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你的名字》優秀觀后感
《你的名字》講述了少年少女互換身體,在各自的人生中度過一段時間。以下是小編為您整理的電影《你的名字》優秀觀后感【七篇】,衷心希望能為您提供幫助!
《你的名字》優秀觀后感篇1
第一次知道《你的名字》這部電影的時候,是來源于同學推薦,當時沒有手機,家里也沒有無線網,事后就拋之腦后了,屬于“左耳聽,右耳出”后來有了手機,在某短視頻平臺,看到了一個視頻,感覺里面用的配樂很好聽,便去搜索,這首歌的MV,是和《你的名字》混剪的,當時,我就感嘆,這劇的特效還有畫質什么也太贊了!隨手一截圖就是好看的壁紙,我再也忍不住,打開瀏覽器,搜了搜《你的名字》,立即看了起來。
《你的名字》是由新海誠指導的作品,于2016年8月26日在日本上映。中國內地于2016年12月2日上映。作品講述了男女高中生在夢中相遇,并尋找彼此的故事。
主要講的是,少女三葉因為家庭原因而自卑,想過東京男孩子的生活,于是,不同時空的兩個男女一覺醒來互換了身體,并在這樣的循環中彼此產生了感情,最后為了尋找對方踏上旅途的過程影片的開始是男女主角從早上的一聲尖叫,從此開始多彩生活。瀧喜歡一起工作的前輩,在交換身體時,三葉討好了他的意中人,瀧也幫三葉改掉了自卑的形象,刷新了同學對她的認知。該電影主要講述了少年瀧和少女三葉在夢中互換身體,感受對方的生活,他們在夢中不斷穿越,他們彼此互相交流影響著各自的生活,只是一直未曾見面,最后為了能夠見到面,彼此互相尋找對方。
糸守鎮是位于一個因千年前彗星墜落而形成的湖泊旁。女主人公三葉和妹妹四葉與奶奶生活在宮水神社。一股保留著古老傳統的神社。在瀧去過糸守鎮山頂神社后五年,瀧開始了忙碌的成人生活,但他那模糊的記憶告訴他,他的生活中少了一個人,三葉也去找過他,不過那時候,瀧還不認識她,兩人就此錯過,在彗星又要墜落地球時,男主救了女主一命,讓時間回到了過去,兩人終于在孤落之時見到了彼此,兩人都很激動,互訴衷腸,但是在孤落之時過了后,卻怎么也記不起對方的名字,但是心底卻總覺得有這個人在,但是卻是又清晰又模糊。在很多年,瀧還是沒有結婚,三葉也一樣,一次偶然,兩人終于在電車上相遇,兩人乘坐對立的電車,看到彼此后,眼睛都是亮的,兩個人瞬間跑去找彼此,果然,一個人如果在心里,不知道名字,你也記得牢牢的。
《你的名字》這部電影看的時候真的是感動滿滿,真的是在最冷的冬天,給了我最溫暖的相遇,太好看了吧,我都詞窮了,這部影片,緊緊圍繞著男女主進行拍攝,兩個人真的讓觀眾捏了一把汗,讓人的心情不由自主的跟著起伏,深受觸動。
《你的名字》優秀觀后感篇2
新海誠的作品無論看多少次我總不會覺得無趣,并不單是每幀都可以當桌面那么簡單,更吸引的應該是耐人尋味的內容。
這部作品,從我看來最有意思的應該是結局時“我好像哪里看過你"這句對白。啊咧!怎么這么熟悉的對白,不是我們老土式搭訕最常用伎倆了嗎?是的!沒錯!就是這么老土,沒有一絲套路。
但是最感動也應該是這句說話,本作主人公因為特殊的體質交換了身體,在交錯的時空喜歡上了對方,卻因為醒來后記憶會模糊而忘記了對方名字。
如果套回現實我可以理解成,前世我們互相認識,乃至于喜歡上對方,但是某些原因未能如愿攜手一生。至于今世,我們彼此忘記了對方的名字。可以這樣理解嗎?
