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觀后感怎么寫鈴芽之旅
寫觀后感時可以對電影的某個方面進行深入的分析,也可以引用其他人的評價和觀點來支持自己的看法。電影觀后感怎么寫鈴芽之旅怎么寫才規范?下面給大家分享電影觀后感怎么寫鈴芽之旅,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電影觀后感怎么寫鈴芽之旅篇1
走出來,活下去
——《鈴芽之旅》
這句話,是我曾經寫在日志里的,多年以后,用在這部電影寫觀后感,似乎合適。
草太作為閉門人,知道自己的使命,可命運的旅程總會讓人經歷一些奇遇,讓本來波瀾不驚的生活變得豐富之后,再歸于平靜,然后有了叫回憶的東西伴著自己一輩子。
從一開始看到大臣的出現就猜到了它應該并不壞,只是想喚醒鈴芽尋找常世之門,一步一步地追逐,草太帶著椅子的肢體去感受鈴芽對于母親留下遺物的難過,一程一程回到已變成廢墟的故居。路過陌生人的&39;學校,酒居,城軌,每一程都有著屬于他們的往門,關掉他們痛苦的回憶,剩下的,只是平靜的生活。鈴芽的旅途在拯救著自己,也在拯救著世人。
爺爺說,變成要石那是草太的宿命,可鈴芽還是決定前往營救,帶著血漬去尋找冰封的草太,給予他一吻,融掉冰雪。這個是已經猜到解救草太的方式,一開始埋了伏筆。最后大臣的犧牲其實已經注定了,左大臣的`救贖讓小姨媽吐掉了多年的埋怨,就象它最后救了所有人一樣,經歷百年,依法要石堅盤。
草太沒有選擇和大家一起回程,要重新走回去,要遇到最初的鈴芽,又不再是那個年少失去母親的鈴芽,是走出來,活下去的那個鈴芽,與草太一起,關掉世界的災難之門。
電影觀后感怎么寫鈴芽之旅篇2
這是一場在意料之中,又在意料之外的電影,原本生活在九州由環姨媽帶大的鈴芽是一個乖巧又叛逆的高中生,為了愛的人去到了其他城市,并最終去到老家東京。一路上,她一邊緊跟大臣的蹤跡,找到往門,想辦法讓草太恢復原樣,一邊遇到當地人,并跟他們發生來往。有一次,她機智地幫助一位因為車子顛,把一箱橘子灑在上坡路的阿姨攔下了橘子,因此她們成為了朋友,聊起了去那所城市的背景,當再次看到往門的時候,鈴芽著急著去,可是走路實在趕不過去,阿姨主動提起借電動車送她去廢墟。后來,她還去到這位朋友家了,洗澡,換浴衣,吃晚餐,臨走時送她了一份便裝。
還有一次,她因為下雨,躲在公交車站牌下,下一輛車要6小時以后才到,一位帶著一對雙胞胎的.阿姨主動讓她上車,并一并前往目的地,孩子上的幼兒園關門了,因為還要去店里開門,就把兩個小孩交給鈴芽去家里照顧,兩個調皮的男孩可不是省油的燈,但最終還是被草太征服了。而那家店這是一間酒吧,鈴芽開始洗盤子,拿酒,拿熱毛巾,幫忙干活,這時候又因為往門而緊急出發,在游樂園里,鈴芽不顧個人危險,在摩天輪上試圖關閉往門,最終避免了地震的發生。
我覺得這時候的鈴芽已經像一名閉門師一樣在工作了。去到東京,更是來到了大學生的家里,遇到了芹澤,東京的往門當然也是在一片寂靜聲里被打開了,這次為了阻止地震的發生,挽救百萬人的生命,鈴芽將草太變為要石。
后來為了救回草太,回到小時候看到常世的老家,中間經歷了七個小時的車程,這其中有三角戀吵架的片段,下雨二手車關不上敞篷的有趣橋段,也有環姨媽情緒崩潰的故事,更有車子遇上交通事故后,環姨媽和鈴芽齊心協力回家的故事。
在老家的那扇門里,鈴芽接近了草太,把它從地里拔了出來。草太醒了,變成了人形,大臣重新變成了要石。
原來夢里出現的那個女孩不是媽媽,而是進入常世的時候的自己。按電影里的說法,是鈴芽的明天。
這段旅程結束了,鈴芽又回到了九州。
鈴芽之旅,有友情,有親情,有愛情,覺得很治愈。
電影觀后感怎么寫鈴芽之旅篇3
三年又三年,新海誠和他的《鈴芽之旅》如期而至,我也依然來到了電影院見證和他的三年之約。時光荏苒,不知不覺間,我已經比主角的年紀都要大了。
