飛馳人生電影觀后感600字范文
在歷經了一個讓人如坐針氈的賽前后,電影《飛馳人生》也終于步入了正軌,作為職業賽車手的韓寒,他對如何呈現賽車驚險鏡頭,以及賽車手對賽車的專注神情上,是具有極高水準的。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飛馳人生電影觀后感600字范文,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飛馳人生電影觀后感600字范文1
“你過的每一道彎都不可能再來一次,你犯的每一個錯都可能斷送你的職業生涯。”這是由韓寒導演、沈騰主演的《飛馳人生》中的經典臺詞。
片中的主角張馳是一個賽車選手,他曾經連續五年贏得賽車冠軍,卻為了給兒子贏得戶口爭取更好的受教育機會,而違規參加賽車競賽,因此被吊銷駕照和賽照,并被勒令五年之內不能碰車。
五年之后,張馳重回賽道。禁賽五年之后,很多人都認為他不行了,他無法租借到賽車,想拉贊助攢一輛車也屢屢碰壁,嘗盡了人間冷暖。當他在幾個朋友的幫助下,好不容易準備好了賽車,開賽之前他的領航員卻出了事故無法上場,于是他選擇背水一戰,不要領航員,自己一個人上路。
對別人來說,只看得到他五年沒開車,而波音布魯克賽道路況特別復雜,彎道多得難以置信,沒有領航員的幫助要一個人順利開完全程根本就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務;而張馳自己卻很清楚,這五年來,他練得比誰都勤奮,他每天都會在自己的大腦里在這條賽道上開上二十遍,這條賽道上的每一個彎道都清清楚楚地印在他腦海里了。
張弛說:“我知道這將是我的一生熱愛,我將為此一直奮斗。”他奮斗了,也勝利了。但是,他為了勝利獻上了自己的生命,卻讓我覺得無比遺憾。畢竟,禁賽五年,時間再挽不回來了,比賽機會卻還可以再有。當年,他為了兒子的教育機會斷送了賽車生涯;如今,他為了一次勝利放棄自己的生命,對兒子的愛又被他放在了什么。
飛馳人生電影觀后感600字范文2
《飛馳人生》近乎一多半的故事儼然都是乏善可陳的廢戲,對于沈騰來說,他在電影中也根本沒能去駕馭一個落魄的車手,但那最后半小時的巴音布魯克競技,卻出人意料的用賽車將夢想呼之欲出。
看《飛馳人生》給人最為直觀的感受便是仿若看了兩部截然不同的電影,而電影的分水嶺便是賽前與賽時。
賽前沈騰所飾演的張弛,是一個因非法賽車被禁賽5年,身敗名裂的賽車手,5年后為了延續夢想重返賽場,他不得不歷經磨難拉贊助,重新打造屬于自己的賽車。電影也將所有的段子全部放在了這一過程中,于是從脫衣安檢到重拿駕照,從偷拉車架到四處謀求贊助,接踵而至的包袱使電影中的張弛根本不像一個賽車手,而就是那個善于搞笑的沈騰自己。
那么這些包袱在電影中逗人捧腹嗎?顯然并沒有。完全不貼合人物,為了搞笑而搞笑的包袱所造成的,不但是核心主角的不倫不類,更使電影其余的角色都變的極盡蒼白,甚至是虛假。而對于一部其實僅只是98分鐘時長的電影來說,占據了三分之二時長的段子拼湊,使電影整體變得既冗長又尷尬。作為導演的韓寒在這賽前唯一所做的便是將這些可有可無的廢戲剪輯在了一起。
在歷經了一個讓人如坐針氈的賽前后,電影也終于步入了正軌,作為職業賽車手的韓寒,他對如何呈現賽車驚險鏡頭,以及賽車手對賽車的專注神情上,是具有極高水準的。而伴隨著巴音布魯克險象環生的天然賽道,關于夢想的純粹和熱血,在“我沒有想贏,我只是不想輸。”的目標中變的真摯真實了起來,這也使張弛的生死在電影中變的具有了意義。