如果可以這樣理解,那么現實里“我好像哪里見過你”會不會非常美妙呢?我們都是在尋找著一個人,這個人可能就是上一輩子和你有著關系的人,這一輩子真的只欠了一個見面勇敢說出那句哪里見過你的說話。
在這里我就不去解刨所謂世界線A與B的關系了,因為我覺得美妙的應該是可以和現實呼應的話題。
盡管對于我來說同是新海誠作品《你的名字》整篇都是十分溫暖的,一種你再堅持一下,你再努力一下就會有轉機有希望的感覺。與《秒速5厘米》截然不一樣,沒有《秒速5厘米》的那種刻骨的無奈和刺痛感。反而有點像《言語之庭》,生活上總有點無奈,但是只要遇到那個可以交心的人,為何不努力嘗試愛一次的感覺。
最后我覺得女主的頭繩我也想要,好像男主一樣系在手上也不錯。
《你的名字》優秀觀后感篇3
動畫作家新海誠導演動畫電影《你的名字》日前公開最新海報,另外影片還首次公開了神木隆之介與上白石萌音配音的主人公濾以及女主角三葉的形象。
新海誠導演因《云之彼端,約定的場所》而走紅,憑借《秒速五厘米》奠定了在觀眾心中有著獨特風格的形象,此次的《你的名字》是繼《言葉之庭》后3年再度創作的新片。影片講述在深山田舍生活的女高中生宮水三葉某天夢見了在東京生活的男子,而在東京生活的男高中生立花瀧也夢見了自己未曾去過的深山中的女子。兩位從未見面的二人相遇,一段少女、少年奇妙物語隨之展開。
影片的人設是由《我們仍未知道那天所看見的花的名字》的田中將賀擔當,作畫導演由曾創作過《千與千尋》、《幽靈公主》的安藤雅司執筆,可以影片集結了日本最高峰的三位動畫人士。在新曝光的海報上,分別站在左右兩側的二人似乎發現了對方的存在,給人一種難以言喻的距離感。
配音龍的神木隆之介是新海誠導演作品的粉絲,“看到在片中劇照后,我很期待能夠純粹地完成這部作品。濾是在都市生活中的普通高中生,但如何表現這種‘普通’卻不是易事。一句句說來說去的臺詞如果不細細考量來表現就很難成為這個角色。”而配音三葉的上白石萌音也表示:“我是第一次看到濾和三葉的面孔,兩人的表情都尤為豐富,讓我想早點來演繹她。在《你的名字》中存在的角色絕對受人喜愛,今后我也會更加愛著,能夠為這部作品貢獻綿薄之力也深感榮幸。”
《你的名字》講述的是現代戲,所以在配音演員上需要有年輕人身邊的影子,新海誠導演對兩位配音大加贊賞道:“我是想要那種在普通中透露優秀的氣質,用青春清新的嗓音展現,我認為兩人都做到自然的流露。"
《你的名字》優秀觀后感篇4
新海誠的幾部長片,有一點一直被人詬病——故事講的零散瑣碎,唯美的畫面背后其實是一片無盡的空虛。
其實,新海誠真的不會講故事嗎?也不是,他的電影就是情緒多過于敘事。情緒這種東西是一把雙刃劍,感受到了就是感同深受,感受不到就是格格不入。
新海誠的電影,無論是美輪美奐的畫面,還是好聽的BGM,全都是為了把觀眾帶到某種特定的情緒當中去,情緒一旦到位,故事也就沒那么重要了。就像是你的初戀,回味一下,是心酸還是甜蜜,是會心一笑還是痛哭流涕,全都是情緒。瑣碎的細節你可能早都忘了,但那感覺似乎還近在咫尺。新海誠的作品就是為了讓你重新回味某種情緒,回憶、孤獨、遺憾、落寞、依依不舍。打動你的未必是特定的事件,反而是突然涌起的某種情緒。
只不過,情緒電影特別容易失控,太過于沉浸就顯得自憐自哀、矯情做作,一旦情緒傳遞失敗,整部作品就會不知所云。《言葉之庭》就是最好的例證,一味的烘托情緒,但卻忽略了觀眾對于故事走向的期待,以至于顯得有那么一絲乏味和無趣。
觀眾們不想一味體會情緒啊,遺憾和悲傷成不了多久就會乏味啊,他們喜歡一波三折的故事,喜歡跌宕起伏的懸念,喜歡最后一分鐘營救,喜歡大團圓結局,這是亙古不變的真理。
《你的名字》其實也在一直不斷地烘托無法相見的急迫情緒,和《秒速五厘米》如出一轍,就連結尾處在大街上尋尋覓覓的戲碼都一樣。但為什么這次的電影更加打動人心,以至于癡漢大叔信以為真呢?
