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葉問的觀后感范文
寫觀后感需要我們對電影進行深入的分析和思考,這可以幫助我們增強文化素養和審美能力。小編給大家分享電影葉問的觀后感范文參考,方便大家參考電影葉問的觀后感范文怎么寫。
電影葉問的觀后感范文篇1
為什么各國運動員在國際跑步比賽中揮汗如雨?為什么蘇麗文被對手擊倒仍勇敢爬起?為什么伊拉克運動員冒著生命危險,從戰火中走出,想看到高高飄揚的伊拉克國旗?是因為一顆火熱的愛國之心。
昨天,老師帶領著全校同學,到電影院看一部感人的電影――《葉問》。它讓我的愛國之心一次次強烈的跳動。電影主要講了:1937年,佛山是一個武術勝地,那地方出了一位“功夫王”――葉問,他的詠春拳打得非常好,沒人能打過。后來,那些舉著膏藥旗,開著臭蟲般的飛機,手里舉著爛樹枝般的槍的日本人神氣十足的來到不屬于他們的國土上橫行霸道,昔日繁華的大街上尸體遍地,血流成河。葉問被捕后寧死不屈,最后擊起中華兒女的反抗之心,把狼狽不堪的日本兵趕出國土的故事。
電影中最讓我難過的是:一個日本兵隨手抓起槍,一掃,一位婦女應聲倒下;一群日本后圍住一個人快意地打得他口噴血水……這是多么屈辱的一幕!中國人永遠不能忘記!它將成為中國前進的動力,落后,就要挨打!我要努力學習,報效祖國,不要外國人欺負我們!
最讓我高興的是:葉問一人打死十個日本人,一個中國人,看到這樣場面,太解氣了!我心里想:“哼!日本鬼子,你們來侵犯我們的國土,太不像話了,咱們中國也不是好惹的!給你點顏色看看!更讓我拍手叫絕的是:有幫壞蛋經常到廠里搶東西,打得員工死的死,傷的傷,葉問到廠里教會了大家防身術。當壞蛋又來的時候,大家齊刷刷地擺出了武術的動作,不用說,壞蛋們被打得落花流水、抱頭鼠竄。葉問真好!安靜的電影院里響起了一陣陣雷鳴般的掌聲。還有一次,葉問打敗了一個日本“功夫王”,當惡霸眼閃兇光地問葉問叫什么名字時,葉問大方地說:“我叫中國人!”這句話給了外國人一個有力的回敬,讓日本人無地逢容,多么強烈的民族精神,多么濃厚的愛國情意啊!
后來,葉問被捕了。一位外國人假惺惺地端來飯菜“招待”并“請”葉問去日本當教練,葉問卻不被眼前的利益所迷惑,因為他的心里烙下了一個永遠也抹不掉的中國印! 葉問打死了日本的“功夫王”,一個日本人朝他開了槍。旁邊觀看的人民再也等不及了,沖上去報仇!不知是葉問的愛國情,感動了上天,還是葉問勇敢的言行喚醒了被壓迫的人民,中國人團結一致,把日本兵打得屁滾尿流,倉皇逃走,最終無條件投降!當電影播放動人的場面時,全場泣不成聲。中國的屈辱史到此了結!
落后不要挨打!后來葉問開了中國第一所“詠春拳”學校,取得巨大成功,學員其中包括李小龍!場里驟然響起無比熱烈的掌聲!
愛國,是每個人都應該擁有的好精神,你難道步覺得背叛養育你的祖國是很可恥的嗎?我既然跟上了中國,就得保衛祖國!血液就應該是長江黃河,心就是中國心!既然我跟定了中國,就應該向葉問一樣熱愛祖國!
電影葉問的觀后感范文篇2
今天,我在看了《葉問4》這部電影,這部電影非常的好看!
