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霸王別姬觀后感
霸王別姬影片圍繞兩位京劇伶人半個世紀的悲歡離合,展現了對傳統文化、人的生存狀態及人性的思考與領悟。下面是小編給大家整理的電影霸王別姬觀后感,希望大家喜歡!
電影霸王別姬觀后感篇1
前幾天看完《霸王別姬》心情真的是挺復雜的,可能是因為這是我看過最好的電影了吧。
這部電影年代算得上比較久遠了,我相信很多人都看過,沒看過的也應該看一下。故事開始是一個女人抱著小男孩去看戲,可能這個女人太喜歡戲了吧,所以才會不惜一切代價讓小男孩當上戲子,小男孩叫小豆子,在學戲時結識了小賴子和小石頭,但小豆子因為學不好總是被打,小賴子也是。后來他們逃跑了,并且一起看了一場戲,他們都很羨慕那些角兒,小豆子決定回去好好學,小賴子也跟回去了,盡管他知道卻還是怕打最終選擇了自殺。
小賴子自殺前往嘴里塞滿吃的的樣子令我很深刻,還有他那句“他們怎么成的角兒啊,得挨多少打啊?我什么時候才能成角兒???”,當下有很多人都是如此,盡管知道努力就有可能成功卻還是不愿努力。再后來就是小豆子和小石頭的感情越來越好,小豆子和小石頭都成了角兒,有了新的名字——程蝶衣,段小樓。
程蝶衣把師哥放在第一位,戲放在第二位,志同道合的人放在第三位,他很愛很愛戲,可以看出師哥在他心里的地位有多重要。段小樓逆來順受,也很愛程蝶衣,與程蝶衣相反的是他把戲和人生分的請清楚楚。
看了很多評論,有人說程蝶衣活在戲里,分不清戲和人生,可我卻并不覺得,他只是很愛段小樓很愛戲而已,他把戲和自己融為了一體,所以有人才說程蝶衣是真虞姬,段小樓是假霸王。
《霸王別姬》豆瓣評分很高,Top250排行榜第二,還獲得了一個什么獎(我記不清了),這些名譽都是很符合的。程蝶衣的飾演者張國榮,他在眾人心里的地位不言而喻,他的演技令我吃驚,相貌更是,無論多少歲都風華依舊?!栋酝鮿e姬》是我看完第一部想找原著的電影,以后也一定會再刷很多遍。
同時也謝謝它,讓我認識了一個連罵人都帥炸的男人。
電影霸王別姬觀后感篇2
中央戲曲學院導演的這一部《霸王別姬》劇很短,大概只有五十幾分鐘。介紹說這個劇獲得了亞洲大學生戲劇節的優秀作品獎。
這是我看的第二部京劇。和第一部看的京劇《傾國》一樣,都是在繁星戲劇村坐在第一排超近距離看的??戳诉@兩部劇,發現中國的戲曲文化真的有一種別樣的優美,演員精致的妝容、揮舞衣袖時翩翩起舞、配樂中琵琶等樂器動聽的聲音、演員沒說完一句臺詞后鼓給它增加更多動感?!栋浴废啾取秲A國》,更加有動感,因此看著更歡樂?!秲A國》節奏有點過于緩慢。演出結束后,演員請導演上臺,最驚奇的發現竟然坐在我右邊的是導演。我知道導演應該也是一個本科生,只是沒有想到我離導演是那么近。演出時我看到她拍照,我覺得看劇不是不能拍照的么,有人拍我也拍?;叵肫饋碓瓉硎菍а菖淖约旱难輪T的照片!她說這是她們第一屆京劇班,都是一些大四的學生。這些大四的學生演的雖然只是京劇,但仍充滿動感。那四名演士兵的演員,在舞臺上蹦來蹦去,騰空翻躍,即使要傳達的是一個悲劇故事,但是總體感受是一個喜劇故事。劇中用兩面巨大的白布來當幕布,也當做河流的舞動,也給予舞臺不一樣的動感??傊?,這個京劇賦予了傳統京劇不一樣的色彩。
