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忠犬八公觀后感
一部好的電影可以帶來很多體會,當認真看完一部作品后,相信大家的收獲肯定不少吧,是時候寫一篇觀后感好好記錄一下了。如何才能寫出一篇讓人動容的觀后感文章呢?下面是小編帶來的2023年忠犬八公觀后感,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2023年忠犬八公觀后感【篇1】
《忠犬八公》這部電影讓我覺得:愛是一種偉大的力量。
小八日日夜夜地等待它的主人從火車站里出來接它回家,因為它并不認為它的主人已經死了,于是就整整等了十年~
愛讓小八眼中只有教授一人,所以它看見的所有事物都是黑白的,純粹的。
愛能勝過一切。
小八在教授有危險的那一天,一心想攔住教授不去工作,應該就是因為愛才讓小八感受到了教授有心臟病。
所以,向來不愛撿球的小八和教授玩撿球,它希望教授即便是在生命的最后一刻,也能夠陪伴著主人。
愛是一朵插在內心深處的鮮花,時時刻刻散發“香氣”。
有愛,真好!
2023年忠犬八公觀后感【篇2】
八公是一條狗,是一條教授在火車站不期而遇的走丟了的秋田犬,教授把它帶回家,盡管他太太很不愿意接納,但看見教授經過無數次內心的矛盾之后她還同意收留了它,教授和八公每天都玩得很開心。
電影的故事非常簡單,簡單得超過人們的想象,故事由教授的外孫在課堂上講述,老師出了題目:我心中的英雄,這個孩子沒有見過外公。外公生前是一個鋼琴教授,他每天都要做火車去大學上課,每天八公總會送他去火車站,然后每天在火車站準時接他下班。
如此日復一日,從不間斷,終于有一天,八公在教授出門前使勁的狂吠,我一下子預感到要發生什么,果不其然,教授在上課的時候突然發病死了。
八公并不知道,依然每天在火車站等候著教授,無論刮風還是下雨,無論天晴還是暴雪,八公依然坐在老地方等候,這一等就是整整九年,直到他做著教授回來的美夢離開這個世界。人們為了紀念八公,在火車站建了一座雕塑。一路看來,我哭個不停,很久很久沒有那么為看電影而流淚了。
八公是雖然一條狗,但他(請原諒我沒有用“它”表達)的感情單一、純潔,沒有任何動機,不求任何回報。那種忠誠豈能是我們人類可以比擬?想到這里,不覺得為自己身為人類而悲哀。
在我們人類的世界里,虛偽、欺騙,爭斗,到處都是,為了一點點利益有時候連親情、友情都不顧,在很多方面,人類真的太渺小了、太可憐了,其實,我相信三字經里說的:“人之初,性本善”,可是實際上,人太善良了總被人欺負、總被人利用。
一個簡單的故事也拍得那么感人?為什么?我想因為故事本身就是真實的。真實得超越了我們的想象。
2023年忠犬八公觀后感【篇3】
今天班會上,我們在老師的帶領下,看了電影《忠犬八公的故事》,它講的是:
一位音樂教授在火車站內拾到一條小秋田犬,它每天都會去車站結送教授。有一天,教授在上課時突然間病死了,可那一條小狗仍然風雨無阻地等著他回來。商販們常常給它食物吃,就這樣,小八等了足足十年,無論是三九嚴寒,還是三伏盛夏;無論是大雪紛飛,還是艷陽高照,人們總能見得到它——一只忠心耿耿的秋田犬,他它最終在天堂與它的主人再一次地見面了。多么感人呀!
我很喜歡它的敘事方法,先用現在的事情引入,之后再侃侃道來,影片趣味性強,又飽含哲理,能讓人全身心投入進去。
你愛他,他也會用愛來回贈給你的。
是的,它帶給我們的不僅是一個故事,而是一個道理。
2023年忠犬八公觀后感【篇4】
大家都知道,信賴就是信任,可以依賴的意思。人與人之間相互依賴,相互信任。那人與動物之間如何建立信賴呢?