事情是這樣的,我閑著無聊就幫我媽媽拖了一下地,又幫媽媽洗了一件衣服。于是,我媽就非常的開心。她開通了超級影院讓我看電影,超級影院里的電影大多都是在電影院里才能看的。
我在里面翻到了許多在電影院才能看的電影,比如:《戰狼2》、《飛馳人生》、《流浪地球》、《鼠膽英雄》,除了這些還有很多很多,而這些我以前都看過了,在茫茫的電影中我一下就看見了《葉問4》這部電影,我心想:這不是在20__年新出的電影嗎?于是我就看了看,我看完之后感覺我自己都會詠春拳了。
電影內容是這樣的:葉問的兒子葉正在學校打架被校長學,葉正因只想學習武術與葉問吵起來了。葉問想讓葉正去美國上學,葉問去了美國的唐人街想讓唐人街的館長幫葉正寫一封推薦信,可館長因葉問的徒弟李小龍教華人武功而拒絕幫葉問寫推薦信。在一次偶然的相遇葉問認識了館長的女兒若男,若男也很想幫葉問,可她父親不同意。
有一次李小龍的徒弟想把詠春拳帶到部隊里去,可美國人只認為跆拳道才是最厲害的,部隊的首領就派跆拳道教練在中秋節的武會上去砸場子,到了中秋節時教練將臺上的人全擊倒了。然后,葉問上去將教練打敗,首領發火了。
最后,首領到了唐人街將館長打到了醫。這時葉問看不下去了,他前去部隊與首領決斗。在葉問九死一生的時候,首領罵我們中國人是懦夫還說中國武術是最差的武術!葉問發火將首領擊敗,此時部隊里掌聲一片。于是,館長寫了推薦信給葉問,而葉問并沒有拿。
葉問知道自己活不久了,就立刻飛回中國香港與兒子見了最后一面將詠春的精髓教與兒子葉正,隨后,葉問就去世了。
電影葉問的觀后感范文篇3
完結篇沒有葉問第一部那么驚艷。依舊設計了多場葉問與各類高手過招、打擂臺的情節,看得很爽。雖然知道情節可能是虛構的,還是忍不住回來查了一下歷史,發現葉問確實是跟日本憲兵隊的高手打過,而美國人之類的,并沒有真正在擂臺開打。電影有意把葉問塑造成人民英雄、時代英雄,葉問作為電影的主角也應該是最強的。所以, 電影嘛,肯定要把葉問夸張和虛擬化,不然就不夠戲劇了。
電影里面有一場戲我有些動容,可能是年紀大了淚窩淺吧。就是葉問打越洋電話給兒子,兒子得知父親得了癌癥后,在電話那頭說會聽話、要父親早點回來的那段對話。這一段,雖然年輕的演員表演有些青澀,不過我能體會到大洋彼岸那頭一個老父親的關心與擔憂。葉問作為父親話不多,只是緊緊的叮囑幾句,對兒子的一切關懷,都隱藏在行動里,不明說卻盡在不言中。這種克制式的父愛,不知道是不是葉問作為練武之人獨有的表達情感方式。
吳樾飾演的萬宗華,從開始對葉問的誤解,到后來二者產生共鳴,惺惺相惜,二者結下深厚的情誼。葉問第一次見萬宗華,倆人意見不合卻不大肆爭吵,而是在圓桌上進行輕微的武力僵持。這一幕,讓我想起了第二部和洪金寶在圓桌上驚險對打的經典場景。圓桌玻璃兩端的均勻震碎,也寓意著二者武功不分高下,為后期二者在中華總會比武時難分高下,埋下了伏筆。而葉問也重申自己的觀點,即比武分輸贏意義不大,應該團結一致,把中華武術發揚光大,一致對外抵抗不友好的洋人。
結尾用閃現的方式,快速回顧了葉問系列的精彩片段,讓我很是觸動。想想葉問就要完結了,葉問年紀大了得癌去世,讓人很是傷感和不舍。看到張天志、看到去世的妻子張永成,令人懷念的一幕幕襲來,終將塵埃落定。也告訴我,葉問系列是時候結束了,但葉問的故事,還永遠留在我心里。電影對葉問塑造的勇敢又愛國,長情又戀家的形象,與真實的葉問雖有出入,但不影響葉問在影片故事中的美好人設。甄子丹飾演的葉問,這個容貌與形態之根深蒂固,我想,我是很久都揮之不去了
電影葉問的觀后感范文篇4
山東佛山乃是武術之鄉,練武之人眾多,高手云集。當然,葉問也是其中一位。
他的拳術在佛山一代是非常有名的。當然,許多現在的社會上也知道葉問的拳法:詠春拳。
自然而然也流出一句話:永春&葉問! ! ! ! 當葉問面對著日本侵略者的襲擊,毫不氣磊、英勇奮戰。 可以用:為家而拼搏、誓死為和平、練功騰中國!來形容葉問!
其中,吳赤嶺也是一位愛國英雄。他是在和日本人比武當中而英勇犧牲。
當時,打贏或打輸都給一袋米,但是,狡猾的日本主義者開槍了!
他,為了打日本人,為了給中國報仇,永遠地倒在了武術道臺上!
本片主要是想教育人們一個道理:祖國是我們賴以生存的家園,
當它受到侵略的時候,我們這些祖國的兒女應該扛起槍,面對侵略者,毫不畏懼,向愛國英雄一樣,把侵略者趕出我們的家園! ! ! !
