霸王別姬電影觀后感范文
《霸王別姬》上映后在歐美電影界好評如潮。評論界稱《霸王別姬》是中國的《亂世佳人》。許多影評指出這部電影雖然長達3小時,卻無一分鐘的累贅,電影跨越50年歷史,反映了20世紀中國歷史的變遷,輝耀著傳統文化的光彩,氣勢恢宏,情節跌宕。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霸王別姬電影觀后感范文,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霸王別姬電影觀后感范文1
1.程蝶衣與菊仙關系的線索
電影一開始以倒敘的手法,在空蕩蕩的戲劇院里,兩人準備排練《霸王別姬》這個片段看似簡單卻暗示出段小樓最后的孤單與空虛。接著出現的程蝶衣母親送他去戲班唱戲一幕才是本劇真正的開始,程蝶衣的母親是妓女,之后出現的菊仙也是妓女。菊仙并把他緊緊摟在懷里,程蝶衣曾對母親說過:“娘,手冷,水都凍冰了。”這句話也在他毒癮發作的時候對菊仙說過,不能不說這是導演巧妙的安排,通過這句簡單的話語,透露出面對童年時母親將其手指斬斷時,所造成的傷痛和陰影至今揮之不去。蝶衣恨自己的母親,這樣我們不難明白蝶衣為什么那么不喜歡菊仙了。他只是自然的把這種恨投向了身為妓女的菊仙。又加之菊仙破壞了他和小樓之間的感情,使這個三角關系變得越來越復雜了。愛恨交錯,讓人難以言語。
2.程蝶衣逐漸女性化的線索
關于程蝶衣逐漸女性化的線索,我認為劇中有四處線索值得我們注意:1.母親是妓女從小生活在妓院里,在影片中童年初入戲班的小豆子頭上扎著兩個紅色的小辮子,不難看出他生活的環境是怎樣的。最后又被母親拋棄,無依無靠,沒有了安全感。2.童年時被母親剁下多余的第六指。3.唱錯《思凡》被老師打,被師哥用煙桿搗破喉嚨。4.最后被張公公凌辱。這四點線索使程蝶衣的心靈世界收到了扭曲,漸漸的把自己定位在女性的范疇之內,他內心的孤單無人能懂,他希望有個堅實的依靠.
3.程蝶衣與段小樓關系發展的線索
兩人相遇在戲班,1.戲班里的線索,在初入戲班時就與師哥小石頭(段小樓)有了幾次感情上的交流。首先,進入戲班的第一天晚上小豆子(程蝶衣)受人欺負,小石頭出面幫他,還給他蓋被子。小豆子拔筋,小石頭幫他偷懶,踢走磚塊,,被老師發現,最后受罰大雪天在外面頂磚,夜深回到屋里,小豆子幫他無焐熱身子,也可以說這是他們倆第一次情迷接觸。小豆子不堪老師打罵和人格的侮辱,最后逃跑,小石頭放了他。最后看戲有感又回到戲班受罰。最后在戲院經歷那爺選人的時候,被選中與師哥一起去黃公公處演出,一舉成名。幼年學戲與師哥小石頭的經歷,促使小豆子漸漸的依靠上了師哥小石頭。一直后來混淆了舞臺與生活的關系。2.成名后段小樓(小石頭)喜歡上了妓院女子菊仙,程蝶衣(小豆子)得知后表露了自己對師哥的愛,但是最終段小樓還只迎娶了菊仙,這使本想和“霸王”唱一輩子戲的程蝶衣(小豆子)感到了失落。最終決定和段小樓分道揚鑣。便開始和有勢力的袁四爺發生了感情,以保持自己在戲曲界的地位。3.在老師的訓斥下兩人重歸于好,但好景不常,大革命期間,兩人發生了激烈的沖突,最終導致矛盾激化,悲劇產生。
在這三點中有個最主要因素那就是“戲”一出“霸王別姬”,現實中霸王的“虞姬”和一個戲曲中霸王的“虞姬”相遇,最終這種矛盾無法化解,私人的占有欲,最終毀了一切的美好。
霸王別姬電影觀后感范文2
看完《霸王別姬》之后我的感觸很多也很深,以前沒有看過時,都聽見同學給我說那是一部關于同性戀的故事,可是當我看過之后我發現其實不然!所以現在,我寫一篇文章以發表自己之看法,與見解!
