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愛樂之城觀后感范文
《愛樂之城》收獲的贊譽已足夠多,金球獎7提7中,奧斯卡驚人的14提,這些重磅獎項的加持幾乎把它捧上神壇。但回歸到電影本身,這確實是今年最值得一看的好片之一,它復古、懷舊,卻又精致、美麗;帶有淡淡的傷感,卻又讓人沉浸不已。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電影愛樂之城觀后感范文,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電影愛樂之城觀后感范文1
很開心這部電影是我自己一個人去看的,也很開心這是部真正的電影,也是一部藝術品,看完后久久不能平息。這是我看過最好的愛情電影沒有之一,他滿足了我對愛情電影最好的向往,一起堅持夢想奮斗,一起詩詞歌賦,一起談一場也許不轟轟烈烈但卻刻骨銘心的戀愛。
女主角是在洛杉磯中萬千追夢者的一員,她的愿望是當一名演員,于是她扎根在此,參加各種試鏡,不愿放棄任何一個小角色。
男主角是在洛杉磯中萬千追夢者的一員,他的愿望是開一間爵士俱樂部,用鋼琴彈自己喜歡的曲子。
但現實是殘酷的,女主角總是試鏡失敗,只能偶爾在咖啡店打工養活自己,而男主角所喜歡的音樂受眾太小,只能違心加入樂隊,做著自己不喜歡的音樂。
兩個追夢人在此相遇,彼此相愛,互相鼓勵。
導演對長鏡頭和燈光的運用堪稱完美,人美畫美,我甚至舍不得眨眼。像好萊塢老電影致敬的情懷配上爵士音樂,讓這部唯美的現代電影多了一絲復古的味道。
那一眼望穿秋水,星河中的漫步,夜光下兩人翩翩起舞,困難中的互相扶持,在現實和夢想的抉擇,我當然知道現實中的愛情絕不能像電影中這么美好,但這部電影好看就好看在它讓所有人都相信這份愛。
看完后回味無窮想起自己的過去,最愛的人現在和自己不在一起,不愛了但也不恨了,相愛最深的兩個人不一定是能走到最后的,可當熟悉的旋律響起時,我還想在音樂的旋律里再吻你一次,因為我把我美好的幻想都放在你身上的那份情是忘不掉的。
不必言談,一個眼神足矣。而眼神里的不再是愛,是釋懷。
電影愛樂之城觀后感范文2
當塞巴斯蒂安為已經嫁為人婦的米婭彈完最后一個音符,電影院里已是哭聲一片;這一對支持彼此追求“詩和遠方”的佳偶分道揚鑣,讓多少觀眾心痛不已。奪得金球獎七項大獎,又獲得奧斯卡獎14項大獎提名的《愛樂之城》果真有如此魅力嗎?
若讓我來評價這部電影,我只能說,影片前半部乏善可陳,甚至令人懨懨欲睡,后半部情節有稍許驚喜,間或穿插進的歌舞如同影片劇情推進的調味劑,等你看劇情看到堅持不住時,歌舞就碰了出來,讓觀眾從平淡無奇中暫時解脫。歌舞片是好萊塢的“傳統保留項目”,若要和《音樂之聲》《雨中曲》這些劇情飽滿,歌舞流傳于世幾十載的歌舞片黃金時代的作品比,《愛樂之城》只能算是個“小字輩”。至于為何該片奪得那么多獎項和獎項提名,哎,大洋彼岸的審美標準不一直是上躥下跳的么?一時把大獎給《拆彈部隊》這樣的“主旋律”影片,一時又突然青睞法國拍的復古默片。歌舞片是美國電影的傳統,并且是已經沒落的傳統,這些個獎項和獎項提名間大概混雜著向“傳統致敬”的意味。
但《愛樂之城》遠渡重洋來到中國,緣何受到這么多中國年輕人的青睞,讓他們在影院內影院外感動到哭斷腸?塞巴斯蒂安和米婭的愛情,折斷在米婭的成功之路上,歷經挫折,米婭成了影星,嫁給大款,過起了奢華生活;他們兩個,相遇在塞巴斯蒂安開的爵士酒吧里,塞巴斯蒂安終于實現了自己的音樂夢想,可此時他的愛人已嫁作他人婦。他顫抖著為愛人再奏一曲,此時影片給出了一個令觀眾肝腸寸斷的情節假設:這對佳偶結合,共度一生。