結局有點倉促,我以為虞姬死后,虞姬的故事就結束了。但是她死后又重新出現在項羽面前,我不明白項羽仰望站在高臺的虞姬,傳達的是虞姬是一個夢了,他們人鬼世分隔了么。最后項羽的死亡也是用旁白敘述的,我覺得這樣的結局有點倉促。
項羽、虞姬的表演者動作有點僵硬,雖然厚厚的妝容讓人看不出表情的變化,但是延伸是犀利還是游離不定還是可以看出,畢竟只是學生,達到這樣的創意也不錯了。
電影霸王別姬觀后感篇3
這兩天學了《京劇》這一課,京劇被介紹的淋漓盡致,作為課外補充,我決定看一場戲。
其實對我來說,戲曲并不怎么有魅力,在幼小孩童的感知里不過是又煩又噪,吚吚呀呀的難聽死了。我煩那踱來踱去的步子,那斷斷續續若干分鐘才能唱完的歌詞,那濃裝重抹的面飾——而今天,已經六年級的學生,深為過去的看法而感覺到羞愧。我要重新在這,認認真真的看一出戲。
《霸王別姬》是被認為是東方美代表的四大名旦之一梅蘭芳作為主角演唱的。講的是霸王的部隊已軍心渙散,四面楚歌,霸王欲帶虞姬殺出重圍,可虞姬怕連累霸王,揮劍自刎。看到這里,我竟然感動了… …
是啊,他那… …不,不如說“她”那嗓音十分好聽,圓潤優雅,聽起來似乎遼遠而逼近,又柔和而鏗鏘?!八睂⑦@感人的畫面演出的惟妙惟肖?;蛟S這就是中國的藝術吧!是成為國粹的原因吧!是外國人都為之敬佩的原因吧!
八年了,我從沒有仔細的聽過一場完整的戲曲。今天,我靜靜的傾聽,認真的品味國劇的美。這是一門中國及至全世界都聞名的藝術精品,我們都應該為自己的國家有這樣的國粹而感動驕傲。
電影霸王別姬觀后感篇4
《霸王別姬》于我的震撼之處不外乎張國榮的演技與劇情。就像段小樓說的我是假霸王,你是真虞姬,他把程蝶衣這樣一個角色演繹的讓人過目不忘,每一個看過影片的人,或震驚或不可思議或心痛或難以理解,各種各樣的情緒都是對他的肯定。
這部影片我看了兩遍,第一遍看的劇情,第二遍著重體會影片所要表達的意思。透過段小樓和程蝶衣華麗又曲折的半輩子,會讓人不禁想到,還是作為小石頭、小豆子的他們更加快樂,盡管那日子苦,可他們兩人是相依的,是沒有任何外界因素影響的。沒有了小石頭的小豆子,就沒有了生的希望,是小石頭救活了他,改變了他。他一生的軌跡里,最沒辦法缺少的就是小石頭的存在。可惜最后,段小樓不再是小石頭,程蝶衣也就不再是小豆子,比起無望無趣的現實,他選擇了死亡,完成自己的從一而終。終的或是自己對于小石頭的愛戀,或是那一段不復返的羈絆。
我比較愿意說,整部影片交代給我們的,是這樣一個人凄美又無力的愛戀。
電影霸王別姬觀后感篇5
面對楚漢爭霸中的兩個主要人物,雖然項羽最后失敗了但是我還是喜歡項羽的。
就像李清照說的“生亦豪杰死亦鬼”,想想當初霸王舉鼎,破釜沉舟。楚霸王是何等的豪氣云天,雖然吳江一別,但西楚霸王仍然是西楚霸王。其實我特別想項羽能回江東東山再起,但是想想項羽是何等的英雄氣概,他又怎么會拋下八千江東子弟而獨身離去,于是他依然自刎去烏江邊。
“至今思項羽,不肯過江東”杜牧也曾感慨,可惜時光不再,杜牧不能回到當初為項羽身邊謀臣。就像大眾說的“不是項羽不肯聽亞夫范增的良言,而是項羽的豪氣不懼怕劉邦的陰險,就算項羽死了那是他成全了大漢的大風起兮云飛揚”。
