擺脫貧困紀錄片觀后感800字
《擺脫貧困》該片聚焦中國共產黨“以人民為中心”的執政理念和使命擔當,講述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帶領全國各族人民向貧困宣戰,《擺脫貧困》收錄了習近平同志擔任中共寧德地委書記期間的重要講話、文章,這些講話文章圍繞閩東地區如何脫貧致富、加快發展這主題提出了許多富有創見的理念、觀點和方法。你是否在找正準備撰寫“擺脫貧困紀錄片觀后感800字”,下面小編收集了相關的素材,供大家寫文參考!
擺脫貧困紀錄片觀后感800字1
一個地區、一個家庭的貧困,必然有其形成的長期原因。除了歷史的、區域的等客觀原因外,主要的還是主觀上的原因。如經濟薄弱村主要的還是村支兩委的軟弱渙散,貧困家庭主要還是沒有勤勞致富的吃苦精神。要解決這些問題,也不是一朝一日的事情。借助外力的幫扶是必須的,但外因必須通過內因起作用。很多地方戴上扶貧的帽子就不想脫,扶貧的項目上了不少,但資金使用績效不高,老百姓不滿意。歸根到底,還是脫貧致富主體的積極性沒有調動起來,內因沒有很好的發揮作用。
所以精準扶貧很重要,在工作中一定要精確劃分扶貧對象的類型,采取按戶分策的幫扶措施。對有勞動能力的,主要通過幫助其安排就業或新上農業生產項目等產業扶貧辦法;對沒有勞動能力的,主要還是要通過社會救助和社會保障解決。
開展扶貧工作是一個系統工程
結合我們掛鉤幫扶的薄弱村來說,要解決集體經濟收入和貧困戶收入兩大問題,首先是要解決好村集體經濟發展問題。只有村集體經濟發展了,集體有錢了,村干部才能為村民做事,才能取得村民信任;有了村集體經濟的發展,才能解決村民的就業,才能解決村民的困難。
所以我們在制定掛村幫扶工作方案時,一定要將發展村集體經濟放在首位。要解決村集體經濟發展,村支兩委和村組干部的思想認識和干事創業的精神狀態非常重要。所以在幫扶方案的制定、項目的選擇、方案的實施等具體工作過程中,我們都必須緊緊團結和依靠村支兩委和村組干部,堅持做到“引導不強迫、支持不包辦”。
在考慮村體經濟發展時,還要堅持做到規劃引領,凡事都要在鎮村發展規劃和土地利用總體規劃、產業發展規劃的的框架下實施。發展項目選擇注重村內基礎設施建設、產業發展和民生改善三個方面統籌兼顧,協調發展。
由于脫貧攻堅任務的時限性,我們還要充分考慮項目建設的收益時間。除了上一些打基礎、長遠發展的項目外,還要注重選擇一些投資少、見效快、收益穩的短頻快項目,確保能按時完成脫貧攻堅任務。
擺脫貧困紀錄片觀后感800字2
小康社會是我國古代的思想家所描繪的誘人的社會理想,也表現了許多普通百姓對富裕、美好的理想生活的追求。據考證,“小康”一詞,語出《詩經·大雅》,是一個典型的中國式概念。從狹義理解,它指的是一種生活狀況或生活水平,即“富有仍嫌不足,但溫飽已經有余”。從廣義理解,除經濟生活之外,它還涉及社會、政治、文化、生態環境等諸多領域。而在我心中的小康社會,具體就是:人民的生活更加美好。
記得小時候,我家并不富裕,家里既暗又小,還有許多不方便。尤其是夏天來臨的時候,只要你一不留神兒,就會不知從哪兒飛來一群蚊子,在你身上叮上幾個大包,煩得不得了。還時不時的在你耳邊“嗡嗡”直叫。現在,家庭富裕了,我們全家住上了三層樓的別墅,既寬敞又明亮,每個房間都裝上了空調,從此我便不怕酷暑和嚴寒。
以前,爸爸的學習幫手只有一臺小錄音機。可是現在,我的學習幫手可多了,有復讀機、電腦等。學習累了,就趴在窗戶上看風景,遠遠望去,以前無比矮小的茅屋如今變成了高聳入云、直插云霄的高樓大廈,還有寬敞筆直的高速公路、川流不息的小汽車、四通八達的立交橋、人山人海的大商場……馬路兩旁,有許多漂亮的鮮花兒,綠色的草坪,令人看了賞心悅目。從此,人們再也看不見裸露的黃土,再也聞不到臭氣沖天的污水;人們看見的是湛藍湛藍的天空,聞到的是令人心曠神怡的空氣。
現在,身活在幸福小康社會中的我們,是不是就可以坐享其成,享受前輩們創建出來的偉大功業呢?不,不可能的!因為幸福的生活和美好的未來要靠自己的雙手去創造,我們是祖國的花朵,祖國的未來更需要我們去創造。那時,不僅僅是建設小康社會,還要往更高一層去發展,把未來的家庭建設得更加美好,把未來的祖國建設得更加富強。
時間不等人,朋友們,讓我們從點點滴滴做起、從身邊的小事做起,發奮學習,積極進取。我相信,只要我們共同努力,我們明天的生活一定會比現在更好,我們全面達小康的目標一定能達到,我們的理想就一定能夠實現!
