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來的我們觀看心得
在看完一部作品以后,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心得吧,現在就讓我們寫一篇走心的觀后感吧。是不是無從下筆、沒有頭緒?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后來的我們觀看心得,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后來的我們觀看心得1
一個人在上海,突然想到去看場電影,又碰巧最終一站傍邊就有一家影院,地圖上說僅有三百米,步行過去,選了二十分中后開場的一部《后來的我們》。
走進影院,第一個感受就是畫面很吸引人,雪鄉麋鹿,藍天雪原,后面的火車站,老街巷,除夕煙花,北京燈火,也都有引人入勝的美感。這就是電影的魅力,圖像所能傳達的信息,遠遠超越了其他的媒介,一千個觀眾,沒有一千個解讀,我想也會又一百個視角,會注意到電影中那些于自我的生命有關的元素。看電影的過程,我注意到了我不斷地投入我的經歷、好惡、情感,參與到故事情節的鋪陳之中,換句話說,我也我的這一部《后來的我們》的創作者,同場觀影的觀眾,應當是有不一樣的感受的,比如說我右手邊的女孩子就在電影結束前啜泣,左手的兩位中年觀眾則有些沉悶和嘆息,而我,則是另外一些感受。
比如說情節,中間有一段感覺很乏味,幾乎想起身離開。
人物,大時代的非典型人物,藝術化處理后的生活場景,沒有社交,沒有復雜的親戚關系,人物在原鄉的背景和北京的環境里都顯得有些單薄。
用心之作,導演處理兩人的情感變化,在分手后特意用了黑白色,暗喻離開了彼此生活就失去了色彩。在彼此重逢,敞開心懷之后,屏幕又恢復了色彩,以示內心有些部分復蘇了。在搬到地下室后,一株枝葉從窗前露頭,與地下室逼仄陰暗的環境構成鮮明的比較,暗示著生機與潛力。
立意與格局不夠,一是選擇了游戲這個領域作為男主人公的事業領域,我們看到了在低谷期男主人公沉溺于游戲而不能自拔的頹廢,也看到了男主人公作為游戲公司客服遇到“土鱉”霸道用戶的場景,固然游戲是個容易快速積累財富的領域,卻是一個消磨人類精神力的所在,與其帶來的破壞力相比,它所貢獻的委實有限。也許作者是想與時俱進地關注新生領域,但實在是選擇錯了樣板。
兩個在北京生活的年輕人,因為生活艱辛而生活在一個空間下,因為相處而生愛意,然而相處的日子里,主題仿佛僅有性愛、煮面、擼串、打游戲,在幾年的出租屋生活背景下,隨波逐流著污濁的環境,除了拾荒撿到一個破沙發的片段,沒有去主動改善自我的生活環境,窮不是理由,即便是舊沙發也能夠打掃干凈,搭上一塊雅潔的布。所以,不明白是導演編劇有意為之,為了與住上大平層豪宅構成鮮明的比較,還是自我就沒有這個意識。生活不在未來展開,房子能夠小而簡陋,能夠是租來的,可是生活必須是自我的。每一天都要認真度過。所以那里面隱含著一種赤裸裸的消費主義生活態度,即僅有有錢了,才能有(購買)好生活。
女主角選擇艱辛的北漂,是因為“在小鎮的生活,一眼就能夠看得到未來”,這讓她感到窒息絕望,男主角選擇北漂是因為要離開“那個破地方”,而每一次走過天安門,都會覺得激動,覺得那么多完美的事情在那里發生,每一天都充滿了期望。在影片的最終,女主角把自我物品都打了包,準備寄回小鎮,要在小鎮開始重新開始生活。這也是一個隱喻,經歷了職業、情感的外求,人的成熟就是不斷地走向自我的內心,就如女主角對男主角說的:你得明白你想要什么?更為確切的說,人生不僅僅是想要什么,而是需要什么。在欲望的主導下,我們想要的往往會比我們需要的多,就如臺詞里面所說的,“我們什么都有了,卻沒有了我們”,經歷許多,擁有了當年夢寐以求的財富、地位、房子、車子,驀然回首,卻發現,那個在老屋默默操持一桌子飯菜的老人,那個相濡以沫的女子,已經消失在人海中了。以往讓人熱血沸騰的夢想生活,可是是又一種平庸。又一種“一眼看的到頭的生活”。那么,在沒有我們之后,之后的生活究竟意味著什么?
