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電影觀后感1000字
沒有跌宕起伏的情節,沒有宏偉的大場景,伴隨著小小的幽默,這樣一個擁有三個孩子的單親媽媽用無比堅韌的精神向觀眾證明了一個“弱女子”的價值。她沒有向處于低谷的生活妥協,沒有向實力雄厚的大公司妥協。這種堅韌的精神是我們所要學習的,人生總有挫折困難,不能正因這些阻礙而放下自己,放下生活。塞涅卡說過跌倒了就跪著戰斗,只有堅持、勇敢、自信才能實現最后的成功。
而我這天想說的不單是可貴的精神,影片中的事件也讓人感觸頗深。
片中大公司為了自己的利益使用了六價鉻,污染了水源,污染了環境,由此損害了周圍居民的健康,而公司卻不以為然,只愿賠償兩千萬,埃琳氣憤填膺,十分精彩地反駁了公司代表。的確,即使賠上再多的錢也彌補不了居民他們,正因對于他們來說,金錢換不回健康,記得我以前摘錄過錫德尼。
維伯和比阿特里斯。維伯合著的<資本主義禮貌的衰亡>一書中的一段話:“在晚餐的時候,隨著他吃的咖喱或紅椒粉,他也許湊巧吃了第二劑的鉛和水銀,再隨著所吃的酸菜,罐頭水果或罐頭蔬菜,他幾乎確定地服了銅了,同時假使他在餐后食品中享受了一份糖果的話,那末,他究竟消費了多少有毒顏料,簡直無法計算了。”
在日常生活中我也時常看過媒體所披露的一些事,就單單從滿足人類生存需要的食物方面的事件來講,就已經夠觸目驚心的了,孔雀石綠、福壽螺事件、有毒多寶魚、紅心鴨蛋、瘦肉精等等,連嬰兒奶粉也沒幸免,除此之外,免費茶水是農藥殘留和重金屬超標的垃圾茶,榨菜是用顏料染色的。
媒體披露的只是一部分,還有很多我們所不知道的,很多正因企業或個人為牟取利益根本不顧他人健康和安危,在網上看到相關文章說市民有食品安全恐慌癥可能是由于認識上有誤區,我覺得對食品安全持懷疑的態度是十分正常的,媒體曝光了那么多,質檢局查出了那么多,難道百姓還會很阿q地安慰自己說:“吃一兩次沒關聯!”?摻劣的搞破壞的不僅僅在食品方面,我們的空氣、水源等等質量又如何呢。
維伯在書中寫道:“這種摻劣的形式意味著逐漸毒化民族,使整個國家的體質降低,阻礙我們的生長,迅速敗壞我們的身體元氣。”無論國家的性質如何,如果以這樣的形式發展,國家的興盛也不只過是表面的而已,美麗的地球家園更是無稽之談。
在譴責被利益所沖昏頭腦的喪失道德的人的同時,其實也該反省我們每個人類自己,你是否也在自我毀滅呢?
2023年電影觀后感1000字篇2
電影《不問西東》里吳嶺瀾、沈光耀、陳鵬、張果果四個時代的年輕人,在最好的年紀迎來了最殘酷的考驗,并成就了永不褪色的青春傳奇。尤其是沈光耀自愿參與了最殘酷的戰爭,用戰火中的熱血生命寫出了他的精彩。他以往和他的教官一樣堅信:這個時代缺的不是完美的人,缺的是從自我心底給出的,真心、正義,無畏和同情。同樣,每個共產黨員都要守住的,正是對黨和人民的真心,對黨的事業的真心,這決不是背口號的空話,而是要用一生堅守、奉行的初心。
和平環境更考驗黨員干部的初心。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 報告中強調:中國共產黨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改革發展的新要求、新挑戰,更考驗著黨員干部的為民初心。應對市場經濟的物物交換原則,以及無處不在的金錢價值觀,這些都無時無刻影響著我們,考驗著每個黨員干部,稍有不慎就會跌入利益的陷阱。現今的各種物質利益的誘惑,其實絲毫不遜于戰爭年代的考驗。黨員干部能不能在新時代的考驗面前,更好地站穩腳跟,堅守當初入黨時的初心,向戰火中現身的革命先烈一樣守牢初心,更是一種直接的考驗。
