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無間道電影的感悟
無間道的故事發生在香港的八十年代,此時的香港黑幫實力十分強大猖獗,警局責任重大,影片講的就是警隊與黑幫的兩位臥底——陳永仁和劉建明的故事。下面是小編給大家整理的看無間道電影的感悟,希望能給大家帶來幫助。
看無間道電影的感悟1
無間道是一系列有關香港黑幫與警察斗爭的警匪片,無論是險象環生的故事情節,還是恢弘卻又不失細膩的制作場面,包括眾多明星高超的表演技巧,都是我這個警匪片迷看過的最優秀的電影。
《無間道一》是三部《無間道》中最為經典的一部。電影中的故事發生在香港的八十年代,此時的香港黑幫實力十分強大猖獗,警局責任重大,影片講的就是警隊與黑幫的兩位臥底——陳永仁和劉建明的故事。警隊的臥底是一名警校的學生阿仁,他做了九年的臥底,期間身體和精神都忍受著巨大的折磨,阿仁每次都會抱怨,但卻一直不遺余力的干好臥底的工作,用他的話說“因為我是警察!”小時候的我在看這部影片時,并沒有對這句話有多大的感觸,但當我進入警校之后,我再看,心中卻對這句話有著無限的感慨,我是警察,這句話有著太多太多的情誼,這是一種對于職業深深地敬意和喜愛,當然也包含了阿仁的種種無奈。
一次阿仁和黃警官見面,被黑老大韓琛逮住現形,阿仁僥幸逃脫,但黃警官卻被從六樓重重地扔了下去,伴著一首感人的輕音樂《再見警察》,黃警官落在了阿仁面前的一輛出租車上,此時的黃警官眼睛還沒有閉上,他還看著阿仁,好像在告訴他,不要因為我的死而放棄,因為我們是警察。但是黃警官什么都說不了了,他只能是默默的看著。阿仁很痛,他們是同事,他們是兄弟,他們也是這個對抗黑幫勢力戰線的戰友,他們相互依靠,沒有了黃警官,阿仁不知道自己未來要怎樣做。
不知情的阿仁向劉建明這個“假警察”透露了自己臥底的消息,并與劉建明合作抓捕黑老大。令所有人沒有想到的是,劉建明包圍了正在交易的黑老大,而且親手打死了他為之賣命的黑幫頭目。這是這部電影的一個小亮點,沒有人知道劉建明的想法,為什么他要殺死韓琛,因為韓琛知道的太多了,會影響他的前途,還是他真的良心發現,想做一名好警察,我們無從得知。憑借著手中揭發劉建明真實身份的錄音,阿仁要求與劉建明見面,劉建明說:我想當個好警察,如果再給我一次機會,我選擇當一名好警察,而不是一個警隊的內鬼。此時的劉建明可能是真的良心發現,也可能只是為了一時在阿仁手中的安全而想到的應急之策。當時的阿仁沒有想到,會被突然闖入的另一個警隊的黑幫臥底殺死。然而令觀眾萬萬沒有想到的是,那位臥底卻被劉建明在電梯上槍殺。
沒有人知道劉建明的想法,是真的改邪歸正,想做一名好警察,還是不想自己的前途有任何的威脅,影片最后突然閃現的一個場景給了我們答案,就是當時在選派阿仁去當黑幫臥底的時候,假裝把阿仁開除警校的時候,警校教官問了一句話,誰想和他換。劉建明默默地說:我想和他換。那時的劉建明就在想;做一個堂堂正正的人,無論是黑幫還是警察,他不想有任何掩飾,他不想做這個臥底。
多年以后,阿仁的檔案在警校被找了出來,他才有了一塊烈士的碑,警隊的領導都來向他敬禮,這就是阿仁和黃警官想說卻都沒說完的話,因為我是警察,所以,我沒有辦法去選擇,這就是我的職業,我不怕犧牲,因為,這就是我愛的警察職業。
無間是佛經故事中八大地獄中最苦的一個,也是十八層地獄中最底的一層。凡被打入無間地獄的,永無解脫希望。
兩個身份都本不該屬于自己的人,他們都幾乎生活在類似無間地獄的環境,做夢都怕別人拆穿自己的身份。進入無間地獄是沒有輪回的,只有永遠受苦,但片中的兩位主角卻都在尋找輪回。
最后劉建明在陳永仁碑前敬的那個禮十分欣慰,也十分愧疚,欣慰是因為自己找到了輪回,能夠堂堂正正的做一個人,做一名警察,但是愧疚的是卻沒能幫得上陳永仁,用他的死換來了自己的輪回。
一部十分鍛煉人思維和增加榮譽感意識的電影,特別是那句:因為我是警察。因為我是警察,所以做什么事都不會有那么多原因。在警院的我們正需要在這大學四年里增強這種意識,服從命令,聽從指揮,做一名堂堂正正的警察!
