此。首先進入這種信念懸置過程的是笛卡爾在感覺的基礎上所形成的那些信念。我們認為自己通過視覺、聽覺、觸覺、嗅覺和味覺收集到的一些信息的觀點是正確的。例如,當我們看見同學在捧著書時,我們會想當然的認為他一定在用功看書。但是有時候,我們會發現感覺欺騙了我們。尤其是在觀看非常小或者是非常遠的物體時,我們更會被感覺所欺騙。但是,這種情況同樣也適用于其他物體。我們認為同學一定在看書,說不定此時他心猿意馬,期盼著下課鈴聲響起。由于我們的感覺有時候會欺騙我們,因而,我們建立在感覺基礎上的許多信念并不能夠滿足笛卡爾的高標準要求,因此他使得這些信念失去了應有的作用。笛卡爾進一步指出,當我們做夢的時候,可能在你看來,自已正坐在椅子上認真的看書,但實際上你正躺在床上酣睡。除非我們醒過來,否則我們無法分辨出自己是在看書還是在睡覺。
這是當尼歐提出疑問時莫斐斯加以確認的一種觀點:尼歐,你曾經做過一種夢,在夢中你感覺是如此的真實么。要是你醒不過來怎么辦?你該如何分辨夢中的世界和真實的世界?笛卡爾在夢的論證的基礎上總結出一種觀點,就是:感官體驗是一種不可信賴的確證機制,因此他對于在感官證據的基礎上形成的所有信念都表示懷疑。
雖然關于夢的論證使我們有理由懷疑我們關于物質世界的看法是否正確,但或許大家會說,無論在現實還是夢中,我們都會相信,1+1=2,或者我們的母親是個女的等等,難道這個也要懷疑嗎?笛卡爾卻思考更為根本性的東西,在《沉思錄》中,笛卡爾假設有一個法力無邊,狡猾無比的惡毒的魔鬼費盡心思地運用它所有的法力來欺騙我,這個惡魔甚至可以更輕而易舉地誤導我們,它連1+1=2,母親是個女的,都可以改掉。惡魔直接改了我們的腦電波,讓我們腦袋里生成1+1=5,母親是男的等非主流現實,我們甚至不能說它是錯的,只是我們現在說它是錯的,假如我們存在于母體的話。而且這個惡魔甚至可以更輕而易舉地誤導我們,使我們錯誤地認為在我們之外還存在著一個物質世界,而實際上天空,空氣,地球,顏色,形狀,聲音,以及所有的客觀事物只不過是夢中的幻象,是它早就制造出來用以影響我們的判斷力。因而,笛卡爾推斷說,我會認為自己沒有手或眼睛,或肉體,或血液,或感覺,但卻錯誤地相信我擁有這些東西。我們很難想象如何說明我們的生活不是由一個惡毒的魔鬼所制造的假象。那些看過《黑客帝國》的人可能確實有理由懷疑,即我們認為的自己所過的有意義的生活實際上是由智能計算機系統植入我們大腦中的一種假象。
彼得安格也是一名懷疑論立場的擁護者,他提出了另一種可能性,他認為欺騙我們的不是一個邪惡的魔鬼,而是一個邪惡的科學家。在我們的世界存在著書架,桌子以及此類的物體,這種共同的信念只不過是由一個邪惡的科學家在我們大腦里精心制造的一種假象,一個超級神經專家,他運用電腦產生電子脈沖,然后轉化成電極強加于我們中樞神經系統的相關部位上。運用這些電子脈沖來刺激我們的大腦,科學家欺騙了我們,使我們錯誤地認為存在者椅子和書箱等東西,事實上根本就不存在這些東西。在這一種假說下沒有人能夠確信不存在這樣一個利用電極欺騙我們邪惡科學家。同樣,你無法確信你真的是坐在椅子上,讀著這本書,因為你從來都無法深信不疑地知道你到底會不會受到一個惡毒的神經專家的操縱或者是像母體一樣的計算機系統的操縱。進一步想象一下,我們的大腦通過外科手術身體分離出來,被放在裝滿了供給大腦營養的化學物質的容器里面。一個強大的計算機把電子脈沖傳送給我們的大腦,于是我們的大腦就會產生出幻想,比方說,我們在沙發上讀書。與此同時,我們被分離出來的大腦始終漂浮在科學家實驗室里的那些容器中。計算機程序足夠高級,能夠對我們的大腦試圖產生的行為做出適當的反饋。例如,你的大腦努力地想使你的身體從沙發上站起來,計算機可以提供適當的脈沖以確保你可以從椅子上站起來走到廚房去。這種情節明顯與電影《黑客帝國》里人們所面臨的情形很相似,人們是否會懷疑自己是不是處在這樣的一種困境之中呢,事實上沒有人能夠回答這個問題。
幸運的是,持非懷疑論的哲學家們對這些令人困惑的問題做出了許多有力的回答。首先,很重要的一點就是要指出,這些假定只是一種可能性,而且還是一種非常不太可能的可能性。我們不辭辛勞地去理解笛卡爾懷疑理論,這個事實在很大程度上是因為他提出了一種哲學上的特殊情況,即對一種可以達到科學的最高理想境界的探求。需牢記的是,對笛卡爾而言,我們不可能絕對地確定惡魔(或者是一個邪惡的計算機系統)沒有利用我們的感官來欺騙我們,因此,笛卡爾論辯說,我們不能運用感官來論證我們關于知識的那些主張是正確的。
