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電影《海王》觀后感
影片主要講述了主人公亞瑟·庫里和妻子湄拉一同對抗人類敵對勢力的故事。很多網友都對這部電影給出了不錯的評價,以下是小編為大家精心整理的電影《海王》觀后感,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電影《海王》觀后感1
故事始于一段唯美的愛情,燈塔看守人托馬斯·庫瑞意外救了亞特蘭蒂斯女王亞特蘭娜,兩人相愛生下了半人類半亞特蘭蒂斯血統的亞瑟,亞瑟生來就注定為王,王者必受盡磨難,母親被獻祭到有野蠻怪物的海底深溝里,生死不明,亞瑟則被守護者從小訓練吃盡苦頭,終靠強健的體魄和超乎人類的能力,成為海面上的守護者,人稱海王。當他的同父異母的弟弟,妄想當海底的霸主,毀滅人類的時候,海王的責任來了,他有王者之心,堅持正義,維護世界和平,維護海洋生物和人類的和平共生。為了阻止邪惡勢力的滋長,歷盡萬難尋找傳說中擁有海洋力量的三叉戟。由此我們見識了神秘的海底世界,那么奇幻,那么美妙。
讓人來了一場嘆為觀止的視覺盛宴。接踵而來的海底生物大軍,卻是擁有未來高科技的戰斗力超強的異能將士。海王也不能耐何。然英雄總會有美女相助,正義必將戰勝邪惡,維護世界和平是一個恒古不變的真理,海洋生物及一切生物與人類友好共存也是我們美好的人類理想。所以海王最終能尋到三叉戟戰勝邪惡,也收獲了美好的愛情(弟弟未來的王妃愛上了他),并解救出了自己的母親,也平息了海洋生物與人類的戰爭,過程很曲折,驚心動魄,還好結局是美好的。整個片尾曲也很好聽。開始是被奇幻的美景吸引,特技制作不同凡響,又美又暴力完美統一。
后來發現故事也很優美的,推薦各位去看一看。
電影《海王》觀后感2
DC新作《海王》上映以來,造成了極大的轟動。觀眾們紛紛表示,雖然只花了一部電影的錢,卻看到了《指環王》、《阿凡達》、《星球大戰》等等各種各樣的經典大片的綜合。如果腦洞大點,甚至還能從中看到一點西游記的影子。海王沖進瀑布尋找三叉戟,出來后大家都認他為王,而那個猴子能當上美猴王,也是因為他有膽量沖進了花果山水簾洞......
玩笑歸玩笑,《海王》能在超級英雄題材電影已經被拍爛了的今天,依然保持對觀眾的吸引力,并且獲得這么好的口碑,肯定是有其特殊之處的。以拍攝恐怖片出名的導演溫子仁在鏡頭的布置和轉化方面已近完美;在海王第一次回到亞特蘭蒂斯時,給了一大圈亞特蘭蒂斯美景的長鏡頭,最后卻將鏡頭鎖定在海王的眼睛上。這種變換讓我們很自然的能帶入海王的角色,對于美輪美奐的亞特蘭蒂斯發出贊嘆。而在海溝國遇險時,海王和海后跳入海中的鏡頭更是驚艷無比。風暴中不斷飄搖的小船,無窮無盡的恐怖怪物,不斷地撕咬和打斗已經讓人大呼過癮,而跳水的瞬間的長鏡頭,將二人的危險處境反映得淋漓盡致。雖說知道這兩人是超級英雄還有主角光環,仍然為他們捏了把汗。主演杰森莫瑪則將海王的'狂野不羈展現得淋漓盡致,海后湄拉雖然造型神似迪士尼的小美人魚,卻也是個能看又能打的主。可以說主演和導演就已經決定了電影的下限,但是真正拔高電影《海王》上限的,還是它激發了我們每一個人對于深海的那種特殊情結。
海洋是所有生命的起源,但是隨著遠古生物登陸以來,陸地的重要性逐漸超過海洋。到人類文明出現時,陸地家園的觀念已經深入人心。但是人類對于海洋的想象和探索卻從未停止,深海到底有什么?深海到底是怎么樣的?平靜的水面掩蓋了多少秘密?當這種想法無法得到證實時,人類發揮自己的創造力,創造了很多關于海洋的神話和傳說。而這些傳說,在《海王》中都有體現和致敬。