如是等輩,當墜無間地獄,千萬億劫以此連綿,求途無期。
看無間道電影的感悟2
第一次看《無間道》,大概是在2003年,它剛上映沒多久的時候,也是我還看不懂這部電影的時候。轉眼間十年多的時間已經過去,很多的情節已經忘記,唯一印象深刻的,就是接近尾聲的時候,兩個主人公在天臺上對峙的一幕。 時隔十幾年,重溫這部電影,在能更深刻地去理解這部電影的時候,又給了我別樣的震撼。 首先《無間道》這個名字,聽了許多年了卻也不懂真正的涵義,查閱一番才得知,所謂無間道,是佛教用語,指的是無間地獄,佛經故事里的八大地獄中,最苦的一個。在這部電影里,確確實實地可以感受到兩個主人公在所謂的無間地獄中苦苦地掙扎著,想要撕掉偽裝的面具,尋回真正的自己。 不得不提到的,就是《無間道》的演員陣容,簡直就是個超級豪華套餐。梁朝偉劉德華兩人聯手,其他的配角也都讓人眼前一亮。梁朝偉所飾演的陳永仁,劉德華所飾演的劉建明,兩個舍棄自己的身份生活在完全相反的環境下的人,在黑道與警方的夾縫中展開了博弈。 個人認為《無間道》對人物的塑造,是它最成功,也是我最喜歡的地方。
身為警察的陳永仁,留著胡子,穿得邋里邋遢,不拘小節,甚至有嚴重的心理問題需要接受治療;而身為黑道分子的劉建明,卻每天西裝革履,穿梭于明亮的辦公室,和上司相處得很好,一點一點地向上爬。如果舍棄“身份”這種東西避而不談,一切看起來都是那么的自然。而正是有了“身份”上的矛盾,才會產生主人公在命運中的掙扎。 說起作為警方臥底的陳永仁,那么不得不提的角色就是他的上司黃志誠。黃志誠是一位盡職盡責的警官,也是這一臥底計劃的關鍵人物。他與陳永仁之間的感情十分深厚,在兩人接頭時還不忘記送給陳永仁一份生日禮物。而電影中有一個小小的細節,就是陳永仁在接過禮物的時候,說了一句“我從來不戴表的”,而在后來陳永仁在接受治療時,卻用上了黃志誠送的手表來看時間。這一細節足以說明黃志誠在陳永仁心中的地位。然而就是這樣一個對他有著重要影響的前輩,卻為了保護自己而以身涉險,最后墜樓而死。就在陳永仁繞回正門的一瞬間,黃志誠從樓頂墜落,直直地砸在陳永仁身后的車上,滿身鮮血。梁朝偉在這一幕時那種近乎絕望手足無措卻要極力隱忍心中的悲痛的表情,給了我無比的震撼。而當時我腦子里卻響起了先前的黃志誠的一句臺詞——全香港只有我知道你的身份。如果連警察的身份都無法找回,陳永仁還剩下什么呢? 而另一方面,劉建明在警方做韓琛的內鬼多年,但是他內心的痛苦與掙扎也不亞于陳永仁。
在劉建明方面,有一個情節十分耐人尋味。劉建明的女友是一個開朗大方的作家,她與劉建明分享她的小說構想時,出現了下面一番對話: “我可以寫那個男主角有二十八種性格。” “你是說我啊?” “你正經一點嘛?!?“喂,你想一想啊,一個人有二十八種性格,也就是說,他每天早上起床就自己跟自己演習,演得他連自己的真實性格都忘了,是不是很恐怖啊?!?“很恐怖嘛?!?這段對話,以劉建明女友不自覺的方式,展現了劉建明的真實狀況,同時也是陳永仁的真實狀況。 兩個舍棄了原本身份的人,每天一睜眼就要對自己演戲,甚至快要忘記真正的自己,仔細想想,稱之為恐怖毫不為過。
