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大傻大鬧寶萊塢觀后感匯總
《三傻大鬧寶萊塢》這部電影,使我印象深刻。接下來小編在這里給大家?guī)砣笊荡篝[寶萊塢觀后感大全,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三大傻大鬧寶萊塢觀后感1
在我眼中,這部電影探討了一個問題:我們到底為了什么在學習?
故事的一開始講述了男主蘭徹就讀大學的一個傳統(tǒng):新入學的學生都要被學長們欺負一頓才算過關(guān)。其他人都淡然接受了這個事實,甚至有的人明明被欺負著還要給學長們拍馬屁。只有蘭徹不接受這個“傳統(tǒng)”,并利用自己的知識,巧妙地整了學長一頓。
后來,他的朋友這樣形容蘭徹:“他是一個真正會把書本上的知識運用到實踐中的一個人,并不像大多數(shù)人,只是死讀書,根本不會應用知識”。
對于“什么是機械?”這個問題,蘭徹用生動的語言描述出了他心中的“機械”,然而卻被老師否定了。“模范生”查爾圖完完整整的將課本上的概念背了出來,得到了老師的贊揚。但真的是這樣嗎?一場爭執(zhí)之后,老師叫蘭徹滾出教室,蘭徹欣然接受,并用對“課本”概念的復雜化諷刺了老師一頓。誰學得更好一目了然。
不是背下來課本上的東西就叫掌握知識,真正的掌握應該是在生活實踐中運用知識。就好比文章中校長女兒因為惡劣的天氣條件,即將生產(chǎn)的她卻不能去往醫(yī)院,“屋漏偏逢連夜雨”,竟然還斷電了。這時候,是蘭徹指揮著同學們,進行了發(fā)電。并在專業(yè)人士遠程指導下,完成了校長女兒的生產(chǎn)。天天教學生的校長做不到,模范生學霸做不到,蘭徹做到了。我們學習不就是為了在這樣的時刻能夠解決實際問題嗎?
我們到底為了什么在學習?我認為人們不應該只是為了學習成績而學習,更應該理解知識,運用知識。希望以后的我們,都是為了自己而學,為了熱愛而學!
三大傻大鬧寶萊塢觀后感2
看完這部片,給我最深刻的感受就是不能“死”讀書、讀“死”書,學習更重要的是思維的過程,每個知識應該從許多方面去考慮,除了老師告訴我們的,還應該自己思考,提出問題,這樣學習才是最有效的。除此之外,我還領(lǐng)悟到了要為自己的理想而做出行動,我們應有自己的理想,不能受家長的制約,未來是我們自己的,路該怎么走由我們自己而定,即使最后結(jié)果不夠理想,也不后悔,至少是在為自己而努力著。我還在想未來的我,擔任父親一職要引導孩子去追尋自己的理想,不要去限制他,這應該也是這部片想要讓父母們警醒的一點。
一開始,校長雄赳赳氣昂昂地挺著肚子,來到這些精英學生面前。講話理直氣壯,下面聽著的學生似乎都被威懾住了,校長強大的氣場沒人敢質(zhì)疑,而拉朱卻質(zhì)疑他,讓他難堪。在之后,拉朱在病毒家門前醉酒撒尿的事情被發(fā)現(xiàn),校長決定讓他退學。
面對淚流滿面、乞求原諒的學生,他沒有通融。或許有人認為他不近人情,但他只是遵守了學校的規(guī)定,到在之后發(fā)現(xiàn)拉朱他們?nèi)ネ稻碜樱巧鷼猓樟钔藢W,而皮婭說的一番話卻驚醒了他,而后他的孩子出生歷經(jīng)磨難,面對剛出生的外孫,他終于不再固執(zhí)地讓他學習機械,而是說出了讓全場學生震驚的“想當足球運動員嗎”。或許是為了對當面喪失愛子的悲傷的彌補。在最后脫掉校長的馬甲,他也只不過是個頭發(fā)即將花白的老人。最終他終于把那支象征“卓越”的太空筆給了蘭徹,這正是他改進的第一步!
