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名字觀后感范文
《你的名字》給人的感覺只有兩個字:震撼。整部電影蒙太奇與意識流的完美結合本來就是一大亮點,以下是小編整理的你的名字觀后感范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你的名字觀后感1
《你的名字》日文原名是“君の名は”,雖然是字面意思的直譯,但更準確的意思,應該是“你叫什么名字?”,是的,就是這么一句簡單到不行的疑問句,卻成為了整部電影的主軸。
導演新海誠在接受采訪時說,他創作這部電影時的一個情感動力是2011年日本發生的3。11大地震,那場天災讓他感受到人生有著太多的不確定性和未知。
面對這份未知,新海誠給出的辦法是:說出來!對,喜歡上一個人時,就大膽問:你叫什么名字?我喜歡你!我想,這并不同于西方教育語境之下的強調個人主義的主動表達,而是更具有東方人思維特征的一種不舍:我不知道下一秒會發生什么,因此我珍惜眼前的一切!
這種不舍,當然不止愛情,它對親情、友情都是適用的,正因為我們珍視這些感情,所以我們不能混混沌沌地讓它們平白無故地消逝不見。很多人說看了這部電影之后會想結婚,但今天也看到有人在看了電影之后想分手,但換個角度看,這些情緒或許都是發自內心的,即便就一剎那而已。
周末了,不論你是一個人還是兩個人甚至一群人去看這部電影,我都建議你跟著這部電影一起“呼吸”,一同追尋內心的那份不舍。
你的名字觀后感2
去年冬天,有一部日本的動漫席卷了大陸電影榜,也曾一度引起網民狂熱議論。還有人說,帶上你喜歡的那個人一起去看吧,趁著電影余溫表白,那樣他一定會答應的。這部電影就是新海誠的《你的名字》。
很多人覺得,動漫只是拍給小孩子看的,動畫的形象,唯美的場景實在不適合成年人去觀看。其實不然,正因為是動漫,采用比較稚嫩的畫面感去講比較深刻的道理,故事演給小朋友看,道理講給大人們聽。就像那本經典的童話故事《小王子》,看似屬童話的分類,其實是在給大人講道理的一本書。
這部影片講的是一個關于相遇和重逢的故事。女主角三葉是一個生活在深山之中的鄉村女孩,母親在她很小的時候就去世了,而父親又一直忙于競選,自己與外婆和妹妹一起過著平淡無聊的生活。小鎮的生活早已令她厭倦不已,她期盼著可以去到大城市里生活。而男主角瀧則是東京的一名高中生,與父親生活,他經常會去餐廳里打工,也同樣過著平淡而又無聊的生活。故事就這樣發生了轉變,三葉在夢里進入了瀧的身體,過上了她一直想要的大城市的生活,而夢中的瀧則變成了一個帥氣的女生,面對著各種流言蜚語依然不為所動。
故事的設定奇妙不已,勾起了人們的期待感。他們就這樣在夢里交換身體,并留下日記作為交流,直到彗星的出現改變了這一切,也讓他們開始了尋找彼此的道路。
當然結局是美好的,在列車上的一瞥,彼此落下熱淚。這世間所有的相遇都是久別重逢,你等的那個人,他一定會來。
你的名字觀后感3
很長時間沒看日本片了,記憶較深的麻辣教師和忠犬八公的故事。麻辣教師是松島菜菜子演的,很早以前看的了。忠犬八公看的時間不算太長,也是幾年前的事了。今晚趁著值班的空閑,看了看去年上映的你的名字。雖然與日本有太多的民族仇恨,但是公里公道地說,有的日本影片還是拍的很有質量的。凡是拍的好的片子是不分國界和民族仇恨的,因為畢竟有些人性的東西比如愛情、善良、忠誠、正直、勇敢,都是人類所共同推崇和贊揚的。應該說是屬于道德的制高點吧。
看完影片,邊聽著主題歌邊寫點觀后感。該片的情節和以前看的美劇觸不到的戀人非常相似,都屬于生活在不同時間的兩個陌生人有了共同的交集而逐漸產生了感情。你的名字說的也是這樣一個故事,影片里有的地方也還是沒有看懂,但大體意思就是男女主角互換了身體,發生了許多奇奇怪怪的事情。兩人都在互相尋找對方,雖不至于“君生我未生,我生君已老”,但也是相遇于未識,依靠紅絲帶產生了情愫。最后,男主角追尋到了女主角生活的小鎮,喝了口嚼酒,拯救了小鎮的500個人。而男女主角也最終在不知道對方名字的情況下,苦苦互相尋覓,憑著感覺找到了對方。時空的錯覺還是前身注定的緣分?無法解釋,歸因于人的第六感吧。
越隨著年歲增長,越來越感覺有太多的東西根本無法用科學來解釋,也許人類就是一個悖論,就算到了世界末日那一天也無法完全解釋明白所有的未知問題。很多東西,只是感覺吧!
你的名字觀后感4
你是我重要的人,你是我不想忘記的人,你是我不能忘記的人,但你是誰?
空間的距離是否夠遠?
如果不夠,那就加上無情的時間,是否夠長?
