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美麗人生》觀后感
看完一部作品以后,相信你會有不少感想吧,不能光會看哦,寫一篇觀后感吧。以下是小編整理的電影《美麗人生》觀后感范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電影《美麗人生》觀后感1
這個故事,簡單但不易說,像寓言,有悲有喜,也像寓言,令人覺得不可思議。美麗人生,只因有你。這是電影《美麗人生》開頭的一句話。
這是我第四次看完這部電影了,每次看總是有不同的感悟,可能所
處的年齡段不同,思緒也大有偏差吧。影片開頭男主基度就與女主戲劇性的相遇了,也因如此基度開始了對女主的思念,一次次制造與她偶遇的機會,最終讓女主傾心于他,各種鋪墊,情節環環相扣,絲毫不拖沓。但這并不是影片最精彩的地方,后半段才是導演所要表達的主旨。
故事發生在1939年,第二次世界大戰正式開始的那一年,由于種族歧視,基度和兒子因為有著猶太人的血統被抓進集中營,為了不破壞孩子心中的美好世界,基度編造了一個美麗的謊言,讓孩子相信一切都是一場可以贏得坦克的游戲。在每天被折磨的不像人的勞作后,回來仍要笑著對兒子編織一個又一個美麗的謊言,保護他幼小的心靈。這讓我想起最近挺觸動人的一句話:哪有什么歲月靜好,是有人替你負重前行。最終基度為了告訴妻子戰爭勝利的消息,卻不小心被巡邏的土兵發現,赴死之前,仍然調皮的對躲在柜子里的兒子眨巴眼,十分令人動容。生命的最后一刻,仍在為兒子保護他的美麗人生,親情的偉大也不過于此。最后兒子與媽媽團圓的時候,兒子說:我們贏了!這是最讓人感動的地方,我們知道基度成功了,兒子絲毫沒有受到集中營的精神摧殘,依舊保持著那份童真。其實反映二戰的影片有很多,大多都是誼染血腥與死亡,但導演卻用了不同的角度表達了不同的見解:人生如此美好,哪怕一時被黑暗所籠罩,我們依然能找到美之所在。基度的一生都在為妻子以及兒子的美麗人生所付出。無論過去現在甚至未來,人們在觀看時,也依然會被席卷其中,在灰暗的色調中看見耀眼的光芒。
對《美麗人生》的理解,我看過這樣一句評價,美麗人生并不是沒有困難與痛苦,而是在一切的紛亂中,眼中依然有盼望,心中依然有信念,依然充滿愛,這才是美麗人生的真正意義。我們都是處于十八,十九歲正青春的少年,可能對于事情的理解仍舊是淺顯的,沒有豐富的人生閱歷,但美麗的人生是靠自己書寫的,希望我們遇到生活上的小磕絆時,也能像基度一樣,擁有強大的內心,保持樂觀積極的生活態度。
最后借用我十分喜歡的一句話來結束我對這部精彩影片的長篇大論:喜劇涂上了黑色,歡笑化為了感慨,人生很美麗,愛一個人,會發光。
電影《美麗人生》觀后感2
時隔23年后,4K修復版經典影片《美麗人生》在國內上映,好聽的音樂、動人的情感、自然的表演讓許多影迷再次沉醉。
這部1997年首映的意大利電影由羅伯托·貝尼尼執導,羅伯托·貝尼尼、尼可萊塔·布拉斯基、喬治·坎塔里尼等主演,講述的是最普通的人生故事,卻體現了夫妻真情、父愛如山。影片曾拿下當年戛納國際電影節評委會大獎,并一舉奪得奧斯卡獎最佳外語片、最佳男主角、最佳配樂三項大獎。該片豆瓣評分高達9.5分,在豆瓣電影前250名中位列第六,有影迷評價,《美麗人生》可能是中國觀眾最喜歡的意大利電影。
“小時候在電影頻道看過這部影片,腦海里只有父親教小男孩做游戲的片段。今天再看,讀懂了故事發生的歷史背景,覺得此刻的我們特別幸運,沒有出生在戰爭年代。”觀眾王女士說,片尾小男孩失去了父親,但她相信他一定會帶著父親的樂觀和堅強活下去。
