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結號觀后感精選5篇
電影院是我除了發呆唯一能去的地方。《集結號》吹響。接下來小編在這里給大家帶來集結號觀后感,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集結號觀后感1
今天,我們觀賞了電影《集結號》。
這一部影片主要講述了“中野獨二師”九連連長谷子地帶兵戰爭的事件,激烈的打斗畫面扣人心弦,但,你有沒有注意到呢?
影片中小小的一幕打動了我,谷子地在成百上千的墓碑中駐足,他時不時低下頭,好像在尋找著什么。終于,我看到了,他是在尋找烈士的名字,但天不盡人意,頻頻映入眼簾的只有兩個異常鮮紅的大字“無名”。在一旁默默無聞的女人似乎看透了他的心思,輕聲說道:“別找了,這里全都是無名英雄!”谷子地失望的搖了搖頭……
是呀,在這個遼廣的世界,成千上衣的無名影星默默的為世界,為人民做出了巨大的貢獻,他們的愛是無私的,是默默無聞的。他們不張揚不宣傳,而早已經在心里買下了愛的種子。
愛,是無私奉獻的精神!
北京奧運會,中國各地、各民族的人們爭相成為了志愿者,一個現代的無名英雄,在奧運健兒的輝煌燦爛的背后,是他們,在奧運健兒最疲憊的時候送上了一杯沸騰的熱水,而這滾滾熱水,正是志愿者們熾熱的中國心,是志愿者們說不盡道不完的喜悅與自豪:是他們,在奧運即將開始之前,費盡心思,精心策劃奧運會場的每一個角落,在奧運健兒成功的背后,是他們在烈日下揮灑的滴滴汗水……
在奧運會場鳥巢旁,一位女大學生在十分鐘之內,有十三種語言和全世界各地的人民打招呼,想想平時的我們,連基本語言“漢語”都掌握不好,更被貪欲各國人民打招呼了!那位女大學生盡然精通各國語言,真是令人敬佩,是我們國人的驕傲!
12事件發生后,災區陷入了困境。成群結隊的志愿者來到了災區。他們起早貪黑,卻從不叫哭喊累,不論風吹雨打,都站在街頭籌集捐款,為早日重建家園先自己一份微薄的力量。
他們,是愛與溫暖的象征。在災區、在奧運會、在貧困山區、…他們無私奉獻,以扶弱為己任。
讓我們從一點一滴做起。也許,就在明天,我們也是小小的志愿者。在公交車上火人潮擁擠的地方,為老人孕婦讓座:為孤寡老人現出一片愛心與溫暖,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這不都是生活中我們觸手可及的事情么?
他們是愛的種子,在麼個角落暗自綻放,他們不求世人的贊美,他們的家族不斷壯大。他們擁有同一個名字——志愿者。
集結號觀后感2
"聽不見號聲,就是打剩了最后一個人,也要給我接著打下去。" ——《集結號》對白
電影一開始,戰斗就開始了。三營九連連長谷子地帶領一百一十七人的部隊進攻國民黨部隊。招降失敗后,谷連長發起了進攻,不料中伏,死傷慘重,幸虧最后還是攻下了。代價就是老指導員等七十一個腦袋。
很快他們就又接到命令了。九連一行人要堅守汶河的一個舊窯場,掩護大部隊撤退。當團長說出:"聽不見號聲,就是打剩了最后一個人,也要給我接著打下去。"我的心為之一震,鐵一樣的部隊,鐵一樣的死命令。而團長能給的幫助只有幾枚炮彈和一個名叫王金存的指導員。每個戰士都知道,如果一個營來守四個小時都難,更何況一個天殘地缺的連。
不出所料,這是一場慘烈的戰斗。敵人第一波進攻,九連勉強撐了過去,死傷了十三人。有兩個戰士偷偷出了去,在一個已亡的敵軍將領身上搶了一塊手表。正當他們轉身走時,其中一個被敵軍打中,奄奄一息。當連長問到他們為什么要這樣做時,他們的回答很天真:"為了連長能有手表看時間。"一陣沉沒后,那個受傷的戰士就死了,他毫無怨言。敵人第二波的進攻接踵而來。剩下的戰士頑強抵抗,終于擊毀敵方坦克,擊退敵人。焦排長受了重傷,躺在擔架上。他用微弱的聲音告訴谷連長他聽見了號聲,并讓他們趕快走。漸漸地,也開始有其他人說聽見了號聲。但谷連長只問第一次上戰場的王金存指導員。他堅定地回答:"沒有!我沒聽見!"……最后,谷連長留了下來,大伙跟著留了下來,沒有人再提離開。結果不言而喻,全體陣亡,谷連長受傷昏迷被俘,得以幸存……