錯過,令人肝腸寸斷。但細細想來,米婭這樣的姑娘能成為心懷各種夢想的男人的佳偶吧?米婭為著塞巴斯蒂安不為人認可的鋼琴演奏迷上了他;她棄了上流社會的富裕男友,和一貧如洗的塞巴斯蒂安相依相伴。當這對戀人租住在狹小簡陋的公寓中過著貧窮生活時,米婭從未抱怨過愛人,她沒覺著愛人經濟條件差是“對不起她”;相反,當塞巴斯蒂安為著5000美金月薪和流行樂隊四處巡演時,米婭卻想放棄他了,因為他“放棄了夢想”。想想我們周遭的現實,多少女人為經濟的困頓抱怨男人,會為著5000美金的月薪幫男人戒斷夢想,會把愛人的價值等同于5000美元的月薪?米婭不是,她要“詩和遠方”,她自己追求到了“詩和遠方”,她也要陪著愛人追求“詩和遠方”。很多人說,《愛樂之城》告訴我們,愛是互相成就。很多人哭,因為米婭之愛求而不得。我們常常以愛之名逼愛人與現實茍且,我們常常被所謂的愛囚禁在雞零狗碎的生活表層。米婭之愛,是愛應有的樣子,但世間誘惑太多,此愛難求。
米婭之愛也凸顯了《愛樂之城》的高級之處:它在一個看上去很俗套的愛情故事中,加入了這一筆超凡脫俗,叫我們俗世男女反思愛的真諦。塞巴斯蒂安與米婭這對佳偶是否在一起已不重要,因為他們都目送對方到達了他們追求的遠方,他們是愛人,也是戰友。
電影愛樂之城觀后感范文3
《愛樂之城》講述的是一對患難情侶在為自己的夢想奮斗過程中偏離初心,但最終都完成了夢想蛻變,卻彼此走散的故事。起初,我只看了影片的前五分鐘,覺得不是很合我的胃口,后來得知它竟斬獲了8項國際大獎,好奇心驅使我看完了整部影片,看完后的第一感覺是:好勵志!
男主角酷愛爵士樂,但是,爵士樂在那個城鎮卻沒經得起歷史的考驗――哪兒的人門并不喜歡爵士樂,但男主卻堅持追求自己所愛,盡管他生活困難,盡管他被一個又一個的酒吧老板拒絕,盡管他被現實無情的打擊,但他從未失去希望,從未放棄夢想。但是,出人意料的是,在與女主交往一段時間后,男主簽約了一支樂隊,在那里,她彈奏的不再是他一直鐘愛的爵士樂。再加入這只樂隊后,男主越來越忙,雖然知名度提高了不少,錢也賺的不少,但是男主漸漸丟掉了他的夢想,迷失在這座愛樂之城中了。我不禁大驚,生活那么多的磨難都沒有打垮他,那究竟是什么讓他向現實妥協呢?是對女主的愛?是為了兩個人的生計?我不知道,但我明白,一個滿懷夢想的人卻放棄了夢想的權力,他一定有不得已的'苦衷。我只能在心底慢慢祈禱,希望他能重新拾起夢想。
女主角米婭是個編劇兼演員,雖然他有很高的表演與寫作的天賦,但由于背景一般,始終沒有機會成功參演。但米婭有著比男主更執著的追求,她從始而終都沒有放棄自己的追求,她不斷的投稿、投簡歷,雖然沒有回應,但她并沒有灰心。終于,在男主的鼓勵與幫助下,她成為了有名的演員。
最終兩個人的事業都很有起色,但兩人的感情之路也走到了盡頭。
在影片的結尾,米雅領著她的丈夫無意間進了男主開的俱樂部(這一直是男主的夢想),在兩人目光對視間,往事一幕幕涌上心頭。電影對往事做了假設,假設米婭與男主一路走來從未分開,甚至還有了孩子。但其實,錯過的東西再怎么追也只能是枉然。錯過是人生最大的憾事,有句話說的好“只有失去了才知道曾經擁有”,我們所能做的,只有從中學習?! ∵@部影片告訴我們,追夢路上必然會荊棘不斷,我們在斬斷荊棘的路上,一定不要忘了自己向往的遠方,因為你一旦忘記了自己向往的東西,你便失去了破荊斬棘的勇氣與動力,否則,你的心靈就會迷失,也許你將永遠被困在一座城中。
當然,本片最大的亮點是男女主角對夢想的堅守與付出,我以為,每個人至少要擁有一個夢想,有一個理由去堅持。夢想是現實最大的動力,有了夢想,我們就有了走下去的勇氣。而你,你會為你的夢想付出一切嗎?
