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的觀后感150字
寫觀后感可以幫助觀眾發(fā)現(xiàn)自己的興趣愛好和擅長領(lǐng)域,從而更好地規(guī)劃自己的職業(yè)發(fā)展方向。接下來給大家分享電影的觀后感150字,希望對大家寫電影的觀后感150字有所幫助。
電影的觀后感150字篇1
很小的時候,當我第一次捧起秋葉,驚嘆于生命的美麗。那仿佛一碰即碎的葉片,清晰而蒼老的脈絡(luò),褐黃而沉重的葉色,確確實實撥動了那顆仍有些懵懂的心。輕踏早已枯黃卻蒼勁的草地。初次感受到生命的無奈與堅強。
史鐵生是一位堅強的殘疾作家,然而在他背后有位更偉大的母親卻鮮為人知。不經(jīng)意間,眼前總會浮現(xiàn)出這樣一組鏡頭:史狠命地捶打自己兩條失去知覺的腿,對他的母親吼:“我活著有什么勁!”母親撲過去抓住史的手,忍住哭聲說:“咱娘倆在一塊兒,好好兒活,好好兒活……”
簡簡單單的幾個字,包含了做母親的對兒子多少深情,沉淀了多少對生命的無奈,又升華了多少女性的堅強!
可就是這樣一位偉大的母親,在一個落寞的秋天永遠離開了史鐵生,彌留之際牽掛的依舊是“我那有病的兒子……”
隱隱地,有一種痛感自心底浮起。我想那個傷感而復(fù)雜的秋,已是長久存活在史鐵生心中,植根于成長的足跡里了。
看過報上的一幅畫:一條鱔魚在一口燒熱的油鍋內(nèi)弓著身子。畫的配文大意是說,下油鍋的鱔魚極力弓著身子,廚師不解,取出刀具剖之,才知其腹內(nèi)懷有一條小鱔魚,它是為保護腹中的小生命而努力弓起身體。
我常常在陰郁漫長的午后一遍遍想起那條弓起身子的鱔魚,一遍遍想象史鐵生母親生前對兒子的不舍與眷念,它們就像掛在屋檐下風干的蘿卜條,讓我憶起母愛曾是那樣飽滿、豐潤和絢麗多彩。
秋以自己獨有的魅力征服了它的熱愛者,它讓整個世界變得敏感而易傷的同時,也為自己壘砌沉重而悲壯的堅強,母愛展現(xiàn)在人們面前。
母愛的感覺就好比喝茶,一口一口地品嘗,夏天涼爽,冬天溫暖。初秋的夜給人的局促和失落心情瞬間消散,那是因為母親神奇的力量作用。
當秋日以它最眩目的光彩走進我們渴盼已久的眼簾時,母親,該會有一枚心形的紅葉落在您蒼老而褶皺的手掌里,那,是我對您的敬愛。
電影的觀后感150字篇2
20--的腳步越來越近,20--年也即將離我們遠去,今天我們在神筆同步作文班觀看了一部電影——《媽媽咪鴨》。
電影《媽媽咪鴨》講得是一只名叫“大鵬”的大雁,大鵬和女友“金晶”調(diào)情時不小心沖散一群鴨子,接著大鵬遇到兩只,脫離鴨群的鴨子“淘淘”和“憩憩”,它們商議一起遷徙,一路上淘淘老是叫大鵬媽媽,速度還慢,大鵬惱羞成怒,一氣之下找了一根繩子將陶陶拴在自己腿上,后來憩憩和淘淘來到桃源谷——烤鴨店,大鵬拼命救出淘淘和憩憩,又躲過了一只瘋貓的追殺,最后大鵬找到了自己的責任與擔當。
