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你的名字電影觀后感
寫作文不同的人都有各自的想法和說法,所以每個人寫出來的文章都不一樣,這就是寫作的秘訣。這里給大家分享一些有關你的名字電影觀后感,希望對大家能有所幫助。
有關你的名字電影觀后感1
《你的名字》相比較新海誠以前的`作品來說,復雜的有點兒燒腦。平行世界、時空穿越、人與人的情感連接、男女身體互換的橋段,為故事增加了許多歡樂逗趣的氛圍。
依然是高中生的戀愛,但又不僅限于此。人與人之間的關聯才是這個世界運行著的唯一動力,一旦人與人失聯,那么整個世界都將毀于一旦。連接是人生、是時間,更是存在的意義。
人與人之間的相遇與其說是偶然,不如說是一種無法避免的必然。
也許我會忘記你的名字,沒關系,我一定會找到你,親口告訴你我的名字。
用愛意拯救世界,成為了電影宏大的主題,在這一主題的基礎上,依然是高中生懵懂的情感。遺憾和酸楚到最后變成了一個大團圓結局,觀眾一旦被帶入到那個情境當中去,不哭死你才怪。
有人說正是因為沒有辦法超越吉卜力,所以新海誠干脆下決心去做一部中學生、高中生甚至笨蛋都能看懂的電影。現在好了,他成功了,笨蛋們不僅看哭了,還學著電影里的人到街上找人搭訕,《你的名字》就是這樣一部給笨蛋們看的電影。
有關你的名字電影觀后感2
事實上,新海誠一直都不是我個人所喜歡的動畫電影導演。他的動畫總是充滿絢爛多彩的畫面,給人一種非常夢幻而不真實的感覺,唯美而憂傷,莫名其妙的哀愁。不過畫面的美麗也算得上是新海誠的重要優勢之一,但與之相對應的則是其在故事腳本上的弱勢一直為人所詬病。
對于一部分影迷,包括我自己而言,一部電影的故事的重要程度要遠超于其畫面的美麗或者其他一切藝術手法。而新海誠導演的幾部動畫電影都有著同樣的問題,過分重視畫面的質感,而忽視了電影的故事性。比如《秒速5厘米》中漫天隨風落下的櫻花,《言葉之庭》中細膩真實的雨水。美則美矣,但故事總是讓人接受無力。
不過這一問題被其最新作品《你的名字》所改變了。這部電影不僅僅有著新海誠標志性的美不勝收的畫面,而且還在故事腳本上有了質的突破。畫面與故事的盡善盡美,一起成就了這部電影。最終電影在日本上映兩天拿下超過7億日元的票房,被新海誠自稱為他的最高杰作。
據新海誠自己介紹說,電影的故事來源于一首著名的日本和歌,歌詞大意為:“夢里相逢人不見,若知是夢何須醒。縱然夢里常幽會,怎比真如見一回。”新海誠把這個夢中相見的故事更進一步地改編成為了一個兩個人在夢中交換身體生活的故事,并加上了一個千年一遇的彗星重返地球的“末日背景”,這讓整個故事變得有趣而吸引人了。
女主角三葉是一個生活在深山之中的鄉村女孩,母親早逝,父親忙于競選,自己與外婆和妹妹一起生活。小鎮生活平淡無聊,三葉早已厭倦這里的一切,希望去往大城市東京生活;而男主角瀧則是東京的一名高中生,與父親生活,經常去餐廳打工,同樣平淡而無聊的生活。
一切都從他們的夢中開始改變。
夢中的三葉進入了瀧的身體,過上了她一直想要的東京生活;而夢中的瀧則進入三葉的身體,變成了一個帥氣的女生,勇敢地面對所有流言蜚語。就這樣,他們不定期地在夢中交換身體,并給對方留下當天的日記,用文字互相交流。
電影中的這一部分非常有趣,同一個身體卻是兩個不同的人格,三葉變得時而內向膽怯時而勇敢帥氣,瀧也變得時而神經大條時而溫柔體貼,這對他們各自的生活都產生了非常有趣的影響,更是讓他們的朋友感到困惑。
在新海誠以往的電影中,男女主角總是沉浸在自己的世界中,與世隔絕般地孤獨、思考、獨自生活。而在這部《你的名字》中,男女主角終于一反常態,進入了像所有正常人一樣的生活,他們也被賦予了朋友、家人、同事這樣的社會關系網,讓這一切都變得更廣闊和大眾,不再是孤芳自賞般的個人情緒的展現。
少年與少女在時空之間不斷地穿越,互相交流也互相影響,但他們始終沒能相遇。
這一設定已經足夠吸引人了,但新海誠在此基礎上還加入了彗星來臨的“末日情緒”,更是讓人大吃一驚。雖然電影的前半段,彗星的來臨一直被作為是一種美麗的自然天象來展示的,直到最后才突然意識到彗星即將毀滅小鎮的事實,這讓整部電影的故事性更上一層,變得更加精彩了。
隨著彗星的接近,故事不斷發展,少年瀧突然意識到好像在某一次之后再也沒有類似的夢境了。他開始懷疑一切,懷疑這夢中的故事究竟是夢還是事實,夢中的那個少女到底存不存在。為此,他踏上了尋找那個夢中小鎮的道路。
然而他所發現的事實不僅讓他大吃一驚,更是讓觀眾也同樣驚訝。原來夢中的故事不僅僅是一個空間的穿越,還是一個時間的穿越。少女三葉是三年前的少女,而少年瀧是現在的少年,他們共同做的這個夢的終極意義是試圖拯救整個小鎮的居民。
故事的最后,他們共同歷經千辛萬苦終于拯救了小鎮。少女三葉終于在災難之中活了下來,來到東京生活;少年瀧也同樣一直在東京繼續生活。但是他們卻互相遺忘了夢中的故事,忘記了那個不能忘,也不想忘的名字,只是隱隱記得一直在追尋的那個人。
要是以新海誠以往的調性,或許故事會就此結束,留下淡淡憂傷的結局,甚至會更催淚的讓男女主角在人海中插肩而過卻無法相識。但在這部電影中,新海誠竟然給出了一個Happy Ending,反而更加催淚更加動人。
冬去春來,地鐵上的偶然一瞥,驚人的似曾相似的感覺,讓他們互相尋找對方。可是見面之后,卻又沒有勇氣說話,強忍著沖動,默默低頭插肩而過,直教所有觀眾為他們著急。
直到少年瀧一低頭,一咬牙,大喊一聲:請問,我在哪里見過你嗎?