看無間道電影的感悟3
面對“無間道III終極無間”狂轟濫炸的宣傳攻勢,我有些按耐不住,I和II都看了,總體感覺不錯,只是時間不湊巧,沒趕上III的首映。昨晚,終于一睹廬山芳容,自己不是槍手懶得寫影評,何況也寫得不好,盡管社會上的影評早已經鋪天蓋地,但也懶得看別人寫的。不過,好歹花了不少銀子來看【無間道系列】,不唐僧幾句,如何對得起自己荷包?若是拋棄帥不帥靚不靚的問題,或者拋棄電影技巧演員演技社會倫理道德等等問題,單單從我腦子里被大浪淘沙之后留下的烙印而言,細細想來,無非是三句話。
無間道I:對不起,我是警察
還記得“喜劇之王”,看到一臉無厘的星爺嚴肅的說:其實我是個演員,視線竟然有些模糊。印象最深刻的臺詞往往就是最簡短的語言,也是最有力的表達。很欣慰,在無間道I中,我又看到了類似的一幕。
這個世界上,有很多事合情了卻不合法,又有很多事合法了便又不合情,對普通人來說,到底如何選擇,的確頭疼之極,古人仰天長嘆忠孝不能兩全也似乎隱約有此無奈。但一個每月領用俸祿時刻不忘為納稅人保護利益的公務員,一個理智永遠勝于感情的臥底警察,面臨嚴峻考驗的時候,脫口而出:對不起,我是警察。我覺得,這句臺詞沒有噱頭,沒有做秀,應該是非常符合邏輯的。
短短的這句話,衍生出來的意思很深很無奈。我相信你有做好人的愿望,我很想幫助你,讓你成為一個好人,但是,對不起,我是個警察,我必須得向警署負責,而你是不是好人,法官自然會有交待。其實,接下去一句臺詞更加精采,對方回答“誰知道?”,這是無間道I的點睛之筆,不過理解這句話必須得看了電影才知道,似乎有進一步被卷入目前泛濫的影評中去了,就此打住。
無間道II:出來混,總有一天要還的
假如說自己少不更事的時候覺得哲學家簡直就是不食人間煙火的怪人,那么現在覺得是恰恰相反,貌似神秘的哲學其實更多是來源于各種各樣的生活閱歷。很難說,那么多枯燥乏味但被捧為經典的哲學理論有比這句俗語更加接近真理。所以,我固執的認為這句話就是一哲學命題。
選擇什么樣的生活方式是你的自由,但請記住,出來混,總有一天要還的。若覺得黑幫白道的大小人物相繼身亡那只是電影而已,那么你錯了。木子美就是因為比遽美鳳更懂得這個道理,所以才活得更加瀟灑,對不起,俺又一次提及美鳳,實在是例子太經典了。拉登不比薩達姆高明多少,財力物力人力更是不及薩的百分之一,但他懂得這個道理,所以他相對于冰冷鐵窗中獨自垂淚到天明的老薩而言,依然可以笑傲江湖。小黑在飛黃的時候,何等英姿勃發,可事隔不多年還逃脫不了命運的戲弄,平坦大道也足以要了他。至于在官場混到翻船的,例子不勝枚舉,可我還是不愿寫出,怕玷污了自己的文字。
人一輩子,無論走什么路,白道黑道黃道紅道,無論是誰,任憑你祖上是皇親國戚或者三代貧農,不可能不出來混,但你如果有隨時要還的心理準備,估計會小心翼翼膽戰心驚許多,很多時候,這種如履薄冰的狀態會讓你遲一些時候再還--也許會遲得令人發指換來一個壽寢善終。
無間道III:你知不知道自己在做什么?
