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有蕓知道電影觀后感
《只有蕓知道》改編自馮小剛摯友的真實愛情經歷,講述了漂泊半生的男人隋東風,中年猝失妻子羅蕓,隨后他決定替亡妻完成遺愿的動人故事。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只有蕓知道電影觀后感,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只有蕓知道電影觀后感1
這是一部很容易讓人內心變得柔軟的劇情片。看電影《只有蕓知道》時,有時哈哈大笑,有時黯然淚下,百感交集。總體來說,這是一部很容易勾起人情緒讓人無力自拔的電影,我身邊的兩個人幾次哭出聲來。
對于年輕人來說,愛情可能是一種消費品;對于中年人而言,愛情更多是一種奢侈品。究其原因,相愛簡單,相處太難,兩個人走著走著,一不小心就彼此擦身而過。該片中,徐帆飾演的房東林太和二人就餐時道出了一個與愛情有關的秘密:“長久的夫妻就是能熬。”此語簡單、平實、演有深意。
《只有蕓知道》中隋東風和羅蕓的愛情沒有太多的驚心動魄,反倒像一首意味伸長回味無窮的散文詩。隋東風和羅蕓在北京相遇,擦肩而過,在新西蘭相愛,彼此相依。因為自身經歷等原因,羅蕓骨子里缺少安全感,略顯柔弱,隋東風安慰她說:“將來,我喝白開水你就喝酒;我吃飯的時候你吃肉;我吃肉的時候你吃燕窩。總之,咱們家最好的東西一定在你肚子里”。
有一天,羅蕓突然厭煩了城市,隋東風二話不說,就搬到了安靜的克萊德小鎮,兩人共同經營一家中餐館。在那里,他們遇到了漂亮且不安份喜歡游走世界的當地女孩,也遇到了那條叫做布魯忠誠的流浪狗。忠心耿耿的布魯在他們身邊生活了許多年,直到身患癌癥死去。布魯死去的前夜,羅蕓靜靜地抱著它,不舍放開,隋東風則抓住布魯的前爪按下一個足跡。
布魯離開那天,整個世界安靜且憂傷。布魯一步一回頭,回眸三顧,眼神里全是不舍。隋東風蹲在那兒,放聲大哭。彼時,所有人都被這只叫布魯的狗感動,淚水奪眶而出。
有一天,羅蕓突然厭倦了平靜的小鎮,覺得自己被困住了,她拼命地想離開,卻找不到一個適合的理由。隋東風二話未話,就開著車帶著羅蕓去看極光,許諾帶著她去環游世界,去看鯨魚。
可是人的一生中有太多的不幸,寵物狗布魯離世后,飯館又被一場大火化為烏有……盡管隋東風表現得很安靜,羅蕓還是因為自己在極光下許下的那個心愿而自責。影片最后,羅蕓離世后,隋東風帶著羅蕓的骨灰去看鯨魚。彼時,天色蔚藍,鯨魚躍出水面,詩意而唯美。
“相愛的那天/以為是永遠/分離的突然/偷走了時間……”彼時,那首根據毛利語改編、譚維維演唱的民歌響起,煽情、唯美且憂傷,令影片更多詩意的懷想。
相比其他愛情片,這部《只有蕓知道》是一部很容易讓人笑,又很容易讓人哭的治愈系電影,影片的節奏也有些緩慢。隋東風和羅蕓在克萊德小鎮經營中餐廳時,當地那個漂亮的女服務員問中文“謝謝”怎么說,隋東風認真地說“他媽的”,孰料,女孩剛一轉身就用在了羅蕓身上。平心而論,馮小剛本人的確是一個不動聲色的諧謔高手,這種有趣的橋段盡最大可能性減緩了該片中的憂傷指數。否則,觀眾可能憂傷得無法自制。
可是,真有人知道中年人情感層面的焦慮和精神危機嗎?“留在半路上的那個人最苦”,影片中,隋東風靜靜地坐克萊德小鎮那顆大樹附近的椅子上,靜靜地看著寵物狗布魯和羅蕓緊挨著的墳墓,輕聲說了一句:“你在哪兒,哪兒就是我的家!”此語看似簡單,實則意味伸長。