本故事的主角是蝶衣,他本是男兒郎,可是上帝卻給了他一副比女孩還嬌貴的面容,于是,她當妓女的母親便將她送往了戲班。由于長相的清秀,所以他從小便被師傅訓練唱旦角! 在幼年,改變他一生命運的一句詞便是“小尼姑年芳二八,正青春被師父消去了頭發,我本是女嬌兒,又不是男兒郎”在很多人看來,他從此時起,便將自己當做了一個女孩,然實者不是,他此時是將自己當成了虞姬! 在他的生命中,對他影響最大的一共有三人。
第一便是他的師兄段小樓,第二便是他從未承認過的嫂子菊仙,第三便是他收養的孩子小四! 師兄,是眾人所指他所愛戀的對象,可是非也,他愛是的并非他的師兄段小樓,而是西楚霸王項羽,由于師兄童年的庇護,所以他的師兄一直在他的心里扮演的都是楚霸王的角色!但是,他卻忘記了,他的師兄是人,一個擁有七情六欲的凡人,而并非力拔山河氣蓋世的西楚霸王項羽!
其實,當他的師兄去喝花酒后他就開始明白這一點了!但是,他不愿相信。他一直認為,童年的感情能讓他阻擋住師兄的七情六欲!他想依靠戲劇的精神挽留住師兄,讓師兄一直扮演終究心中霸王的角色!于是,他對師兄說:我想讓我跟你唱一輩子戲,是一輩子,差一年一個月一天一個時辰都不算一輩子!
當然,在整部電影中,他一生都在為此目標而奮斗!由此可以看出他愛上的是京劇,是霸王,而非現實里的師兄!他對京劇已經達到瘋魔的地步! 由于他的瘋魔,所以他的嫂子菊仙便成為了他一生最痛恨的對象,因為,是菊仙將他的師兄從霸王變為了段小樓!所以,他的一生中從未叫過菊仙嫂子,最多都只是菊仙小姐!可是他不曾知道,在他的一生中,最了解他的人卻正是他最痛恨的菊仙!菊仙知道他愛上了段小樓扮演的霸王,所以,她極力的反對段小樓與他演戲! 到民國時期,他曾經被當做漢奸抓過!在法庭上他說了一句話:如果青木在,他早就把京劇傳到日本去了!由此可以看出,他對國粹藝術的熱愛已超出國界,他認為藝術是沒有國界的,只要熱愛藝術,任何人都可以傳承! 他身邊的養著的一條毒蛇已慢慢長大!
那就是小四,小四是將他從戲劇拉回現實的主要人物!也正是小四讓他發現了,霸王離開了他這個虞姬還有別的虞姬!于是,他問了師兄一句:虞姬為什么要死?這句話師兄沒有正面回答,只是說他不瘋魔,不成活!因為在他師兄眼里,戲劇只是生活的一部分,而在他眼里,生活只是戲劇的一部分!也是這一句,為后面他的自刎埋下了伏筆!
在段小樓的批斗大會上,段小樓的霸王臉譜被畫花,而他卻不顧紅衛兵的逼威去為段小樓鉤臉,因為在他眼里,霸王是不容玷污的,霸王是最神圣的!由此亦可以看出,他愛上的是霸王而非段小樓!可是,在此時他仍舊沒有完全的把他師兄與霸王分離開來! 直到揭發大會時,段小樓忍受不了紅衛兵的折磨,把所有的事都揭露出來之后,他才恍然大悟,師兄永遠也無法變為京劇里的霸王!
于是他痛心長嘯道出了他心中所有的憎恨與無奈:你們都騙我,都騙我,我也揭發,揭發姹紫嫣紅,揭發斷壁頹垣我早就不是東西了,連你楚霸王都跪下求饒了,那它京戲能不亡嗎?能不亡嗎?由這就話,能看出,他的夢破滅了,再這個人心恍惚的時代,藝術是不能得到完全的傳承的,他心中的楚霸王消失了,那么他自己也只是一具行尸走肉而已了! 當然,也正是段小樓的屈服,菊仙也絕望的自殺身亡! 當一切風雨都平息后,所有人都消失了,舞臺上就只剩下了霸王與虞姬!師兄老了,再也唱不出霸王來了,而蝶衣的心也死了,因為自己再也不能從師兄的身上尋覓到霸王的身影!于是,師兄唱到:小尼姑年芳二八!他回唱道:正青春被師父消去了頭發!師兄:我本是男兒郎!
他回:又不是女嬌兒!當他自己聽到這一句時,才明白過來,自己不是虞姬,這世界上早已沒有虞姬!自己的一生是如此的悲劇,未曾找到自己的霸王,而卻唱了一輩子別人的戲!于是,他只能拔劍自刎,去另一個世界去尋找自己的霸王!再去演繹一場可歌可泣的《霸王別姬》 。從以上可以看出,蝶衣愛著的并非師兄段小樓,而是京劇中力拔山河氣蓋世的西楚霸王!與其說他愛的是人,還不如說他愛的是夢!他的一生都在做一個夢!為了他的這個夢,他付出了他的所有!直至他生命結束也未曾放下追逐! 蝶衣的一生,可悲,可嘆,然亦可敬也!作為一個男兒,能如此風華絕代,為夢追逐,當可名留青史矣! 我的見解愚昧,但亦是我自己對蝶衣的認識!