堅持住對黨那份發自心底的真心。共產黨員是用特殊材料制成的,這特殊的材料就包含著那份發自心底的真心,包含著對黨的事業的無限忠誠。每個黨員干部都應當在內心拷問,應對生與死的考驗,我們是否能夠像沈光耀那樣,奔赴一場劫難,卻像去赴一場盛宴,能不能夠在新時代的每項工作中,都能始終堅持對黨的事業的那份真心,努力在自我的崗位上,發揮好先鋒模范作用,帶動周邊群眾共同為推動黨的 描繪的宏偉藍圖落地實施而努力,共同凝聚在黨的周圍,構成實現中國夢的磅礴力量,用自我的實際行動,為黨的事業不斷添磚加瓦,奮斗一生。
不問西東只問初心是否永駐心間。在心中播撒一片信念的種子不難,難在一生堅守這種夢想信念。踏上新時代的長征路,把完美的藍圖變為現實,需要的不是一時的熱情,而是長期的堅守。面向新時代,黨員干部也需要不問東西,只問初心,要能夠扛得住各種利益的誘惑,在困難和挑戰面前,能夠始終堅守住夢想信念,守住入黨時的那份初心,經常照照焦裕祿、谷文昌、廖俊波等先進人物的鏡子,守牢進取向上的初心,也要經常照照周永康、__、令計劃等反面典型的鏡子,搞清楚底線在哪里,紅線在哪里,真正守得住初心,耐得住利益的考驗,讓入黨時的那份初心永遠留在心間,像《無問西東》里的四個年輕人一樣,守住初心、踐行初心。
2023年電影觀后感1000字篇3
女兒問郭明義:“你為什么總能發現比你困難需要幫助的人呢”?他微微一笑答道,“心里有你就看得見”。電影《郭明義》里這短短的一幕深深打動了我,一個困惑我多時的問題也終于有了答案。郭明義的事跡感動了很多人,他品德高尚熱忱助人,多次出讓單位分房,一家三口卻仍擠在不到40平米的一居室里;長期資助貧困兒童上學,金額占個人收入的二分之一還多;20年來堅持每年義務獻血,捐出血量達成人自身血量的10倍;為幫助白血病兒童尋找適合的骨髓捐獻者,給人搓澡宣傳造血干細跑知識……郭明義還是個工作狂,作為一名礦山公路管理員,一天10余個小時堅守在工地上,在塵土飛揚的砂石路上行走幾十公里巡查路況,路面上哪怕是一塊小石頭也逃不過他的眼睛,工作近30年來出勤率百分之百,無論在何崗位都真正做到了“任勞任怨,精益求精”。
正是因為他做過的事情太多了,多到都看不見他自己,我很疑惑,他為什么這么做,又是怎么做到的?是的,“心里有你就看得見”,郭明義的內心始終如一,裝著信仰裝著責任裝著他人,在他看來幫助別人,做好工作就是他的人生目標,那么自然和理所應當。并且他也做到了,所以他說,“我是個幸福的人”。
郭明義的行動和幸福來源于他充實的內心和堅定的信念,作為一名老黨員,他始終把黨的教誨放在心頭,二十年如一日踐行著自己的入黨誓言,從不動搖。當下,我國社會正處于巨變之中,觀念更迭,價值變遷,一些傳統道德觀念似乎變得很不合時宜,“等價交換”、“個人利益最大化”等看似科學的.理論大行其道,人們在努力接受新事物的同時,卻忽略了內心的給養,在工作和社會交往中迷失了自我。利益成為行動的前提,權力和財富成為衡量個人能力和成功與否的標尺;炫富者前赴后繼;網絡上“倒地老人扶不扶”話題高燒不退,難倒大片人群,如此總種,怪相林立。正是內心的“沒有”,造成了諸多的迷茫和困惑,人們都在爭取幸福,而“幸福”似乎卻更加遙遠。