人,要了解自己恐怕是最難的,大概許多民族都有類似的諺語,其中最為著名的是被鐫刻在德爾斐智慧神廟上的一句箴言--“認識自己”。
每天渾渾噩噩的混日子,自然也做了不少事情,假如包括吃飯睡覺上廁所和商販討價還價還有上網胡說八道。事實上我沒謙虛,回憶一下還真的只有以上羅列的每天不斷重復的事情屬于我明確的范圍,倘若可以掐著秒表精確計算一下以上時間的話,一定還有一大塊空白的時間剩余,那么,在那段時間里,我究竟做了些什么?我不知道。古希臘哲學家蘇格拉底也許知道,“認識自己”正是他的名言。
當然,我并沒有象劉臥底那樣,就像只鼴鼠打算過冬一般的忙碌,所以,我還依稀記得我是昨晚看的無間道III,甚是松了口氣,很明顯排除了我也是臥底。電影中,越來越具體的恐慌慢慢的把他推入絕地,精神分裂癥如期而至。我相信,劉一定不知道自己在做什么,否則也不會胸有成竹得意洋洋的把揭露自己臥底身份的錄音帶在大庭廣眾之下播放。在這段高潮的上演中,我聽到電影院里一片笑聲,那一刻,懷著一絲同情并且取笑劉臥底的人絕對不在少數。
我記得,我也笑了,我不是取笑劉的精神分裂,我僅僅只是可憐那些取笑劉的蕓蕓眾生還有我自己,其實,我們都沒有辦法回答這個問題,你知不知道自己在做什么?
看無間道電影的感悟4
《無間道》這部電影不愧為香港影史最富盛名的警匪片,許多人都給予了極高的評價。
人說好電影值得反復觀看,因為隨著年齡的增長,每看一次便會有不同的體會?!稛o間道》給我的感覺正是這樣,第一次看的時候只看到了警匪相斗正邪之爭的刺激,這一次看卻有點明白了片名“無間道”的深意。
佛經里說“無間是八大地獄最痛苦的一個”。
兩個身份都不屬于自己的男人,一個是警方派往黑幫的臥底,一個是黑幫藏于警局的臥底。他們如同生活在一座無間地獄,做夢都害怕被人拆穿真實身份。
無間無輪回,只有永遠受苦。但是他們都不甘心,都想要離開無間地獄,擺脫命運的.操控。
他們究竟能否得償所愿?善與惡的道路,一旦選擇,又能否再回頭?
