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底總動員觀后感范文
在影片《海底總動員》中,讓人感受最深的就是那份真情與溫馨。影片也在表達,人活著,最珍貴的是家庭之愛。多莉看似是失憶的,但她內心只傾聽上帝旨意,不管條件如何艱難,她都能去到她要去的地方。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海底總動員觀后感范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海底總動員觀后感范文1
《海底總動員》的主角是一對可愛的小丑魚父子。父親瑪林和兒子尼莫一直在澳洲外海大堡礁中過著安定而幸福的平靜生活。魚爸爸瑪林一直謹小慎微,也正因為這一點,兒子尼莫常常與瑪林發生爭執,直到有一天,一直向往到海洋中冒險的尼莫,游出了他們所居住的珊瑚礁。正當尼莫想要舒展一下小尾巴的時候,一艘漁船毫不留情地將尼莫捕走,并將它賣到澳洲悉尼灣內的一家牙醫診所。
在大堡礁的海底,心愛的兒子突然生死未卜的消息,盡管膽小盡管怕事,現在為了救回心愛的孩子,瑪林也就只有豁出去了。它決心跟上澳洲洋流,踏上尋找自己兒子的漫漫征程。
在途中與大白鯊布魯斯的幾次驚險追逐,使它很快得失去了找回兒子的信心,但幸運的是,瑪林遇到了來自撒馬力亞的多瑞。多瑞是一只熱心助人、胸懷寬廣的大魚。雖然嚴重的健忘癥常常搞得瑪林哭笑不得,但是有多瑞在身邊做伴,卻也漸漸令瑪林明白了如何用勇氣與愛戰勝自己內心的恐懼。
就這樣,兩條魚在遼闊的太平洋上的冒險使它們交到了形形色色的朋友,也遭遇了各式各樣的危機。而魚爸爸瑪林也終于克服萬難,與兒子團聚并安全地回到了自己的.家鄉。經過這次的考驗后成為了兒子眼中真正的英雄!
這部動畫片并不像我想象的一樣只是一部普通的動畫片,而是完全被擬人化,更加貼近了我們的生活,父親瑪林和藍唐王魚多瑞尋找尼莫的驚險歷程傳遍了整個海洋。
父親瑪林雖然膽小怕事,但是為了救自己的孩子,不惜冒著生命危險,讓我們看到了父愛的偉大。而一直向往到海洋中冒險的尼莫,使我感覺到海洋和陸地一樣危險,我們可以有好奇心,但是做什么事還是要三思而后行,因為我們還小不要讓家長為我們擔心,同時我們還要保護大自然,保護生活在我們身邊的動物,不要去捕捉和傷害它們,它們也和我們人類一樣有感情,并不是“冷血動物”。
通過父親瑪林從膽小到于鯊魚等危險的動物搏斗、交朋友,我發現膽小怕事的人、動物都是因為克服不了心理上的障礙,沒有勇氣和信心。尼莫和其他生活在魚缸里的小動物齊心協力,商量出來了一套完美的計劃,第一次沒成功,但是尼莫并沒有沮喪,有找機會試了一次,終于成功了。從而一現出尼莫和它爸爸一樣的勇敢和堅強。
海底總動員觀后感范文2
每個人心中都有印象最為深刻的一部電影,而我呢?也不例外喔!記得,在好幾個月前,叔叔帶我們到電影院,看了一部電影叫做“海底總動員”,“海底總動員”主要是描寫一只魚爸爸找尋一只魚兒子,全海底的魚、蝦、螃蟹都熱心幫忙尋找的故事。
這部電影是描述從前有對魚夫妻,生了一窩的卵,有一天,魚夫妻在海底玩耍時,遇到了一只大鯊魚,當時魚媽媽二話不說,馬上游回魚窩去,這只鯊魚也游了進 去,一段時間后,魚爸爸看到魚媽媽及未出生的'卵都消失得無影無蹤,魚爸爸心里有數,他們已被鯊魚吃了!突然,魚爸爸看到窩里有一顆僥倖存活的卵,在傷心之余,魚爸爸下定決心要好好撫養這顆蛋。
“當!當!當!”下課鐘響了,當年劫后余生的蛋已經變成一只小魚,它的名字叫尼莫,尼莫一聽到下課聲,便馬上游回家,一回到家就跟朋友們比賽誰游得遠,這時輪到尼莫了,當它游出去時,正好被海上捕魚的人類撈了起來,一段“千里尋子”的故事就由此展開了。
尼莫失蹤后,魚爸爸便開始尋找它,游過好幾公里,問過好幾百只的魚,依然沒有它的消息。尼莫被捉走后,被放進一個水族箱里,水族箱里的魚朋友,知道尼莫是意外被捉來這里,便幫忙它想辦法回去。終于,它們想到了一個辦法,并且順利幫助尼莫回到了大海,從此以后尼莫與爸爸的感情就更加親蜜了!
看了這部電影后,讓我好感動喔!我覺得世界上的爸爸、媽媽都很疼愛自己的小孩,連動物們也不例外,既然我們知道我們有一對疼愛我們的爸、媽,所以我們要做好自己份內的事,才不會辜負爸、媽對我們的期望!