較為可惜的是,《鈴芽之旅》并沒有達到我的預期。或許是《你的名字》的起點太高,導致后面的影片都難以望其項背;又或許是50歲的新海誠再也寫不出細膩的愛情故事,他想講一些更溫情的東西,卻沒有處理好細節。越是為精致的畫面感到驚艷,被溫情的日常打動,因生死和時間的無常而傷感,就越會為這部影片感到可惜——它完全可以做得更好,甚至成為新海誠最有意義的一部影片,最后卻因為俗套的愛情線讓觀眾的觀影體驗大打折扣。
《鈴芽之旅》對男主的塑造并不立體,可能也是因為在大部分時間里,男主都只是一把凳子。而影片為女主的塑造搭了極好的舞臺,不僅有和母親以及姨媽的親情主線,還有關于直面生死、從災難中自我成長的暗線,這兩條線我覺得都是意義深刻且能讓讀者共情的。但影片偏偏花了最多的&39;筆墨去描寫那條最單薄的愛情線,讓僅僅相遇幾天的男女主愿意不顧一切去拯救對方。在六年之前,我會為瀧和三葉的愛情流淚;三年之前,我也能為帆高不論奔向何處也要挽救陽菜的決心而感動。可現在,我卻會覺得愛情成了這部影片走向更廣闊境地的一個絆腳石,這讓我不禁感嘆改變的究竟是新海誠還是自己。
除卻略有些糟糕的愛情線,整體的敘事節奏也比新海誠以往的作品要快很多,讓人一時難以適應,也讓很多情緒的轉折變得有些突兀。和朋友討論的時候,我們都很喜歡影片中在公路上三人兩貓驅車旅行的劇情。昭和金曲、恰到好處的幽默橋段、令人心怡的風景以及其中彌漫的溫情,都讓我非常受用。曾經新海誠吸引我的,似乎也不單是那極具個人特色的絢麗畫面和瑰麗的想象力,更不可或缺的,是日常中那種平淡而細膩的情感,沖突中心靈的互相理解和共振。
盡管我在觀影中不時在心中感嘆誠哥才盡,但是到了影片的最后,《カナタハルカ》緩緩地插入,故事走向了最后的高潮——女主和年輕的自己互相慰藉,而我似乎也在這一刻達成了某種和解。
我對朋友說,有點失望,下次不會再來看新海誠的電影了。
朋友說,但三年之后,你還是會來看的。
我不禁大笑起來。我想他說的沒錯,無論如何,我應該還是會一如既往地奔赴這三年之約。那貫穿始終的溫情,那讓人屏息的幻想,那流連忘返的音樂......也許只要被新海誠感動一次,你就會想見證他的下一次創作。盡管我帶著滿腹牢騷,最后疲憊地走出影院,卻還是不得不承認——《鈴芽之旅》已經讓我開始期待下一個三年了。
電影觀后感怎么寫鈴芽之旅篇4
《鈴芽之旅》這部電影帶給了我很深的觸動。它講述了一個女孩鈴芽的成長故事,她在面對人生的困難和挫折時勇敢地前行,一步步走出自己的路。
鈴芽是一個非常有個性和勇氣的女孩,她在追求夢想的道路上遭遇了很多挫折,但是她從來不放棄。她的堅韌和努力讓我感受到了人生的意義和價值,也讓我深刻地認識到了“成功”背后所需要的付出和努力。
電影中的故事情節非常感人,鈴芽在經歷了一段黑暗期后遇到了幫助她的人,這些人的善良和關愛漸漸地照亮了她前行的路。這讓我想起了生活中的&39;關系,無論是親人、朋友還是陌生人,我們都需要幫助和關愛,因為這樣的愛會改變人們的命運。
整個故事情節充滿了感人和美好的元素,每一個角色都有著鮮明的個性和生動的.形象,讓人看得非常有感覺。電影的音樂也非常好聽,讓我一遍遍地回味這個故事。
總的來說,看完《鈴芽之旅》讓我感受到了人生的意義和價值,也讓我更加深刻地認識到了幫助和關愛的重要性。我想說,無論我們身處何時何地,都應該勇敢地面對挫折和困難,堅定不移地前行,因為生命中最美好的事情就是與他人分享給予和接受的愛。
電影觀后感怎么寫鈴芽之旅篇5
繼《你的名字》、《天氣之子》,本作是新海誠第三部以自然天災為題材的動畫,這一部的故事線主軸是“地震”,并特意提及了一場真實的災害事件“2011年東日本大地震”,這樣的穿插設定為故事增添了更多現實色彩。