從哲學層面上而言,當我們正在檢驗支持或者反對懷疑論的論點的時候,一個最嚴格的標準是十分必要的。然而,從日常生活的層面上而言,它們太嚴格、太苛刻了。比如,如果同學問你的生日是什么時候時,你說生日這東西真的存在嗎,時間真的存在嗎,同學肯定會認為你瘋了。這是因為,在不同的層面上知識包含不同的標準。在某些哲學層面上,我們給知識施加非常嚴格和苛刻的標準是十分恰當的。在日常生活的層面上,我們施以那些我們比較熟悉的正常標準也同樣正確,這些標準最大限度上滿足了我們所共享的常識性的知識。在日常生活的層面上,我們確實知道我們在哪里,我們的生日是什么時候。因此,你的確知道關于你自己以及你周圍的世界的很多事情,你通過每天的經歷獲得對某些事物的信念是真實的。你知道太陽從東邊升起,魚生活在水中。因此我們應該抵制笛卡爾的懷疑論設置的非常特殊的主張。進一步分析,我們能夠辨別夢里和醒著的時候的經歷本身就設定我們已經意識到這兩種經歷以及兩者之間的差別。我們能夠很明顯的討論兩者之間的差別正是因為它們之間卻有不同,我們已經意識到不同。由此可以得出結論,我們有足夠的理由來證明我們有關世界存在的知識,有關世界的本質和構成的知識都是正確的。
我們需要對賽福這個人物加以強調,他與史密斯進行了一場交易。賽佛明明知道母體不是真實的,但是他認為自己只要對真實的世界視而不見,他就能重新回到那個虛假的快樂世界中去。這是典型的享樂主義,快樂成了他活著的唯一理由。但是實際上,利用電極產生快樂的經歷,只是讓我們看起來極其快樂而已。于是,諾齊克問道:你愿意被插上插頭然后在機器里過這種生活嗎?賽佛回答我愿意。但是我們大多數人會更加謹慎,把我們的生活交給電極刺激是否妥當。諾齊克用一系列觀點駁斥了向計算機屈服的人。他說:我們想要去做某些事情,而不只是擁有做哪些事情的經驗。計算機系統不允許我們以任何形式與現實取得聯系,而不顧大多數人不得不這樣做的強烈愿望。我們意識到我們不會通過計算機機器來體驗生活,我們意識到經驗之外有更重要的事情。
《黑客帝國》影片觀后感4
昨天晚上加今天早上把《黑客帝國》給看了,真長啊。。然后發現其實很早以前,大概是初中的時候看過一遍,但是當時沒啥感覺,只記得一些比較令人害怕的場景了,比如說尼爾吃下藍藥丸,從母體里出來的那個場景。
但是如今看來,終于有些看懂了,這部電影里的世界觀真是宏大啊,讓人有一種看到大海看到天空的寬闊之感。
首先是“自由”,know yourself , set your mind free。談論自由,就得說到約束。在matrix創造的這個世界里,約束就是模擬現實世界的各種算法生成的規則,這些約束的影射就是大腦形成的對規則的畏懼。正是因為這些畏懼,游戲里的人無法得到真正的自由。
整部電影總結成一句話,就是男主尼爾不停的領悟并打破規則成為“神”的成長之路。出手是可以變快的,隔十幾米的大樓是可以隨隨便便跳過去的,子彈是可以躲過去的,甚至生死都是浮云,越過了大腦的假象,死的都是可以復活的,最后還克服了重力,飛上了天空,成為了超人(誤)。因為這是在游戲里,所以一切都是可以解釋的,史密斯不過是一段代碼,擁有解碼能力和黑客技就能黑掉一切。
然而我突然想,男主的“神”畢竟只能在matrix創造的那個世界中,當他回到身體所在的那個現實世界,他還能手撕鬼子,躲過子彈么。甚至腦海里已經構思了一個在與matrix的斗爭中不斷依賴matrix,因為matrix才能給他“自由”,最后不斷迷失,丟掉初衷的大反派科幻小說了。但是大母雞一語驚醒夢中人,其實現實世界也是一樣的,也是腦海中存在了各種規則,被思維所束縛的。心無涯,則思想無涯,則身體無涯。雖然我想的科幻小說也挺有意義的,但從某方面說明了我的思想太狹隘了,而這才是《黑客帝國》最最精髓的地方,你的大腦對規則感到恐懼,所以你無法自由。
《黑客帝國》影片觀后感5
說實話,第一次看《黑客帝國》這部電影時,我并沒有看懂,更不用說參透其中的內涵了,甚至一度相信電影中的“Matrix”概念,認為自己確實有可能生活在一個由電腦所制造的活生生的虛擬世界中,影片中,墨菲斯問尼奧:“你是否曾做過這樣的夢,夢中的一切真切得如同真實一樣。要是你無法從這樣的夢中醒來會怎么樣?你怎么確定自己能分清楚夢幻世界與真實世界?”我同樣也在問著我自己:我現在到底是在夢中還是清醒,到底是生活在現實還是生活在虛幻中?