記得我學過一篇課文《珍珠鳥》。課文講了作者家里的一只小珍珠鳥,從剛出生就被作者一直關注著。起先,這個小家伙也不敢靠近人,只是在籠子四周活動。隨后,就在屋里飛來飛去。漸漸地它膽子大了,落到了作者的桌上。他先是離作者比較遠,見作者不去傷害它,便一點點靠近。后來,他完全放心了,作者去摸它,他也不害怕。這說明他對作者已經有了信賴。
還有電影《忠犬八公的故事》,電影講述了一只小狗小八在火車站被主人公帶回家的故事,小八被主人公帶回家之后,被主人公一直悉心照料著。主人對他很有耐心,叫他去撿球,他不撿,主人也不會強迫它,主人還去做示范。有時主人還給它按摩,和他一起跑步,每天陪他一起玩耍。終于,一天主人去上班時,小八也跟了上來,可是火車上不讓帶狗,主人把小八帶回家,小八又跟著他走,可是主人還是很有耐心的跟小八一起回家了,都沒能趕上上班的火車。從這以后,每天小八都會在主人下班回來的站臺等主人回家。可是,突然有一天主人在上班時突發心臟病去世了,忠心的小八一直在站臺等。不管誰帶它也不走。就這樣,不管風吹日曬,小八每天都來等,等了整整九年。
故事很感人,由此可見,與動物之間建立信賴,不管是《珍珠鳥》的作者,還是電影里的主人公,他們都是從善待動物開始的。電影中的狗更是對主人產生了信賴之后,對主人非常忠心。
所以我們要關愛動物,善待它們,與它們和平相處。這樣人與動物之間才能和諧生活。
2023年忠犬八公觀后感【篇5】
原本對本片的期盼不太高,原因很簡單這樣的故事就應是日本人拍的。像《導盲犬小Q》和《十個約定》那樣,讓人情不自禁的潸然淚下。看完本片才知道,美國人也能夠拍出日式的煽情,而且還在多方面更勝一籌。總之,在這不長的電影中,不知多少次我難以“抵抗”,直到視線模糊。
先來說說這個溫情感人的故事,這種電影就應算不上劇透了吧。教授在火車站“撿”到一只秋田犬,并把它帶回家喂養。一段時刻后,這家人再也離不開這只叫八公(Hachi)的小狗了,而八公也再也離不開教授了。他們一齊生活,一齊分享,且八公每一天都會去火車站等到教授下班歸來。日子__靜且溫情的過著。不幸的是有一天,教授突然發病死亡,而八公卻一如既往的每一天守候在火車站等到教授從人群中走出來,一等已是十年,直到死去。故事基本能夠分成兩部分,以教授的死亡為界,大概在一小時處。第一部分,教授遇到八公,收養它,讓它健康快樂的成長,每一天上班它要把教授送到火車站,每一天五點左右它又會在自己固定的位置等待教授下班,而周圍的人們也習慣了八公的到來,以及它每一天等來教授時興奮的畫面。那一天教授驕傲的給周圍的人展示八公會去撿球了,他很欣慰和滿足的走進火車站,從此,他再也沒有回來,這是他們最后一次見面;第二部分,教授走了,而八公依舊每一天去等待,周圍的人也照顧著它,冬去春來,直到它再也等不下去了,閉上眼睛,它看見了教授微笑著的臉,對它喊著“Hachi,Hachi,goodboy”。
催人淚下的場景密集的集中在第二部分,也就是從1小時以后開始,我的視線就不太清晰了。從第一部分的敘述來看,走的是一個溫情喜劇的路線,不少人與狗之間的小段路還能讓人忍不住發笑,一切都看起來那么溫暖,教授的女兒也結婚了,之后懷孕了,普通家庭的溫馨在那里體現到了極致,看似不溫不火,實則讓人會心一笑,在這樣的氛圍中,八公也分享著主人的快樂。
幾乎在沒有任何預兆的狀況下,教授上課期間倒地而亡,氛圍就這樣哀傷了下來。雖然狗的臉不會有任何的表情,但是我分明從八公的臉上看出了哀傷,哀傷得讓人憐惜,它或許永遠也不知道它的主人還會不會回來,或者為什么不回來,但它做它自己的事,就是在自己的固定位置上守候教授的出現,它期盼著下一個出現的就是教授,并伴隨著一聲親切的“Hachi”。它寧愿堅信是自己沒有足夠的壽命等到教授的出現,而教授是必須還會出現的。看到這樣的場景,所有養過狗,愛狗或情感細膩的人,都會潸然淚下,正因人們明白一只忠犬是會這樣做的,它們對自己的主人永遠不離不棄。因此,人們會去喜愛狗這種動物。
不得不說本片絕不亞于同類型的任何日本電影,據說本片在日本也是賺走了超多票房的。如此感人的故事,演員也表現出色,本片男主角教授是李察·基爾飾演,他很適合這個主角。在看多了不痛不癢的商業電影后,看到這樣一部有內涵有故事的溫情片,著實讓人感動,而且這樣的感動絕不來自于濫情。不少媒體預計,來年的奧斯卡會出現這個名字。故事以教授外孫的講述開始,也以他的講述結束,他的題目是我的英雄是八公。這時,唯一不一樣的是,銀幕的這邊早已淚流滿面。八公原型的銅像溫情的故事必將延續。從遇見你的那一刻起,我們,注定會有一生的守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