如果還不夠,那就讓生與死成為天塹,是否就能讓你忘了我是誰?
天意不可違。當黃昏漸漸消散,連掌心里深藏的烙印都漸漸淡去、淡去、淡去。
從今以后,我們在某個角落擦肩而過,我們在街角的咖啡店鄰桌而坐,我們呼吸同一片空氣,我們仰望同一片星空,我抬頭看到是你,你低頭看到是我。但卻難以開口說“嗨,我是否曾經見過你?”
忘記你是宿命嗎?我問天。
如果注定會忘記你,當初何必認識你?
如果注定會忘記你,夢里怎么都是你的影子?
如果注定會忘記你,為何還會拼命想要記住你?
如果注定會忘記你,為何還有一個聲音在不停的告訴我,我在尋找著什么。
我記不起你的名字,我記得起與你相逢的風景。我不知道你在哪里,我踏遍山川河流去找你。我呼喊,不停的呼喊,每次都越來越大聲的喊出你的名字。我奔跑,我不停的奔跑,每一步都帶著你的氣息。我回到你的時間,我來到你的面前,即使是一片虛無的影子我也想握住你的手,就這么握著、握著,再也不能讓它們分開。
學會堅強、學會執著、學會永不放棄、學會認真努力,終有一天,我們會穿過天與地、跨過生或死,終有一天生命不再是一場孤獨的旅行。那里有鮮花開放和陽光燦爛,有你的名字和我的姓氏!
你的名字觀后感5
今年的日本電影市場,因為一部動畫電影陷入到"癲狂狀態"。它就是新海誠的作品——《你的名字.》。這部電影在日本電影市場不斷取得傲人票房奇跡的同時,也在全球各地接連上映,今天,我們就來說說這部神奇的動畫電影《你的名字》。
一直以來,新海誠就像一個沉浸在偏科世界的藝術特長生,工于美妙絕倫的畫面渲染,很少去改進他的內心戲獨白和世界系故事。他也一度把制作目標,鎖定在了用智能手機和平板電腦也能看出 1080P效果的觀眾人群上。在試圖做成吉卜力動畫大片,結果遭遇失敗的《追逐繁星的孩子》后,這部明顯年輕化、主打校園群體、借助東寶大規模發行的《你的名字》居然成功了,而且是一舉改寫紀錄,勢如破竹。這對于新海誠的中國粉絲不可以想象,對日本本土,同樣無法想象。
《你的名字》還是一部關乎"尋找什么"的后3·11時代(即2011年3月11日的日本大地震)映畫。表面上,這是一個純真但卻流俗的一見鐘情故事。在世界系概念的基礎上,加入了時空旅行者和平行世界的世界觀設定,又借少男少女互換身體,制造不準亂花錢,不準改變人際關系之類的二次元小幽默。實際上,它是在肯定,有個對你來說很重要的人,他一直在等著你去尋找。大災難,意味著你可能永遠不會遇不上這個人,生命中也有奇跡的發生。那么,電影就是在幫你完成這種想象的心愿。
你的名字觀后感6
這部電影講述的是一對男女之間平常是令人難忘的緣分。
在影片的開頭,一顆彗星劃過天際,天地下兩個截然不同的人便是互換了身份,卻恍若是一場夢,夢中留下的只有紙上的“你是誰?”這幾個字。
瀧是大城市一所高中的學生,對未來已經有了規劃,而住在鄉間小鎮的三葉卻依舊為著身邊的一些瑣事煩惱迷茫。平常的一個夜晚,彗星劃過,天醒來時卻發現自己身處于陌生環境之中。從開始的害怕,尷尬,到后來逐漸適應,甚至是有些期待。一次次的互換,讓兩人越發想要接觸對方。可茫茫人海,找一個人談何容易?瀧一步步的去尋找三葉,找到的卻是一個被彗星所毀滅的小鎮。最終,兩人在夕陽下奔跑,穿越了時空的界限,奔向對方,在彗星降臨前相擁。一切都改變了。
兩人決定在手心里寫上對方的名字,防止遺忘。在彗星落地之后,一切塵埃落定,只是三葉沒來得及寫上名字,而瀧的手心里寫著的卻赫然是:我喜歡你。
記憶都被抹去,就連用來互通消息的日記也消失不見。一切仿佛都是一場夢,夢醒之后,誰也不記得誰。卻在最后,不由回頭,問道:“你的名字是?”
兩人之間的情感何其復雜,似愛,卻不是。銘記對方最主要的原因,也不是因為此,而只是因為對方改變自己人生,因為有了一段可以回味的青春,被對方所救贖,從迷茫徘徊中脫身而出。
當他們在夕陽下奔跑時,也許已經明白這可能是最后一面,卻依舊向前,這便是朝氣的青春,我們無所畏懼,縱使前方是荊棘,我們也愿意用遍體鱗傷的代價去擁抱。畢竟生活總不是那么平穩的,人總是要向前。無論會有多么痛苦,我們總不可能待在原地。既然無法改變過去,那便去創造未來。
你的名字觀后感范文相關文章:
★ 觀后感格式范文
★ 觀后感格式范文
★ 觀后感格式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