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王的演講》觀后有感
看完一部作品后,相信你會有不少感想吧,這時候十分有必須要寫一篇觀后感了!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國王的演講》觀后有感,一起來看看吧,希望對大家有幫助。
《國王的演講》觀后有感1
《國王的演講》我很早就下載了,一直沒想看,知道其呼聲很高,但打內心不喜歡西方有關于皇室,尤其是國王的片子,了解到此片是關于英國王喬治六世二戰(zhàn)前演講的故事,頭腦里變呈現的是一個偉大的國王在發(fā)表一次慷慨激昂、振奮人心的戰(zhàn)時演講。看過之后,回味悠長,我看到的不是王,而是一個有點自卑的兒子,一個充滿愛心的爸爸,一個很不錯的'丈夫,一個外表高傲而內心懦懦的摯友,當然最重要的是一個可愛的結巴。
喬治六世,原名阿爾伯特,影片的開始就給出了一次演講,老國王讓阿爾伯特代其發(fā)言,這次演講,我們知道了,阿爾伯特患有嚴重的口吃,當然,這種口吃也分場合,隨后,影片又給出了阿爾伯特的第二次“演講”,就是讓這個可愛的爸爸給自己的兩個可愛的女兒講故事,講的雖然不怎么流利,但是導演在這里告訴了我們,阿爾伯特口吃的原因是心理上的,不是生理上的。
阿爾伯特排行老二,繼承王位的是他的哥哥聰明勇敢的愛德華,在宣布由哥哥繼承王位時,愛德華正為情所困覺得當王會很痛苦,還有些不情愿;而阿爾伯特在內心感到的是解脫,國王對這個結巴來說,實在是太難做了。包括妻子伊麗莎白也都松了口氣:老公終于沒有當上國王。影片中伊麗莎白說道婚前幾次沒有答應阿爾伯特的求婚就是怕他當國王,大家不要以為是影片人物的做作,在真實的歷史中,她幾次拒絕阿爾伯特的追求,真因為此。影片中的兩位王子在繼位的問題上,首先考慮到的不是至高無上的權力,而是先從自我的需求考慮,很讓我驚訝。在中國的歷史上,皇子都不想當王的情況,好像是沒有的,而大多的情況是,如果哥哥當了王,皇弟們首先想到的是怎么弄死他讓自己取而代之;當王的哥哥上臺后,第一件事要做的是把皇弟們全干掉,免留后患;更甚至,皇父還沒死,皇子等不及,先把皇父弒掉的事也多的去了。
伊麗莎白是個偉大的妻子,為了丈夫的口吃病,四處求醫(yī),在生活上、精神上給予了阿爾伯特最給力的支持。伊麗莎白找到了萊奧,這是一個把莎士比亞戲劇臺詞倒背如流曾經在澳大利亞一座小城市做一名小劇員現在沒有行醫(yī)資格的口吃矯正師。萊奧的強大,是其精神的強大,他使得阿爾伯特放下王室的架子,來其簡陋的住所進行治療,要知道,為了治病,一個尋常江湖醫(yī)生要叩開王子的心門是多么的不易,他做到了,阿爾伯特成為他的摯友,并在他的幫助下戰(zhàn)勝了自我,最終發(fā)表了一次抑揚頓挫的成功的戰(zhàn)時演講。影片把阿爾伯特淡淡的惆悵,及兩個男人之間難得的友誼,表現的淋漓盡致。影片中喬治六世的扮演者科林·費斯演的可謂惟妙惟肖,每一次喬治結巴的演講,除了讓影片中觀眾感到無比尷尬外,也讓觀看影片的觀眾尷尬無比,結巴的讓人無可挑剔。
順便查了下歷史,喬治六世---伊麗莎白女王的父親確實嚴重口吃。影片中的人物基本符合史實。喬治的哥哥愛德華八世也真的是愛美人不愛江山的主兒。片中的他,在戲份上有點反面形象,甚至還拿弟弟的弱點咄咄逼人的取笑。其女友辛普森夫人也更不用提了,據說真實的她也確是個潑婦。以我看來,愛德華八世能置國置家置倫理于不顧,與有夫之婦大膽相戀,其故事情節(jié)應該遠不止本片中描述的那么簡單,真乃“性情中人”,對這位做了三百多天的國王于國于家的貢獻暫且不說,單從癡情這方面來講,其勇氣魄力可窺一斑。