這部港片的劇情并不復雜,但是劇情環環相扣,伏筆前后呼應,無一處贅述。梁朝偉劉德華等人全程飆戲,每一個眼神都傳達出人物復雜的內心波動。再配上恰到好處或緊張或急促的BGM渲染氣氛,讓人一氣呵成看完仍意猶未盡。此外,片頭片尾用佛經為起止,雖然我不懂佛經,但是也能稍微感受到片中隱藏在警匪片背后的,對于宿命輪回等一系列人生哲學的探討。
看無間道電影的感悟5
看了大概30遍之后,終于敢寫點東西下來
一開始大概是在描述地獄的場景,我記得第一次看的時候,看到這個就對整個電影沒興趣了,反正現在看這一段也是無感。
幾個佛像出現,平緩過渡到第一場景,曾哥教小弟們做人,也算是為劉后來干掉他埋下一個伏筆。這也是胖子全片兩次出鏡中的一次,總覺得胖子在這組鏡頭里有點礙眼,就像被P上去的。曾哥這段臺詞我也很喜歡,有種自信滿滿的人生態度(小朋友不要學壞),“我認為出來混的,是生是死要由自己決定”,冠希哥此時低下頭若有所悟,這時大家目光可能都集中在冠希哥身上,就忽略了旁邊的大B,所以伏筆這里就已經埋下了(就是長得很像,并沒有其他情節證明那就是后來的大B)。“路怎么走,讓你們自己挑阿”。
接下來就是劉和陳的警校生涯,從這里開始就不停地對兩位主角進行對比。他們兩位的警號(27149和4927)我倒沒有仔細研究,也不知道有無深意。說陳最適合做臥底,這段我現在也沒看懂,就一個場面也沒看出體現出陳身上的哪些適合做臥底的特質。也沒看懂冠希哥為何說“我想跟他換”。
下面是青年到中年的兩人成長軌跡對比敘述。這里陳就使用摩斯密碼了,這一直伴隨著整個電影。劉這里照了下鏡子,也可視作這時就思考自己的立場。劉給陳按手印,這算兩人第一次相遇。這時劉和陳也閃亮登場了。一個是胡子拉渣的黑背心,一個是面容整潔的制服裝。多說一句,看這里面人物怎么穿衣服,就夠我好好學習了。
嘈雜的香港街道,不知道這里的商家招牌以及賣音響的祥威算不算廣告植入。劉和陳的第二次相遇,一個衣裳得體,一個隨性自然,我一直覺得這一幕是全劇最溫情的場景,兩個中年男人,都忘記了自己的臥底身份,就自然地毫無遮掩地談音響,聽音樂,聊折扣,互相介紹用什么器材好,去哪家買便宜,就像兩個小孩子互相分享自己的秘密,什么也不多想,就一起安靜地坐在沙發上聽音樂,瞪大眼睛,相視一笑,真的不錯。陳還展現出一種正義感“你的喇叭是賣的貴嘛”,一種混混的邪氣“那你不交試試看阿”。
葉sir去世,就只有黃知道陳的身份,這樣陳的身份能否恢復后期就是一個矛盾點,陳的敬禮也體現不忘警察身份。
天臺見面陳都不忘敲手指。鏡子反射出人的影子,后來劉上來也是一樣,就是不知道是否是同一個天臺。這里就是體現做臥底的痛苦,自我認知混亂,不過陳是個好人,所以還能走出來。這里臺詞也異常經典,“明明說好三年,三年之后又三年,三年之后又三年,就快十年了,老大”。黃耍的是威逼利誘,我回去把你的檔案全都散除掉,你一輩子做古惑仔,我也不用煩了”,然后又送了只表,可惜對表沒有研究,看不懂奧妙所在。陳想到自己的警察身份,還是透露情報,沒有感情用事。“這案子一破就退休,阿”,“你少來,這句話我聽了九千多次了”,也是經典對白。“植入體內的要不要”,“植到哪”,這對白我還沒聽出笑點在哪。嘴上說不戴表,后來這表還是戴上了。
下一個場景就是劉的工作,總之兩位主角要么在對比,要么在碰撞。劉其實工作能力也是很強的,這招誘騙就很厲害,也可能暗示劉在生活中一直在演戲。功能機就是能盲打。這里這個工廠的位置,不知道和后來曾哥那個貨倉的位置有沒有什么聯系??上П淮驜問“你怎么知道工廠是阿毛的”一時語塞,幸虧一個電話救急,倒有點像聽見打雷聲的劉備了。華仔這時的眼神可見已經開始從偶像派過渡到演技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