海王是亞特蘭蒂斯的王,而亞特蘭蒂斯大陸本身就是兼有神秘和爭議的一塊大陸。它最早出現在柏拉圖的著作中,傳說是由海神波塞冬親自庇護的土地,擁有著高度發達的科技,但是后來卻毀滅于大洪水。千百年來,關于亞特蘭蒂斯是否存在,他們的科技又到達了怎樣的水平,一直為人們所津津樂道。在《海王》中,溫子仁給我們展現的那個高度發達,又無比美麗的城市;那個奇幻絢麗,令人目眩神迷的海底世界,其實就是你我心中都有的亞特蘭蒂斯。而這部電影中,隨處可見對于世界各國關于海洋神話的影子。這種設定,讓我們有一種莫名的親切,也更能接受這個奇幻的世界設定。比如澤貝爾國的國王涅柔斯,在電影里是一位明智也不缺乏野心的國王。而真實的涅柔斯實際上出自于古希臘神話,是和克洛諾斯一代的海神。在宙斯推翻后者后,他的海神地位也被波塞冬取代。涅柔斯雖然不是很出名,但是卻很能生孩子,他一共有五十個女兒,即五十個海洋仙女。而最著名的一位忒提斯,生下了希臘神話中的無敵戰神阿喀琉斯。又比如看守三叉戟的大怪物克拉森,原型應該是北歐神話中的北海巨妖克拉肯,造型就像一個巨大的烏賊,平時沉在海底,偶爾上浮來吃人和船只,和電影中有著巨大身軀和多支觸手的克拉森一模一樣。當然,這個形象和克蘇魯神話中的舊日支配者克蘇魯也有幾分神似,但不管是哪一尊烏賊大神,都是出自海洋。
不夸張的說,《海王》就是一部綜合了世界著名海洋神話的電影。它通過這種方式,喚醒了所有人對于碧藍的那種發自內心的好奇,讓所有觀影者都能回憶起自己對于海洋深處的構建。騎著海馬的騎士,用來發光照明的水母,用來托運貨物的海龜,以及用來敲鼓助威的章魚......陸地上的各種元素在海底都能用帶有海洋特色的元素進行還原,甚至是強化。在此不得不佩服創作者的想象力。從這個角度來看,《海王》并不僅僅是一部電影,而是一封寫給深海的情書,寫滿了對于深海所代表的無窮無盡的可能性和天馬行空的想象的告白。
電影《海王》觀后感3
周六我和媽媽一起看了《海王》這部電影。電影講述了海王和他的弟弟奧姆爭奪王位的故事。
電影一開頭就演了一個看燈塔的一個男人看見了一個海之國的女人,就把她帶回家。一開始那個女人對這個男人很警惕,可過了一陣自后他們兩相愛了,然后生下了海王,之后有海之國的人來帶走海王的媽媽,可她把那些人都殺了,然后說:“我必須要回去了”。海王的爸爸很傷心,可那也沒辦法!
海王長大后就去海之國了,可他得知他母親已經死了非常傷心,他弟弟奧姆和他展開了對決,海王輸了。然后去拿到了真正的三叉戟去跟奧姆大戰一場,奧姆大敗,然后海王的媽媽也回來了。最后海王當上了海中之王!
電影結束后有個彩蛋,是海王的爸爸終于等到了她的妻子,他們又重新相愛了!
電影《海王》觀后感4
真正的力量是什么呢?是有超人的神力嗎?是擁有高貴的血統嗎?都不是,那到底是什么呢?我認為海王這部電影為我們很好地解釋了這個問題。
海王亞瑟·庫瑞是海底之國亞特蘭蒂斯的皇后和美國海邊一個燈塔看守人的私生子,擁有半人類、半亞特蘭蒂斯人的血統,從小就展現出了遠超常人的各項體能,以及能在水下自由活動與呼吸,并和海洋生物溝通等異于他人的能力。
他的一切能力在普通人類眼里就是超人,可是對于亞特蘭蒂斯來說他只是一個普通人,他的母親由于生下他,被處決了。他的同母異父弟弟奧姆想要毀滅人類,并殺死他的哥哥海王,他比海王更強大,有著更好的武器,還拉來、搶來了贊助。對于這件事海王一點也不在乎誰對誰贏,他只是不想讓無辜的人受傷。
于是他就去找海神的最強武器三叉戟,自古以來無數人去找海神的三叉戟,可是都讓看守的怪物殺死了,他們中沒有一個不是比海王強的,都被殺死了,但是只有海王他可以聽懂怪物講的話,就像當年的海神一樣。所以他成功的獲得了海神的三叉戟,擁有了世界上最強的力量,他可以操控海洋動物和怪物。奧姆國王的大軍最后被海洋生物們擊敗了。
最強的力量不是來自少數的人類,更不是極少的超人,而是海洋中最多的動物呀,海神的最強力量不是別的,而是交流,和世界萬物交流,只有能夠交流才可能勝利。
這就是海王真正的力量,交流。
電影《海王》觀后感5
神秘的海底世界,他的王者會是什么樣的人?將是何等的英武?在他身上會發生什么樣的故事?王的女人又是什么樣的?