因為《你的名字》不光只注重情緒,它在故事層面上,更貼近了人民群眾,而不是一味的情緒導向。新海誠把情緒和敘事做到了完美融合。雖然有點俗套,但講故事這碼子事兒只能靠套路啊,不按套路出牌就等于砸了老祖宗的招牌,與觀眾為敵。
《你的名字》優秀觀后感篇5
終于得空看完了新海誠導演的《你的名字》。
不同于《秒速五厘米》片段式的講述,《你的名字》將夢與現實交織融合在一起,以“交換身體”這一新的方式展現在觀眾面前。干凈澄澈的天空,鄉村田園式的清景,絢爛的彗星尾焰,都讓這部電影深深印在觀眾們的腦海中。
而令我極為佩服的,是新海誠對時間的虛化處理。“時間”是人為創造的,是人們為了證明事物變化過程而選擇的一種描繪方式。而電影中,新海誠將時間虛化了。兩位主人公的相遇跨越了三年的時間軸:男孩認識的是三年前的女孩,女孩憧憬著三年后的京都。即使是地鐵相遇,也只是一個人的欣喜,在同一個世界的兩個不同時間點,他們真實地存在卻又真實地錯過。其中一段,兩人在夕陽下第一次跨越時間短暫相遇,想要寫下彼此的名字,卻終究沒有寫完,男孩留給女孩的,不過是手心的一句:我喜歡你(反過來便是男孩的名字)。
新海誠使人們面對這樣的場景時,除了揪心還在思考:男孩與女孩的名字是什么?時間洗禮后,他們互換的身體記憶漸漸模糊。茫茫人世如何尋覓?八年光陰過后,他們于地鐵站相遇,凝望進彼此眼中時,名字對于他們來說,是否真的那么重要?
佛語曰:“萬般帶不走,唯有業隨身。”在虛化過后的時間與空間中,男孩女孩不曾記住彼此的姓名,但他們記住了深刻在心底的思念,只是淡淡的一個念想:“我是不是忘記了什么?我在尋找什么?他(她)在哪里?”當他們擦肩時,不需要解釋便明白“你是我要找的那個人”。
原來所有的遺忘都是我們自我欺騙的產物,認清這一事實后,生命原不會剩下些什么。但新海誠以這部電影告訴了我們兩個字:珍惜。
春山如黛,垂柳畫橋;白云出岫,倦鳥歸巢。當男孩鼓起勇氣轉身拉住女孩:“我好像在哪里見過你——”兩人眼眶微潤,異口同聲地問:“你的名字是——”
影片結尾的處理十分感人,兩人在相遇中結束全片。電影結束,屬于我們的生活卻沒有結束,在時間的洪流中我們只是渺小的一份子,但我們仍可以珍惜每次相遇的緣分。
時間敵不過的,是感情。
《你的名字》優秀觀后感篇6
再次提到這部電影,我的心中依然有著很大的悸動。這部電影據說適合和喜歡的人一起去看,但我獨自一人看完時,帶給我的不僅僅只是來自青澀少年的那份情開懵懂,還有更多的對世界的感悟。
影片講述了一個來自鄉村的少女三葉和東京的少年瀧因為某種特殊的原因交換身體,他們不斷地在對方的生活中適應并且日久生情,當三葉的村莊將要受到隕石的打擊時,瀧雖然拯救了村莊。但他不知道他的時間與三葉相差了三年,此時的三葉也因為這場事故逃往了別的地方,兩人在這三年的時間交界處相遇,在夕陽的光輝下彼此伸出手,但僅僅一瞬間三葉就因為時間的流逝消失。影片的結尾,成年的兩個人在人山人海中彼此認出對方,他們凝望進彼此眼中,像是當年一樣伸出了手。
在同一個世界不同的時間點中,兩個人互相的期盼和存在是這部電影最大的亮點。在先前剛剛交換身體的過程中,兩個人相處的并不和睦甚至可以說是冤家路窄,兩人在生活中彼此調侃,彼此搗亂。當少年站在隕石坑的邊緣,看著面前的少女,一瞬間轉瞬即逝,但卻什么也沒有留下,他只恨自己為何不去珍惜。