“……愛你的人,關(guān)心你的人都會不見了!”這是影片中的一句話,它深深打動了我,這句話告訴我一個道理,如果你不珍惜所有親人對你的愛與真心,你什么也不會得到。
看了這個電影,我發(fā)現(xiàn)以前我好多事情都沒有做好,比如:不好好掃地,不好好看書,作業(yè)寫得也不認真,拖地呢,也是隨便拖一下就可以了,字也寫得不行,從此我下定決心,我一定要把這些事情做得更好。沒做好的事情,重做一遍,承擔起“小小家務(wù)員”的職責。
感謝這部電影,讓我懂得了責任與擔當。
電影的觀后感150字篇3
自電影《無雙》上映,好評不斷,千言一直想進影院欣賞此片。奈何一直忙于生計再加上找不到影友,一直拖著。昨夜花了5塊錢,電視點播,一人看至深夜。
看的很認真,突然想寫點什么,盡量不啰嗦。
影片本身的劇情不多做敘述,無非就是燒腦懸疑、緊張刺激、環(huán)環(huán)相扣、峰回路轉(zhuǎn)、引人入勝。確實算的上是一部用心的好電影,編劇質(zhì)量過硬、演員演技更是到位。只是到了千言這等年紀,看電影早已不滿足于看電影本身,總是不自主的從電影里看到人生。
電影進行中,最開始讓千言思考的是發(fā)哥飾演的吳復(fù)生,如此風流倜儻、才華橫溢還不差錢,為何一定要去做偽鈔,就因為是祖?zhèn)鞯膯?再難后他喪心病狂的殺了鑫叔全家、接著想置阮文、李問于死地。他想干嘛?做人做事一定要這么極端嗎,縱使人生如戲,明明自己有風流瀟灑的氣質(zhì),為何還要如此拘泥小節(jié)、睚眥必報?看到吳復(fù)生穿著警服進入大樓被制服的前一秒,我是不理解他的。
再后來,他被抓了,事情峰回路轉(zhuǎn),根本沒無復(fù)生這個人,不過是畫家李問腦海里的杜撰。或是他人格分裂的一面,又或是他所向往的形象。這樣無復(fù)生的人生便不值得深究了,他如何天馬行空都是說的通的,因為他根本不存在。至此才震驚的發(fā)現(xiàn)深藏不露的daboss畫家李問的人性竟如此的驚濤駭浪,說他有才華吧,不會原創(chuàng);說他沒才華吧,模仿能力冠絕天下,鈔票都畫的出來?;孟胱约翰粸榍樗?,卻對愛情一眼鐘情、至死不渝;幻想自己江湖義氣,有生死相交的兄弟,卻視伙伴如工具草芥,棄之如履·····人性扭曲至此,看著都累。只是想問,他的人生追求的是什么呢?蕓蕓大眾所追求的金錢、愛情嗎?或許他想成為自己生活的主角,能掌控一切、叱咤風云瀟灑無拘的豪士,可惜的是始終擺脫不了他自己陰暗懦弱、癲狂如魔的性格。才是有才,人生注定悲劇。甚至都不敢去追求自己所認為的最好的,到頭來也不知折騰個什么勁。
再想想自己,自己活明白了什么呢,自己想要什么樣的人生呢? 能看透他人,卻看不穿自己。歲月不饒人,努力吧,做自己認為對的,追求自己認為好的。人生不過一場酣暢淋漓、瀟灑不拘!