后來的我們觀看心得2
《后來的我們》那是一個感情故事。十年前的見清和小曉在火車上偶然相遇,兩人懷著共同的夢想,開啟了他們奮斗的旅程,并開始了一段相聚相離的感情之路。那時候的見清和小曉還開心能遇見彼此,當時的他們認為,就算什么都不好,只要一看到對方,就會感覺有了打拼的動力,那時候的他們,對未來充滿幻想,想把全世界最好的東西都給對方,這大概就是最純真的感情吧!這是十年前的見清和小曉,那時候的他們“什么都沒有,僅有我們”。
十年后見清和小曉在飛機上重逢了,命運似乎是個輪回,在一次次的偶然下平行交叉,再交叉平行,這時候的見清和小曉,“什么都有了”卻再也沒有了我們。不管當時的承諾和誓言有多少,我相信當時的你們所說出來的那些承諾和誓言都是真的,只是時間長了,有些東西漸漸消失了,也變了。就像后來的我們依然走著,只是不再肩并肩了。后來的我們成了最熟悉的陌生人,你有時會想著,早明白是這樣的結局,我才不要與他相遇,可是你卻從未后悔過遇到他,卻很感激他給你帶來的回憶,無論在任何時刻遇見的那個人其實都是緣分。
當然每一個出此刻我們生命中的人,也都是有原因的。
或許他的到來是給你一份青春的禮物,或許是教會你什么是成長。
青春里的感情充滿著心跳、臉紅、緊張,不知所措,僅有多年后你才會發現,那才是最完美的感情。
無論這段故事的結局如何,那個人我們都深深的放在心里了。
其實你應當感激你生命中那些平淡無奇的陌生人,至少他們那一秒是屬于你的。
這個小故事告訴我們:不是所有戀愛都能走到最終,即使你們再相愛,再喜歡。此刻的我們還不夠成熟,不夠理智,還很清純、也很無知,所以我們此刻還沒有資格來談情說愛。早戀是一枚苦果,在不該品嘗的年齡你過早的摘下了它,注定那會是一個無言的結局。作為一名學生,學習才是最重要的。因為青春屬于我們的時間是有限的,我們要把握青春,做最優秀的自我。在適當的季節,我們必須會遇到最好的他。
雖然,曲終人終究還是會散,但我們的青春卻沒有遺憾!
后來的我們觀看心得3
初遇你時你是最好的你,我也是最好的我,后來的我們成了平行線,我只是知道你,你也只是知道我。
《后來的我們》上映后,電影的臺詞刷爆了朋友圈,我們也跟著臺詞劇情唏噓回憶,惋惜難過。
電影講的是每一個普通的我們都可能經歷過的青春愛情故事,那些熟悉的劇情一幕幕、一頁頁閃過滿含淚水的眼眶。其實,我們看的是電影故事,想的是自己的往事。
我們相識、相戀、相知、相愛、分手、錯過、重逢,很多年的時間,曾經愛過、失去過、重逢過、告別過。也一起并肩走,后來的我們依然走,只是不再并肩了。
都說故事能治愈傷痛和孤獨,就如同老酒能重拾友情,重見歲月痕跡,但,如果有一段感情從始至終刻在你的骨子里,印在你的腦子里,想要用老酒故事來抹去,真的是很難,都說忘記一段失敗感情最好的方式是新歡和時間,可后來事實證明,時間會讓你越來越孤僻,新歡會讓你越來越沒有原則。
小曉和見清,20--年在返鄉的綠皮火車上相遇之后相戀,那時候他們以為永遠會在一起的。那種信仰和堅定低過所有,即使生活在怎樣的艱苦環境中,一定會堅守那份沒有分量的海誓山盟,只要在一起也覺得幸福。
可愛情終究沒能抵的過現實洪流,熬過了所有的苦累、貧瘠,最終沒有跨過現實和誤解,變質的感情很難維持原有的新鮮樣的時候,愛情的結局提前預告并上演。
十年后,他們又莫名其妙的在同一個航班里相逢,這種重逢只看到了時間過得太快,無情的時間和社會的大染缸將他們各自變成了十年前世界給他們的預告,無法改變、無法逃避、無法逾越。十年的時間,他們把愛情寫成了故事,最終他們變成了最熟悉的陌生人。
“十年之后,我們是朋友,還可以問候,只是那種溫柔,再也找不到擁抱的理由。”殘忍的歌詞唱給了擋不住現實洪流的我們、你們、他們,即便曾經的我們多么堅定,多么努力,多么鏗鏘有力來維護這段感情,當后來的我們笑著講出曾經的故事的時候,我們真的很不幸。
世界上遺憾的事情太多,難以接受的事情太多,如果可以,我愿意我們沒有遇見,也不要重見。
后來的我們觀看心得4