從此,谷子地一直在為自己沒聽兄弟的勸說而自責。直到所有戰事結束,重遇當年的吹號人,才知道當年團長根本沒下令讓他給九連吹集結號,因為九連牽制住了敵軍的主力。谷子地整個人呆了……
看到這里,我覺得自己的眼眶都濕了。影片在莊嚴的號聲中結束,但我的心久久未能平復。這是一次心靈的震撼,不是因為戰斗場面的宏偉,而是他們的那種永不放棄的精神,那種兄弟間鐵哥們的情義。我不知道這個故事究竟是不是真的,我只知道我被它感到,我知道我們的前輩就如他們一般,為我們的中國奮力戰斗。他們是英雄。
我不禁回想起電影中的那個片段:整個連只剩下谷連長和受傷的王金存,王問:"我沒給你丟人吧!"谷連長沉默了一陣,說:"下輩子還做兄弟。"
眼淚終于滑下……
集結號觀后感3
鮮血承載著一份責任和勇氣,淚水蘊藏著一份情義與感動,號聲凝聚著對生存的希望。
那聲悲愴的集結號遙遠了,"曾經"已概括不了他的滄桑,唯有歷史,灰白的一段歷史,冰冷而又陌生的記憶,冷不丁經心激起情感上的一層漣漪。
看完《集結號》思緒被帶到那個為人民幸福斗爭的戰爭年代,解放戰爭時期,九連連長谷子地帶領全連四十七名兄弟奉團長的命令堅守狙擊陣地,以集結號為令撤退。然而團長為為戰爭全局考慮,沒有吹響集結號,致使九連全體戰士在打退敵人的三次進攻后,除谷子地以外全部壯烈犧牲,并按失蹤處理。為給九里哦按正名,谷子地張開了執著的探尋,最終在烈士墓前吹響了47個生命一直想聽,甚至死也沒有聽到的集結號。
故事情節就是如此簡單,這簡單的背后卻屹立著那些被遺忘的人英雄。沒有人生來是英雄,他們都是被那個年代所傲。為了革命勝利,為了人民幸福,即便是拋頭顱灑熱血,他們在所不惜。
"將有必死之心,士無貪生之意"在這部影片中得到了最完美的詮釋。連長谷子地堅守上級所下達的聽不到集結號絕不撤退的命令,帶著47個弟兄死守汾河攔截戰壕,只為了爭取大部隊撤退的寶貴時間。當連中有人提出自己已經聽到集結號響了,可谷子地沒聽到,他懷疑自己耳朵被炮火震聾了,問代理指導員王金存他是否聽到集結號。這個文弱書生此刻彰顯了英雄本色,他說他沒有聽到,因為集結號根本沒有響。他沒有昧著良心講話,盡管他知道如果他說他聽到了谷子地也許會下令整個連撤退,九連也許就會留下種。最終為了完成上級下達的任務,九連從47人到43人,再到13人,最后圓滿完成任務只剩下連長一個人。
集結號的響起意味著任務的結束,意味著生存的希望,可它并沒有響起。因為它沒有吹響,所以我們的革命戰時不能撤退;因為他沒有吹響,所以我們的英雄很執拗地堅持到最后。這就是命令,對一個戰士來說,它高于一切,包括自己的生命。我不由得想起我們年輕的一代,貪圖享樂,懶惰嬌逸。不必說關于生死的革命任務,就連老師布置的作業,我們當中某些人也不樂意認真完成。是該反思一下了。我們應當知道今天的幸福生活來之不易,是無數革命先烈用鮮血和生命換來的,要加倍珍惜。如今,沒有了戰火紛爭,硝煙彌漫,我們生活和平的年代里,有父母學校和社會的呵護,還有什么理由去浪費時間而不好好學習呢?我們這年輕的一代,幸福的一代,如果非要下達什么任務的話,那么我們當前的主要任務就是好好學習,加倍努力,將來報效祖國,更好地為社會主義做貢獻。
"我是中原戰軍獨立二師一三九團三營九連連長谷子地。"無論是被誤會是國民黨俘虜時,還是得知獨二師軍隊已經改編,谷子地介紹自己是總是說這么一句。在他心目中,集體是最重要的,先是集體其次才是個人。生活在物質橫流的社會,我們似乎變得很自私,太以自我為中心,根本不關心集體,或是忽視別人的感受。其次,沒有一個人是與社會他人隔離的,我們總生活在這個世界上,總要與別人交往,我們有各自的社會地位和身份,也隸屬于某個社團團體。《眾人劃槳開大船》這樣唱到:"一支竹篙難渡汪洋海,眾人花匠開大船。一根筷子輕輕被折斷,十雙筷子牢牢抱成團。你加我。我加你,大家心相連。同舟共濟海讓路,號子一喊浪靠邊。"所以我們,年輕的一代,要增強集體主義觀念,這也是建設新時期的社會主義所要求我們這么做的。