電影愛樂之城觀后感范文4
復刻經典 歌舞片重回黃金時代?
一部《愛樂之城》在全球范圍內刮起了一股歌舞片懷舊熱潮,正如導演達米恩 沙澤勒所言,《愛樂之城》之所以能在全世界影迷心中掀起波瀾,有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它復制了經典好萊塢歌舞片元素。想必很多影評會在影片中看到《瑟堡的雨傘》《雨中曲》《一個美國人在巴黎》《西區故事》《洛城故事》《無因的反叛》等等經典影片的影子。
劉碩在《今日影評》中分析道,影片開場舞致敬了《洛城故事》(又名《柳媚花嬌》)的開場舞片段。米婭與塞巴斯蒂安穿過鋪滿布景板的街邊,長椅上坐著一對正在熱吻的情侶,致敬《瑟堡的雨傘》。米婭與塞巴斯蒂安在好萊塢山間散步,塞巴斯蒂安情不自禁抓住路燈桿跳起舞來,致敬《雨中曲》“Singin" in the Rain”部分。米婭和姐妹們起舞的片段致敬《西區故事》中的歌舞片段。米婭和塞巴斯蒂安坐在長凳上起舞致敬了《陪我婆娑》中的冰上起舞。米婭和塞巴斯蒂安在星空中起舞的浪漫片段致敬了《紅磨坊》中男女主人公在巴黎的星空下共舞定情。米婭試鏡穿的紅色外套致敬了《無因的反叛》中男主人公身穿的紅色夾克外套。米婭在試鏡失敗后回到了住處,閨蜜們蜂擁而上展示了一場服裝秀,致敬了經典歌舞片《油脂》中戀愛受挫的少女桑在房間里和閨蜜們上演的“假發秀”。 片尾,米婭與塞巴斯蒂安穿梭于“幻想空間”合著音樂起舞致敬《一個美國人在巴黎》中結尾部分。
導演癡迷爵士樂醉心逐夢 小眾偏愛終獲大眾認可 作為一名年輕的“85后”導演,達米安 沙澤勒沒有成為先鋒藝術的代言人,而是醉心于復古。對此,劉碩在《今日影評》中表示,很多導演一生拍的電影都是一個主題。很多年輕導演在剛剛初執導筒的時候,往往拍攝的內容就是他最感興趣的、最有情感表達力的題材。《愛樂之城》的導演達米安 沙澤勒,他最大的標志就是他非常地喜歡音樂,尤其是爵士樂。
《愛樂之城》是達米安 沙澤勒導演的第三部影片,之前的《爆裂鼓手》、《公園長椅上的蓋伊與瑪德琳》也同樣是與音樂相關的電影。在他的作品當中都有音樂,尤其是爵士樂的存在。達米安 沙澤勒甚至會把音樂作為一個角色,呈現在他的影片當中,而音樂的呈現則與歌舞片緊密聯合。劉碩在《今日影評》中表示,達米安 沙澤勒之所以能夠復刻這么多經典的歌舞片,和他的喜好是息息相關的。
從《爆裂鼓手》到《公園長椅上的蓋伊與瑪德琳》到《愛樂之城》的配樂,不難看出導演達米安 沙澤勒對于爵士樂的癡迷和偏愛,他把一個自己非常小眾的愛好搬上了大銀幕,朝著自己的音樂夢想和電影夢想一步步前行。
堅守夢想愛情未完成 返璞歸真重獲電影本真
的確,劉碩在《今日影評》中認為,達米安 沙澤勒最重要的主題還是在表達對夢想的堅守,從創作上來講這是他的一個褒義上的任性,他把自己非常喜歡的東西融入到電影當中,把他自己的情感植入到這個男主角的身上,傳達給觀眾。