如今很多人對項羽劉邦褒貶不一,我感覺項羽挺成功的,至少在古人眼中他也在史記的帝王一冊之中。這是很多諸侯或者爭霸天下者所沒有的待遇,這也是我對項羽喜愛的原因。
想想杜牧,李清照的話我也深感同身。
電影霸王別姬觀后感篇6
《霸王別姬》這部電影講述了京劇藝術家程蝶衣和段小樓從京戲學徒成為萬眾矚目的“角兒”,又由于種種原因走向衰落的悲劇故事。
程與段對待京戲有著截然不同的態度。程蝶衣把京戲當作人生的全部,人們形容他“不瘋魔,不成活”,是對藝術有著執著追求的理想主義者。而段小樓只是把京戲當作謀生的手段,除了唱戲,也追求其他俗世的樂趣。
段小樓結婚時,程蝶衣勃然大怒,我覺得他的這種情緒不是出于爭風吃醋,更多的是憤怒師哥沒有做到“從一而終”,侮辱了崇高的藝術。他很單純,只是想和師哥唱一輩子的戲。
從這部電影中可以感受到陳凱歌導演對藝術的態度,相信對程蝶衣的痛苦他感同身受。在劇變的社會背景下,藝術難以保持純粹。當藝術與政治沖突時,藝術永遠要讓步于政治,甚至很多時候會淪為政治改革的犧牲品。時代的風向不斷變更,世界變化翻天覆地,人的命運沉浮流轉,唯有真正的藝術容不得半點兒投機取巧。浮躁的社會風氣彌漫,留給藝術的純凈空間越來越小,許多博大精深的藝術走向式微,這是全人類的悲哀。
某個名人說過,只有科學和藝術才是人類文明的追求。
電影霸王別姬觀后感篇7
當一切開始就再難停下,紅色的幕布緩緩拉開,各類角色依次入場。被世人奉為經典的京劇曲目:《霸王別姬》就此拉開序幕。
那鑼鼓聲響起時,寓意著一場大戲的開始。故事已經遙遠到上一個世紀,由《霸王別姬》結緣,因《霸王別姬》結怨。而程蝶衣和段小樓就是這戲里的主角。
他們同是命途多舛的人,小小年紀被買入戲班子里學戲。在這段時間里,程蝶衣對他的師兄段小樓產生了一種似親人又似戀人的感情。他們憑借一曲《霸王別姬》相識,卻也因此而離別。
一道縹緲卻有力地聲音在程蝶衣的耳邊響起:“我本是男兒身,又不是女嬌娥?!彪S著一次次的反抗,那嘆息終是落下,他終是向命運投降。
投降之后,是名聲遠揚??沙痰碌膬刃膮s在煎熬,像是在泥沼中努力掙扎的魚兒,卻始終出不來。漸漸的,他放棄了最后的抵抗。
樂聲響起,那種彌漫在空氣里的淡淡憂愁開始發酵,如癡如醉。伴著蝶衣的戲腔響起:“我本是女嬌娥,又不是男兒身。”戲幕進入高潮。恍惚間,仿佛看見了狂傲不羈的楚霸王狼狽的逃至江北,虞姬自刎于霸王眼前。
《霸王別姬》講的是楚霸王和虞姬,又何嘗講的不是程蝶衣和段小樓呢?度過種種磨難,程蝶衣與師兄段小樓不再相見。彼此也不想主動認錯。
蝶衣青衣披身,不再穿著華麗的戲服,不在登臺唱戲。一切是那么可悲,雙方都活在回憶的舊夢里。時光在悄悄流逝,程蝶衣與段小樓彼此間的再次重逢,也只能一笑泯恩仇。他們再一次合作《霸王別姬》,隨著落幕的是程蝶衣的死亡。
臺上,《霸王別姬》正在謝幕。耳畔突然響起那帶著憂愁的旋律:時過鏡遷若再描一筆,無非是癡人入了夢…自娛,你若不在,我又豈敢,妄提往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