三大傻大鬧寶萊塢觀后感3
善于發(fā)現(xiàn)細節(jié)的Rancho發(fā)現(xiàn)了Pia在她姐姐Mona的婚禮上戴著的她媽媽的表,所以這個例子告訴我:我要善于發(fā)現(xiàn)細節(jié)再加上一定的邏輯思維,智慧與細節(jié)到底哪一個重要?當然細節(jié)再加上智慧更重要了。
智慧又樂觀的Rancho也有感性的一面,他用機智,用小摩托車馱著Raju的爸爸到醫(yī)院,等到Rancho說出這么一句話“考試有很多,但是老爸只有一個,我們會一直陪著Raju直到郵政局長出院。”Raju被打動了,抱住Rancho,這個舉動打動了Pia也打動了我。
由于在醫(yī)院里陪伴Raju導致考試遲到半小時,在終于答完考卷后,Rancho再一次用智慧來解決了這個監(jiān)考老師留給他們仨的問題“不收考卷。”他用黑社會似的語氣低著頭、眼睛往上瞅著那個監(jiān)考老師,使監(jiān)考老師在第二次回答他的問題時明顯有了一些雜念,他就抓住了這個機會,趁機把所有的考卷弄亂,使他們仨的考卷混在其內(nèi)。
多么棒的方法啊!這就是樂觀的人與悲觀的人的區(qū)別:樂觀的人為解決問題尋找方法;悲觀的人面對問題是長吁短嘆,認為是不可能解決的。不過我倒是對這個監(jiān)考老師流露出一種同情,因為他好不容易就快要把考卷整理完最后又被Rancho弄亂還要再來一次。
三大傻大鬧寶萊塢觀后感4
“心很脆弱,你得學會哄他,不管遇到多大困難,告訴你的心‘All is well’。”蘭徹與皮婭的感情戲也成為了此影片的亮點。因為蘭徹的出現(xiàn)皮婭才認識到自己內(nèi)心的想法。她不會再像以前一樣一味聽從父親的想法,她有了自己的思想,面對自己的真心。蘭徹的樂觀積極想法,讓我們感受到對生活的一種態(tài)度,對感情的一種真實。我們要隨時告訴自己“All is well”,雖然只是一個極為簡單的心理暗示,但它的效果往往超出自己的想象,只有把自己的心給掌握了,才能掌握自己的人生和生活。
在現(xiàn)今的這種教育模式下培養(yǎng)出來的“人才”幾乎都是一個模型,我們現(xiàn)在所需要的學校就是象劇中蘭徹最后所辦的那個學校一樣,對學生能能夠因材施教,根據(jù)學生的興趣愛好發(fā)揮出他們的應有的才能,在學中玩在玩中學,不把學生對學習的興趣泯滅在死記硬背之中。我想在我們這個人口大國想要實現(xiàn)這樣的教育模式也是難中有難啊。
影片將近結(jié)尾還有一處令我很是意外:一直對蘭徹深惡痛絕的校長“病毒”,在暴雨積水中語重心長地勸戒他“你不可能總是對的”。盡管影片不可能真正走向現(xiàn)實主義的方向,但起碼,這一點懇切的誠實頗為難得。特立獨行的蘭徹是個只能生活在電影里的虛擬人物,但他所代表的那份理想主義的勇氣與執(zhí)著依然令人敬畏。
《三傻打鬧寶萊塢》是一部非常成功的影片,它所包含在內(nèi)的追求卓越打破常規(guī)的精神,樂觀積極的態(tài)度等道理都將鞭策我們成長,讓我們能樂觀地面對所有說:“All is well!”
三大傻大鬧寶萊塢觀后感5
第二次觀看這部電影,是在這個五一假期。從教第十年,更多的是從教育者的角度去思考這部電影的教育啟示。
帕克.帕爾默在《教學勇氣》一書中強調(diào),學校的教育就是要指引學生走在心眼明亮地做人做事的人生大道上。可是,影片中號稱全國第一學府的皇家工程學院,卻是貫徹填鴨式教育,哪怕最優(yōu)秀的學生,也活得完全失去了自我。
蘇哈斯,他的事業(yè)在世俗的定義下,無疑是成功的,然而,他的人生只有盈虧與價格標簽;查圖爾,填鴨式學習的典型代表,學習不問價值與意義,純靠死記硬背;喬伊,因一份不被認可的畢業(yè)設(shè)計而被勒令延遲一年畢業(yè),無法承受的他選擇結(jié)束自己的生命;法罕,熱愛攝影,卻因父親的期望而隱藏自我,活在成為一個工程師的偽裝里;拉朱,家庭一片狼藉,父親癱瘓在床,母親喋喋不休,姐姐因沒有嫁妝而嫁不出去。苦于無法改變現(xiàn)狀的拉朱活在自己的恐懼里,只能寄希望于神靈。
蘭徹的到來,徹底顛覆了法罕與拉朱對人生對未來的原本認知。正如法罕對蘭徹的評價,“他和別人不一樣,每個環(huán)節(jié)他都敢突破常規(guī),其他人像是機器人,一味服從教授們的指示,他是唯一會思考的人。”獨立思考,打破教條主義,不屈從權(quán)威,不死記硬背,會運用知識。蘭徹對學習真正的熱愛,喚醒了兩個好友塵封在內(nèi)心深處的自我。拉朱應聘之前取下手上的所有戒指,克服恐懼,勇敢地去面對自己的人生。法罕鼓起勇氣,終于贏得父親的支持,實現(xiàn)了自己的攝影師夢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