"每一個犧牲者都是垂不朽的。"這是《集結號》這部電影所要的表達的主題。經過谷子地的不懈努力,終于讓那47個被遺忘的弟兄得以正名,他們沒有失蹤,也不是逃兵,而是真正的烈士。最后,九連全體烈士道德墓碑前,團長的警衛員小梁終于吹響了集結號,那響徹天空的號角悲愴而有凄婉。
集結號觀后感4
電影《集結號》是馮小剛導演的最新力作,戰爭講述了解放戰爭時期,九連連長為掩護大部隊撤離而帶領團隊與敵軍主力作戰的故事。
解放戰爭時期,連長谷子地接到團長命令,要打阻擊戰幫助大部隊撤離,以集結號為撤退信號。整個連隊打光了,也沒聽到集結號響,谷子地被炮火轟暈在死人堆里得以生還。之后漫長歲月里,他尋找原來的隊伍,一是想找到團長說完成任務了,但全連陣亡;二想知道團長到底有沒有吹響集結號。谷子地最后找到的是團長的墳頭。一個司號員告訴谷子地,其實團長從來就沒有打算吹響集結號,原來為了大部隊的轉移,團長和谷子地的連隊一樣,也是戰爭的犧牲品。谷子地醒悟后,決心挖出全連49個弟兄的遺骸,為當年陣亡的弟兄們找回“烈士”稱號……
我們應該記住,今天的美好生活都是由先烈們用鮮血換回來的!也許還有許許多多的烈士們都無法正名,也許還有許許多多的烈士被長埋在一個個舊窯洞里,但是每一個犧牲的烈士都是永垂不朽,讓我們向他們致以最深沉的默哀,向他們致敬!所以我們要努力讀書,將來為祖國的建設出一份力,這樣,我們的祖國將來才不會被侵略,也不會出現《集結號》中那一幕幕悲慘的場景了!
今天,我也聽見那最后一聲集結號,你聽,它真的在響,環繞在我們的耳邊。它在提醒我們,作為生出和平年代的青年人,不能忘記那段腥風血雨的日子,應該永遠緬懷那些千千萬萬不留姓名卻前赴后繼為民族解放事業捐身獻軀的革命先輩。
轟隆隆的槍炮聲,血與火的拼殺,這是電影帶給我們的視覺震撼,也許沒多久,我們便會我忘記;但那一聲悲壯凄涼的集結號卻永遠響徹在我們心中,鞭笞我們奮發向上,勇往直前,用最先進的科學技術和文化知識武裝自己,為祖國的持續繁榮富強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
集結號觀后感5
《集結號》是一部鐵血錚錚的戰爭故事片,講述的是發生在1948年到1956年間的一個英雄受了委屈的故事。影片前半部分講述的是發生在解放戰爭戰場上的故事。汶河戰役中擔任掩護大部隊撤退任務的中原野戰軍獨立二師一三九團三營九連,九連連長谷子地接到團長的命令,帶領士兵火速趕往陣地完成一項阻擊任務,以便讓大部隊安全轉移。團長和谷連長約好,九連官兵只要聽到集結號之后,就可以突圍撤退。可是,他們并沒有聽到代表撤退命令的集結號,所以,在阻擊戰斗中,除連長谷子地一人被老鄉救下外,其余47位戰士全部陣亡。這47位戰士犧牲后,因無人證明,而被上級認定為“失蹤”。
影片后半部分,連長谷子地開始尋找陣亡戰士的尸體,尋找他們應得的報酬和榮譽。最后,當谷子地經過千難萬險終于找到陣亡戰士的尸體后,來到團長劉澤水的墓前,說道“九連完成任務,向你報到。”,這時,才從團長的司號員口中得知,“集結號”從未響起,團長根本沒打算讓他們撤退,因為,如果他們撤退,裝備精良的敵軍很有可能追上大部隊。谷子地的精神終于被擊垮了。而團長的決定也是無賴之舉,一面是谷子地的委屈,一面是司號員為團長叫冤。其實,誰都沒有錯,這種情緒更讓人難過。谷連長最終還是原諒了團長。
這部電影,讓我情不自禁地流淚了。在這個和平的年代,我們無法體會革命烈士那種視死如歸的思想境界。戰爭不相信眼淚,情義卻無處不在,殘酷戰爭帶來的無情代價,重現絕望中的人性光輝,這就是《集結號》的感人之處。現實生活中,像《集結號》這部電影中的人物一樣,為國捐軀的無名戰士又有多少呢?恐怕是不計其數吧。但愿他們都能得以安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