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幻電影星際穿越觀后感范文
《星際穿越》主要講述了一隊探險家利用他們針對蟲洞的新發現,超越人類對于太空旅行的極限,從而開始在廣袤的宇宙中進行星際航行的故事。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科幻電影星際穿越觀后感范文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科幻電影星際穿越觀后感范文1
電影《星際穿越》雖然是科幻、懸疑片但其實并不燒腦,只要你認真觀看,加上些許思考就會發現,片子里的理論講述很通俗易懂了。
電影講的是地球遍地黃沙,可食用的農作物相繼發生了枯萎病而減少,人們每日在沙暴的肆虐下生存。主人公庫珀因意外而發現一個隱秘地方,哪里在進行一個拯救人類計劃,從而再次當上飛行員(宇航員),在太空尋找人們可居住的星球,穿越了黑洞,感受一小時七年的時間差距。最后發現教授的目的不是A計劃而是進行繁衍人類的B計劃;為了女主庫珀進入黑洞,在黑洞里意外的進入了五維空間,在五維空間里向女兒傳送那個老頭的公式關鍵數據,A計劃成功。另一方面女主不知道A計劃的成功,所以在所到的星球進行B計劃,男主庫珀最后被救,看到自己滿臉滄桑的女兒后,繼續開始他的旅程。到此電影里的A、B計劃都成功實行。
這個電影十分走進科學,不經讓我想到馬克思提出的“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的這句話;整篇電影的腦洞十分大十分科學,將蟲洞、黑洞、還有更高維度等未知領域具象化的表現出來。從發現教授舍棄地球上的人類目的,A計劃的不可能,實行B計劃,主人公也堅持不放棄,最后成功拯救人類。
科幻電影星際穿越觀后感范文2
昨天我看了《星際穿越》,這是一部科幻電影,我很喜歡。
我最喜歡里面的庫珀。因為他寧可獻出生命,也要和布蘭德等四個航天員一起去外星球,尋找人類能生存的星球。他們一共去了兩個星球,一個是水球。巨浪有幾百米高,布蘭德差點給淹死,有兩個航天員就這樣淹死了。另一個是冷若冰霜的冰球,天上的云都凍成了冰,那里白天有67小時,夜晚也有67個小時。他們在以前去的飛船里,還救了一個教授,但他后來想殺庫珀,庫珀沒死,他自己卻死了。
后來庫珀的飛船能量不夠,就抱著機器人跳進了黑洞。庫珀居然在黑洞里看見了她女兒的一分一秒,他計算出救地球的密碼,點點畫畫,用他女兒墨菲小時候的表告訴了女兒密碼,最終拯救了地球上的人類。
最后庫珀在他124歲時,見到了將要去世的女兒。他還保持了四十幾歲的樣子,因為在外太空中光速飛行的時間會比地球時間慢,在黑洞邊做一個動作,幾秒鐘,地球上就是50年。可想而知,庫珀為什么比女兒年輕了。
我很喜歡這部電影,因為里面很多事都是真的,比如在黑洞邊緣時間過得很快呀,庫珀他們為了保持體力、墨菲為了等爸爸都進了冰柜之類的,我建議大家有時間可以看看喲。
科幻電影星際穿越觀后感范文3
最近,我看了一部英語原版大片《星際穿越》。它講述了在人類的未來,地球上的環境十分惡劣,植物無法存活,人類無法生活。
在這危急關頭,主人公庫珀接受美國航天局的命令,帶著機器人和其他幾名宇航員到外星系考察尋找適合人類生活的星球。他們駕駛飛船,連接上了一個空間站,通過“蟲洞”來到了一個奇特的星系,這里所有星球上的一個小時就相當于地球上的七年。
他們脫離空間站,開著飛船來到了第一個星球。他們發現整個星球表面充滿了水,但只過了幾十分鐘就會有一個幾百米的大浪降臨。于是他們馬上撤離了這個星球而繼續前往下一個星球:以還休眠在那里的Dr.Mann曼恩博士的名字命名的星球。但到了那里他們才發現這里根本不適合人類生活,之前曼恩博士說“這里很好”只是他的一個詭計。他這么說是因為他的飛船燃料已經不夠了,但他怕死,就想讓別人開飛船過來,趁機弄走飛船,開回地球。但是聰明的機器人沒有讓他的計劃得逞,曼恩博士的飛船發生了爆炸。
宇航員們和機器人決定前往埃德蒙多星,但由于飛船燃料有限,只能靠“蟲洞”的引力產生彈弓效應,使飛船彈射向埃德蒙多星。但飛船還是太重了,所以無奈之下庫珀只能把他和機器人乘的飛船駛入“蟲洞”。飛船著火了,庫珀被彈射了出來,無意中進入了一個五維空間,在這里他看見了他女兒小時候的樣子。
他讓女兒手表的指針振動成某種規律,女兒發現后馬上根據摩爾斯電碼知道了五維空間……
庫珀醒來后發現他已經來到了一家醫院,外表四十多歲其實一百二十多歲的他在八十多年后又一次緊緊抱住了自己九十多歲的女兒。
這一部電影讓我懂得,人類想要尋找其它星球作為自己移居的目的地,機會十分渺茫。我們唯一的出路就是保護環境、愛護地球,地球才是我們人類可依靠的家。
科幻電影星際穿越觀后感范文4
《星際穿越》是一部14年上映的科幻巨著,拿到今天來講,因為本來就有一些東西,是超越電影里所述的那玄之又玄的時間與空間的。