從去年至今,《龍貓》《千與千尋》《海上鋼琴師》等多部進口片重映,讓國內觀眾擁有了在大銀幕上重溫經典的機會。談及《美麗人生》的重映,影評人“二十二島主”分析,該片屬于影史經典,重映有票房保障,影片是反戰題材的佼佼者,片中男主角圭多的父愛對當下家庭教育也很有啟發性。“但最重要的是,當我們回頭看向二十年的時間長河,以什么樣的態度對待戰爭、國家及民族苦難,《美麗人生》在對時代主題的回應中指引我們反思現實,追問人生應該如何美麗。”
“很多觀眾的第一反應是片中父愛很感人,但它并不是影片最重要的主題。”影評人凌睿認為,反戰和反歧視才是影片第一主題。“片中圭多開書店遲遲沒有成功,就是因為墨索里尼推行的種族歧視政策:街上隨處可見禁止猶太人入內的店鋪;最殘忍的是納粹屠殺猶太人,連女人和小孩都不放過……電影通過劇情、細節、隱喻反映受害者經歷的苦難,比用恐怖驚悚的鏡頭更能讓觀眾感同身受。看完這部電影,我們會更希望世界和平,不再有戰爭和歧視。”
不過從票房上看,該片表現較為平淡,不及此前重映的《海上鋼琴師》。截至1月6日晚,影片上映四天的總票房不到3000萬元。“二十二島主”認為,該片票房不盡如人意,主要是因為許多觀眾已經看過這部經典作品,而且該片在視聽上并不屬于需要進影院體驗的影片,所以票房難有大的增長。
電影《美麗人生》觀后感3
一個父親,一個丈夫,一個男人
基度,男,居于意大利的――猶太人。
個子不高,身高不壯,無錢,無勢,長得也,不帥。
膽子很大,機靈聰明,意志堅定,幽默的行動中,不差浪漫。
這是二戰時期發生在意大利與德國之間的故事,他的故事,一個家庭英雄的故事,是杯具,卻美麗。
“我的公主!你沒事吧?”在草堆中相撞,他遇到這個陪伴自我一生的女人,他的公主――朵拉。
幾次的巧遇讓基度與朵拉相識,而基度勇敢地付出和表白,讓他們相愛。
“帶我離開。”放棄富貴,放棄權威,朵拉上基度那匹異常的馬,不理會世人的目光,來到自我的幸福世界。
有家庭,還有他們的孩子――約舒亞。
電影到那里,我一向在笑,笑其中的不可思議,笑基度的幽默與智慧。或許我只是把基度當成一個無厘頭的形象來看待他,依然笑著往后面看下去。
笑臉漸漸暗淡陰沉下來,心里有些,說不出的不舒服,慢慢的解基度一個好父親。
這是二戰,他是猶太人,被德國法西斯與狗并稱,當成奴隸的――猶太人。
那天是基度的兒子約舒亞的生日,不幸的父子進德國人的車,可憐的約舒亞并不明白發生什么,在陰暗的車廂內,沮喪、失落。
“好孩子,你不是一向想去長途旅行嗎?此刻爸爸不正帶你去!十分好玩!”基度笑著,笑得如此勉強。
他是個好父親,有基度這樣的一個父親,約舒亞是幸運的。父親引導著他,過數年歡樂的牢獄生活。
不管多苦多累,基度總是笑著對自我的兒子,“我們在做游戲,積滿1000分,就會有一輛真正的坦克車當做獎勵,送給我們。”心是酸的,如此的環境,隨時都可能滴血喪生,他只求能給兒子帶來歡樂。
朵拉是個好妻子,她自愿去受奴隸般的苦只是為與她的丈夫和孩子近一點。而即使這樣,卻依舊分離。
懷舊的樂曲在空中響起,是愛地呼喚。基度歲妻子的愛,全在樂聲中釋放出來,他時時刻刻都在想著朵拉。心依舊酸,感情,夫妻,還能有什么比他們真誠。在艱難的日子中,幸福一向都是隱隱約約地存在著。
一個男人,他的舉動并不是那么優雅,并不像一個英雄人物那么偉大,而他的死也并不是那么的悲裂,甚至他的死讓人覺得……偽裝成一個女人,被槍殺在陰暗的角落,那么的丑陋。
可是,一個真正的男人,會在乎這些?為愛,為家,付出全部,乃至生命。
法西斯的殘酷抹滅不愛,阻擋不感情,感情的蔓延。再艱難,有愛在,還怕什么?