電影的觀后感150字篇4
最初,電影的名字讓我誤以為它會充滿死亡的氣息。當我一個人安靜地看完了這部電影,想起梭羅說的“死亡,是汲取生命中所有的精華”這句話時,我才終于明白,只有讓不屬于自己的那部分思想和靈魂死去,才能真正把握住屬于心靈的那部分生命,開始真實的生,清醒的生,有意義的生。
基廷先生讓學生們停下浮躁的腳步,去面對那一張張年代久遠的發(fā)黃照片,去聆聽靜默的忠告,去感悟時光的短暫和生命的消亡。基廷先生用他的心血讓學生們明白了什么是真正的詩歌,讓他們不受世俗的羈絆,為自己的夢想去奮斗。
悲劇的發(fā)生是出乎我意料的。隨著那一聲槍響,故事里的一幕幕在我腦海里定格:
第一節(jié)課時,基廷先生讓他的學生們撕去書上對詩歌評判與賞析規(guī)定那一頁,讓他們喊自己“船長”。年輕的心在呼喚中得到指引和鼓舞,學生們在意氣風發(fā)的青春歲月里,深深地感受到生命本真的喜悅和自由的照耀。
基廷先生帶領(lǐng)大家去一個簡陋的山洞里去尋找自己精神的家園。
尼爾慢慢拉開抽屜,拿出被白布裹著的手槍,指向自己。
陶德得知尼爾的死后在雪地瘋狂地奔跑。
基廷先生被學校開除后緩緩走出教室,陶德不顧校長的阻攔,毅然站到桌子上,高聲呼喊:“船長,我的船長!”
那些被基廷先生感動過的學生們都站到桌子上呼喊他們的船長。
……
基廷就像一個船長,用自己的人格魅力感染著這一群在禁錮里壓抑太久的年輕人,那種不受拘束的血性與追求深深震撼了我。他的無畏與學生們的渴望自由充滿活力也永遠定格在我的腦海中。
當電影在一群站在課桌上的孩子深情的注視下劃了句號時,電影所要表達的主題也深深地再一次定格在我的心中。
我忽然懂得,理想是不可能對抗現(xiàn)實的,或許生命有時會是痛苦的,但不要忘了靈魂深處面向生的勇氣和對生的渴望。
電影的觀后感150字篇5
一、畫面美
當代小說的特點是場景化,任何一個廣受大眾歡迎的小說,都將會給讀者創(chuàng)造一種體驗,能夠體驗到代入感非常真實的場面。這不是作者決定的,是看小說的人決定的。場景化的制作能力,是由大量的細節(jié)填充進去后形成的一種獨特綜合效果。對細節(jié)的把控,將會成為一種趨勢。
看《邪不壓正》的場景,對我來說就是一種這樣的體驗享受。整個場景,從細節(jié)上塑造了一種名為‘干凈’的美感,這種美把故事的每個部分都塑造的非常有價值,只有追求把沒價值的部分都刪掉,才會在簡短的對話中展現(xiàn)出無窮的意味。
二、看不懂的美
《邪不壓正》看了好幾遍,不過還需要說的是,這個故事懂了,而含義不懂。換種說法是,看懂了故事情節(jié),卻沒看明白作者想通過這個故事表達什么內(nèi)容。
故事很簡單。講述了大徒弟朱潛龍為了名利,伙同根本一郎殺死師傅一家,二徒弟李天然僥幸逃脫,卻被別有用心的藍青峰養(yǎng)大,最終利用他來完成自身目標,結(jié)果卻似乎并沒有完成目標。
用‘似乎’是因為,思考了很長時間,都不明給自己一個清楚的答案。老藍的目標到底是什么?如果是把‘將軍’送出去,那他完成了目標。如果是為了利用李天然殺朱潛龍和根本一郎,也達到了目標,可總覺的老藍似乎有某種更深層的目標沒有完成,但是找不到判斷的證據(jù)。
同時,電影中的細節(jié),以及人物的對話,意味深遠,有太多含而未露的描述。比如:就是為了這點醋,我才包了這頓餃子;我聽不懂你說的中國話;寫出來的,還能叫心里話嗎?等什么呢?