郭明義不是站在道德的高點說教,而是身體力行,無私奉獻,用行動感化他人,他帶動和鼓舞了一大群的人心甘情愿的走到了幫助他人的隊伍里。郭明義所做的都是平凡的小事,卻成就了璀璨的人生。人生的意義究竟是什么?我們常說要實現人生的價值,那人生的價值是什么呢?我想,這個價值和意義顯然不是物質享受能夠衡量的。郭明義的“心里有”,讓他看得見自己的價值和意義,執著一生追求。他對社會對工作具有強烈的主人翁意識和責任感,而這種責任是所有人來到世界上都應該承擔的,而我們是否忽略了呢?電影《郭明義》不啻于一場心靈之旅,把那些快要遺失的東西重新還給內心。
2023年電影觀后感1000字篇4
想必大家都喜歡看好電影吧!我也一樣哦!最近我看到一個名叫《冰雪奇緣》的電影在網上打分很高,而且據介紹,這部影片還獲得了第71界金球獎、第25屆美國制片人工會獎、第67接英國電影學院獎、第41屆安妮獎等等很多獎項。于是我和爸爸媽媽排了好長時間的隊終于買到了觀影券。
看完這部電影,我的第一個想法是還想再看一百遍!這部電影真得太好看了,簡直是我自記事以來看過的最棒的電影了。影片中有優雅、美麗,卻又一直生活在恐懼中的阿倫達王國的大公主——艾莎,勇敢無懼、生性樂觀、關心他人的小公主——安娜,強壯、威嚴而又有著生活原則的野外生存者——克里斯托夫,善良、可愛,對主人忠心耿耿的馴鹿——斯特,心狠手辣、善于偽裝和利用別人的鄰國王子——漢斯,天真、開朗,最愛溫暖抱抱的史上最友好雪人——雪寶。影片中各個人物個性鮮明,形象鮮活俊美,故事生動感人,影片畫面美侖美奐,猶如人間仙境,尤其是艾莎那件藍盈盈、亮晶晶的冰雪禮服和她那雄偉高大的水晶宮殿,讓人陶醉在晶瑩剔透的冰雪世界中。
影片講述了大公主艾莎由于自小天生帶有一種魔力,只要她的手碰到的東西立刻會變成冰,然而隨著她一天天長大,魔力也在增強,這魔力會帶來常人難以想象的美麗冰雪奇景,也會給人類帶來滅頂之災,除非她能找到自己控制這魔力的秘訣。因此她再也不能和妹妹小公主安娜一起玩耍,只能獨自關在閨房中。轉眼,大公主成人了,在女王加冕典禮時,小公主安娜認識了鄰國王子漢斯并執意要嫁給這個初次相識的男人,艾莎堅決反對。面對執拗的安娜,艾莎再也控制不了情緒,所到之處都迅速結冰,整個王國從此變成冰雪王國,艾莎也離開了王國在大山深處的冰雕宮殿里住下過上自由的生活。安娜為了找到姐姐,解救王國,于是踏上了冒險的旅程。途中,安娜偶遇了善良的克里斯托夫和他的馴鹿以及會說話的雪人雪寶,他們打算一起幫助艾莎——冰雪皇后走出心理陰影,重新運用冰雪神力解除王國的寒冰詛咒。安娜在見到姐姐勸她一起回到王國時遭到拒絕,并受到了她的冰雪詛咒——只有找到真愛才能免除被凍死的后果,安娜急著回到王國想找漢斯結婚,沒想到漢斯竟然是利用她的純情企圖得到整個王國,這樣心狠手辣的王子怎么會救她呢?最終,還是克里斯托夫騎著馴鹿飛奔而至,在安娜即將冰凍致死之前及時趕到。而在千鈞一發的時刻,艾莎為妹妹安娜流下感動的淚水,淚水滴在安娜臉上,安娜復活了!艾莎終于明白了解除冰凍魔咒的秘訣原來是——愛!從此,富有愛心的艾莎女王和安娜公主幸福的生活在一起,整個王國也恢復到原來國泰民安、幸福祥和的景象。
這部電影讓我終生難忘!我建議如果你有時間一定要看看哦,看過一定不會后悔!