感動,《美麗人生》的美,在感動中,我的心開始滂沱!
電影《美麗人生》觀后感4
在喬舒亞五歲生日這一天,納粹將其與圭多一起抓走送到了集中營,多拉雖然沒有猶太血統,但是她主動要求和兒子一起去到了集中營。在慘無人道的集中營里,圭多一方面試圖與多拉取得聯系,甚至用集中營的廣播向其報早安;另一方面又全力保護喬舒亞,不讓他有任何的心理陰影,為此,圭多哄騙喬舒亞這只是一場游戲,勝利者將能贏得一輛坦克,喬舒亞信以為真。在納粹逃跑的前夜,圭多讓喬舒亞躲在一只鐵箱里面,自己試圖去解救多拉,但不幸被納粹發現。當納粹押著圭多走過喬舒亞藏身的鐵箱前時,圭多還表現得十分樂觀并暗示兒子不要出來。最終,圭多不幸被槍殺,而喬舒亞被美軍解救,后來與母親重逢。影片到此結束。
看完后半部分,我們已經不會覺得這是一部膚淺的只會令人發笑的愛情劇,而是一部以小人物反映大時代,充分彰顯丈夫對妻子,父親對兒子愛的悲喜劇。在后半部分電影中,我們能夠看到一個機警的、無私的、有愛的父親形象。圭多沒有再讓我們輕松地笑,相反地,他每一次對妻子的找尋,每一次對兒子的保護,每一次自己忍受艱苦都讓我們的心頭一緊,直到最后熱淚盈眶。整個情節在恐怖的氣氛中發展,但是在殘暴與恐怖之下,故事仍然沿著“愛”這一線索延續。當處決圭多的槍聲響起時,我們覺得這是一部悲劇,那個給我們帶來歡笑,傳遞正能量的圭多,最終沒有逃脫魔爪;但當我們看到喬舒亞與多拉重逢時,我們會覺得至少母子再見的結局還是溫馨的。在喜與悲的交織中,在愛與遺憾的重疊里,帷幕落下。
《美麗人生》是意大利國寶級喜劇導演羅伯托貝尼尼自導自演之作,影片沒有通過鋪展宏大的場面來反映時代背景以烘托主題,而是簡單地依靠記敘一位猶太青年的切身經歷來告訴觀眾怎樣的人生才算是美麗的。影片的前半部分在輕松詼諧的氣氛中將男主對女主的追求故事娓娓道來,后半部分則展現了一位父親如何在絕境中拯救自己妻兒的經歷。影片中集中營里的環境是殘酷的,一個又一個無辜的人喪生在納粹的屠殺中,男主在這樣的條件下沒有慌亂,反而想出契合童真的想法來保護孩子,不得不說他對孩子的愛展現得淋漓盡致。
電影《美麗人生》觀后感5
起初,我并不喜歡基度,他像個小丑,全身上下沒有一點能配的上“公主”朵拉的紳士氣質,他一次次“巧合”地與朵拉偶遇,一本正經地充當督學發表令人發笑的演講,他在與朵拉“約會”時機靈地利用各種巧合制造了各種浪漫的片段,雨天開敞篷車,下樓梯時竟然還準備了紅毯,圣母瑪利亞的鑰匙和與路人換一頂帽子,出身平凡身份低微基度用這一系列本為巧合卻在朵拉眼中神奇又浪漫的經歷一次次地扣擊著朵拉的心扉,這個看似瘋癲的小丑用他的幽默和超乎常人的機智、浪漫給了朵拉快樂,朵拉最終嫁給了在訂婚典禮上拯救他的綠馬王子基度。
我本以為就因為以上種種朵拉喜歡基度。但是在他們一家人被送進集中營后我看見基度頂著巨大生理和心理上的痛苦為兒子編織美麗的游戲故事,冒著生命危險放廣播告訴他的公主朵拉一切都好,就是這令人敬佩的樂觀勇敢和“隨身攜帶”給朵拉的幽默浪漫讓我忽然明白朵拉放棄貴族男友而選擇基度的原因。基度不是小丑,他是真正幽默的人,他用他那充滿喜感的微笑面對人生的苦難,用樂觀幽默當成集中營中保護家人的武器。他是真的愛他的公主。