這些對話,蘊含的信息量太大,完全給了我‘瞎想’的空間,可以讓我把自由發(fā)揮的腦洞開到極致,每一句都可以延伸出一個思考的方向。最終我都沒有去想,因為不想過度解讀。
正是這種無法確定答案的美,給了我一種只有朦朧詩才有的美感。
三、人物塑造的性格美
朱潛龍和根本一郎,兩個典型的壞蛋。一個欺師滅祖,一個曲解孔圣人的論語,可謂是對傳統(tǒng)所塑造的‘好’,破壞的一干二凈。
特別是根本一郎和朱潛龍在與李天然一一對決的過程中,為了獲得優(yōu)勢,派兵暗中埋伏。朱潛龍,在死之前依舊說是李天然殺死了師傅。從頭壞到底的兩個人,至死不悔,這樣的壞人太少見了。
李天然是一個心懷大恨的人。對他拉說,除了報仇,其他的一切都不重要,所以他失去了一個愛他的父親亨大夫,錯過了愛他的女人唐鳳儀,這些原本可以成為他人生中最重要的人,結(jié)果因為他的‘恨’錯過了。
唐鳳儀是一個牛津大學的畢業(yè)生,在她的世界里善惡不重要,重要的是愛她,至于愛她的人是不是壞蛋也無關(guān)緊要??稍凇芭訜o才便是德”依舊盛行的社會背景下,追求愛情,特別是李天然用‘在你屁股上印一個章就知道他是否真的愛你’操作下,讓唐鳳儀知道了朱潛龍根本就不愛自己,而李天然又拒絕了和她遠走高飛。至此,對愛的所有追求破滅?;蛟S這才是她自殺的原因。
關(guān)巧紅是一個心中有大恨,且把想法付之于行動的人,不過在可以報仇的時候,因為恐懼放棄了報仇。于是面對同樣因為恐懼的李天然,成了一個引導(dǎo)者,引導(dǎo)李天然去報仇。不要講什么‘君子報仇十年不晚’,不留隔夜仇才是報仇的最好方式,通過這種引導(dǎo),讓李天然直面恐懼,直面生活。李天然的成功,讓她看到了成功的希望,最后她也因為心中執(zhí)著于恨,錯失了李天然。
這部電影給我最大的啟發(fā)是,生活中不止有恨,不該因恨而活。心中有恨的人,永遠看不到生活中的美好,就像李天然沒有報仇之前,舍棄了唐鳳儀,關(guān)巧紅舍棄了他。
電影的觀后感150字篇6
感覺俞老師是一個幽默風趣又勤奮執(zhí)著,特別有奉獻精神的人。他成功的經(jīng)歷讓我明白,不是只有天才才能成功,任何事情都不是憑空取得的,是靠自己爭取的。
特別是他在講北大給他的意義的時候,在講北大校園北大學子的時候,感覺北大是崇高而又偉大的,是真正學子的天堂,真正歷練人的地方。更讓我明白,大學時成功的開始而不是結(jié)束。我們之前的學習全是按著家長老師的意思去做的,大學才是我們真正自主學習,培養(yǎng)目標的地方。如果在大學里沒有把握好時間,庸庸碌碌,那么未來將是一片瑣碎。雖然我們不是北大學子,但我們同樣是經(jīng)過高考選報上來的。可能我們之前做的不夠好,但之后的路是漫長的,命運是掌握在自己手里的。我們同樣要以最大的熱情投入到大學的學習中去,用我們青春的活力去開創(chuàng)美好的未來!
知道俞老師當年是考了三年才考上的北大,讓我很震驚——這是一種多么堅強的毅力啊!就像他說的那樣“你們五年干成的事情,我干十年。你們十年干成的事情,我干二十年。你們二十年干成的事情,我干四十年。''可以想象當年俞老師坐在班里的時候,他是下了多大的決心,他的目標多么堅定。他一定是每天都像高考那樣,全身心的投入,為了北大而不懈努力!這就是他的能力——持續(xù)不斷的努力。我覺得我們就需要這樣的能力,無論是在生活中還是在學習中。尤其是在大學里——這個格外開放的場所。沒有人要求你必須去干什么,只有自己努力!要想在大學里學有所成,靠的就是這種毅力。當然,這種毅力不是一兩天就能煉成的,需要長期的磨練。因此,需要我們堅持,堅持才會勝利!