2023年電影觀后感1000字篇5
最近在朋友的推薦下,我看了一部美國非常勵志的中學生心理學方面的電影《叫我第一名》,一聽這個影名,我就知道這一定是一部有關兒童成長發展的電影。雖然以前看過聽過那么多關于心理發展的案例,但是當周六閑暇觀看時,隨著影片劇情的深入,我還是被這部電影所講述的精神所震撼,這部電影所表現的生活態度也讓我這顆已經茫然浮躁的心突然靜了下來,這部影片介紹說是根據真人真事改編而成,主要是講述一名患了妥瑞癥的男孩如何樂觀堅強地應對自己的病癥,最后實現自己理想的故事。主人公的人生理想正是我此刻正在從事著的神圣職業——教師,所以,在教師的立場上,似乎看到了更多讓我感動的東西。
影片中的布萊德去應聘教師時,滿臉的渴望與期盼,在他心里,這不是一個謀生的職業,而是自己必定要實現的理想。校長首先問他是不是以前有一名老師深深地影響過他,所以他這么想當一名教師。他想起了中學時代,那個在眾人面前給他一個解釋機會的校長。那個最后讓同學們看他的眼光不再充滿鄙夷和嘲笑的人。是啊,一名立志要做老師的`人總是有一個以前影響過自己的伯樂。而這次面試,讓歷經挫折的布萊德最后當上了老師,還是二年級的老師。
他經常變換裝束來扮演不同的主角,給學生講解知識時幽默詼諧,他常常扮演那個最笨的人,而所有答案都讓聰明的學生講出來。他自己飽嘗“個體差異”給自己的帶來的影響,所以,他對每個孩子都有用心平等的心態,不管是身患重病的海瑟,還是頑劣成性、不喜歡學習的湯瑪斯,他都悅納了他們,把自己所有的愛都給予他們。
當我看見他求職道路的坎坷,我就暗自慶幸自己在實現理想時還比較順利。當我看見他充滿智慧地幫助學生做最好的自己,我就在想,我也要向他學習,去堅定不移地踐行自己的從教初心。當我看到每一個小朋友都很喜歡他時,我就想到每次用心地為學生付出時,他們都是可以感受得到的,那些純真的眼神里對老師純真的依賴和愛。很多共鳴,很多感動,隨著劇情鋪陳開來,讓我充滿笑意地看著,眼角又不留意有些濕潤。
我想到本科時,我們的班級口號是“為中國而教”,初次穿上印有這句口號的班服時,心中那種神圣感和使命感讓我感到能成為一名人民教師多么光榮。再后來畢業后真的成為了縣中學的一名教師,全村人都知道了,我從來沒有感到自己有那么光榮,感覺大家看我的眼神都是閃著光的,我居然不止一次地想到那句有些老套的話“山溝里飛出來的金鳳凰”,后來我越來越明白,那是全村人對于人民教師的尊重和敬仰,這更讓我看到了肩上沉甸甸的責任。我一定不忘初心,繼續開拓,繼續提升自己,去引領更多心靈走向豐富和充實。
2023年電影觀后感1000字篇6
地點珠峰,海拔8800多米,沒有補給,氧氣消耗殆盡,有人艱難攀爬,最后登頂珠穆朗瑪峰。 你一定會覺得這種劇情只會在好萊塢電影里出現:“氧氣瓶都不夠續命的,居然還帶那么多累贅,嫌自己命長嗎?太扯了。” 但如果說這是史實呢? 這就是史實,真的有那么幾個人在體力,補給,氧氣都消耗殆盡的情況下,帶著一大堆非補給品登頂珠峰,他們是中國第一支珠峰登山隊,也是人類歷史上第一支從珠峰北坡成功登頂的登山隊。
只存在于電影中的劇情卻早在幾十年前就被前輩們實現。而且登頂珠峰的意義并不僅僅在于挑戰人類的極限,更在于他們腳下的每一寸土地都是,也必須是中國國土。 珠穆朗瑪峰差點不屬于中國,珠峰的主權是爭來的,只因五星紅曾旗飄揚在珠峰8844.43米的巔峰,中國才拿到珠峰北坡的歸屬權。 這便是《攀登者》的故事背景,《攀登者》國內定檔9月30日,第二天便是建國70周年慶典,與《建國大業》,《建軍大業》這類致敬英雄、致敬時代的電影不同,《攀登者》像一道杠桿,用一群“小人物”的故事,撬動了一個大時代,更重要的是,它的故事本身就足夠精彩,堪稱國民級“免檢電影”。
