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親愛的觀后感
電影親愛的觀后感1
今天我看了【親愛的】這部電影。這是一對即將離婚的夫妻,可是孩子鵬鵬突然不見了,為了尋找孩子他們遇到了不平凡的事情。
當父親在網上發布了尋子視頻以及自己的電話號碼時,許多人因為錢,而頻頻打電話給他。但是每一次打電話的人都是騙子。當父親帶著希望去見“兒子”時,卻又失望的回歸。我覺得,當一個人騙自己孩子在身邊時,那自己心里沉重的石頭就不會墜落,也會讓自己覺得尋找孩子還有希望。到了后面沒人騙自己了,就覺得大海撈針,不知從哪找孩子。這時,自己將會沒有動力。
當他們找到孩子時,心里百感交集,當他們得知,因為自己的孩子已經離開自己三年,所以因為時間的消磨,孩子已然不認識他們了。孩子對父母說的第一句話就是,“警察叔叔,快把他們抓起來”。他們三個熟悉的陌生人就這樣對視著。
出了警察局,這位堅強的父親瞬間淚流滿面,已經找到了孩子,孩子卻又不認識父母了,這對每一個父母來說是殘酷的。
而鵬鵬的養母為了要回身在福利院的吉芳,曾多次找到福利院的校長,要求見一面吉芳,可是都被婉拒了,就為了見一面吉芳,她爬上了電線桿,與自己的“孩子”通話。
雖然這位養母不是一位真正的母親,但是她已經做到里一個母親的責任。
這部電影讓我感受到了那一對“夫妻”和那一位養母對孩子的窮追不舍的偉大的愛。
電影親愛的觀后感2
今天,我們去看了一部電影——《親愛的》。講的是一對已經離婚的夫妻,把三歲的孩子給弄丟了,為了找到孩子,夫妻倆從此踏上了艱難的尋子之路,經歷了許多困難與波折,在希望與失望中徘徊,差點絕望時,終于找回了孩子。
看到這里,我情不自禁地流下了眼淚!在這個世界上,最愛我們的人就是我們的父母啊!這時,我想起了父母在生活中對我的情景……
當我半夜發高燒的時候,媽媽急著像熱鍋上的螞蟻一樣,徹夜未眠,不停地給我量體溫,用酒精做物量降溫,還學著給我做推拿……
當我考試考砸了的時候,想象著爸媽會不會像其他人那說:“你是怎么考的,怎么那么笨,怎么那么傻呀”,會不會給我來個“竹筍炒肉”呢?結果,爸爸看了試卷,只是輕描淡寫地對我說:“沒關系,失敗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你失去面對的勇氣,下次加油就好……”。而媽媽呢,只是與我一起重做了一遍錯題,告訴我什么地方容易錯而已。父母的愛與包容讓我無地自容,暗暗發誓,下一次,一定要注意檢查,取得更好的成績!
當我在圍棋比賽中取得冠軍時,我沉浸在勝利的喜悅中,驕傲地到處炫耀。這時,媽媽走了過來,對我說:“廖烘輝,雖然你這次比賽得了第一名,但,還有四段、五段的高手呢,怎么能驕傲自滿呢?”呀,是哦,太得意了,忘了上次去高段班被殺得落花流水的事了,還是繼續努力練習吧。
當我搗蛋的時候,爸爸媽媽也沒對我下去狠手“竹筍炒肉”哦。猶記得上幼兒園那會,特別喜歡玩水,把自己的玩具都拿到水了里洗了一遍,還把爺爺的手機,媽媽的刷卡機都放進去一起洗了,后來爺爺找手機,我都不敢吭聲,就怕被打,會不會象電視演得那樣,關小黑屋?還是趕出門去?聽說手機很貴的。結果爸爸下班回來,看著泡在水桶里的東西,只是說:“來,我們一起把東西撈出來晾吧。看看,這個是助力玩具,可以放水里洗,這個是需要放電池的玩具,你放水里,它就壞了,不響了,嗯,這個手機和刷卡機也是電子設備,碰到水就壞了。爺爺沒有電話用了,怎么辦?”我低著頭不吭聲,就怕他們突然發飚。結果媽媽讓我去給爺爺道歉,爸爸卻只給我上了一堂玩具分類課。
回想起與爸爸媽媽的點點滴滴,突然感到,在我習以為常的生活中,每一件小事都包含了父母對我的愛,如果說這世界上最無私的愛是什么,我想就是父母的愛了,不管我做了什么,我想,他們都是愛我的。我要好好學習,回報他們的愛。
電影親愛的觀后感3
寒假里的一天,我們一家人在一起,觀看了一部十分感人的電影——《親愛的》,使我深有感悟。
這部影片講述了一位可愛的男孩——田鵬,因追媽媽的車,沒追上,卻被人販子拐走。他的父母十分焦急,費盡千辛萬苦:尋人啟事、上網、與其他丟失孩子的家長一起堅持不懈地尋找。幾年后,終于在一個鄉村,一位叫李紅琴的人家找到了他們丟失多年的田鵬。
天底下所有的家長都是愛自己的孩子的,俗話說“孩子是家長手心里的寶。”可有一些小孩卻不能理解。
記得有一天,寒風刺骨,天氣十分惡劣。一位弱不禁風的老人,騎著自行車,在一個賣雞蛋煎餅的小攤前停了車,對做煎餅的人說,加烤腸、烤肉、番茄醬······最后,老人還說,做好吃點,我孫子要吃。買好了,老人用一個布袋裹好,生怕涼了。現在是3:50,老人孫子所在的四(5)班放學了,老人踮起腳,努力張望著,他的孫子沒出來。過了好一會兒,老人的孫子出來了,老人連忙從包里拿出雞蛋煎餅,微笑地遞上去。哪知孫子連一句感謝的話都沒說,而且只吃了幾口,便鬧到,我要吃炸雞腿!說著將冷漠地煎餅扔給了老人。老人無耐地嘆了一口,收起煎餅,又跑去買雞腿,孫子這才安份了下來。
雖然我們還小,但一定要心存感激,不要蠻橫無理;我們一定要理解家長,不要無理取鬧。家長無私的愛著我們,那就讓我們真心地孝順家長吧,用我們的努力去回報他們的愛,他們不是一輩子都在我們身邊!