《國王的演講》在今年奧斯卡評比中獲包括最佳電影、最佳導演、最佳男主角等在內的12項提名。也祝此片在頒獎典禮上,能全部的讓這些提名名至實歸。
《國王的演講》觀后有感2
《國王的演講》我很早就下載了,一向沒想看,明白其呼聲很高,但打內心不喜歡西方有關于皇室,尤其是國王的片子,了解到此片是關于英國王喬治六世二戰(zhàn)前演講的故事,頭腦里變呈現的是一個偉大的國王在發(fā)表一次慷慨激昂、振奮人心的戰(zhàn)時演講。看過之后,回味悠長,我看到的不是王,而是一個有點自卑的兒子,一個充滿愛心的爸爸,一個很不錯的丈夫,一個外表高傲而內心懦懦的摯友,當然最重要的是一個可愛的結巴。
喬治六世,原名阿爾伯特,影片的開始就給出了一次演講,老國王讓阿爾伯特代其發(fā)言,這次演講,我們明白了,阿爾伯特患有嚴重的口吃,當然,這種口吃也分場合,隨后,影片又給出了阿爾伯特的第二次“演講”,就是讓這個可愛的爸爸給自我的兩個可愛的女兒講故事,講的雖然不怎樣流利,但是導演在那里告訴了我們,阿爾伯特口吃的原因是心理上的,不是生理上的。
阿爾伯特排行老二,繼承王位的是他的哥哥聰明勇敢的愛德華,在宣布由哥哥繼承王位時,愛德華正為情所困覺得當王會很痛苦,還有些不情愿;而阿爾伯特在內心感到的是解脫,國王對這個結巴來說,實在是太難做了。包括妻子伊麗莎白也都松了口氣:老公最后沒有當上國王。影片中伊麗莎白說道婚前幾次沒有答應阿爾伯特的求婚就是怕他當國王,大家不要以為是影片人物的做作,在真實的歷史中,她幾次拒絕阿爾伯特的追求,真因為此。影片中的兩位王子在繼位的問題上,首先思考到的不是至高無上的權力,而是先從自我的需求思考,很讓我驚訝。在中國的歷史上,皇子都不想當王的狀況,好像是沒有的,而大多的狀況是,如果哥哥當了王,皇弟們首先想到的是怎樣弄死他讓自我取而代之;當王的哥哥上臺后,第一件事要做的是把皇弟們全干掉,免留后患;更甚至,皇父還沒死,皇子等不及,先把皇父弒掉的事也多的去了。
伊麗莎白是個偉大的妻子,為了丈夫的口吃病,四處求醫(yī),在生活上、精神上給予了阿爾伯特最給力的支持。伊麗莎白找到了萊奧,這是一個把莎士比亞戲劇臺詞倒背如流以前在澳大利亞一座小城市做一名小劇員此刻沒有行醫(yī)資格的口吃矯正師。萊奧的強大,是其精神的強大,他使得阿爾伯特放下王室的架子,來其簡陋的住所進行治療,要明白,為了治病,一個尋常江湖醫(yī)生要叩開王子的心門是多么的不易,他做到了,阿爾伯特成為他的摯友,并在他的幫忙下戰(zhàn)勝了自我,最終發(fā)表了一次抑揚頓挫的成功的戰(zhàn)時演講。影片把阿爾伯特淡淡的惆悵,及兩個男人之間難得的友誼,表現的淋漓盡致。影片中喬治六世的扮演者科林·費斯演的可謂惟妙惟肖,每一次喬治結巴的演講,除了讓影片中觀眾感到無比尷尬外,也讓觀看影片的觀眾尷尬無比,結巴的讓人無可挑剔。
順便查了下歷史,喬治六世---伊麗莎白女王的父親確實嚴重口吃。影片中的人物基本貼合史實。喬治的哥哥愛德華八世也真的是愛美人不愛江山的主兒。片中的他,在戲份上有點反面形象,甚至還拿弟弟的弱點咄咄逼人的取笑。其女友辛普森夫人也更不用提了,據說真實的她也確是個潑婦。以我看來,愛德華八世能置國置家置倫理于不顧,與有夫之婦大膽相戀,其故事情節(jié)就應遠不止本片中描述的那么簡單,真乃“性情中人”,對這位做了三百多天的國王于國于家的貢獻暫且不說,單從癡情這方面來講,其勇氣魄力可窺一斑。