海底總動員觀后感范文3
看完電影《海底總動員》第二部《多莉去哪兒》,腦海中一直浮現著小魚們的樣子,它們在茫茫大海中顯得多么渺小,可是小小的它們卻做出了大膽的事情,我佩服它們的堅持,勇氣,為它們點贊。
第二部《多莉去哪兒》,講訴了患有失憶癥的藍唐王魚---多莉,在一次偶然事情中勾起了家人的回憶,不變的信念,在小丑魚父子和其他動物的`幫助下終于找回家的故事。
這部影片最吸引我的不是那絢麗夢幻的海洋和海底動植物,而是故事情節的一步步發展,我仿佛與多莉一起尋找它的家人。以前看電影總希望電影慢點結束,再多加些情節,而當我看這部影片時,就希望電影不要那么艱難,快結束才好,好讓多莉快快的與家人團聚。
電影中最使我難以忘懷的情節是多莉在離城市不遠的大海中遇見爸爸媽媽的那一刻,看著一條一條貝殼鋪成的路,讓多莉想起小時候,爸爸媽媽告訴過她,跟著貝殼就能找到家的方向。
一條條貝殼鋪成的路真的帶著多莉回家了,那一刻我好開心。多莉的爸爸媽媽一直沒中斷鋪貝殼路,他們一直沒有停止過,這段情節讓我為多莉的爸爸媽媽致敬,他們為了找到自己的孩子始終沒有放棄,費盡心血啊!看到這個片段我又想起了《海底總動員1》中,小丑魚爸爸馬林尋找兒子尼莫時的場面,不畏艱險,千辛萬苦,……這些告訴我們了父母之愛多么偉大。
看完影片也讓我想到了一個群體——留守兒童,他們就像無數個多莉,也患有“失憶癥”,他們中有的記不起父母長什么樣子,父母為了他們不得不遠離家園去掙錢。我希望他們的結局就像《海底總動員》一樣,他們的爸爸媽媽可以常回家。
海底總動員觀后感范文4
今天,我看了一部電影,這部電影:《海底總動員》。
海底總動員的故事發生在熱帶海洋美麗的海底世界,在這個海底世界里,有一個長滿許多珊瑚的大堡礁,色彩斑斕,多姿多彩,小丑魚馬林和他唯一的兒子尼莫,就在這里過著寧靜安全的生活。馬林本來有一個幸福的家:美麗的妻子和一群可愛的小丑魚寶寶。然而,一次鯊魚的襲擊帶走了妻子和小丑魚寶寶的生命,帶走的馬林的幸福。
只剩下馬林和唯一的兒子尼莫相依為命。所以,馬林更加愛惜尼莫,不讓他受到絲毫的傷害。海洋世界豐富美麗,同時也變幻莫測,充滿危險,雖然小丑魚爸爸馬林一直努力保護頑皮的尼莫,但是尼莫就像所有小魚一樣,頑皮貪玩,渴望探索他們居住的大堡礁外面的世界。最后意外還是發生了。
一天,尼莫被一個潛水員帶離了他的家園,放入了澳大利亞一個牙醫辦公室的魚缸里。在那里尼莫結識了一些新朋友,他們讓尼莫學會了勇敢和獨立。這時馬林為了救出他的兒子,正和一只有短暫健忘癥的魚一起歷經千辛萬苦尋找著尼莫,最后經過了千百的磨難,加上尼莫的勇敢和馬林不肯放棄的精神,父子倆終于團聚了。
看了這部電影,我不得不佩服尼莫的勇敢和馬林那種永不放棄的精神。在馬林被水母蟄的時候,他仍想著兒子尼莫,想著他處境危險。我深刻地感受到那種似乎什么都不能阻擋的父愛。它告訴了我遇到困難不能退縮,要勇敢面對,只有這樣我們才能不斷的前進,讓我們一起來面對今天的困難吧!
海底總動員觀后感范文5
在美麗的大海里面,生活著小丑魚馬琳和它的兒子尼莫。馬琳十分疼愛尼莫,但過度的關愛卻讓尼莫產生了強烈的逆反心理。他偷偷地游到深海處,卻被潛水蛙人給逮住了,來到了牙醫診所的魚缸里面。
在這里,尼莫認識了一些新朋友并學會了堅強面對困難和挫折。萬分著急的馬琳和熱心的魚兒多莉一起,游遍深海,想要找回尼莫。經過尼莫和一幫熱心朋友的努力,尼莫終于通過下水道回到了大海,與親愛的父親團聚。尼莫運用自己的智慧還救出了一網魚兒。
看完《海底總動員》這部電影,我感觸頗深。馬琳為了找回兒子,歷盡重重艱險,差點葬身于鯊魚腹中,差點被可怕的炸彈炸死,差點在水母的觸手下喪命……就連在鯨魚的大嘴巴里面,它也時時刻刻牽掛著兒子尼莫!多么偉大的父愛啊!但是,我覺得馬琳也有做得不對的地方。
他連讓孩子游向遠方、鍛煉自己獨立能力的機會都不給,總是擔心這個擔心那個,就好像袋鼠媽媽一樣,恨不得一輩子把孩子放在育兒袋里,這簡直就是過度關愛!正是因為這樣,致使尼莫產生了強烈的逆反心理,偏執地游向深海,導致被蛙人給逮捕。
現在也有許多家長過度關愛孩子,什么事都由自己代勞,不讓孩子干一點兒家務活,甚至把日常生活的瑣事全都包辦好了。幫孩子擠牙膏、穿衣服、穿襪子、系鞋帶、背書包……而且不厭其煩地交代這樣那樣,如何如何,一點鍛煉自我的機會也不給孩子。這些望子成龍的家長,往往培養出來的都是高分低能的畸形兒。
相比之下,魚缸里的魚兒吉哥的教育智慧就很值得我們學習。吉哥見到尼莫被卡住了,不是馬上出手相助,而是教會尼莫方法,鼓勵他自救,自己游出來。在吉哥的教導下,尼莫變得堅強、獨立。
前蘇聯教育家馬卡連柯說過一句這樣的話:過分關愛是父母送給孩子“最可怕的禮物”,是可以殺死孩子的“毒藥”。可見正確引導和培育孩子,提高孩子的自理能力和獨立生活能力才是最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