俞老師說的成就自己人生的.兩樣東西——理想和良心。我認為可能還需要信念等。但這兩樣東西確實是不能少。也許我們以前是庸庸碌碌,沒有理想,可是現(xiàn)在再沒有的話,真可就前途渺茫了。想以前的名人異士,哪個不是早早的定下理想,才成就了一番大業(yè)。不用去舉許多例子,單說我們這些大學生。從五歲就開始上學,一直到現(xiàn)在,經(jīng)過層層選拔越上越高。我們的思想已經(jīng)到達了一個高度,一個可以對這個世界有獨特看法的高度。因此,我們不能像那些中途輟學甚至沒上過學的人那樣隨波逐流?!皻v史賦予了我們責任,我們就應(yīng)該承擔起來?!睆默F(xiàn)在起,我們就要樹立理想,堅定信念。我們還要有良心,也就是要有道德。我覺得俞老師做的很好。我佩服他的就是他對室友那種無私的不怕吃虧的精神。自己吃點虧沒什么,都是親人朋友。如果在親人朋友面前也斤斤計較,那就太失敗了。道德,文明其實離我們很近,它可能是舉手的高度,可能是一張紙的厚度,也可能是一只手的力度。所以。我們要盡自己所能,做一些有道德有良心的事。
成功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他或許離我們有點遙遠。然而,從現(xiàn)在做起,一點一滴積累起來,就會離目標越來越近。俞老師給了我深深的啟迪,讓我明白了許多道理。我一定要像俞老師那樣成為一個有功之士!
電影的觀后感150字篇7
當歷史的年輪壓過奧斯威辛,聽到的是男人的怒吼與女人的尖叫,看到的是母親的哭泣與孩子的驚恐。而今,奧斯威辛的天空湛藍而且透明,一排排高聳的建筑直插云霄,似要打破這里的寧靜。
難道時間已將歷史風化,堅忍的猶太民族已似“一笑泯恩仇”。沒有!不但猶太人沒有忘記那曾經(jīng)的苦難,德國人民也沒有忘記。每當猶太人紀念日那天,德國總理總是跪在營前,默默悔過。男兒跪地驚天動地,何況總理,而這又是為什么呢?因為他們沒有忘記。
忘記歷史就意味著背叛。任時間長河滾滾不息,他們沒有忘記。猶太人沒有忘記,因為他們知道知恥而后勇,于是在諾貝爾獎面前,他們經(jīng)常是勝利者。德國人沒有忘記,因為他們把昨日的罪過,當作今日的教訓,防止明日的錯誤。全世界的人民都不會忘記,因為和平是我們每一個人的渴望。
時間不會使記憶風化,誰都不想讓奧斯威辛的哥特式建筑真正打破世界的寧靜,但這也不會影響到我們記憶中的傷痕,它只會作為我們的一個和平的標志,以示警鐘長鳴?,F(xiàn)在猶太民族早已得到了公正的對待,但他們也未曾將自己的歷史忘掉,即使那是一段令人不堪回首的記憶。
古人云“天地有正氣,雜然賦流行。下則為河岳,上則為日星,于人曰浩然,佩乎塞蒼溟”。猶太人正是憑著這一股浩然之氣,將心中的憤怒轉(zhuǎn)化為一股復(fù)興民族的決心。不要以為不聲不語的他們已將歷史忘卻,時間永遠不會使有些記憶風化,就像葉延濱永遠不會將荒野無燈的感觸忘記一樣,奧斯威辛也永不會講屈辱的歷史遺忘,即使時間不斷輪回。
那天,奧斯威辛警鐘長鳴;那天,猶太人民飽含熱淚;那天,記憶流經(jīng)這和平的世界;那天,和平在向極端的功力者和道貌岸然的戰(zhàn)爭者宣判:勝利的鐘聲會在和平者的心中響徹整個胸膛。
時間永遠不會將奧斯威辛風化在記憶底層!