故事描述了生活在九州鄉下的17歲少女鈴芽,在某一天,遇到了一名為了尋找“門”,而四處旅行的又高又美的草太。好奇之下,鈴芽不知不覺跟著便草太走到了山中的廢墟堆處,在那里,她看到了一扇宛如遺跡坍塌之后遺留下的古老之門。受到某種神秘力量吸引的鈴芽,拔起門后面一塊“貓”形狀的石頭“要石”,沒想到這卻間接導致了來自另外一個世界的,名為“常世”的災難即將降臨于這個世界,同時也導致了草太會在某些情況下變形,失去行動力和知覺。為了幫助無法隨意行動的草太、彌補自己拔下石頭的錯誤,她決定要和草太一起踏上阻止災難的旅程。
《鈴芽之旅》有著新海誠一貫的華麗畫面美學和動聽美妙的音樂,動畫描繪出了九州宮崎線、四國愛媛線、神戶、東京等,畫面表現出了宮城線的絕美景色。置身于影院之中,電影中所出現的自然景色、廢墟以及帶有超自然神奇力量的虛構場景,在大熒幕上呈現出的效果都十分震撼。
電影觀后感怎么寫鈴芽之旅篇6
劇中反復出現的詞句,不是追尋著我喜歡的人,那過去有著我喜歡的人,將來也會有,現在不必擔心。這部劇需要結合到日本的整個環境相互聯系起來就更加容易理解。初看第一遍可能是沒有辦法理解的,我也是看到后面出現311才想到了一個日本的地震的。
中間的劇情主要是追逐要石,去堵住往門,在關上這個門的過程當中要明白的`是閉上眼回憶去聽那些聲音,那些早上好,那些路上小心,關上門后,世界依舊是在平靜的轉著。那個缺了腳的凳子,從過去的地震當中帶到現在,經歷過了十二年,儲存了這么長時期的記憶,其中的環姨媽用著她對鈴芽的愛,努力為了她,耽誤了自己的人生計劃,鈴芽也和環姨相處友好,認識到了環姨對她的愛。
退出來看,“往門”廢墟里的往門,是過去日本的七級以上地震,鈴芽的行進路線九州,四國愛爰縣,神戶,東京,巖手縣,分別為2016九州,2014,1995,1923,2011年311地震。
要石(大臣)
如果把大臣理解成是一個孩童天性的人,而不是一個反派,他的動機就變得非常簡單。鈴芽不小心把他放到人世,他重見天日,并把鈴芽當作家人。
一路上他看似邪惡,目的卻很單純。比如他的那句臺句“從現在起,會有很多人死掉”,以陰險的心理和天真無邪的心理說出來,完全是兩種意思。
而在鈴芽表達對大臣的不理解乃至恨意后,大臣的神力與形象都瞬間瘦小了下去。這也很符合小孩子的精神狀態。
最后鈴芽本想讓自己成為新的“要石”,大臣是為了舍命保護她,才說出“我當不了鈴芽的小孩了”并主動化為“要石”大臣雖然是全片最萌的吉祥物,但也是個悲劇性角色。
三條腿的椅子
這把椅子是鈴芽媽媽給她親手做的,在家被海嘯沖毀時,缺了一條腿,它象征地震給一些受災者造成的身體上的創傷,同時也象征鈴芽失母后的心理創傷。草太變成椅子后,就算只有三條腿,也照跑不誤,表達出了地震受災者們的堅強與堅持。
“我出發了。"
這是《鈴芽》里最常出現的臺詞,也是日本文化語境里最常用的話。短短四個字里,卻包含了多層意思。
地震當日,每個說出這句話并開門離家后的人,也許都再也無法見到家人,這可能是他們之間的最后一句話。
但即使如此,活著的人仍要出發,去驅散陰霾。
無論經歷過什么,要記住,回憶可以,復舊不行。同時要面對生活依舊保持樂觀,往門也是每個人心中的那個過去,學會放下過去,接受未來,好好生活下去,未來一定有光明,也要珍惜現在身邊的每一個人。
新海誠導演的電影每一部都是那么的好,真的非常值得去看。
電影觀后感怎么寫鈴芽之旅篇7
今天去看了鈴芽之旅電影,慢慢的很平靜,其實我大概能猜到,其實講的應該是日本的一些神話故事,但是講的很好,而且很容易接受,其實我小時候不太了解日本的什么神話,只不過是在小時候的那種圖畫書里面看過桃太郎和竹取公主,還有一個是拿個小錘子就可以變大變小的,一個小勇士,或者說小王子的故事吧,我不太記得那個故事了,其實總感覺好像日本的這些戲故事里面,不管是動物還是那些捉摸不透的那些妖精,并不少,似乎是帶著一絲詭秘的氣氛,但其實我感受到的.是一份講述劇情的緩慢,他好像不著急,就是這個故事可能不那么跌宕,可這個故事是很值得一聽的。