霸王別姬電影觀后感范文3
曾經在懵懂時看過霸王別姬,當時純粹是從故事片的角度去看此片。而此次活動,讓我得以思考從另一個角度去解讀這部影片和片中的角色。
霸王別姬的時代背景的復雜是我看過的影片之最,它的故事橫跨數十年,又涉及中國現代社會變革最快的時期,從清末一直到1976年結束。而兩位主角的命運也隨著時代的浪潮起起落落。
兩位主角的命運映出了中國從封建社會走向社會主義的脈絡。電影中處處蘊含著變與不變,大到從社會體制到人們思想的變革,小到人們的衣著。同樣程蝶衣和段小樓在同一個劇院演著一樣的霸王別姬,連表情和腳步都未變,而底下的觀眾卻換了一茬接一茬從太監,日本兵,含著鮮明的時代特色。而不變的戲碼,卻因為時代的不同,觀眾的不同得到了迥然不同的結果。
人生如戲,戲如人生,當舞臺上的京戲帷幕落下,舞臺下更大的帷幕卻拉開了。同樣的演出錯誤,在清末時期可能是被投入大牢,在民國時期是蠻狠的拳腳,而當觀眾換成了解放軍,兩位主角慣性般的做好了接受處罰的心理準備,但回以他們的是熱烈的掌聲,與“前進,前進,前進”的歌聲。此時段小樓和程蝶衣的手足無措和小四臉上從愕然但微笑的表情變化讓人記憶深刻。我也被此刻的場景深深震撼,嘹亮的歌聲回響在曾經歌舞升平的劇院,讓我感受到了社會即將產生的變革和在這之后起推動作用的共產黨思想的偉大。
程蝶衣在這電影中無疑是靈魂人物,而他跌宕的人生和復雜的內心世界也讓我著迷。程蝶衣活的是精彩的,作為“角兒”,他為人狂熱的喜愛。但同時他也是不幸的,一個個時代的烙印也深深的打在他的人生中。在清末,他年幼時為了進戲班而被切去了畸形的手指,為了討生活,學技藝,忍受著嚴酷的打罵,成名后又受太監的欺辱。而到了七七事變,日本入侵后,他又染上了毒癮,無法自拔。在后來,國民時期的法庭也讓人哭笑不得,程蝶衣當庭說自己是漢奸最后法官還是在百姓的質疑聲中判他當庭釋放。而在解放軍進入北平城后,他卻下起了戒毒的決心,雖然電影中沒有說明緣由,但我認為他應該也是感受到了社會即將改革的浪潮。
“不瘋魔不成活”是段小樓兩次用來形容程蝶衣的話。細細品味,程蝶衣對戲的執著是該要我去學習的。其實在電影中,程蝶衣始終只想好好的和段小樓演好戲,演一輩子的戲,無奈,時代弄人。但是他對戲的執著始終未變,他曾問過段小樓,虞姬為何而死。當時我并未想到答案,而現在想來,也許是因為沒辦法完成自己的理想和事業吧,同樣這也許也是他最后選擇像虞姬一般死去的原因吧。
最為一個入黨積極分子,我認為我應該學習這種執著的精神,堅持自己的黨性,并貫徹到生活和學習中去。
霸王別姬電影觀后感范文4
1977年,相隔十年余久的他們,再次相遇,在特殊的地點以特殊的方式,結束了他們積攢了一生的愛與恨,情與仇,一切終歸塵埃。
1922年,小小年紀的程蝶衣被送到了戲班子里,因為有張女兒的臉,他的角色早已注定——虞姬,曾經的他,不愿向命運屈服,但幾年后的他,已經分不清幻想與現實、舞臺與人生、愛與義、他已成虞姬,他愿沉溺在舞臺上盡享無限歡樂與瞬間的永恒,他愿與他的霸王長相守,他愛著他的霸王,無論是臺上那個對虞姬百般呵護、百般寵愛的霸王還是臺下那個與程蝶衣相濡以沫、互扶依靠的段小樓,他都深愛著。段小樓是他的全部,是他的夢,因為是夢,所以追隨,因為是夢,所以遙不可及,因為是夢所以美好,因為是夢所以不愿沉溺,只想沉溺幻想。
