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國電影觀后感參考
在寫觀后感的過程中,你需要回顧和總結自己所觀看的內容,并表達自己的觀點和感受。這里分享一些愛國電影觀后感參考下載,供大家寫愛國電影觀后感參考參考。
愛國電影觀后感參考篇1
國慶前夕,學校為了對我們進行愛國主義的教育,特別安排我們在太平洋影院看了一部名為《閃閃的紅星》的電影。
這部電影主要講的是革命戰爭年代的故事。故事中的主人公潘冬子雖然年紀輕輕但卻十分勇敢。他在革命父輩們的教育和影響下,組織村里的小孩們成立了兒童團,他是團長,經常帶著他的團員們為紅軍站崗放哨,為人民的解放事業做著自己的貢獻。
這部電影最讓我感動的是潘冬子全家都是革命戰士,他的爸爸是位紅軍的領導人,帶領紅軍戰士打了很多勝仗,他的媽媽是村里的婦女干部,帶領群眾和地主做斗爭,在一次和敵人的戰斗中不幸光榮犧牲。
看了這部電影我明白到了我們今天的幸福生活是來之不易的,我們要好好的珍惜現在的生活,好好學習,做一個潘冬子似的優秀的人!
愛國電影觀后感參考篇2
愛國電影紅孩子觀后感
《紅孩子》講述了一個叫王鬧鬧的男孩,因為不尊重紅色經典音樂,而被mp3音樂小精靈施了魔法到了H61星球,小精靈告訴王鬧鬧返回地球的條件是要結交四個朋友——張嘠子、王二小、潘冬子和小蘿卜頭。
王鬧鬧經過努力終于交到了四位朋友:嘎子歷經艱辛,成為抗日小英雄;機智勇敢的王二小把敵人引入了包圍圈;機靈的小交通員潘冬子成了一名真正的紅軍戰士;小蘿卜頭在距全中國解放只有二十四天被敵人打死了。王鬧鬧在向紅孩子講述了新中國的巨大變化后,戀戀不舍地回到了地球。
愛國電影紅孩子500字
戰火紛飛的革命戰爭年代,雖然離我們已經十分遙遠。但是愛國主義教育影片《紅孩子》仿佛把我們帶入了那個英雄輩出的時代,讓我們了解過去,了解歷史。蘇保、細妹等兒童團員手持紅纓槍穿梭在密林中,與敵人做艱苦的斗爭,正是有了他們不怕犧牲默默奉獻,才成就了今天的幸福生活。
《紅孩子》讓我們重溫了那段歷史,被革命先輩的英雄事跡所感染。兒童團員蘇保、細妹等形象深深的印入了我們的腦海,小小少年革命意志堅強,不怕犧牲,不怕危險,機智勇敢,胸懷革命大業,他們是那個時代的小英雄,是我們學習的榜樣。
回顧歷史,是為了銘記歷史;銘記歷史,是為了珍惜現在。我們今天的幸福生活,是先輩們用鮮血換來的,我們要倍加珍惜學習的良好環境,倍加珍惜安定的社會環境,學有所成,學有所長,學有所用,繼承革命先輩的遺志,投身祖國社會主義建設,為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奉獻聰明才智。
自古英雄出少年。祖國建設日新月異,祖國建設一日千里,幸福美好的未來需要我們去開創,我們要爭做祖國建設的英雄,無愧于先輩們的殷殷期望,無愧于我們這個時代。
春天的花朵為我們開放。
空中的白云向我們召喚。
樹上的小鳥為我們歌唱。
美好的生活伴我們成長。
幸福美好的學習生活,我們要珍惜;小小英雄的優秀品質,我們要繼承和發揚。珍惜現在,珍惜未來,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肩負起祖國建設的重擔。
愛國電影紅孩子觀后感400字
今天,上午第二節下課后我們在學校前操場觀看了話劇《紅孩子》。《紅孩子》講述了一個叫王鬧鬧的男孩,因為不尊重紅色經典音樂,而被mp3音樂小精靈施了魔法到了H61星球,小精靈告訴王鬧鬧返回地球的條件是要結交四個朋友——張嘠子、王二小、潘冬子和小蘿卜頭。