《愛樂之城》讓觀眾在動聽的音樂、美妙的舞蹈當中去認認真真地看兩個人怎樣戀愛,怎樣實現夢想。這看起來是一個很單純很純粹的故事。影片中的'時光來到五年之后,男女主人公都實現了各自的夢想,那個看起來過于理想化、幾乎難以成真的夢想,卻都失去了曾經攥在手掌心的踏踏實實的愛情。當曾經讓米婭一聞傾心的鋼琴旋律再次響起,米婭和塞巴斯蒂安會對未實現的愛情心有不甘嗎? 與愛情有關,與夢想有關,劉碩在《今日影評》中稱,《愛樂之城》表現了現在所有的人最關心的、生活中不可能避開的兩個話題,所以當觀眾看到電影的時候,當和生活息息相關的兩個問題撲面而來的時候,想不感動都難。
《愛樂之城》中沒有華麗的大場面,沒有商業片的浮躁,文藝片的炫技,只有唯美的色彩、質樸的故事,是電影中的一股清流。它讓觀眾在優雅的環境中完成了一次難得的觀影旅程。導演達米安 沙澤勒用近乎偏執的純粹向好萊塢黃金時代做出了完美的致敬,而這種致敬也讓當代的觀眾重新看到了返璞歸真的電影本真?;蛟S,這就是《愛樂之城》打動所有人的原因吧。
電影愛樂之城觀后感范文5
最近上映的好萊塢新片都在告訴我們一個道理,即使情節再老套,換一種方式表達,抓住細節,依然可以成為經典,《歡樂好聲音》如此,《愛樂之城》更是如此。
劇情很簡單,兩個生活在洛杉磯的文藝青年,相遇了,相戀了,最后卻因為都要追求自己的人生夢想分手了。五年后偶遇,他們都變成當初想要成為的樣子,最終以相視一笑泯恩仇結束了這段意外邂逅。
電影的最后一幕,不知道喚起了多少人內心的渴望,讓多少人達到了情緒高潮,他們想起了那個曾經放棄的人,那段曾經錯過的感情,拍著大腿恍然大悟:我得到的都是僥幸,我失去的都是人生啊。
也有人認為電影的結局兩人的相遇太刻意,我卻認為導演處理得很完美。兩人在分手時并沒有半點為了現實放棄愛情的感覺,相反,當時兩人的感情是溫柔且克制的,互相都對對方充滿了美好的祝福,就是兩人堅定信念,為了理想各自前行,簡直積極向上。最后兩人都完成各自理想,在自己的世界里活得自我又體面,這就是Happy Ending不能更圓滿了。
導演其實已經非常溫柔了,如果結局是女主功成名就,男主窮困潦倒,再見物是人非,那才是真的狗血加虐心了。所以大家就別糾結前任不前任、愛不愛、放棄不放棄了,兩人的夢想都已實現,已經很完美了。
看電影是一件個性的事,這一點在《愛樂之城》上表露無遺。朋友圈里的一百個人就會有一百個“觀后感”,不少人還是抓住了電影中除了愛情之外的重點“追夢”,陳思誠看完在發朋友圈說“忘記多久沒在電影院看得泣不成聲了”。他因兩位主角追求夢想的劇情而感同身受。
追夢人追夢之路盡管坎坷,但完成了自己的夢想,就是Happy En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