電影講述的是在未來地球上,土地貧瘠,糧食問題嚴重,人們不再像往常一樣仰望星空迸發靈感,而是希望把所有的經費投入到維持人類這個龐大的集體的茍延殘喘當中,可此時前NASA宇航員Cooper因為一些偶然因素得知前NASA成員仍在一個位置區域內進行拯救人類的計劃,于是Cooper飛向太空,來到孤獨的宇宙另一端……
《星際穿越》首先作為一個科幻電影,科學硬實力自然沒得講:蟲洞,黑洞,黑洞潮汐力,相對論,墨菲定律……這些都是這部電影得以完成的堅實后盾。但同時也有一些邏輯和科學上的漏洞:比如火箭發射離工作區域那么近?比如男主是如何突然獲得操控重力的能力?比如在吞噬一切光的黑洞里男主仍能看見銀白色的飛船?其實也無所謂,電影終究是電影,我們不必像研究一本學術類文本去對每一個角落刨根問底。同時因為它是電影,相對于科教讀本表達了更多的一些東西。
而這些東西,便是那唯一可以穿越時間和空間的東西――愛。
那主人公為什么要拋開手中的土地,去太空完成危險的任務?為什么他說:“我曾選擇一直做守護者,而現在我要做開拓者”?不僅僅是因為他一直仰望著星空,更是因為他愛著女兒,不希望女兒在貧瘠的地球上死去。為什么女兒Murph在父親消失幾十年后一直堅持對黑洞及量子力學的研究?為什么一直堅持向飛船發送視頻?因為她愛著父親,他堅信父親依然存在,他始終盼望著能與父親重逢。
正是這份愛,穿越了維度的限制,逃脫了黑洞的束縛,在無數個不知名的窗戶內穿梭著,飛過星系,飛過宇宙,在我們不為人知的世界的另一個盡頭,讓父女找到了彼此,即便宇宙再遠再無窮,即便時空再撲朔迷離,即便兩人只是整個世界這個極為龐大的坐標系中兩個小到可以忽略的點,有愛,將這兩個點連成線段,彼此也不再會孤獨。
或許這正是,導演諾蘭在這片浩瀚無垠的星空中想表達的東西。不管你擁有多么無懈可擊的定理或運算公式,也請永遠不要忽視愛的力量。愛,高于上帝;愛,凌駕于宇宙。
科幻電影星際穿越觀后感范文5
前段時間與一個陌生人聊天時聊到了電影,于是讓她給我推薦幾部電影。她無奈著說你這樣會聊不下去的,推薦電影是超級麻煩的事情,因為你不知道別人的口味喜好,推薦的電影容易不合口味。不過,最后還是給我推薦了幾部電影。其中一部就是星際穿越。
剛開始,我是帶著一點點偏見去看的,原因是因為我其實有點容易受到其他人影響的。而在看電影之前手賤百度了一下評價,看到了一個不是很好的評價,留下了先入為主的印象。。。。唉。
言歸正傳,這部電影其實構思很好的,也很有讓人思考的欲望。開頭便是駕駛飛船降落,然后就是幽靈出沒,很吸引人。接下來 ,男主為了拯救地球,成功被教授忽悠,踏上了穿越蟲洞前往新星系尋找新家園的征途。在探索中難免有各種問題,孤獨,暈船(嗯,暈飛船也是暈船吧),惡劣環境,以及先行者的背叛,最后探索隊伍只剩下兩個人。男主為了讓女教授生存下去,進入了黑洞,結果進入了高維空間,成功將他女兒所需要的信息傳遞了過去。最后男主女兒解算出來了至關重要的方程,地球上的人類成功延續了下去。
整部電影敘述應當是兩條線,一條是太空探索,一條是地球生存。兩條線通過地球發送到飛船的影音建立起了聯系。感覺表現力還是不錯的,兩條線切換時我沒感覺到什么生硬之處,但是兩個半多小時的電影,確實有些拖沓,而且人物之間的感情描寫有些不盡人意,有種不協調的感覺,有時候感情沒有迸發完全就轉到了下一場景,有時候明明沒啥,卻非要表現出感情,這讓我感覺很不好。可以說感情處理方面是這部電影的一個敗筆。結局處理的也不是很好,感覺很突兀。我不知道最后電影那個類似于留白的地方編劇是怎么想的,畫虎不成反類犬,差評。
這部電影最讓我心動的地方莫過于星際旅行時那些宇宙場景,真的非常漂亮。而電影中對引力時間空間蟲洞的描寫,其實我并沒有看很懂,也不知道是否正確,不過拋開正確與否不談,感覺還是蠻科幻的。男主這個角色塑造的還是挺好的,有探索精神,深愛兒女,有種別人家大叔的感覺。
我在看完這部電影后就曾經想過,如果有一天地球變成這樣了,我應該,我能做些什么?為了讓地球不變成這樣,我又應該,我又能做些什么?漫天風沙,糧食絕產,這些字眼在我們國家絕大部分人民眼中是多么遙不可及,但是在這個世界的某些角落,是真實存在的。人類一直生活在地球上,無論生存還是改造自然,所需的能量都是從地球索取,雖然現在有新能源,但是仍有危機,因為從整個世界來說,人類是消費者,其他消費者死后好歹尸體會為自然界做一些貢獻,但是人類中發展出來的各種喪葬制度,決定了人死后不僅不會成為自然界的一份子,而是繼續成為消費者。所以有人稱人類是地球身上的蛀蟲,是有一定理由的。咳咳,我大概是其中比較重量級的大蛀蟲吧。希望我可以為這個世界做些什么,如果可以讓這個世界能夠美好一些,哪怕只有那么一點點,今生就不枉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