我始終忘不了他在沉悶壓抑充滿死亡氣息的集中營里用一貫幽默的語氣用廣播對朵拉說:“早安,公主。”,他在一個充滿思念的憂傷的夜晚放出音樂給妻子聽,朵拉一定知道是基度,他的樂觀勇敢隨音樂一起給予朵拉力量和希望。他在艱難地繼續搬運時看見兒子來了仍擠出笑容并且溫柔耐心地解釋這是游戲中的一個快樂的部分。就連納粹用槍桿頂著他的死亡前一刻他經過兒子躲藏的郵箱時仍露出他那充滿喜感的笑臉對兒子眨眼并大踏步向前走,走向死亡時仍為了兒子而表現得如此樂觀的片段讓我被深深震撼,這是基度對兒子喬舒亞偉大的愛。
美麗人生,對于基度來說是擁有了想守護的公主和兒子,對于朵拉來說是找到了能給她快樂的人,長相、財富、權利都只能給她一時的榮耀,但能給她快樂的男人才是幸福的永恒。對于喬舒亞來說是童年在集中營的黑暗時刻父親的愛和偉大的謊言點亮了他的童年。
人生真的很美麗,愛一個人,會發
電影《美麗人生》觀后感6
戰爭的煙云,或許可以遮住一時的黎明,卻掩蓋不了一顆發光的心。
基度,一個永遠可以笑著面對一切的猶太人,一個真誠、敞開心扉的坦蕩的男人,求愛,他奮不顧身,赤裸裸的言語卻彰顯了幾分坦誠;就業,他熱情幽默,以他的獨有魅力贏得了特殊的青睞,就是這樣一個普普通通的人,在短短的兩小時內,教會了我人生的大智與大愛。
因為猶太這一敏感身份,總免不了落人白眼和遭人排擠。但他卻快樂地坐著自己,忽略刻意的冷落,忘卻深處的困境,他總是以一個無關者的姿態,睥睨著世間。在他與自己兒子祖舒華被押進火車時,他努力營造出一個適合兒童發揮想象和盡可能和諧的氛圍。
這是一場游戲。這何止是一場游戲,這簡直就是場生命的博弈!他在集中營中仿德國軍官號施命令時,滑稽的動作以及令人捧腹的游戲公會則,讓人感到可笑又心驚!那是一群群惡魔!然而為了維護孩子的一顆本真的心,他極力地做出任何可以產生希望的行動,當侍員與音聲接頭對話,服侍德國小孩卻為了保護孩子而冒著處罰的危險。而更讓人瞠目結舌的是,他在孩子面前的每一個表情,都從未泄露對所處環境危險而誘發的擔心和焦慮。他笑,他努力的笑。有人說,他的幽默,他的小丑似的舉動,恰恰是他的智慧體現。他懂得如何去呵護一顆未染塵埃的心靈,他懂得用最適時的方式去解決最適合的時機之困。最好的心態是,即使青菜豆腐,也能陽春白雪,。而他詮釋的,卻是以最昂揚的角度,最平常最孩子心的態度,去面對他本該坎坷的生活,這,才是好心態的最高境界。
祖舒華的生是必然,因為他的爸爸如此愛他。他夢想的坦克到了,他想回家的愿望實現了,他的漂亮媽媽又回來了。但,他的爸爸因為引開別人時被人發現,而登上了死亡的路途。基度在最后時刻時風趣的挑眉,在臨走之時高抬的引人發笑的腿,在一聲槍聲中,瞬間泯滅。看過聽過無數人的死,卻從未他這般烙印之深。這是場愛的就義,這是以犧牲為代價而演的最后一場喜劇。它以最粗糙的方式謝幕,卻成就了最精致的明天的開始。
這是我的父親給我的恩典。祖舒華說。
而我想說,這是我得到我看到的最偉大的恩典,之于我,之于每一個看過這部電影的人。
光。
電影《美麗人生》觀后感相關文章:
★ 觀后感格式范文
★ 觀后感格式范文
★ 觀后感格式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