只可惜,程蝶衣的愛心終究還是費心,花天酒地,娶妻生子,是男兒的本性。段小樓戲中唯一一個正常人,任何事情的發展在冥冥中早已形成一定的軌跡無法改變,就像火星撞地球一樣,段小樓遇上了菊仙,即使他們曾立誓同臺唱戲到永久,段小樓依然是男人,戲臺上,愛江山更愛美人,生活中重諾言更重享樂,毫不猶豫的菊仙成了他的選擇,而那個被他選擇的菊仙天真地幻想著自己所托付的這個男子會是個剛強勇猛的男子漢,卻萬沒想到,在生與死、愛情與生命之間,他選擇了自己的生命,在他親口否認愛眼前這個女子的時候,菊仙瞬間崩潰,可謂夫妻本是同林鳥大難來臨各自飛,在陰陽交界處徘徊,最終無法越進那道路門,內心的軟弱、矛盾、虛偽在那一刻全部釋放,在矛盾的一瞬間,出賣了妻子、兄弟和他的心,不過,我想,大多數人都是這樣子,能舍身為王,為別人的生命付出一切的能有幾個?這個問題的答案在現代生活中也是顯而易見的,在小悅悅最需要幫助的時候,只有一個人愿意出手相救,其他人因內心恐懼而退縮。
如果說活命是段小樓的全部,那么段小樓就是菊仙的一切,菊仙這個剛強的女人他的剛烈,對愛的執著,內心的堅強是我所敬佩的,不向命運屈服,即使身處青樓,依然能夠有勇氣去面對萬事的變遷,她要重新做人擁有一個完美的人生,在大難面前,仍然誓死保護段小樓和那把寶劍,為何?因為愛,所以愿意付出一切,但當全身心的付出都得不到回報后,無論是誰都會疲憊,在欺騙與背叛之后,也會厭倦,愛到深處就是恨,好最終穿上新婚時的嫁妝,帶著曾經的記憶,現在的痛苦走了,恨他還是因為愛他到無法自拔。
1977年,兩人又重新相遇,在這十一年里,雙方都在經歷著不同的人生,命運早已注定,不論是戲中還是戲外,虞姬的選擇都是在最愛的霸王前離開,而霸王能做只有那一聲嘶喊,唱完最后一出戲后,華麗轉身,悲哀落幕,舞臺是他最后的歸宿,華麗的戲臺應有高貴的人來閃耀自身的光彩。
我本是男兒郎,又不是女嬌娥,男兒郎敗給了女嬌娥,利戰勝了情,恨掩埋了所有的愛,曲終人散,帷幕落下,無須感嘆,一切終歸塵埃。
霸王別姬電影觀后感范文5
戲,是中國五千年文化歷史中的精華,是國粹。它博大精深,源遠流長,為世人所喜聞樂見。但是,一個人可以看戲,唱戲,也可以入戲,卻千萬不可迷失在戲中,否則,一切灰飛煙滅。
我國戲曲在唐宋時期基本形成,唐玄宗李隆基被稱為“梨園祖師”。在元朝開始繁榮,清朝發展到頂峰。到清末,全國戲曲有數百種,其中,影響較大的戲曲劇種有昆曲、京劇、川劇、豫劇以及黃梅戲等幾種。
新中國成立前,一個人不會寫字,不會有人看不起。可要是不會哼上幾句戲詞,可就要被人嘲笑了。《霸王別姬》中的情節就充分體現了京劇在當時的影響力。
一個人喜歡看戲,能入戲,沒什么大不了的。可要是鉆進里面不出來可就完了。程蝶衣自小和師哥段小樓在戲班里學戲,為了成為一個“角兒”辛苦訓練。他和師兄終于在成年之后憑借一出《霸王別姬》成為名角。可是,程蝶衣為了成為角兒付出了太多。他沉迷于戲中角色,不愿從中出來。他愛上了師哥。這在那個時代甚至是當代都是被社會所鄙視的。他犯了大忌,他不該入戲太深,不該愛上一個不該愛的人。他的結局注定是一個悲劇,這個悲劇是他自己造成的,誰也幫不了他。
程蝶衣自從愛上段小樓以后,就反對段小樓去見任何女人。不僅不能容忍段小樓去嫖妓,更不能容忍他和妓女結婚。程蝶衣的一生因為愛而顛沛流離,十分悲慘卻又讓人很無奈。
我們是現實社會的人,在這個社會里生存,就要不斷變換自己的角色去“演戲”。我們可以也有必要演好每一個屬于自己的角色,但是,我們絕不可以沉溺其中而忘記自我。一個人要能把握住自己,有自己的分寸。既要把戲演得真,又能輕松找回自我。這樣,才能稱得上是一個合格的演員。
人生如戲,戲如人生。一個人的一生正如一出戲的演繹。我們在生活中會遇到很多人和事,會需要逢場作戲來渡過難關。我們需要扮演的角色也千差萬別,我們必須盡全力演好這些角色。但是,我們一定要有自己的思想,自己的特征,要有自我,不可入戲太深而在戲中迷失自我。
戲,包羅萬象,深邃無比。你有自我,是你在演戲,你在玩戲;你沒自我,就是戲在演你,戲在玩你。在人生這座大戲臺上,希望你可以進退自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