只有學會了珍惜才能值得相遇,也許你總是抱怨自己的家庭背景不夠好,抱怨自己的學習成績不好,抱怨你遇到的某些討厭的人,抱怨你的長相,抱怨你的身材。這些事情像是人生中的一道道關卡,幫助你如何立身處世,如何堅強自立。
如果家庭背景不夠好,你會努力奮斗,因為你知道只有這樣才能夠打敗你的對手;如果你的成績不好,你會刻苦奮斗,用實力說明一切;如果討厭的某個人出現,你會學著和他交流,會化敵為友;如果你的身材不夠完美,你會堅持鍛煉,最后看到自己想要的完美身材。這些都是你在一件件瑣事中積累出的豐富經驗,是你的人生秘訣。
當然,這些需要你慢慢地在未來的生活中去學習,去珍惜。你只有學會去抓緊,去珍惜這些身邊的機會,你才會慢慢脫穎而出,成為你想成為的人。如果你不去珍惜,你會錯失一個個機會,你會黯淡在平庸的人群,你會像大多數人一樣每天機械式的生活,你會被困在平淡的生活中,這就是你想要的嗎?
慢慢珍惜,慢慢相遇。我相信每個人都會在各自的生活中逆風翻盤,沒有人會永遠地平凡地活著。既然上帝給了我們活著的機會,我們總會贏一次,不是嗎?
《你的名字》優秀觀后感篇7
《你的名字》描述的是一對未曾謀面的少年少女,他們身處在兩個截然不同的環境,卻因為神秘的夢境而有交集。生活在深山農村的宮水三葉向流星許愿,希望自己可以成為東京的帥哥高中生,結果之后便進行交換的身份的夢境。
首映,懷著一顆期盼又激動的心進入演播廳。這部電影雖是動漫,但前期宣傳卻不比人設電影差。首映的演播廳里,多半是學生,這些學生在結束了一天學習中的奔波勞累后相約在電影院。
作為一名資深的“中二二次元少女”不得不對這部動漫做一下吐槽:俗話說“內行看門道,外行看熱鬧”,在一般人看來這部動漫是好看到極致的,只看到了劇情是圍繞男女主交換靈魂最后男主瘋狂找女主的內容,但其實這部動漫劇情中有很多不合劇情發展的地方,可能大家乍一看沒有發現,但只要仔細去分析就會發現整部動漫有一個bug。就算最后男女主都活了下來,即使忘掉了之前所有的過往,但歷史的資料帶給人們的記憶還是會留存下來。
從《秒速五厘米》到《言葉之庭》,新海誠導演在漸漸地改變,切膚的情感在演變,終成一部《你的名字》。故事的開始,有些猝不及防,生活在2013年的系守鎮女孩三葉與生活在2016年的東京男孩立花瀧靈魂交換,進入彼此的身體。在平行的兩個時空,他們慌亂地適應彼此的生活,互相交流也互相影響。卻又不知不覺將生命交織。當星辰隕落,一切都恢復了原樣,他們的靈魂不再互換,也忘記了對方的名字,失去了記憶兩人,開始在茫茫人海中尋找彼此,尋找自己日日夜夜想念的人。少年瀧拼盡全力逆轉時間跨越了東京和系守的距離,終于走到了彼此面前,可卻想不起對方的名字。瀧在樓梯上大喊一聲:請問,我在哪里見過你嗎?三葉淚如雨下,微笑著說:我也是。
導演新海誠談《你的名字》說:初戀也好,夢想也好,得到的人是少數的,大部分人是失去的。就算得不到夢想,得不到初戀,我們還是要堅強的活下去,這是《秒速五厘米》要傳達的意思。而《你的名字》傳達的意思是:哪怕我得不到,也要無限的追下去,知道成功為止。這是《你的名字》和《秒速五厘米》的區別。
感謝新海誠,送給了我們一個細膩難忘的回憶。
趁微風仍在,你還未老,去見你想見的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