《國王的演講》在今年奧斯卡評比中獲包括最佳電影、最佳導演、最佳男主角等在內的12項提名。也祝此片在頒獎典禮上,能全部的讓這些提名名至實歸。
《國王的演講》觀后有感3
一個成功的政治家至少是一個合格的演說家。但對于《國王的演講》中的英國國王伯蒂來說,完成一個演講,是個不小的挑戰(zhàn),甚至可以說是一件不可能完成的事。口吃使他無法在公眾面前發(fā)表演講,更讓他在各種大型儀式上丟盡了臉面。
《國王的演講》影片一開始,英國國王喬治5世派二王子約克公爵在倫敦溫布利球場為大英帝國展覽會做閉幕演講,場內外靜靜等待著伯蒂的初次亮相。可是,在屏幕上我們可以看到伯蒂神情緊張,雖然他想竭力保持鎮(zhèn)定,但那僵硬的表情泄露了他內心的不安,廣播里只聽得伯蒂的結巴聲“我代表國王……陛……,陛下”二十秒吐不出一個詞。伯蒂的口吃被麥克風無限地擴大,這令很期待伯蒂的初次亮相的人們大失所望,伯蒂自己更感到極度的無奈與自卑。
賢惠的王后伊麗莎白經人介紹,為丈夫找到一位與眾不同的語言治療師羅格(萊昂納爾)。通過一系列的訓練,國王的口吃大為好轉。盡管他們也曾有過分歧,甚至破口大罵對方,但兩人還是成為了一輩子的好友。
二戰(zhàn)爆發(fā)之際,喬治六世發(fā)表了著名的圣誕講話。萊昂納爾在此期間一直陪伴在伯蒂身邊,給了伯蒂信心。最后,伯蒂取得了成功,連大主教也自嘆不如。在此之后,每次戰(zhàn)時演講,萊昂納爾都陪伴在國王身邊。喬治六世的演講極大地鼓舞了人民抗擊希特勒的斗志。
我們從電影里可以看出,伯蒂是無助的,正因為找不到像萊昂納爾一樣的醫(yī)生,像萊昂納爾一樣的朋友。伯蒂第一次的診療過程中,含著滿口的玻璃球,在醫(yī)生極力的催促下,努力地發(fā)了幾個含混不清的音節(jié),之后而難過地低下頭,一口吐出了所有的玻璃球,憤怒而去。伯蒂掙扎呼吸,等待救援,也正是萊昂納爾,這個意志剛強有才華卻因為缺乏貴族風度被輕視的平民解救了這個血統高貴但是內心脆弱的王子。
“國王”雙眼炯炯有神,卻是個結巴;“醫(yī)生”意志堅強,卻不被人們重視。絕對的美好并不存在于我們的生活中,無論出身高貴還是貧賤,我們都是人,而人身上總是存在著有許許多多的毛病,這都會是我們成功道路上一座座高山,而有一些人,翻過了這一座座高山,征服了自己,取得了成功。那些人就是人們心中的英雄和備受人們尊敬的智者。他們會成功是因為他們一直都在學習他人的長處,從而來彌補自己的短處,讓自己的缺點逐漸變小,直到完全克服這些缺點,當他們做到這點時,他們就已經取得了偉大的成就。因為人就好比一張紙,這張紙上存在這許許多多的窟窿,可是兩張紙貼在一起后,,我有窟窿的地方你你沒有,你有窟窿的地方我沒有,從而通過別人的長處彌補了自己的不足,最終改變了自己,成為了偉大的人。國王內心脆弱,而萊昂納爾意志剛強;國王是個出身高貴的王子,而萊昂納爾卻是個出身貧賤且沒有行醫(yī)執(zhí)照的醫(yī)生。正因為他們相互幫助,伯蒂才會成為一個成功的國王,萊昂納爾才會成為唯一一個因為皇家服務而被授予騎士勛章的人。
《國王的演講》這部電影向人們述說了一個國王的勵志人生,我們難道不應該學習這位偉大的國王喬治六世嗎?國王戰(zhàn)勝口吃的毅力驚人、萊昂納爾的幫助有用且不失巧妙,他們其實不過是普通的有缺點的人,但他們并不向命運妥協,他們選擇了互相幫助。我們在這位國王的身上看到的不僅僅是他戰(zhàn)勝自己的傳奇故事,也是我們自己的一個縮影。我們自己也存在著許許多多的缺點,應該且必須謙虛地向他人學習,自覺地改正我們的缺點,克服我們的恐懼,實現自己的理想,發(fā)出屬于我們自己的王者之聲!