王鬧鬧經過努力終于交到了四位朋友:嘎子歷經艱辛,成為抗日小英雄;機智勇敢的王二小把敵人引入了包圍圈;機靈的小交通員潘冬子成了一名真正的紅軍戰士;小蘿卜頭在距全中國解放只有二十四天被敵人打死了。王鬧鬧在向紅孩子講述了新中國的巨大變化后,戀戀不舍地回到了地球。
通過看這部影片,我們受到了愛國主義的教育,四位小英雄勇敢和堅強的性格給我留下了難忘的印象,和敵人做斗爭的時候,他們機智、敏捷、沉著、冷靜;面對死亡的時候,他們勇往直前、毫不膽怯,是紅孩子的犧牲,換來了我們的和平,他們是那個時代的小英雄,是我們學習的榜樣。我感到我們今天的幸福生活來之不易,我們應該珍惜今天的生活,好好學習,把紅孩子勇敢而堅強的精神用在學習上,多學知識,把革命先輩經過浴血奮戰得來的祖國建設得更加美好。
愛國電影觀后感參考篇3
愛國電影觀后感
愛國電影之《絕境逢生》觀后感
看完《絕境逢生》給了我一種震撼。這種震撼,是發自內心的一股力量,一種本能,一種贊嘆!
這部電影主要講述的是抗日戰爭期間,中國幾位士兵護送美國一個女軍官,到敵人總部破譯密碼,一路上與鬼子周旋的幽默故事。為了使中國早日解放,途中一個村子里的老百姓與鬼子展開了拼死搏斗,斗智斗勇,終于把日本人趕出了中國。
這部電影雖然有很多搞笑情節,但我怎么也笑不出來,當最后一幕漸漸變暗時,我想了很多。如果沒有戰爭,影片中賣魚老翁就不用在魚里埋上炸彈,與敵人同歸于盡;如果沒有戰爭,影片中的鐵匠就日夜趕造與日本人打仗的刀了。但是戰爭的不斷頻發,不管規模大小,給人們的生活和精神上都造成了無法彌補的創傷,因為有了戰爭,婦女們成了寡婦,孩子們成了孤兒,男人們把自己的血肉之軀拋在了戰場上,連姓名都不曾留下!我們討厭戰爭,反對戰爭,當戰爭不可避免地降臨,我們要挺起胸膛,打一個漂亮的翻身仗,成為一個大國。中國人是謙和的,但絕不是懦弱的!
愿在戰爭中犧牲的靈魂安息。
愛國電影觀后感《南京大屠殺》讀后感
今天,我和同學們去電影院觀看了電影《南京大屠殺》,看完后,我的心里久久不能平靜。
濃烈的尸臭與血腥迷漫了南京城,黑暗與死亡籠罩著驚慌失措的人們。人們不知所措的狂奔逃命,哭喊聲,驚叫聲,和那一雙雙失神的眼睛,飽受摧殘的憔悴的面容,給這座城市増添了幾分恐慌。此刻,明朝的墻,清朝的廟,五千年的繁榮與輝煌,都在這分不清天和地的南京城里晃動,消失。只有那血紅的太陽旗在污濁的空氣中耀武揚威的飄舞。令人觸目驚心的殺戮在街頭巷尾進行著。身臨其境般地目睹這場殘充滿血腥的大屠殺,心幾乎走向崩裂的邊緣,掀起陣陣的憤怒。一場浩劫瞬間尸積如山,血流成河。若大的南京城被死亡的陰云重重籠罩。遭受洗劫的又豈止是一個南京?日本侵略者的獸蹄踐踏著東北三省,華北平原,甚至大半個中國。這是中國的恥辱!一個曾經拔萃與世界民族之林的泱泱大國,遭到小小日本的百般蹂躪!為什么?是因為落后就要挨打!日本人曾狂妄地認為屠殺可以征服一切,中華民族的血不能白流,終于掀起了革命狂潮,中華兒女用自己無數不屈的靈魂和鋼強的軀體拯救了這古老的民族。
半個世紀彈指一揮間,今天,我們不可能向日本發動一場報復性的戰爭,我們現在只能做的就是從國力上超過日本,趕上世界。這樣,才能告慰那殘遭劫難的30萬英靈。
落后就要挨打,如今落后就必遭淘汰。我們必須深思,吸取教訓,為歷史譜寫新的輝煌,像我們的祖輩那樣,把青春和生命融入這場風起云涌,翻天覆地的改革之中!