少女淚如雨下,微笑著說:我也是。
感動在這一瞬間達到極致,這種純粹美好的愛情讓人無比羨慕,中二病和少女心在這一刻都值得原諒,真是抵擋不住的美好。
人世間所有的相遇都是久別重復,即使沒有真正的遇見過彼此,但或許是在夢中。畢竟夢這種東西,醒來之后就會消失的。
享受夢境吧,或者珍惜每一個相遇的人,或者告訴我你的名字吧。
有關你的名字電影觀后感3
《你的名字》是新海誠自《言葉之庭》后,時隔3年的最新作品。影片的上映范圍預定會比前作更廣,將成為新海誠至今為止上映規模最大的一部作品。川口制片人預告說:“東寶已經為本作準備了很大的舞臺。”
擔任主角聲優的神木隆之介稱自己是新海誠的忠實粉絲,但“因為太喜歡了所以壓力也很大”。另一方面,擔任女主角聲優的上白石萌音是通過試音會被選拔出來的,她沒想到自己會被選中配音,很意外也很驚喜,而且還表示就算沒有被選中,也一定會去電影院觀看本片。
《你的名字》講述了男女高中生在夢中相遇的幻想故事,監督新海誠說這個故事的來源是小野小町的一首有名的和歌:“夢里相逢人不見,若知是夢何須醒。縱然夢里常幽會,怎比真如見一回。”(原文:思ひつつ寢ればや人の見えつらむ夢と知りせば覚めざらましを。)由此可見,與前作《言葉之庭》相同,本片也會帶有獨特的日本的細膩風情。新海誠監督充滿信心地表示:“這部作品將成為我的最高杰作。”
有關你的名字電影觀后感4
從小跟奶奶一起生活在系守、守護神社的高中女生三葉,向往成為豪邁而瀟灑的東京男孩瀧。雖然像其他男生一樣不修邊幅,打籃球,在西式餐廳打工,瀧的內心深處的某個地方卻是柔軟的,他愛畫畫,想成為能夠改變東京城市景觀的建筑師。三葉和瀧并沒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唯一讓他們相連的不過是兩人成長中如此相似的對理想的期望。
于是,發自內心的渴望與彗星的來臨,促成了兩人在夢中的相遇,從此,你和我,因為同時夢到彼此而開始了交換身體的旅行。
一個要費盡千辛萬苦哪怕時空旅行也要找到的對方,而那個人,可能就是我們渴望的另一個自己。與你的相遇,如同遇到自己,像是一個夢,醒來時無論多么努力卻也無法記住你的名字,但是“我愛你”卻被寫在了手掌心。
謝謝,新海誠,給了孤獨患者們一個如此浪漫的愛。時空旅行可能是愛情中最艱難的距離了,核心卻還是那個古老的話題:我愛你,你在哪里,要怎樣才能找到你。
有關你的名字電影觀后感5
《你的名字》是由新海誠執導的一部日本動畫電影。
周六陪孩子孩子看的一部電影,原以為和原來的看的一樣都是小孩子的玩藝,純粹的兒童動畫片,又當是去電影院補覺了。但這部電影不一樣, 情節跌宕起伏,即俗套又新穎。即有愛情這個恒久的主題,又有身體交換、時空交錯、隕石災難這些科幻的`情節,還是很值得看的一部電影。難得一部一家三口、全家都能看的電影。
主題應該是個愛情故事,瀧和三葉的感情線貫穿始終。
三葉是家傳神社的傳人,過著憂郁的生活, 憧憬著大都市的生活。
一天在夢中與生活在東京的高中生瀧互換了身體。(看到這以為又是俗套的交換身體的搞笑電影,但往后的情節發展真的很吸引人……)
千年回歸一次的彗星將要造訪地球。大家都在觀賞彗星經過的盛景時,彗星分裂出一塊隕石落在了三葉居住的小鎮。
瀧與三葉隔著時空的會面……不只是空間的距離,還有時間的距離,我要如何找到你?
隕石造成的災難場景……
眾里尋她千百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