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三克的夢想觀后感范文
電影《三克的夢想》中當爸爸帶小本去親眼看到了一場真真實實的乒乓球比賽的時候,他是多么的開心與滿足啊。也許一個球拍,一個乒乓球在老師看來并不足道,但是,就是那些,也僅僅是那些,就是小本的夢想。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電影三克的夢想觀后感范文,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電影三克的夢想觀后感范文1
這個星期一,老師帶我們看了《三克的夢想》。
故事發生在中國偏遠的農村,父親在外打工,6歲的小本和母親、爺爺相依為命,有一天小本和同學周奇在小賣鋪里看乒乓球比賽,屏幕上出現的畫面在小本的心里產生了極具的吸引力。
從此,打上乒乓球已經成為了小本心中追逐的夢想,可他不想輕而易舉地向媽媽開口要求買球和球拍,便開始了他實現夢想的征程。影片以一種簡單平實的手法細膩的描寫出一個小孩內心的精彩世界,他的追逐、傷悲和感動。
而在故事的另一層面上,我們呈現了一個充滿“善”的美麗世界,在這個世界里沒有所謂紛爭和現代都市的復雜,而是回歸原始的鄉土情結,簡單的為了一個小小的夢想而奮斗、努力。
雖然這里的人們生活得并不寬裕,沒有現代都市的基礎設施建設,沒有網絡世界和大量的科技產品,但是人們為了最原始和最簡單的目的而付出勤勞,這也展現出了人們內心的充滿童真和善的理想世界。
電影三克的夢想觀后感范文2
我昨天看了那個微電影《三克的夢想》大方向 1.故事很好,內容絕對是向上的,乒乓球又是國球,主題把握很好 2.主題突現出留守兒童、家庭、社會,對準的是山區地區 3.一場父親請假和帶兒子看乒乓球的戲,抽離出了很多的社會問題,是沒法改變的,所以臺詞會有“你長大了也會像他們一樣可以,可以打球,比他們還厲害”。
哪能去實現這種方式的,對于農村家庭來說,就是好好的讀書小細節 1.2毛錢的乒乓球,卻是在這樣的家庭里面,孩子不敢想象的事,我們親身經歷過,但目標沒在乒乓球上,根本小時候都沒有看到過這樣的比賽,還要去熱愛它。
2.一根鉛筆,用的那么短,還用削了再削,兩位導演一定是親身體驗過,其實我們小時候還在后面接了一節掃帚的竹竿,延長它用來寫字。此處刻畫的很細致 2.為了一分錢,小孩自己去砍材,一捆一捆的,他太渴望有一個自己的乒乓球了。這是堅持和毅力的表現,但這種方式是那種大山區域特有的方式,而我們也會回去挖山藥,曬干了去買。
3.每一家養著一頭豬,都是養著為了給家里貼補的,丟豬了那可是件大事。 4.我們玩的什么沒有什么,都是就地取材,自己制作,他們也不例外,為了球拍,用小刀長時間的削,這其中更有的是孩童心里為了喜歡的事,而努力去做,包含了很多的樂趣,影片中是用他們歡樂爬樹,互相歡笑,一起完成歡呼呈現。
電影三克的夢想觀后感范文3
我的夢想是變化無常的,我從來不會為了我的夢想去努力,但我看了《三克的夢想》后,我明白了:夢想是需要去努力的。
電影中的小本,是一個生活在貧窮家庭里的孩子。一天,他在小賣部的電視里看到了一場乒乓球比賽,他心里十分羨慕,也有了一個奢侈的夢想——打乒乓球。小本為了買乒乓球,把媽媽給他買筆的錢省了下來,并在教室里撿同學用剩的筆,他還去山上砍柴賺錢。
后來,他為了找一塊乒乓板,還闖了很多的禍:他抽走了攔豬的板,使媽媽養的豬逃走了,也害得爺爺摔進了水溝里。可是即使他闖了禍,受到了再多的挫折,他都沒有放棄夢想。直到一天,學校為汶川大地震的受難者募款時,小本無奈之下,把自己最心愛的乒乓球和乒乓板捐了出去,那一刻,他像丟了魂似的追著載著他夢想而遠去的車。我以為小本會就此放棄自己的夢想,可是他并沒有。慶幸的是,電影的結尾,媽媽為小本買了一副嶄新的乒乓板和一個乒乓球。