電影最后結局是開放式的,在贏得比賽的同時張弛的車沖出了賽道,從領航員孫玉強丟掉麥克風騎著摩托痛哭的傷痛,到張弛答應兒子同飛行員競賽帶有浪漫主義色彩的彩蛋,面對沖出賽道的張弛,一個面向陽光的慢鏡頭,是電影也是韓寒對夢想的致敬,而這樣的結局其實遠比大團圓式的圓滿收尾,也多了一份讓人遐想的意蘊。
《飛馳人生》不禁讓我想起了多年前的《阿郎的故事》,如若這部電影能擁有一個如前者珠玉般的故事,未嘗不會是一部打動人心的經典。然而一味將自己包裝成賀歲喜劇,窮盡搞笑的尷尬,最終使電影不倫不類,雖有一腔夢想,卻無從真正用夢想領人飛馳。
飛馳人生電影觀后感600字范文3
《飛馳人生》影片講述了一代車神張馳因五年前深夜飆車事件被禁賽又經歷千辛萬苦復出比賽的故事。這部電影讓我不得不感慨沈騰大叔的幽默感簡直是天下無敵,正如預告片中所說的一樣“上一秒笑翻,下一秒超燃”。就是在這樣一部喜劇類的電影中,我看到了千萬人的模樣。
主角張馳是一個有極高駕駛天賦的人,因為小時候偶然看到的賽車拉力賽,從而一生為其奉獻努力著。這是多少人曾經的樣子啊!年少的時候,覺得警察除暴安良,所以也想成為一名人民警察;覺得軍人保家衛國開太平,所以也想參軍打仗立功勛;覺得科學家智慧非凡,所以也想加入科研工作,發揮聰明才智……我們總是容易被別人的故事打動,卻忘了自己也有一腔熱血在沸騰、在燃燒。
因為一個瞬間,讓它成為自己生命中最不可或缺的事物。即使身處困境,張馳五年來并不因為禁賽無法碰車、急速破產而消極,五年,一千八百二十五天,每天在腦海中熟悉駕駛步驟并進行模擬二十多次,這是一代車主的風采,更是一個有心人的信仰。不論面臨什么樣的危險和逆境,我將永遠向前,不回頭不停歇,熱愛我的熱愛,直到生命完全耗盡,直到我呼出的最后一口空氣與煙云融合。
生命只有一次,就如史鐵生在《我與地壇》中告訴自己的:“一個人,出生了,就不再是一個可以辨論的問題,這是上帝交給他的事實,同時上帝也保證了這件事實的結果,死是一個必然會降臨的節日,剩下的,就是怎樣活的問題了。”所以人生要活就要活得精彩,活得驚心動魄,這樣才不辜負自己到這人間走一趟。把自己壓在心底已經蒙灰的熱愛拿出來擦拭一遍,曬曬太陽,帶著它去做自己想做的,去拼一回博一回,奇跡總是伴隨在那些勇敢追夢的人身邊,畢竟“世上無難事,只怕有心人”是真理。
“我沒見過四點的洛杉磯,但我見過五點的教室。”未來的路很漫長,但只要我知道,前方有我的熱愛,有我的一切,再艱難又何妨?你知道當鯨魚越出海平面時會滑下一串有弧線的水珠嗎?你知道寂靜園林里亙古不變的橙色日落嗎?你知道極光總鋪在北極熊白色毛發嗎?你知道秋雨后樹枝下散發著惆悵卻香甜的味道嗎?不知道也沒關系,我所熱愛的生命終將帶我去往每個美麗的瞬間。這一生,我必拼盡全力,熱愛我的熱愛。
飛馳人生電影觀后感600字范文4
這個假期一轉眼好像過了好幾天,終于去看了一場電影《飛馳人生》,這是是一部喜劇片。
我挺喜歡看這類型的電影,講述著一個賽車手重返賽場的情景,沒有錢,沒有車,但是卻有二個支持他的伙伴,那種團隊精神給我的感覺就是為了夢想在比賽,而那為了這個比賽所付出的那個過程值得人尊重。為了拉贊助,無底線的唱歌跳舞,卻不愿意向對手低頭。不是非得贏了比賽,但是卻不想輸。希望在賽道上拿回自己遺失的尊嚴;而對手也愿意幫助主角在最后關頭修復賽車,因為賽道上沒有對手,贏得冠軍又有何意義呢?
