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大傻大鬧寶萊塢觀后感集錦
《三傻大鬧寶萊塢》是一部拍攝于十幾年前的印度電影,如今看來卻仍是深有感觸。接下來小編在這里給大家帶來三大傻大鬧寶萊塢觀后感2020,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三大傻大鬧寶萊塢觀后感1
片中對三個家庭都進行了描寫。三個家庭背景各異,但家長都有一個共同點,與我們多數家長一樣,死守一個誤區:那就是根據“錢”途決定孩子事業而并非個人興趣,成功的標志是財富和地位。這是應該引起我們深思的,我們做家長的能不能把自己當成孩子,從孩子的角度想想孩子需要什么,怎樣才能最適合孩子發展。
我們的家庭教育與影片同出一轍。家長都解放不了思想,就像Farhan的父母一樣總在左右著孩子未來的方向。父母的制控權從來都舍不得丟棄,因為他們隨時隨地都會來一句“我在外面拼命的賺錢就是為了讓你能讀更好的學校,過更好的生活……”
多數父母把孩子扔給學校與社會,或者偷閑,或者忙著掙錢,而后,又抱怨社會與學校沒有教育好自己的孩子。其實,家庭教育,應該是人的一生中最基本的教育。拋棄最基本的東西,而去追求空中的樓閣,注定將是人生的悲劇。
“凡是聽話的孩子就是一個孝順孩子,凡是為孩子籌謀一切的就是疼愛孩子!”這是很多中國家庭經常犯的一個錯!有父母說:“養兒防老。”有孩子說:“我們是為父母而活。”是啊,孩子從出身到讀大學畢業甚至找工作,基本都是父母幫著安排好的。有的可能連結婚生子也是為父母而做的。為什么孩子一生下來,父母就全權代勞,從來沒人問孩子想做什么?“我的一生,都為別人活;哪怕就一瞬間,讓我自由地過……”Joy臨死前唱的那首歌還在我腦海里縈回。
三大傻大鬧寶萊塢觀后感2
蘭徹拿起粉筆在黑板上寫下兩個詞。
“你們有30秒來定義這兩個詞,你們可以翻書,找到答案請舉手,看看誰最快,誰最慢。你們現在開始!”
所有人都瘋狂的翻書,發出了書頁嘩嘩嘩的聲音。
30秒很快就過去了,沒有人找到答案。
當然,包括維魯校長。
蘭徹笑了笑。
“現在把你們的人生快退一分鐘,當我提出這個問題的時候,你們興奮嗎?未獲得新知識而激動好奇嗎?有這樣的人嗎?沒有,你們都陷入了瘋狂的競賽中。即使你第一個找到了答案,這種方法有什么用?你的知識會增加嗎?不會增加的,增加的只有壓力。這里是一所大學,不是高壓鍋,就算是馬戲團的獅子也會因為害怕鞭打而學會坐在椅子上。可你們只會說‘訓練的好’而不是‘教育的好’。其實,根本沒有這兩個詞,這不過是我兩個好朋友的名字罷了。”
蘭徹的話語難道沒啟發我們嗎?
這不僅諷刺了當時死記硬背的教育制度與那些“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只讀圣賢書”的人,同時,這不也啟示我們要獨立思考、活學活用、融會貫通嗎?
也許死記硬背能讓你安穩地在大學里得到高分,但是你終究要走入社會,擺脫那些課本上死板的文字與公式。
這時,你曾經那十年寒窗的苦讀,不就都成了夢中易碎的泡沫嗎?
疫情當下我們不正是這樣嗎?一場災難的降臨,讓這世間紅塵濃烈的煙火氣一夜之間消失,只留下了冷冰冰的街道。有太多聲音讓我們迷惑,心中恐懼蒙蔽了我們的雙眼。在鋪天卷地的新聞帖子下,那些平時一眼便可看破的謠言,卻隨時牽動著迷茫恐懼的我們。搶板藍根,搶醋,搶雞蛋……
三大傻大鬧寶萊塢觀后感3
“能力越大,責任越大”,青年人在選擇職業時,更要想想能為社會做什么,我們在職業選擇時應該遵循的主要指針是人類的幸福和我們自身的完美。絕對不能認為這兩種利益是敵對的且互相沖突的,如果我們為其他人幸福而工作,才能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如果我們選擇了最能為人類幸福而勞動的職業,那么,重擔就不能把我們所壓倒,因為這是為人類而獻身。那時,我們所感到的就不是可憐的、有限的、自私的樂趣,我們的幸福將屬于千百萬人。即使我們的事業是默默的,但它將永恒地存在,并發揮作用。面對我們的骨灰,高尚的人們將灑下熱淚。蘭徹放棄高薪的工作,跑到海邊的一所學校當老師,按照他的教學理念,去培養下一代,而不是把他們培養成一個機器,正是在那所學校里,我看到了一個知識淵博,又熱愛教育事業的老師形象,重擔并沒有壓倒他,在他培養學生,為他們未來的幸福而工作時,他也實現了人生價值。我們作為中國的公民,更要心系國家,為建設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美麗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而努力。
我們不正如那些翻書瘋狂找答案的學生一樣嗎?面對問題與困難,并沒有認真獨立地去思考,而是隨波逐流,人云亦云。盲目從眾的背后,是自我的迷失。就像《森林大熊》中的熊一樣,當世界開始對他持有懷疑的態度時,他漸漸從原來的堅信變為自我懷疑,從開始的反抗變為聽人安排,宛如傀儡機器一般迷失自我。堅守自我,就要有獨立的思考,有自己的見解,將課本中的知識內化為自己的能量,投入生活中去巧妙運用。
正所謂四兩撥千斤,化知識為力量,才是真正的學習。
看了《三傻大鬧寶萊塢》我收獲頗豐,我思考了我們自己的職業選擇和規劃,讓我們一起努力吧!發揮主觀能動性,在勞動奉獻中創造價值,在個人與社會的統一中實現價值,在砥礪自我中走向成功!