《后來的我們》改編自劉若英的短篇小說《過年,回家》。小說講述了一對在外地打拼的年輕男女,十年間總是假扮成情侶,相約一起回家過年。期間,他們從老鄉變成朋友,從朋友變成戀人,再從戀人變成回不去的曾經。電影里也是這樣一個簡單的故事,只是背景從臺灣平移到了北京。北漂大學生林見清(井柏然飾)暗戀打工妹方小曉(--飾),女孩卻一直在有房的老男人身上尋找安全感。終于愛情戰勝了安全感,二人的老鄉情誼也進階成了戀人關系。可是短暫的熾烈之后,生活中的不堪重負慢慢讓愛情變得面目全非。沒有誤會、沒有糾纏,二人的情感經歷就是一出普通的緣起緣滅的過程。沒有刻意放大愛情的遺憾,也沒有刻意升華愛情的崇高,生活的真相就是:愛情可能敵不過平凡生活里的情緒消磨,自以為愛意熾熱其實根本還沒有學會去愛。
整部電影看下來,整體感覺還是很不錯的,特別是--的演技,更是使整部電影更加催人淚點。我愿意為你:上九天攬月,下五洋捉鱉。影片中,這句臺詞,見證了見清和小曉兩個人感情的變化,從相知到相戀,見清是有文化的大學生,小曉是高中畢業闖北京的打工妹。見清很喜歡小曉,愿意為她上九天攬月,下五洋捉鱉,真的是很浪漫的文縐縐的表白方式。對于青春期的見清來說,錯過小曉是因為沒有錢,沒有錢買房子,沒有錢買沙發,沒有錢才讓小曉那么拼的努力工作,一切都是因為沒有錢,所以他很努力很努力的工作,最后成功。見清因為小曉而功成名就,有錢有房有事業,卻沒有了小曉。曾經互相喜歡,彼此深愛的兩個人,說散就散,沒有人說得清原因,留下了一生的遺憾。
影片中兩位分手后,碰巧遇見,當井柏然深情凝視--,說:如果當時你沒走,后來的我們會不會不一樣?更戳中所有觀眾心中的軟肋。瞬間所有回憶涌上心頭,如果觀眾是故事中的主角,后來的我們是否學會了如何去愛?
如果當初我們沒分開,現在會怎樣。
我們以后也會分開,然后和現在一樣。
如果我們當初什么都不管,直接領證結婚,現在會怎樣。
我會成為你的老婆,但你會有很多的小三。
如果我們當初沒來北京,現在會怎樣。
我們會在老家過著一眼就望到老的日子。
如果這個詞很奇妙,它像是一個無底洞,讓我們試圖推理出一個答案,卻往往不了了之。不論是感情,還是人生中的任何一個選擇,如果再美好,也終將淪落為一個遺憾。
我最大的遺憾,是你的遺憾與我有關。
這是陳奕迅演唱的電影主題曲《我們》中的一句歌詞,我在看電影時,配著畫面,感觸很深。在戀愛中,即使分手,也心甘情愿把所有的痛留給自己,希望對方可以過得幸福,不要讓自己成為對方生命中的一個難以抹去的遺憾。
后來,我們什么都有了,卻沒有了我們。你我都知再也無法回到過去,那除了輕聲的一句問候,除了愿你好的祝福,還能做些什么呢?還可以做些什么呢?
往事歸零,愛恨隨意,人生,若只如初見就好了啊。
后來的我們觀看心得5
剛看了電影后來的我們,好幾次戳中自己的淚點。慶幸自己沒有去電影院看,不然走出電影院的時候怕有點尷尬。
老實說,男女主角的名字我倒是不記得了(也懶得去百度,就這么寫下去了),有幾處情節倒是深深打動我。
女主和別人戀愛的時候,男主問她,他對你好嗎,他會為你上九天攬月,下五洋捉鱉嗎?后來,男主從拘留所出來的時候,女主問他,你會為我上九天攬月,下五洋捉鱉嗎?雖然女主不太記得整句話,還是男主給補充完整的,那一刻,真的很美好。
他們熱戀的時候,男主說了那個游戲的概念,女主問如果游戲里男主人公找不到女主人公,會怎么樣。男主回答:那么他的世界就變成了黑白的。這也是為什么,多年后,兩人相見的時候,電影畫面是黑白的了。
若干年后,再次相見,男主接到孩子視頻電話,說想看爸爸左邊右邊廁所的時候,真的尷尬。這么小的孩子會好奇這些?天真的孩子在乎的應該是爸爸有沒有給自己帶什么玩具吧,酒店房間什么樣子,有沒有別人,應該是孩子媽媽想知道的吧。
其實,男主和女主有那么幾次機會可以重新在一起,一次是一個在地鐵里一個在地鐵外,還有一次是男主買了房子想要爸爸和女主一起搬進去住的時候。那么多的如果,但如果還是停留在假設,然后就沒有然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