1960年,中國登山隊向珠峰發起沖刺,完成了世界首次北坡登頂這一不可能的任務。15年后,方五洲和曲松林在氣象學家徐纓的幫助下,帶領李國梁、楊光等年輕隊員再次挑戰世界之巔。迎接他們的將是更加嚴酷的現實,也是生與死的挑戰。 換言之,登頂珠峰,成為一個勢在必行,且只能成功,不能失敗的任務。 1961年10月5日,邊界談判結束,中國得到了珠穆朗瑪峰北坡的歸屬權。 這幾年來,國內的電影市場開始越來越理性,越來越多的商業大片遭遇滑鐵盧,甚至投資多少錢,虧本多少錢,時代終于站在了愿意用心拍電影的人的身邊。
主演陣容中,有拍出《戰狼》和《流浪地球》的吳京,有影后章子怡,有《紅海行動》的張譯,有實力演員井柏然、胡歌、王景春、何琳,甚至連成龍大哥都來友情出演,有這么多愿意用心拍電影的演員背書,加之厚重的故事背景,對于《攀登者》這部電影,或許我們可以期待它將成為又一個爆款作品。 更讓我心中為之一暖的是,《攀登者》關機儀式已經在珠峰大本營成功落幕,特別邀請了1975年第二次登頂珠峰的登山英雄桑珠,兩代“攀登者”合影,一起講起了過去的故事。
2019年,同時也是新中國建國70周年,對于我們來說,《攀登者》或許有著更為特殊的意義,它是一次國民精神和商業大片的完整重合,因為這個故事完美地解釋了——為什么中國能夠從積貧積弱再度走向強大。 既然已經知道那些近乎泯滅在歷史中的可歌可泣的故事,我們又怎能忘記呢?
2023年電影觀后感1000字篇7
今天,我們一家四口來到了電影院。直奔“奇跡,笨小孩”這個電影。據說這個電影是由“我不是藥神”的導演文牧野導演和易烊千璽主演,我懷著激動的心情走進了影廳。
看完這部電影,我的眼淚奪眶而出,這部電影主要講述了景浩的媽媽早逝,景浩只能自己與妹妹相依為命,而妹妹又遺傳了她媽媽的先天性心臟病。如果不在八歲前做完手術,就會有生命危險,而手術要用一大筆錢。景浩只是一個開修理手機店的人。他妹妹現在已經六歲半了。而光靠開手機店根本無法在一年半的時間里湊足這一大筆錢。他只好貸款5萬元,買了一些翻新機。準備賣給華強北的老板。但是,天意不盡人意,半個月后,翻新機宣布違法。景浩十分無奈,只能開始了一場豪賭,輸了便傾家蕩產,賠上自己和妹妹的性命,贏了,便能解決妹妹手術的用錢問題,賭局便是將這些機器拆成零件賣給手機總公司,可是手機公司卻覺得景浩天方夜譚。景浩憑借自己努力,終于換來了他們領導對他的尊重。并保證如果他拆下的零件85%以上合格的話,便收了他的零件,但是沒有定金,景浩只好白天在很高很高的高樓上擦玻璃,隨時都有生命危險以換得一些微薄的.錢財來維持他新建的廠子。并且他招聘了幾個員工,和他一起拆解零件。景浩白天擦玻璃。晚上熬夜拆解零件,辛苦不已。但是就在這辛苦時刻,他的房子因為好幾個月沒有交租,租他房子的人,將他趕出房子,并且將他的行李扔了出去。就在這緊要關頭,有幾個小混混,因為景浩沒有答應他們將舊手機去電子煉金,做違法的事情,所以那些小混混趁著雷雨夜將手機搬走,景浩發現了并阻止了他們,但是兩只手指骨折了,這使他白天無法再去擦玻璃,最終他們的廠子,也被別人收走了。他的幾個員工都幫助他,并且不嫌麻煩,將手機分成一組,一組的,搬到各自家弄,結果在最后兩周的時間里,他們將所有零件拆解完,并且達到了87%的合格率。那個手機公司也同意和景浩他們合作。六年以后,景浩成為了一家公司的CEO,他的員工也各有所成。
回頭想起了我以前和妹妹相處的點點滴滴,我倆現在卻經常斗氣,而電影中的哥哥就十分疼愛自己的妹妹,為了自己的妹妹,可以連命都不要。并且這個電影讓我明白了一個道理。只要你努力,就一定有回報。電影的最后一句話是“致敬這時代每一個拼搏的你”對呀,在這個時代中,我們只是滄海一粟,是一個特別特別渺小的個體。但是我們要記住一句話“渺小也不認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