電影的觀后感150字篇8
追了一路《大江大河》,追得辛苦也投入,同悲喜共命運,說聲再見,有些不舍,覺得著實是一部好劇。喜歡導(dǎo)演孔笙的作品,從《闖關(guān)東》《生死線》到《北平無戰(zhàn)事》《瑯琊榜》再到《大江大河》每一部都是值得一追的好作品??左系拇蠖鄶?shù)作品都是場面宏大,時間跨度大,人物眾多,是眾生戲。對場面的控制,對人物的把握,對故事的展開和敘述都挺到位。會講故事,能抓住受眾心里,能引領(lǐng)你一直追下去。注重大場面,同樣不忽視每一個細節(jié)。著重表現(xiàn)主要人物,也不敷衍每一個小角色。記得導(dǎo)演張藝謀說過:沒有不好的演員,只有不好的導(dǎo)演。足見導(dǎo)演在影視劇演繹中發(fā)揮的重要作用。同樣是好劇本,好演員,怎樣呈現(xiàn)一部好的影視作品這就要看導(dǎo)演的功力。
《大江大河》應(yīng)該是一部正劇,但不失輕松幽默,比如小雷家大隊,網(wǎng)友戲稱:雷嘿嘿領(lǐng)銜的鄉(xiāng)村版“德云社”小雷家日常真的可以追500集。雷東寶就是逗哏的,他的兄弟們就是捧哏的,就一群口,就這樣演500集也不嫌多。樸實的生活氣息,居家布置,一餐一飯,舉手投足,就像生活的記錄。鮮活的人物形象,可以感受到每位演員都投入了12分的力氣,沒有任何明星氣,盡量抹去表演的痕跡,好像就是劇中的人物,把你帶入劇中情境。比如雷東寶,從衣著打扮,到氣質(zhì)眼神,都沒有跳戲感。感覺楊爍就是雷東寶,是個糙漢子,有點土匪做派;是個急脾氣,話沒說完,人已在路上;有個人魅力,一好漢三個幫,能把兄弟們聚攏在一起;會用人,能看到別人身上的長處,只要能派上用場,都是可用之人;寵妻狂魔,愛老婆的典范,一切想老婆之所想,愛老婆之所愛;硬漢也柔情,用情專一,屬要問“世間情為何物”那一波。
宋運輝性情并不可愛,有點沒意思。拘謹內(nèi)向,又有點悶,有點軸。而且咱那高顏值也全讓那副大眼鏡給耽誤了,還有身上的泥土氣息,直到結(jié)尾似乎才脫干凈。怎么把一個很無趣的人演繹得有趣,觀眾愛看,還真是不容易。這里王凱的顏值是障礙,演技是助力。時不時擠鼻子托眼鏡的小動作,細膩可愛,很懷疑會落下毛病。這里已經(jīng)忘了他是那個《瑯琊榜》中讓女粉們瘋狂要當王妃的靖王,是《歡樂頌》中全世界的“王妃”們都從腳崴到了脖子的趙醫(yī)生。
工農(nóng)商,商界創(chuàng)業(yè)的代表人物小楊巡,抱著媽媽哭那場戲很是感人,也很有共鳴感。網(wǎng)友稱:雖然沒有出生在那個年代,但當下“飄”著為生活打拼的90后、80后們,也有很多像楊巡一樣對家里報喜不報憂,委屈困難都自己扛。
除了主角還有中途退場的宋運萍,離世那集估計觀眾一半哭聲一片,一半干脆沒敢看,真的是入戲太深。還有中途上場的宋運輝的媳婦程開顏,單純+萌+可愛。要說這宋運輝命還真命好,在家,姐護著,在大學,仨叔兒護著,在廠里,廠霸大尋罩著,水書記護著。連娶個老婆都是傻白甜,真懷疑把姐姐的運氣都給承攬了。
總之《大江大河》是一部好戲,可以夸上好幾集。再好的戲也有曲終人散時,最好的結(jié)局莫過于幕布落下,掌聲響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