三大傻大鬧寶萊塢觀后感4
主人公Rancho來到了學校,背著背包,大二學長在他褲襠里灌水,并最后應用8年級學過的鹽水是良好的導體,把那個大二學長私處狠狠地電到了。
所以學以致用這四個字有多么重要,學到的東西是要用的,可我們在學校里學的東西大部分都忘了,為啥忘了,是因為根本就用不上。接下來就看到了Virus主任那精彩的“雀巢理論”的演講,相信他已經講了無數次了,因為在熨衣服的學校宿舍管理員Mohan(外號‘毫米’)都會背了,而且手勢和語調都一樣,這諷刺了學校教育一成不變的舊模式,雖然學校是一流的,可是教學模式沒有任何新意。
Rancho告訴Mohan(外號‘毫米’)只需要選一所學校,買一套校服,溜進課堂而不用交學費,因為那么多學生,他們是注意不到你的。Rancho正是有突破常規的想法,所以他做事風格就和別人不一樣,老師請他退出這個教室,他就又溜到別的教室。
在他解釋“Machine”的意思的時候,更是精彩,最后把老師整的無語了。因為“機械”就是簡化工作、節約時間的機器,“每個人都得明白其含義,盲目的死記硬背有什么意義呢?”他為了讓老師明白,解釋了“書”的含義,那么老長的一大串,相信老師也會思考思考如何教學了吧。
在ICE這所學校里不乏一些有創造力的人,其中就有Joy lobo這個大男孩,可是他卻被主任Virus羞辱而自殺,埋葬Joy的那天,天下著雨,仿佛老天也在覺得Joy不應該死,Rancho對Virus說“別人以為他是死于氣管壓力過大,可是四年的精神壓力呢?他不是死于自殺,而是謀殺。
三大傻大鬧寶萊塢觀后感5
《三傻大鬧寶萊塢》是目前我最欣賞的一部電影,沒有之一。
與一般印度電影相同的是,它依然擁有與傳統的歌舞為主線的場面,不同的是這部影片給我們帶來的不同感受,那就是——感悟,對學習,生活,友情,愛情,親情的感悟。一部電影能如此穿插這么多情感,這是極為少見的。
影片開頭帶有戲劇化的場面,讓人不經會心一笑。法蘭接到一個電話后以幽默的方式從飛機上逃離開與欒邱碰面,在爬上高塔之后,與拉杜開始展開了一段回憶之旅。而一個名為“蘭徹”的神秘人物,讓我們不禁開始對此影片產生了好奇心。
本片所闡述的是一所印度傳統的名校,這里檢驗學生的標準就是成績第一。而校長為無數新生所講述的“陳詞濫調”,讓學生們感受到了現實的殘忍和學習的壓力。那就是“杜鵑從來不自己筑巢,他只在別人的巢里下蛋,要孵蛋的時候他們會怎樣?他們會把其他的蛋從巢里擠出,競爭結束了,他們的生命從謀殺開始,這就是大自然——要么競爭,要么死”。如此犀利的話語讓不少學生生活在水深火熱中。如果說校長的人生觀就是“成績不好意味著沒有未來”,那么,蘭徹的想法徹底打破了傳統與現實的觀念。他所追求的精神自由,學習自由,愛好自由,在老師眼中成為了異類。他用所學的物理知識來教訓野蠻的學生,他用智慧打破了學院的墨守成規的傳統觀念。他不僅鼓動身邊的兩位好友一起勇敢追求理想,竟還勸說校長的女兒離開滿眼銅臭的未婚夫。他的特立獨行,使得影片產生了不一般的化學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