帶著種種幻象,觀看《海王》。不愧為大制作,畫面美輪美奐堪稱視覺盛宴。不過,也可能是電影的緣故,故事情節的深度還不夠。看完之后的整體感受是“好看”,但不“感人”。我這個人就是矯情,總要從經歷的事情中找到意義。觀影后的直接感受雖不深刻,但“細思有感”,總結一下主要有三點:
一、保護海洋生態環境。
海底之國亞特蘭蒂斯的二王子之所以要發動海洋和陸地的戰爭,昭示的雖是他稱王稱霸的野心,可借口卻是“海洋環境受到人類的侵害”,海洋生態環境受到人類的污染這是毋庸置疑的,保護海洋生態環境人人有責,雖不至于避免“海陸之戰爭”,也是為子孫后代造福,讓他們也能享受純凈的碧海。
如何保護海洋生態環境?在這里分享一位英國著名慈善家理查德布蘭森的10條建議:
1、減少碳效應。
減少您的碳排放出行以控制海洋酸化程度,從而降低對珊瑚礁和海洋生物的危害。
2、了解海產食品。
為保護魚類做貢獻,以支持其可持續發展。
3、減少塑料垃圾。
減少塑料制品的使用,并且關注塑料用品回收項目,堅決抵制使用一次性塑料品,例如塑料瓶、塑膠袋和塑料吸管,從而減少排放到海洋中的塑料垃圾。
4、保護海灘環境。
當您離開海灘時帶走您的垃圾,并且幫助收走他人遺留的廢棄物,積極參與全球性的海灘清潔、海洋無垃圾的活動。
5、鼓勵企業和商家參與環保。
保護海洋生態環境是每個人的職責,您可以積極鼓勵您所在的企業或商家投身環保事業中。
6、選用生態環保產品。
支持時尚品牌的環保行為,例如打造環保材料戶外家具和太陽鏡,以及其他采用海洋回收塑料品制成的商品。
7、在政治層面加以重視。
政府若能對于海洋環境保護采取有力措施,到2030年至少可以讓30%的海域成為海洋保護區。這也是一個全球性的問題,您也可以支持聯合國《巴黎協定》。
8、更了解大海。
參與有關講座,并訂閱相關的郵件推送,了解海洋的基本知識和最新資訊。在您的社交圈中傳播海洋環保的理念。
9、做一個有責任心的海洋使用者。
如果您像我一樣熱愛海上運動,并且尊敬大海,永遠不要在甲板上往海中投擲垃圾,并且關注您周圍的海洋生物,例如珊瑚礁。
10、支持致力于海洋保護的組織。
定期捐贈或者參與志愿者活動,這是我們能為海洋保護做的最直接的貢獻。
二、大愛無敵。
亞特蘭蒂斯大王子亞瑟,也就是電影的主人公。為了阻止弟弟發動陸地和海洋的戰爭,去地心藏海拿能夠統領海洋的神器三叉戟,過程中需要戰勝守護三叉戟的怪獸,這個戰勝的過程容易了些,讓我不停的追問“他怎么就戰勝怪獸了呢?”此處有bug的感覺。
最后,總結了一個貌似合理的解釋——“大愛無敵”了。如果他只是為了爭奪王位而來奪取三叉戟的話未必成功,影片將他的行動賦予了大愛,是為了和平,為了避免戰爭,避免生靈涂炭,這可不得了啊!光憑這信念就無敵了,更別說區區怪獸了。bug修復,終于合情合理了。
三、你我皆“王者”。
有一首歌里唱的是“你我皆凡人,生在人世間”,為什么這個標題為“你我皆王者”呢?怎么能人人為王呢?
此處的“王者”是主宰自己的“王”,我們的生活其實是一個個以“我”為中心的國度,身邊的人、經歷的事,乃至花草樹木、鳥獸蟲魚,都因為“我“”的存在,而賦予了他們鮮活的生命和不同的色彩,如何在“我”的國度中生活,全憑自己,因為你是自己的“王”、是主宰。同時,也影響和帶動著身邊的人,帶給大家積極、勇敢、樂觀的正能量。讓我們行“王者”之道,展“王者”風采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