這不禁讓我聯想到佛教中的“空”的概念,佛教告訴我們,世界的真相是空性的,不僅是世界,連我們自身也是空性的。《黑客帝國》中的主人公原來是蕓蕓眾生的一員,像我們每個人一樣,執迷于這個虛幻的世界里。就像佛教里說的,佛是覺悟的人,人是未覺悟的佛。我們大部分人都是沒有覺悟的,因為我們只看到了名利兩種東西,一心只追逐名利,反而將自己遺忘。但電影中的主人公尼奧不愿一輩子在名利的追求中從生到死,他開始懷疑這個世界的真實性,開始懷疑自己,懷疑一切。
尼奧通過網絡發現了另外一個世界的存在,這個發現的過程其實也就是他覺悟的過程,這是一個痛苦的過程,他發現原來自己一直生活在虛幻之中,而真實的自己卻在另一個空間里被束縛著,也就是說,即使你現在覺得幸福抑或痛苦,其實都是一種幻覺,因為你看到的一切都是電腦程序的設計,是你自己意識的一種創造。
所以,要想找回真正的自己,就要把眼前的一切都看空,即佛教中所說的“色即是空,空即是色”,真正的自己,是自己的本心。我們的本心,像電影中尼奧的肉身一樣,--滿了管子,固定在一個個小小的容器中,難以逃脫,如果不拯救出真實的自己,我們的本心將會一直被囚禁,遭遇一次次的痛苦的輪回,一直生活在假象之中。
最終,尼奧覺悟了,成為了“the one”(救世主),成為了佛,他看透了一切,認識到世界原本是虛幻的,就像一堆程序那樣沒有實際存在意義,就在尼奧覺悟的那一剎那,他擁有了不可思議的力量,他可以控制子彈,爆發出神一般的法力,普通人生活在虛擬世界中之所以能力有限,受到電腦人的統治,就是因為將虛幻的世界當做真實,為程序所束縛,影片中尼奧一旦真正相信自己其實根本不受程序之操縱,馬上就可以讓子彈在空中停留,也可以像電腦人那樣不受限制地自由變化,在虛擬世界中隨心所欲。當然從根本上說,尼奧的法力其實也是虛幻的,也是一種意識的產物,但是重要的是,尼奧在覺悟了之后,找回了自己的本心,用自己的智慧去拯救整個世界的蕓蕓眾生。
影片中有一個令我印象十分深刻的場景:在祭司家中,一個小僧人盤腿而坐,眼睛十分明亮清澈,他能夠將湯匙彎曲,但同時又說湯匙其實不存在,當他把湯匙舉到尼奧面前時,我們在湯匙中看到了尼奧的映像,這個映像就代表著真實與透明,這與佛教中所說的“時有風吹幡動,一僧曰風動,一僧曰幡動,議論不已。惠能進曰:不是風動,不是幡動,仁者心動。”既然湯匙不存在,那么尼奧的映像同樣不存在,這只是幻覺,同時暗示了影片所說的“Matrix”的所在。
總之,《黑客帝國》暗示了我們所認識的世界是幻覺,彰顯了夢世界與真實世界的區別,強調了解放心靈的作用,這對于處在一個物欲橫流的世界中的我們是十分有用的,而這不也正是佛教的真諦所在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