所以,此世相遇,且行且珍惜,因為人生太多的幸與不幸,執手之手,與子攜老,真不容易。最苦的還是留在半路上的那個人。所以,我們都要將現在當成生命中的最后一天,不要留下太多余白。
只有蕓知道電影觀后感2
"半路留下的那個人,苦……"
《只有蕓知道》中的這句話,惹來太多的眼淚。愛情的世界,越是相濡以沫,越見不得生離死別。片中的隋東風和羅蕓,經歷了從相識到相遇、從相戀到相伴的全過程,卻沒有逃得過時間,漫長又短暫的十五年,就是他們在一起的所有。
半路被拋下的隋東風,確實苦。他心存對這段感情的執念,心存對最愛之人——羅蕓的思戀,將她的骨灰分成了四份:一份埋在了兩人當年的愛犬布魯的墓前;一份帶著去完成羅蕓看鯨魚的遺愿,灑向了大海;一份被他帶回了祖國,交給了羅蕓的父母;一份,則永遠留在了自己身邊……
四份骨灰的歸宿,貫穿了羅蕓的一生,她的家庭,她的愛犬,她的夢想,還有那個不離不棄的,愛他的男人。但對于隋東風而言,帶著羅蕓的骨灰,完成了這些心愿,接下來,則是無休無止的思念,或許會相伴終老。這樣看來,半路留下的那個人,真得苦,真得不如先走者,可以在生命終止的那一刻,斷絕所有與這塵世的牽連。但,羅蕓又何嘗不苦呢?英雄最可悲的,莫過于出師未捷身先死,而愛情里的惋惜,也莫若是:既知緣淺,奈何情深。
《只有蕓知道》終究是一部看似虐心,實則趨暖的電影。很難相信,影片是出自馮小剛導演之手,向來注重于強烈的情感表述,注重于劇烈的矛盾沖突的他,這一次如此的云淡風輕般,為我們講述了這樣一個舒緩而又深情的故事。畢竟這許多年來,我們對馮小剛的記憶,是如期而至的賀歲喜劇,是相當厚重的人文大片,很難相信他還可以把既往的影響風格全部扔掉,來執導這樣一部特別質樸的初心之作。
整部影片,由隋東風的回憶與行走所串起。不得不感嘆的是,馮小剛導演將這樣一個如果順序平敘下,猶如"流水賬"一般的故事,進行了結構化的處理,從而顯得風情萬種、跌宕起伏。每一段的回憶,都與現實所貼合,生成了這樣一部有著旖旎的風光、有著甜美的愛情的情感大片。身為觀眾的我們,也由此被深深觸動,得以完成與整篇故事的共情。
不得不說,異國新西蘭的風景,是整部影片不可或缺的存在,那遠處的皚皚雪山,那近處的參天大樹,那喧鬧的中餐廳,那溫馨的小別墅……一幕幕,閃爍于眼前,見證著隋東風與羅蕓的愛情進階。而在影片的終了,當隋東風終于坐上了小輪船,帶著羅蕓的骨灰,去偶遇那四十天來都未曾出現過的鯨魚的時候,幾聲低吟中,數條鯨魚在他的船邊游弋、翻滾、吐水……似乎是自己早已遠去的愛人,化鯨而來。那鯨魚沉悶的叫聲,又是多么像愛人傾訴的呢喃,與苦尋的思念呢?
很想知道,為什么片名會叫做"只有蕓知道",剛接觸這部影片的時候,還隱隱約約想到了許茹蕓所演唱過的《如果云知道》。但在看過影片之后,發現此"蕓"非彼"云",但當我們也被這個故事感動到落淚,就不僅僅只有"蕓"知道,而是因為"風"知道,同時我們也都知道了。
雖然《只有蕓知道》臨近歲末,才姍姍而來,但毫不否認的是,它能瞬間擠占很多人內心的年度十佳之位。一直以來,看多了國產愛情片的無痛呻吟和不知所云,直到《只有蕓知道》的到來,才終于有一部說人話、講人事、懂人情的電影,這里沒有狗血的橋段,沒有矯情的語言,一切都恍若我們在近距離的旁觀中,見證了朋友的情感過程一般。
而在現實中,也是如此。《只有蕓知道》的劇情,來自于導演馮小剛身邊的朋友的真實故事。而黃軒與楊采鈺,自《芳華》之后的再合作,果然又呈現出與前作截然不同的風采。不得不承認,馮小剛是講故事的高手,無論是講大戲,還是談小調,總能相當精準地拿捏到觀眾的情緒走向。同時,馮小剛也是慧眼識演員的高手,他的作品,總能挖掘出演員們更多的精彩。