愛國電影觀后感參考篇4
近日,電影《長津湖》在全國熱映,該片以長津湖戰役為背景,講述了志愿軍在惡劣環境下奮勇殺敵,最終贏得偉大勝利的故事,“冰雕連最后的戰斗姿態”“宋阿毛的一封遺書”“零下40攝氏度下啃下硬邦邦的土豆”等場景紛紛觸到了我的淚點。作為青年黨員干部應讀懂“長津湖”背后的“英雄之火”,在為民辦實事中接續新時代英雄火炬。
“冰雕連最后的戰斗姿態”背后是“任爾東西南北風”的必勝之火
在戰爭年代,任何一點小的動靜都可能造成很大的損失,即使天寒地凍,零下40度,戰士們也不敢跺腳或者走動,不能采取任何的取暖措施,他們在凍死的那一刻還緊握著步槍、機槍,面對堅守的山口,時刻等待著沖鋒號的響起。“面對有如此決心的敵人,我們永遠無法戰勝他們。”美軍軍官感嘆。沒有隨隨便便的成功,作為青年黨員干部,要學習他們為了勝利、犧牲一切的情操。在為民辦實事中,要不畏外部條件的重重阻礙,要有知難而進、迎難而上的勇氣,又要有打攻堅戰、持久戰的決心,用“任爾東西南北風”的執著,為奪取新征程全面勝利燒一把“火”、添一把“柴”。
“宋阿毛的一封遺書”背后是“我以我血薦軒轅”的信仰之火
“我愛親人,愛祖國,更愛我的榮譽——光榮的志愿軍戰士!冰雪啊,我絕不屈服你,哪怕是凍傷與凍死,我也要高傲地聳立在陣地!”這是“冰雕連”上海籍戰士宋阿毛口袋中發現的絕筆。“捐軀赴國難、視死忽如歸”。無數志愿軍戰士,堵搶眼、炸碉堡、抗嚴寒,以血肉之軀,鑄就保家衛國的鋼鐵長城。“朝聞道,夕死可矣。”作為青年黨員干部,要始終堅守理想信念不動搖,做到跟黨走、聽黨話,始終保持“我以我血薦軒轅”的信仰之火,始終把人民放在心上,以為民辦實事踐行“對黨忠誠”的誓言,用攻堅克難錘煉新擔當,用實干擔當展現新作為,用夢想信念開啟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新征程。
“零下40攝氏度下啃下硬邦邦的土豆”背后是“粉身碎骨渾不怕”的奮斗之火
“不相信有完不成的任務,不相信有克服不了的困難,不相信有戰勝不了的敵人”。美軍圣誕節吃著美味佳肴,志愿軍戰士卻在零下40攝氏度的雪地里啃著“硬邦邦”的土豆,戰士們沒有一絲抱怨,眼神里沒有絲毫動搖,沖鋒路上更是毫無遲疑。踏平坎坷成大道,穿越煙云譜華章。作為青年黨員干部,跳出“小我”舒適圈,吃別人吃不了的苦,要把啃“硬骨頭”當作精神追求,在吃苦吃虧中主動接幾個“燙手山芋”,在當幾回“熱鍋上的螞蟻”中提高斗爭本領,在“摸爬滾打”中不斷探索新方法新思路,到問題多、困難大、情況復雜的地方去,解決好群眾的急難愁盼,在“暴風雨”中為民“遮風擋雨”。
愛國電影觀后感參考篇5