《國王的演講》觀后有感4
《國王的演講》這部電影主要講述了主人公約克公爵艾伯特從小就有口吃的毛病,后來他的夫人找到了一位語言治療師萊昂納爾,在他的治療下,公爵終于克服了口吃,并在二戰(zhàn)前發(fā)表了振奮人心的演講,在萊昂納爾的鼓勵下當上了國王,也就是喬治六世。
公爵從小懦弱和口吃,同時也經歷著很多次治療的失敗,因此他并不相信萊昂納爾可以治好他的這個毛病。約克的脾氣非常暴燥,動不動就發(fā)起火來,還很不配合醫(yī)生的治療,但是在相處中漸漸地約克越來越信任萊昂納爾,在演講中萊昂納爾用無聲的動作、會心的眼神讓約克充滿信心,完成這次重大的演講。
約克有著堅持不懈地精神,在幾次失敗的口音訓練時,他依然尋找另外的口音糾正方法,中途的時候,他有好幾次想要放棄,他的妻子時時鼓勵,給予他無窮的力量。
萊昂納爾是一個有耐心的人,每當國王發(fā)火時,他總是耐心的指導約克,告訴約克一些重要的人生道理;他還是一個很好的人,自從國王完成了圣誕節(jié)演講之后,后來的每一次演講都有萊昂納爾的陪同,他們始終保持著親密的朋友關系。
《國王的演講》是一部勵志片,這個電影用國王口吃之苦到演講成功,把勵志的強大力量表現得淋漓盡致,當國王在話筒前滿臉通紅,想說也不敢說時,但最終克服心理的障礙圓滿完成演講時,這個電影的勵志力量給人們帶來了常常地感動。
當我們遇到困難,坎坷的時候,不能放棄,我們像國王那樣堅持不懈,總有一天奇跡會發(fā)生,成功將會青睞你!
《國王的演講》觀后有感5
那一天,就在我看完《國王的演講》的那一天,我打開搜索引擎在上面輸入了兩個詞組:溫莎公爵、喬治六世。
在很早的時候,我就聽人談論過溫莎公爵,一個愛美人不愛江山的英國國王,然而,直到今天我才知道原來他還有這樣一個弟弟。
當我和幾個朋友一起討論這部電影的時候,更多的人都會為了博迪的羅格的友情所感動,而我則是為數不多的例外,相比起友情,我更為他們所有人的勇氣而撼動。
首先說說戴維吧,為真愛不顧一切地勇氣。愛上一個離過兩次婚的女人,他沒有選擇,因為愛情部分早晚,沒有對錯。但是,面對教會壓迫、人民反對的時候,他選擇了放棄。不是放棄了愛情,而是放棄了作為國王的責任,他簽下退位協議,卸下了國王的身份,成為英國歷史上唯一一個自愿退位的國王。他的一生,不要王位,不要尊榮,甚至是不要兒女,要的只不過是身邊那溫柔的笑目一直在他身邊而已。戴維,他不是英國的國君,他只是那愛美人不愛江山的溫莎公爵。
聊完戴維,我們再說說博迪吧,他呢,本身只是一個懦弱膽小的王子,他活在哥哥的光環(huán)之下,他的口舌不清讓他極度自卑,但恰恰就是這個膽小又自卑的王子,在哥哥選擇退位之時擔下了對人民的一切責任,也恰恰是這個懦弱還口吃的王子,在國家面臨危難之際勇敢的站起來向德宣戰(zhàn)。即使是面對德軍的轟炸、內閣的勸阻,他仍然沒有絲毫想過要離開英國、離開他熱愛的土地和人民,這種承擔一切責任的勇氣讓他變得勇敢。勇敢的人,會贏得全國人民的感動,一個這樣的國王,一群愛戴國王的百姓,英國在二戰(zhàn)中又怎么會不勝利呢?
最后要談的這個人,他是這部電影里我最欽佩的人,他是幫助博迪變得勇敢起來的那個朋友,他叫羅格,是一個經歷過一戰(zhàn)的人,是一個可憐傷兵同情自卑兒童的人,是一個敢于追求自由和平等的人,更是一個為了夢想執(zhí)著一生的人。他并不富有,也沒有任何身份和地位,他就是他,卻是在平凡中閃閃發(fā)光的人。
一個歷經傷痛、別離、世俗和不公的他,勇敢的追求那個不平等時代的一點點的平等。他是羅格,是我欽佩的那個勇士。
故事說到這里就該結束了,勇氣是什么呢?不管是愛情、責任還是夢想,勇氣都會一直伴隨著你,讓你成功,讓你執(zhí)著,讓你成為自己心中的國王。而失去勇氣的獵人,等于失去靈魂,他的身軀也會因此快速蒼老,直到死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