黃軒與楊采鈺所飾演的隋東風與羅蕓,經歷了十五年的愛情陪伴,年齡跨度不小,對演員的挑戰也可謂巨大,但兩人完成的都相當完美,絲毫不會讓觀者出戲。同時,片中的外籍演員飾演的梅琳達,也讓人印象深刻,這是一位相對于含蓄而端莊的華人而言,相當熱情奔放的歐式大妞,帶來許多的朝氣蓬勃。當然,不得不提的,還有徐帆飾演的房東太太,看似沉靜,卻有著一刻熾熱而閃光的心,作為隋東風與羅蕓的大媒人與大恩人,她的熱心與善意,總讓人感到無比的溫暖。
整部《只有蕓知道》的故事,又不是一部單純的情感故事,在看似平靜的表面,深埋著兩個秘密:一個秘密,是在羅蕓去世之后,由梅琳達的轉述而來,另一個秘密,則深藏于影片的"彩蛋"環節。在劇情的延展與情感的表述上,《只有蕓知道》可謂是一波又一波地循序漸進中。或許直到終了,我們才能真正明白,為什么片名會叫做"只有蕓知道",因為,深藏的那個秘密,也確實只有羅蕓知道,我們能否發覺和發掘,全憑看似必然的偶然了。
所以,半路留下的那個人,苦……
而,半路走了的那個人,更是用心良苦……
只有蕓知道電影觀后感3
走出電影院,微風正好,陽光正暖,湛藍的天空之上,飄著秋刀魚一樣的白云。抹去眼角殘存的淚痕,持續數日的陰郁散盡去,心中豁然空靈又清明。
這個世間,能給人溫暖與感動的,從來就是愛的力量。人生海海,只要你愿意相信愛,無論何時何地,愛從來不會缺席。
世間最動人的愛,從來不疾不徐。一屋,兩人,三餐,四季,沒有膨脹的欲望,沒有世俗的牽絆,一切都很純粹,一切都很緩慢,慢到人的靈魂深處,像詩一樣唯美,像酒一樣濃釅,像習習微風輕輕把白云送。
你是風,我是云。今生來世,命中注定,相遇相知,相依相托。有你的日子,就是我想要過的日子,你在哪兒,哪兒就是家。我不要天上的星星,我只要塵世里最平凡的幸福。
悠悠赤子心,滔滔似海情。今世相遇,無怨無悔。有限的生命里,彼此相悅相傾,把每一天都當作最后一日來過,不負生命,不負遇見,不負愛。
淡淡的日子,大樹有序地長,小草枯了又綠,四季在一片祥和中溫柔地輪回,時光好象凝固了一樣,像琥珀,剔透中泛著溫潤的光。
始終如一的情感,就是稀世珍寶。青青的草地,靜靜的山崗,生活在細微處綻放出無限的美意與喜悅,愛在相親相知中溫良綿長。
然而,深情似乎從來是遺憾的,沒有被現實打破,就會被命運擊碎。你就像一只紅色的蝴蝶,來了又飄然離去。你就像一片云,掠過我的波心,撩下深深的漣漪,烙刻成生命的脈絡。
對于深愛的兩個人,半路上留下來的那個人,最苦!“沒有你的孤獨才叫孤獨,有你的心跳才覺舒服。喂,你聽見嗎?你藏在哪一朵云的背后,看著我。”
我的行李裝著許多遠方,還有片海洋。越過山丘,才發現無人等候。上癮的幻想不停重復,讓回憶入不敷出;穿舊的往事縫縫補補,脫不掉溫度。
此去經年,山長水闊,以孤獨,以思念,以來世……
“從前的日子很慢,車、馬、郵件都慢,一生只夠愛一個人。”
風已過,云已散。所謂人生,就是一個不斷告別,不斷失去的過程。我們無法阻擋生命的無常,唯一能做的,就是好好珍惜,珍惜彼此相親相愛的每一天。
行走在藍天下,我們都是自帶故事的凡俗人,多少愛還在繼續,多少離合聚散仍在這個塵世上演……
這世間,總有人拼足了力氣,只夠愛一人;總有人無論多晚,都要等到那個對的人。
人生一世,相遇不易,相愛更不易,唯有懂得珍惜,才能在一路失去的遺憾中,留住愛,留住重要的人。若相愛不能相守,若深情不能白頭,該是多么難過!