“我和我的祖國,一刻也不能分割。無論你走到哪里,都流出一首贊歌……”從電影院走出來的時候,《我和我的祖國》的歌詞還在腦海里回蕩。
電動旗桿上冉冉的國旗,大街上喧囂的慶祝,鳥巢的一張門標,天際滑過的“流星”無一不體現了我們中國團結、愛國的精神。
近代的中國,人民受盡了恥辱,但我們終于站起來了,我們共同的努力下,我們贏得世界的尊重,我為自己是一名中國人而感到自豪。祖國七十年偉大歷程的背后,有許多人默默付出,但不曾讓人們知道。
讓我印象最深的,是開國大典片段中的準備工作和奧運會中的那張門票。
第一個片段,《前夜》中的那位偉大的工程師打動了我,為了讓電動升旗裝置萬無一失,他制造了按1:1比例縮小的電動旗桿,為了制造車旗,我看到了北京市民的熱心,就在阻斷球破裂的時候,一位先生送來了寶貴的鉻當材料,那位工程師也克服恐高爬到旗桿上焊上那顆阻斷球。
《北京你好》中,張北京將自己好不容易得到了地一張奧運會的入場票給了一個來自四川的孩子,當孩子接受采訪時,他感謝了那位熱心的北京司機,卻發現自己忘了他的名字,在屏幕前助人為樂卻沒被記住名字的張北京笑得燦爛,絲毫不以為意。
我們和國家的關系,就像是大海和其中的浪花一朵,即便我們那樣渺小,依舊可以鑄就偉大,今天的我們要努力學習,明天的我們要為祖國各地的未來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
愛國電影觀后感參考篇6
“沒有打不死的英雄,只有軍人的榮譽。”這是電影《長津湖》中令我印象最深刻的一句話。這部電影,講述了戰場上,最慘痛的一幕。回想看過的中國歷史:八國聯軍,抗日戰爭,。我們的祖先經歷了一個又一個殘酷的時代,有多少名烈士用自己的鮮血畫成了江河?又多少位戰士讓敵人給他們敬了軍禮?是他們奮勇前進,用生命換來了勝利!
《津湖戰》影片中士們把勝利與鮮血留在零下40度的冰天雪地里。戰士們沒有車,沒有飛機,沒有坦克,沒有面包。敵方的人數是我們的數倍,敵方的裝備比我們先進百倍。我們中國的戰士穿著單薄的衣服,啃著凍僵了的土豆,英勇頑強拼死一搏。盡管好多戰士犧牲了,盡管好多戰士凍死在冰天雪地里,但是靠土豆充饑的他們最終勝利了!
軍隊里最年輕的戰士,年僅19歲!他們放棄了青春,放棄了親人的愛,為國而戰!為了祖國的未來而戰!
看見了嗎?雷排長把標識單還給敵人時,眼中的火光。看見了嗎?楊連長推開了戰友,一個人沖上去。看見了嗎?董存瑞雙手高舉著炸藥包……
北京烈士陵園是我唯一不怕的陵園,畢竟活著想保護我們的英雄。死了,我們應該都敬佩他。
《長津湖》戰爭過后,人們說長津湖的湖水紅了……雪山上的雪也紅了……
少年智則國智!少年強則國強!此生無悔入華夏!來世還做中國人!因為我們身體里流淌的是祖先的血!