電影親愛的觀后感4
影片《親愛的》是根據真實故事改編的,講述的是田文軍的孩子被人拐走之后,一些同樣經歷的父母聯合起來去尋找被拐孩子的故事。
隨著影片的上映,“打拐”就成了社會議論的話題。失去兒子的田文軍十分后悔,因為沒有看好孩子。之后他便開始走上了尋親的艱難之路。后來發現不僅僅是只有田文軍一人有這樣的遭遇,其他的父母的孩子也被人拐走了。于是他們組成團隊,一起尋找失去的孩子。但好事多磨,在一次尋找過程中田文軍差點被騙,甚至還跳到河里,這時導演給了一個慢鏡頭,仔細刻畫田文軍入水時的狀態,于是乎一個父親對孩子深深的愛便凸顯出來。孩子被人拐走已經是十分痛苦的事情的,沒想到社會上還有人會騙田文軍的錢。社會是十分復雜的,有些人們為了利益甚至會不擇手段,比如說,欺騙他人等等這些違法犯罪的事。人的欲望是無法田足的,就好比一個有漏洞的木桶,灌再多的水也灌不田。所以我們應該試著去填補那塊漏洞。這時道德和法律成了我們約束自我的手段。
雖然尋找孩子十分艱難,田文軍身上的錢也花光殆盡。于是他便在路邊擺起了攤,并在自己的攤車上貼上尋親的廣告,一邊攢錢一邊找孩子。城管對田文軍非法流動攤子也作出了寬容處理,可見社會上好人還是有的。城管在人們眼里是十分不好的形象,社會上也出現了一些城管打人傷人的事件,但我覺得這些不能代表全部,城管作為城市地方的執法者,與社會底層的人接觸,由于百姓的不配合,執法難度大,一些城管難免會做出沖動的行為。但他們也是出于維護社會秩序的原則,他們也會保護社會的弱勢群體,像影片中同情田文軍一樣。
皇天不負有心人,終于田文軍和他離婚的妻子在偏僻村落找到了兒子田鵬。壞消息是兒子田鵬已經不認得親生父母,他只認拐賣人妻子李紅琴為媽媽。經過幾年的辛苦尋找,兒子與父母之間的親情已經疏遠了,如何將失去的愛再彌補過來成了田文軍的又一難題。村婦李紅琴其實不知道自己是丈夫拐來的,她在失去丈夫的艱難歲月里依然堅持把孩子拉扯大,足以可見她是善良的,我們應該同情她的遭遇。李紅琴為了能見孩子一面,背井離鄉,不惜一切代價甚至出賣自己的身體。她被那些受騙的父母當街暴打,承受著她不應該承受的傷害,真是個可憐的農村婦女!之后李紅琴意外的發現自己懷孕了,影片在又一矛盾中結束,留給觀眾無限聯想。到底李紅琴會把孩子生下來,去過自己的農村生活,還是把孩子打掉,繼續走上斗爭之路……
由牽連出一系列的社會問題,讓我看到人心的復雜性,社會的復雜性。社會的功利性讓人心變得扭曲,婦女,販賣事件比比皆是,我們唯有用道德法律約束自己,才能讓著個社會變得美麗一些,和諧一些。
電影親愛的觀后感5
我看過許多部電影,有讓我捧腹大笑的《奔跑吧,兄弟》;有幽默風趣的《熊出沒之雪嶺熊風》;還有讓人悲傷沉重的《親愛的》等等。最讓我感動的是《親愛的》,這部電影等于給我上了一堂刻骨銘心的課。
《親愛的》當然不是一個普遍發生的故事,但每個人都可以透過這部電影看到社會的群像,看到自己內心的焦慮和對親情的漠視,而那種丟失的深沉與悲痛,其實是每個人從生活中都能感受到、理解到的。這部電影有些悲,不一定讓人落淚,但那種深沉會深深地直戳心靈;有些希望,不一定讓人開懷大笑,但總會有一絲陽光不經意地落在眉梢,溫暖心窩。它就像大海的海浪此起彼伏,潮起潮落。然而《親愛的》不單純在講述孩子的丟失和尋找,還折射出了社會人們的行為和他們丟失的心里要尋找的。人來人往,我們迷茫,我們失去,我們的‘家’究竟在何方?我們內心的想法,心里的丟失和尋找,誰也摸不透,只會讓它在心里生根、發芽,《親愛的》就是這樣。
《親愛的》是一部讓我們感悟心靈、感悟自己的電影,它這樣一個生活題材的電影,這樣一個簡單的故事,穿插著不簡單的人物。離家的路有千萬條,回家的路只有一條。希望我們都在那唯一一條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