愿所有相愛的人都能相伴一生,彼此珍視,彼此忠誠,如果注定終有一別,愿我們都能夠不負所愛,不負此生……
只有蕓知道電影觀后感4
片方最新曝光了楊坤演唱的主題曲《夢之路》MV及“約定終生”版海報,歌曲改編自Bob Dylan的經典曲目《You Belong to Me》。楊坤獨特的嗓音飽含深情,唱盡了隋東風(黃軒 飾)與羅蕓(楊采鈺 飾)相知相守的半生歲月。目前電影已開啟預售,今年賀歲檔帶最愛的人提前感受溫暖。
此次的《只有蕓知道》與馮小剛導演以往作品不同,影片由真實故事改編而來,聚焦普通人平凡亦動人的愛情與生活,用溫柔筆觸再現人間至純至美的真情。
“上癮的幻想不停重復,讓回憶有些入不敷出”,幻想與現實不斷交織,隋東風踏上了一段為亡妻圓夢的漂泊之旅。走過共同經歷的路,初次相遇的緣分、相愛時的甜蜜、新婚夜的興奮,往日的回憶涌上心頭。一句“我會盡我所能,讓你過上最好的日子”被東風融入到了每一個生活點滴里。“酒窩裝滿笑容發著光,來生還依然那么滾燙”,風和蕓的愛未完待續。
2017年,馮小剛電影《芳華》憑借14億的票房成績領跑賀歲檔,更帶動“銀發族”觀影熱潮。兩年后黃軒、楊采鈺再續前緣。MV中,隋東風與羅蕓相愛的甜蜜讓網友倍感驚喜,紛紛留言“終于圓了《芳華》時未完成的夢”。黃軒談到第一次聽導演講述這個故事時,回憶道“聽得我直起雞皮疙瘩,眼眶也濕潤了”,當下便決定出演。這份生死相依的愛情同樣深深打動了楊采鈺,她坦言“最向往從一而終的愛情,如果初心不是一輩子的話,就不會在一起了”。
《只有蕓知道》根據真實愛情故事改編,黃軒表示“其實不用想怎么表演,很多情感自然而然就流露出來”,將中年男人失去愛妻后的滄桑心境展現得淋漓盡致。楊采鈺也挑戰了從青年到中年的不同狀態,除了捕捉角色肢體到聲音的細微變化,飾演中年羅蕓時更主動要求全程素顏。
只有蕓知道電影觀后感5
兩位主演黃軒(飾演隋東風)和楊采鈺(飾演羅蕓)再續前緣,演繹一段直擊人心的真實愛情故事。
不同于《芳華》中被命運捉弄無緣結合,新作講述了漂泊半生的男人隋東風(黃軒飾),中年猝失妻子羅蕓(楊采鈺飾),隨后他決定替亡妻完成遺愿的動人故事。
馮小剛自《一聲嘆息》、《非誠勿擾》后再次探討婚戀關系,區別于馮小剛以往犀利直接的風格,這次他想為觀眾講述一個溫暖的故事——有你的日子,就是我要過的日子。故事中男主人公的原型就是馮小剛的摯友張述,編劇張翎作為張述的鄰居也是這個故事的見證者。
預告片與眾不同,沒有背景音樂做鋪墊,只有呼嘯的風聲。隋東風和羅蕓來到了一個避世的小鎮,這里太過安靜,扯著嗓子喊也只有幾頭牛能聽到。
在空曠山野上,羅蕓壓抑已久的一聲吶喊打破寧靜,也為觀眾留下了懸念:這段婚姻關系中究竟隱藏著怎樣的秘密,引人遐想。
黃軒和楊采鈺的再度合作也令網友眼前一亮,兩人之間默契感十足,演技和顏值都獲得了觀眾的一致好評:“臺詞和表情太到位了,拍得也很唯美!”
更值得一提的是,《只有蕓知道》是馮小剛對婚戀關系的一次溫柔詮釋。縱觀馮小剛以往的電影作品,《一聲嘆息》赤裸裸地展現了婚姻從熱戀到平淡的常態、《非誠勿擾》剖析了后現代相親時代的剩男剩女們。《只有蕓知道》卻向觀眾們呈現出一個現實生活中真真切切發生過的愛情故事,展現了老炮兒的柔情一面。
摯友張述夫婦的經歷深深打動了馮小剛,而用一部電影紀念一段愛情也是一件浪漫至極的事。一位導演,把好朋友的真實經歷搬上大銀幕,在整個電影圈都罕見,而這部電影,就是馮小剛真性情的體現。他化身“圓夢人”,為摯友重現歷歷往事。
據悉,葛優和陳道明知道馮小剛要拍《只有蕓知道》時,都想演隋東風這個角色。他們也是張述相識多年的好友,見證著張述夫婦那份忠貞純粹的愛情。不過,因為需要從青年演到中年,最終由黃軒出演。干凈的長相,獨特的氣質,與隋東風不謀而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