我想,小本一定會為了這個夢想一直堅持下去,成為一名有經驗、出色的乒乓球高手。跟小本一比,我生活的環境好多了,可是,小本都能為了夢想而付出那么多的努力,而我又有什么理由可以不堅持呢?記得爸爸在我一年級的時候為我報了一個毛筆字興趣班,當時,我對毛筆字很有興趣,也夢想成為一名書法家。可是每次一拿筆,我就手抖,字也寫得不好看,爸爸為了鼓勵我,甚至為我買了文房四寶,但是最后,我還是放棄了。現在想想,真是后悔,當時如果我再堅持一下,努力一下,我的字就不會像現在一樣難看了。
感謝《三克的夢想》這個電影讓我明白了:一個人,無論家里貧窮還是富裕,無論在哪里,只要堅持自己的夢想,就一定會有收獲。
電影三克的夢想觀后感范文4
這個星期六下午,喬老師帶我們看了一部電影:《三克的夢想》。看完這部短暫的電影,我不由得被電影里的主人公小本的精神所感動,感嘆于他對自己的夢想的堅持不放棄,感嘆于他面對災區小朋友時那份善良和純真,這些都深深的印入了我的腦海。
出生于貧困山區小學一年級的小本一次偶然的機會在小賣部的電視里觀看了一次乒乓球比賽,因此迷上了打乒乓球。為了湊夠兩毛錢買乒乓球,小本將媽媽好不容易給的買鉛筆的一毛錢攢下來了,為了有鉛筆用,他放學后主動幫同學打掃衛生,希望可以從垃圾桶里撿到同學們扔掉的鉛筆頭。為了掙剩下的那一毛錢,他竟然學起了他媽媽上山砍柴、賣柴,他那瘦弱的身材與那一擔擔柴形成的反差強烈撞擊著我的眼球,深深的印入了我的腦海。
有了球卻沒有球拍,自己就和小伙伴周奇用小刀一點一點的削出來了一副球拍。生活在城市中的我們何曾有過這樣的體驗,爸爸媽媽的無限包容和愛護,讓我們備受呵護,小本的拮據、小本的堅持和吃苦要我深深感動。
這樣來之不易的球與球拍,是小本的夢想,是小本全部的歡樂和童年!他分外珍惜呵護,形影不離是順理成章的事情。可是我卻錯了!事情發生在汶川5。12地震之后,全校舉辦了為災區小朋友募捐獻愛心的活動。小本思前想后也希望為災區的小朋友貢獻自己的一份愛心,可是思考了好幾天的他卻實在找不出拿得出手的禮物。最后在募捐的那一刻,小本滿含淚水、顫抖著將自己的“夢想”一起放入了募捐箱。
最后小本實在堅持不住心里那份割舍夢想的痛,小巧瘦弱的身軀追趕著裝載自己夢想的募捐箱,小本痛哭流涕的時候我也流下了感動的淚花。我被他的那份純真善良,被他的對于自己夢想的堅持和不舍而深深打動。
電影三克的夢想觀后感范文5
以前,我總是認為夢想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務”,可是當我看了《三克的夢想》后,我在小主人公小本身上看到了他對夢想的堅持和努力。
電影中的小本在小賣部里看到了一場奧運冠軍乒乓球對決賽,那時,小本的腦海里就浮現了一個夢想:要學習乒乓球。可是,小本的爸爸在外地打工,家里只有媽媽、爺爺,生活條件很貧困。小本想要買一個乒乓球,可是卻買不起。于是,他把媽媽給他買筆的錢存了下來,下課的時候去撿同學們用剩的筆,下午一放學,他偷偷爬上山去砍柴賣給一個老伯伯。
最后終于買到了乒乓球,球有了,小本又想著拿一塊板來打球,為此,他還闖了禍,甚至害爺爺病了,受到了媽媽的責罵。不過小本無論遇到了什么挫折,他都沒有放棄自己的夢想,天天堅持用小刀削一塊木板,削成乒乓板的樣子。一天,學校里要為災區捐款,小本沒有東西可以捐,只好把自己最珍貴的乒乓板和球捐了。小本失魂落魄的,直到媽媽給他買了一副全新的球拍,小本的夢想最終還是沒有放棄。
我想,連條件那么艱苦的小本都能堅持自己的夢想,那我又有什么理由放棄呢?這個電影讓我聯想到了我自己,我看一群小伙伴都在騎自行車,我也想成為跟他們一樣的騎車高手,但是我堅持了幾次,總是摔倒,于是便放棄了。看完《三克的夢想》,我被小本的堅持和執著深深打動了,我決定,我要堅持把自行車學會。
夢想,只要去盡力了,就不會有遺憾,無論遇到什么困難,我們都不要放棄。我在小本身上學到了堅持不懈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