愛國電影觀后感參考篇7
上個周末,我和我的朋友去電影院看電影《長津湖》,看完以后,我心情久久不能平靜。
電影主要講述:1950年是朝鮮有記錄以來最冷的一個冬天,最低氣溫可達零下54度。在這次戰疫中,中國人民志愿軍第七連,憑著鋼鐵般的意志和英勇無畏的精神,征服了這種極度惡劣的環境,打退了美軍的精銳的王牌部隊,成功收復了“三八線”以北東部廣大地區,徹底粉碎了道格拉斯,麥克阿瑟在圣誕節前占領整個朝鮮的美夢。
在這部影片中,我最喜歡毛岸英,因為毛岸英雖然是的兒子,但他從不向別人夸耀,做事低調有禮貌。在這次戰疫中,他原本和彭德懷從防空洞中跑了出來,但是他認為大部分地圖還沒拿出來,就不顧生命危險沖進去拿地圖,結果犧牲了,其他的人都不知道他是誰,只知道他是彭德懷的劉秘書,看到這一刻時,我的眼睛濕潤了。
我生活中,最大的敵人就是懶惰、不自信、膽小懦弱、畏首畏尾,我要像電影中的毛岸英、雷排長等革命英雄學習,只有戰勝這些前進路上的攔路虎,才能使我變得更強大,我要發奮學習,長大以后為祖國做貢獻。
我們今天的大好河山,繁榮昌盛,是無數革命先烈用自己的流血犧牲換來的。山河已無恙,吾輩當志強!
愛國電影觀后感參考篇8
70周年華誕來臨之際,眾多主旋律電影紛紛上映。《我和我的祖國》便成了鰲頭之一。
該電影前期宣傳的亮點之一,是由七位導演聯合執導的慶賀祖國成立70周年的一部愛國主義電影。而故事主線是由祖國成立70年內的七大事件組成。這些片段看似毫無關系,實則緊密相連。
湛藍的天空下,一面五星紅旗從左面切入,“我和我的祖國”六個字鋪滿熒幕。空靈婉轉的歌聲飄入,王菲的歌聲與這部電影的基調相融合,一部以小見大的電影就此拉開序幕。
【前夜】
“電動升旗裝置,不敢保證萬無一失。”隨著聲音的出現,黃渤所飾演的林治遠就這樣出現在熒幕上。當時在電__中大多數人發出笑聲,而當時我心里想的是他怎么這么勇敢,明知道很可能會受到領導批評,但依然堅持實話實說。為了確保立國大事“萬無一失”爭分奪秒排除萬難。“你以為升起來的僅僅是一塊紅布嗎?”的時候更加形象的體現了他對科學的嚴謹程度。還有一處細節是主人公林治遠在天安門附近奔跑的場景,故宮外的地面居然是泥巴路,老舊的設施以及運用老紀錄片的鏡頭,都很好的體現了新中國成立初期的寒酸。而正是一窮二白的新中國,在1949年10月1日這天,開始在世界上站起來了。
【相遇】
第一次看的時候并不是很喜歡這個片段,覺得大部分的時間都是女主人公任素汐在公交車上自己自說自話,回來和朋友吐槽,朋友說:“可能再看一次,會有不一樣的感受。”果然他被他說中了。
二刷的時候,看到任素汐說:“當年為什么不給個信兒,哪怕門里塞張紙條兒呢?”的時候,眼眶忽然就起霧了。因工作保密三年未與女友聯系,再見面時卻無法給他一個解釋。張譯飾演的高遠,以實驗工作者的身份出現,以病入膏肓的形象結束。事隔多年,女友才明白,高遠失聯的三年是“舍小我保大家”的高尚行為。獻身國防科技事業,奉獻了自己的青春與愛情,為國家安全奠定了基礎的高遠同志,功在千秋。
【奪冠】
地點在上海的弄堂,以1984年奧運會女排奪冠為切入點,劇情相較其他片段來說較為簡單,當然感染力卻很強。
劇中的小男孩在面臨與好友分別和挽救天線信號中來回掙扎,最終義無反顧的選擇了挽救天線,滿足了整個弄堂觀看女排奪冠的強烈愛國愿望。尤其鏡頭特寫在帶有“五星紅旗”標志的乒乓球拍時,更加顯露出了小男孩從小所具有的愛國意識。直到他撲倒父親懷里痛哭的那一刻,我感覺到了他作為一個孩子的委屈無助,卻最終用一句“女排奪冠了,我太激動了。”將所有的委屈吞進肚子里。長大后的他,成為了奧運會乒乓球的教練,并且與昔日好友重聚于又一次的奧運會女排奪冠。