擺脫貧困紀錄片觀后感800字3
人的一生究竟是為了追求什么。為金錢?當面對家人老去的時候,我知道金錢挽救不了生命;為權勢?當電視播報權欲熏心者被繩之以法時,我知道權勢換不了自由;為名利?當名人褪去光環的時候,我知道他與普羅大眾一樣無異。既然金錢,權勢,名利皆不是,那人活著難道僅僅是為了一日三餐,為活著而活著嗎?顯然更不是。
隨著年齡的增長,心智的完善,知識的積累,在歷史故事中,在教科書中,在日常的生活見聞中,我似乎找到了答案。
在歷,有無數像岳飛、包拯、文天祥那樣的歷史人物,他們忠誠愛國、公平正義的精神,至今家喻戶曉;在革命時期,有無數像夏明翰、趙一曼那樣的革命烈士,至今我們耳熟能詳;在新中國成立后的大生產、大建設中,有無數像李四光、袁隆平那樣的科學家,為國家的建設奉獻了自己的青春年華……太多太多的人物,太多太多的感人事例,無一不在告訴我:為民族、為國家他們甘愿奉獻一切。
讀語文書《圓明園的毀滅》一課,我深感國弱遭人欺的屈辱,明白了周恩來《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的憂國之心,更為《詹天佑》的愛國情懷,驕傲、自豪;《釣魚的啟示》,我深刻體會誠信為做人之本的重要,《檢閱》、《爭吵》,我看到同學們的尊重、鼓勵、團結、友善的美好。
在社會,從“最美媽媽”吳菊萍到“最美司機”吳斌,城市的美麗不再局限于山水風景,更在這一批批道德模范的身上彰顯:一個瘦弱的女性用雙手托住高空墜落的孩子,一個堅強的司機用危難時刻的冷靜拯救一車的乘客,普通人身體里迸發出的驚人力量,讓我們感受到了驚人的力量。
今天,當我細讀《百年追夢全面小康》一書,我驚訝地發現,我尋找的答案,它不就是第一篇第4小節——“弘揚中國精神: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所倡導的公民必須恪守的道德細化嗎?
“愛國、敬業、誠信、友善”——它不就是我們做人的目標、價值和意義嗎?
心中有國,必不為金錢出賣靈魂;心重事業,必會勤勤懇懇、精益求精;心守誠信,必不為利益背信棄義;心存友善,必會尊重他人、和睦友好。
“愛國,敬業,誠信,友善”,我們必須牢記,更要做到。因為“少年強則國強,少年富則國富”,因為我們是祖國的新一代人才,是中國夢的初始……
擺脫貧困紀錄片觀后感800字4
中國夢,是近14億中國人共同的夢想;步入小康社會,是2020年完成的目標任務。在大山深處還有百姓掙扎在溫飽線上、在城市街頭還有市民等待政府兜底救濟,這樣的夢就缺了一個口子,這樣的任務不算完成。在實現偉大復興的征程中,黨員、干部要緊緊的拉著貧困戶的手,帶領著他們,走出困境。
對貧困的群眾,我們心里有一種發自內心的同情,很多的基層干部也是從貧困中走過來,和農村有著千絲萬縷的關系,更加增強我們抓好扶貧攻堅的使命感與責任感,這是用心扶貧的必要條件。在一家一戶的走訪過程中,太多的臥榻病床的老人、太多患有絕癥的病人、太多渴望走出困境的村里人,這些更加的驅使我們用心去幫扶他們。
扶貧攻堅對各村都有任務、有指標,還要納入最終的年終考核。如果僅僅把扶貧當作任務,為駐村而駐村,敷衍了事的填寫扶貧手冊;為入戶而入戶,表示我來過、我見過,然后紙上談兵,這些被動的扶貧、被動的工作,沒有一絲的責任感,如何能夠用心。在奮斗在一線上的黨員干部,從內心深處懷著對弱勢群里的關愛、對困難群眾的同情,堅持行善向善的信念,變任務為責任,變壓力為動力,充滿激情、充滿愛心積極主動地投身于扶貧攻堅戰中。
在扶貧工作的過程中,把貧困群眾當作親友,傾聽他們的訴求和想法,設身處地的謀劃、實事求是的規劃,維護他們的人格尊嚴,保護他們的脫貧愿望和發展生產的積極性。讓貧困戶對生活充滿希望,充滿正能量去面對現在的問題,加大智與志的幫扶力度,永久脫貧、直奔小康才不會是一句空話,不是遙不可及的愿望。
只有真心付出、真新幫扶,扶貧工作才會取得實效,而不是簡單的數字游戲,群眾路線教育的成果會更加鞏固,在攻堅戰役中會取得絕對的勝利,更加會體現出基層干部的自我價值。
擺脫貧困觀看感悟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