雖然我不太理解這種女孩子,長大了就一定會找一個男孩去愛去喜歡,好像擁抱自己的美好生活,一定得帶有一些婚姻或者是愛情上的幸福,但是我想那也是一種幸福吧。
雖然我沒有見過,但是大概也會有一些像大臣一樣愿意自己變成要石,然后永遠封印一些所謂的,引起災難的東西吧。
其實我想大概把原有的這些神話故事演成愛情故事,又或者是這些比較有趣的人生的故事,是很好的,而且其實也并不少見,只是可能我們的文化里對于神,對于這些要求都太高,似乎我們的神總是要每天摸爬滾打,每天都要去解決掉一個什么樣的問題,即使是婚姻,即使是愛情,也必須找到一個一樣力量強大的神,似乎才是合理的。
可是我太普通了,我大概,一輩子也不會遇到一件什么樣的大事,即使是像故事里的鈴芽,我也不會遇見,我可能只能演繹一個普通人的人生,而且其實我的.理想就是這樣,我真的沒什么理想,我就想做好自己的事情,雖然這聽起來很沒志氣,雖然我其實也可以勸慰自己,說這個看似運行穩定,創造奇跡的社會也是靠一塊塊的磚石堆砌的,可是淪為那一堆石塊瓦礫中的一塊還是有點沒志氣吧。
所以可能我其實更期待我能遇見這樣的一個故事,本來我就是一個普通人,因為我活在這個世上的某一天,突然發現我有一些什么樣的能力,突然可以做一點什么事情,而不是像我們的神話里那樣,似乎我要付出更多的努力,在挽救眾生這件事上。
這也許是因為我們的國家太大,苦難太多,如果不一輩子都努力在挽救眾生這件事上,大概很難在這件事上有什么成就,可是我沒能力,所以就只能期待奇跡發生。
但是無論怎么樣,神話,終究只不過是神話而已,故事,也只是看了以后平靜的一個故事。
但是故事的最后很好,我是誰呢?我是你的明天。
電影觀后感怎么寫鈴芽之旅篇8
看完鈴芽之旅,腦子里浮現出一句話——
當草太準備孤身去關上往門時,草太對鈴芽說,我出發了。
在阻止蚓厄落地時,草太對鈴芽說,仔細聆聽,去感知。
當鈴芽來解救草太時,草太對鈴芽說,他還想活下去。
草太的咒語:我深知命如蜉蝣,深知死亡總是如影隨形,但此時哪怕再多一年,再多一日,再多一時也好,我輩仍愿人生得續
長大后的鈴芽對四歲的小鈴芽說:未來并不可怕,你以后還會喜歡上別人,你也會遇到很多非常喜歡你的人,雖然現在你覺得世界一片黑暗,但是黎明總會到來,你會在陽光之下長大成人,未來一定會是這樣的,因為那已經是注定好了的。
一切結束后,草太對鈴芽說,人心的重量可以使土地平靜。
影片最后,鄰芽對草太說:歡迎回來。
雖然和天氣之子一樣,故事主線都是憑借人類微弱的力量去阻止災難的發生,但不同于天氣之子所要表達的作為人天橋梁的晴女的擔當&使命,鈴芽之旅將人和神區分開,回歸到生活的本質,不過是稀松平常的`一句句我回來了,一聲聲牽腸掛肚的一路平安,又或許愛人的一張笑臉,總是充滿希望的明天。
鈴芽媽媽為鈴芽做的木椅缺了一條腿,是不是編劇在暗示著,小鈴芽因為媽媽的離開,而認為自己的&39;人生不完整,自己的未來失去了意義?
脫去閉門師的身份,草太內心極度鐘情活著本身。他深知人于天地之間如蜉蝣般渺小,但仍然蓬勃地渴望著生的美好。
環姨媽的歇斯底里,象征著人生中許許多多的苦楚,無奈。但她在騎著車,帶著鈴芽回故鄉的路上,卻向鈴芽坦白那是她的心聲,但她并不只有這一種想法。
這個世界變幻莫測,天災人禍總隨機降落
而其中多少個你你我我,都在用心用力地活著。
宇宙浩瀚無邊,文明悠悠向前。個體在其中宛如滄海之一粟,卻也擁有自己一番廣闊的天地。活著的每一天都無與倫比,無論幸福還是苦痛,無論悲傷還是快樂,哪怕一分,一秒都彌足珍貴。我們活著,為了不同的體驗,為了情感的羈絆,為了兩不相忘,為了物我合一。懷念過去,但不執著于過去。珍惜當下,珍惜周遭的一切,珍惜幾十億人口中的小概率。不畏將來,不誠惶誠恐,自然地得到內心的圓滿。何必尋找什么意義,鑰匙在你手中,旅程交給你自己開啟。
世界燦爛盛大,歡迎回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