【回歸】
以香港回歸為故事背景,“一秒都不能差”是我們的底線。爭分奪秒,修表的設定串起了滄海變化和小我命運,最后剪入了幾個97年港人歡迎解放軍進駐香港的鏡頭。當羅大佑的東方之珠歌聲揚起的時候,想起154年的屈辱,讓人潸然淚下。然而,今天的亂象又讓人傷心不已。
【北京你好】
全劇最搞笑的一部分,情節圍繞20_年北京奧運會開幕式門票展開。巧妙地將汶川地震融入進去。當小男孩的川音想起時候,一下子將劇情與實際相連。好似時光回到了20_年的那個夏天,救災與奧運同步進行。這一章節也突出了中國的成長和強大。
【白晝流星】
是現實主義又具有浪漫魔幻氣質的一節。兩個問題少年,一步步被控制信任和寬恕引導。少年強則國強,把航天返回和精準扶貧揉合在一起。也是這部分讓我對劉昊然有了新的認識。
【護航】
姑娘們英姿颯爽,撐起的絕不是“半邊天”,她們一樣有可敬的理想和逐夢的艱辛,她們既柔軟又懂得成全,也有該出手就擔當的專業,讓人無比震撼。
愛國電影觀后感參考篇9
今天我和我的好朋鄧淵一起觀看了長達三小時的一部電影,這部電影是長津湖戰役第二次戰役中發生在長津湖地區的一場戰役。這場局勢在以后的戰爭中,起到了扭轉局面的作用。成為朝鮮戰爭的轉折,為最終到來的停戰談判奠定了勝利基礎。
《長津湖》以長津湖戰役為背景,講述了一個志愿者連隊在極度嚴酷環境下堅守陣地奮勇殺敵,為長津湖戰役勝利作出重大貢獻的感人故事。開頭伍萬里有一段打水漂的情景,他打的水漂十分的好,為以后成為神投手救了他的哥哥伍千里做了鋪墊。
而他們趕路的途中,有這么一段情節,讓讓我記憶猶新,那就是伍萬里在吃土豆的時候,土豆被凍住了,竟然連伍萬里的牙都崩掉了,這兒讓我深刻的體會到了當時環境是多么惡劣,戰士是有多么強大的毅力,這樣才是我們的中國日漸強大。
還有一個情節,可以讓我當場淚目,那就是“冰雕連”,他們就是英雄,他們不惜把自己凍成冰雕,也要正守住自己的陣地。我十分的敬佩他們,連當時的敵人美國都為他們行了一個標準的軍禮。
還有一個戰士說過的一句話:人在,陣地就在。說完這個戰士,便拿著炸藥包跑到敵人的旁邊和敵人同歸于盡了,這樣的精神,難道不值得我們學習嗎?
這部電影中這樣表達愛國情懷,戰士們艱苦奮斗的片段有很多。比如雷排長,他把十分多的飛機引出陣地,自己卻被那些飛機給炸得重傷,鮮血淋淋的逝世了。
看完這部電影后,我的感觸很深,在這次長津湖戰役中,中國人民志愿軍憑著鋼鐵意志和英勇無畏的戰斗精神,征服了極度惡劣的環境,打退了美軍最精銳的王牌部隊,收復了“三八線”以北的東部廣大地區,徹底粉碎了道格拉斯·麥克阿瑟圣誕節前占領整個朝鮮的美夢,扭轉了戰場態勢。這場戰役也就此成為朝鮮戰爭的拐點。評價說,志愿軍第九兵團此次在東線作戰,在極困難的條件下,完成了巨大的戰略任務。
我們應該緬懷那些烈士們,他們在戰爭年代飽受著環境的惡劣,與戰爭的疲勞。而我們呢,過著豐衣足食的生活。我們現在的安逸生活,可都是先烈們用自己的生命換來的。所以比起先烈們的艱苦,我們學習這點苦根本不算什么。所以我們要更加努力學習,要保衛國家,守護國家,不能白白浪費先烈們對我們的期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