這部電影雖然有許多搞笑的地方,但是我被張馳熱愛夢想的心而感動了。比如:張馳在禁賽五年里的時間,每天在腦子里練車二十遍,等到他知道可以復賽,他十分堅持。在他找贊助商時,為富人跳舞、唱歌,十分執著,就是為了得到一筆錢可以改裝一輛賽車。
張馳還有一個很團結很執著的隊伍。當他找到當年幫助他修車的人和當年的領航員,他們都辭去工作,幫助張馳完成比賽,與他一起完成夢想。
他還有一個好對手,在張馳把車運到比賽地點時,出了事故,車撞壞了,但他的對手伸出援助之手,幫助張馳修好了車。
在比賽時,張馳沒有領航員,但他憑借多年的開車經驗和堅強的毅力,最后贏得比賽,獲得冠軍。
影片中,張馳的一個學員問張馳,有沒有什么克敵致勝的絕招。
張馳的那段話我記得很清楚:有克敵致勝的絕招,就你能練,別人就不能練了?耍小聰明,贏得了一百米,贏不了一百公里,你問我絕招?就是把你的全部奉獻給你所熱愛的一切。
正如影片片尾字幕所說:獻給所熱愛的一切,比起咸魚翻身更難能可貴的,是夢想不滅。
經常看到朋友圈,有些人加班到深夜發朋友圈, 有些人生個病也發個朋友圈,跑一次步發個朋友圈,勵志的、傷感的、雞湯的……,其實有多少個能像這種,為了夢想,為了實現一件事情,一直堅持不懈的熱愛做一件事情呢?我不羨慕那些一次二次的做某一件事,但我敬佩那些為了做好一份工作,一件事情,堅持一天、三周,五年,十年的做這件事的人。事無大小,只有堅持才是難能可貴的。
現在已經很少有人愿意去提起夢想,覺得說那個太矯情,也很幼稚,不切實際,靠夢想吃飯就得餓死。
可是我認為,夢想對我們這一代人應該是一種信仰,更應該是引導我們為之不懈奮斗的動力源泉。
愿你能一直堅持自己的夢想。
飛馳人生電影觀后感600字范文5
看了韓寒的《飛馳人生》,從凜冽的冬日走回家,滿腦子都是張馳眼中閃爍的少年的光。
當然,明亮的目光也曾有過黯淡,沈騰飾演的張馳曾經在賽車界叱咤風云連奪五年冠軍,在遭遇天降橫娃后為了給孩子辦戶口非法飆車遭禁賽,經營炒飯大排檔的賽車手沉寂多年后決定重返車壇,挑戰新一代天才車手,但卻面臨沒駕照沒錢沒車種種啼笑皆非的囧境。
影片還是熟悉的韓寒風格,沒有浮夸的表演和臺詞,沒有刻意地營造笑點和燃點,就是通過一個半小時的娓娓道來,讓觀眾不知不覺中收獲歡笑、熱血和感動。韓寒一直是我想要成為的樣子,始終隨心,擁有所愛全情投入,心理學上說“活出你自己”、“單純如少年”,他把自己的樣子拍到了電影里,為所有人詮釋了“一生所愛”。
在夢想面前,韓寒袒露的真心終究是動人的,電影笑著笑著就讓人哭了,人都希望自己真正活過,如英雄一般被人銘記。張馳中年身、少年心,所以他對宇強說“有的人沒有故事,于是想寫個故事。有的人有了故事,就想給故事一個結局。”人生這條賽道上,誰不想飛馳一把,有故事的張馳踏上了重返冠軍之路,想給故事一個不知道是不是完美的結局。這條路熱血、勵志又荒誕,片中重考駕照突破科目二、委身巧妙跟騰格爾融資的橋段都有充分的包袱笑料,荒誕巧妙的落地劇情折射出人世情感的溫暖。人到中年的信念崩塌和“老男孩”的堅持夢想,地位相對低下的小人物和看似遙不可及的理想之間,又很容易產生巨大的戲劇張力。也許比咸魚翻身更重要的是,夢想不滅。
只是人生比電影難多了,你可以奉獻你的一切,但也許見不到你的結局,《飛馳人生》如此有力量,它代表著80后一代在虛無失敗中不斷磕碰前進,把走入低谷的人的無奈、尊嚴、努力、執著,遭遇的善意和惡意都展示出來。這是需要一定年紀才能理解的喜劇電影,炒飯的張馳、低三下四求贊助的張馳、對著孩子細數當年勇的張馳是大多沉默中年人的寫照,葉經理說要去馬爾代夫卻落魄得在電梯里當領航員,孫宇強為了100萬可以在鋼管上無界穿梭,縱使你是巴音布魯克賽道的王,146道彎,109公里,終究要你自己跑完。這飛馳的不是賽車,是人生。
很喜歡電影里沒有設置反派,林臻東這樣的對手天生條件優越自帶光環,有天賦又刻苦,有良好的教養懂得尊重,本身就帶有更廣闊的格局與視野,在有對手的時候,人的意志更加容易被激發。我們總說少年心性捉摸不定,在沒有人苛責逼迫,科技金錢都為你鋪好路后,你還愿意為了夢想付出一切嗎?
英雄不死,張馳在腦內跑了500遍的巴音布魯克山路上,選擇了畢其功于一役,沖向天邊的晚霞,死而無憾,那是英雄犧牲一切打敗巨龍、飛行員駕駛戰機撞向敵機的浪漫美感。“我沒有想贏,我只是不想輸”。
《少年飛馳》太值得一看,愿大家熱愛所愛,所愛熱愛,找到夢想的答案,永如少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