電影葉問的觀后感范文篇5
《葉問》是一部武打片,但不僅僅是一部武打片,它講述的是正義與罪惡的對峙,是用大義寫下的鏗鏗鏘鏘的生命詩章。
葉問,是一個最新武學的武癡,更是一個深刻理解了武學精神的愛國志士。他用武術伸張著正義,他用武是弘揚著國威,他用武術扛起了振興中華的大旗。
在和平的年代,他時常與別人切磋武藝,憑借爐火純青的永春拳而享譽全城。在鄉下人來踢館時,并不開武館的他在情況所迫下答應比武,他先是一讓再讓,但后來兒子一句:“爸爸,你快出手吧,媽媽說你再不出手家里的東西就全碎了。”使他終于決定速戰速決了。一番猛攻逼得那人節節敗退,拼死反抗也都無濟于事,最終被打得落花流水。葉問此舉為這個城市贏回了尊嚴。
只可惜,好景不長。中國不久便被日本侵略,各個地區淪陷,正值戰禍亂世的中國民不聊生,慘死無數。而面對日軍無情的燒殺搶掠,淪為亡國奴的人們只是任祖國的身軀被日本的鐵蹄踐踏而無能為力。葉問一家的住所也被日本鬼子霸占,他們一件三口流離失所,無家可歸,也過著食不果腹的艱辛生活。
葉問眼看著自己的同胞們承受著日軍的肆意侮辱和蹂躪,看到朋友武癡林以及其他同伴死在他們的魔掌之中,他終于無法再忍受這種屈辱,毅然在日本人的比武場上一舉擊敗了是個日本人。在日本將軍問及他的名字時,他說:“我只是一個中國人。”他不是為了密而來的,他無視在那時勝比黃金的十袋米,撿起了帶來的半個地瓜和逝去的武者留下的濺滿鮮血的米,頭也不回的離開了比武場。
電影葉問的觀后感范文篇6
《葉問2》主要是欣賞我的偶像甄子丹的‘功夫’了,包括看第一部也是一樣,完全是沖著丹,演講稿范文哥去的。至于影片的內容,其實知道也就是這么回事了,宣傳得不錯,但心里清楚肯定不會如想象中的好看。
就象看李小龍的片子是一樣的道理,光一部猛龍過江我就看了八遍,沒其它的原因,就是因為李小龍這個名字,就是因為對中國武術的喜愛。
甄子丹是我非常喜歡的演員之一,嚴格講是功夫明星之一。國內拍功夫電影成名的演員不少,但真正有真本事的不多。李小龍就不用說了,絕對是身懷真功夫的代表,截拳道的開派宗師。接下來就是甄子丹了,出身武術世家,擅長跆拳道、截拳道、格雷西柔術。另外兩個我認為比較厲害的是周比利、倪星。
周比利據說是打擂臺出身的,國內真正在拳臺上戰勝過泰拳選手的據說他是第一個,只可惜他自己本身主修的也是泰拳。李小龍應該也贏過泰拳王,但并不是在正規的場合交的手,只是私底下的切磋。而前陣子所謂的中國功夫戰泰拳什么的比賽,中國功夫表面上是取得了壓倒性的勝利,但行家都知道,這種比賽只是作秀而已。我們這邊出場的`全是一線的高手,用了全力,可人家那邊雖然號稱是拳王,但幾乎都是些不入流的垃圾角色,人家來我們這挨打就是沖錢來的。
在精武英雄中周比利演的是日本將軍,和李連杰對手,影片中當然是讓杰兄給海扁了,但其實真要到現實中,李連杰這種花架子功夫絕對不會是周的對手,拳臺上基本3個回合內就能被ko的。倪星也是從小練武出身,實戰水平是相當了得的,不然甄子丹不會在導火線中選定他作為第一反派角色的,在導火線一片中,小倪由于角色的需要,幾乎成了丹哥的拳靶子,但現實中他絕不至于這么菜,片中打斗時他唯一出彩的那記泰拳的旋風肘,的確是相當之標準凌厲,功底很扎實。
成龍、金寶之類的談不上真正的功夫,他們那是戲班子的套路,身體素質不得不佩服,比如以金寶的身形照樣能輕松的玩幾下空翻啥的,厲害。但談到實戰格斗,依然是不行,只有被ko的份。需要補充一句,成龍、金寶都是我喜歡的演員,他們的電影我幾乎都看過,這里只是就武術的問題在討論,沒別的意思。
哦,對了,忘了一位,吳京。小吳雖然也是武術套路的冠軍,但近年來好象醉心于武學,在少林寺潛心修習絕技了。他是屬于比較能打的類型,他的片子我也愛看,不知道什么原因,可能時運方面的問題吧,始終踏不進一線功夫男星的行列。
葉問2的內容和節奏方面,比葉問1有明顯的進步,丹哥的表現也遠比第一部里要強。你要是光沖著他的名頭去看的話,沒問題,不會失望。你如果看葉問1覺得不錯,那么看完葉問2,肯定會覺得非常不錯。而假定你是位武術愛好者,那可能會有些許的失落。不管是葉問1還是葉問2,丹哥始終表演的是詠春拳技巧,比較單一,第1部和第2部表達的東西沒什么區別。而且,可能是因為丹哥本身不是練詠春的關系,我發現他對詠春拳的展示也不是特別到位,只是讓觀眾領略到一些皮毛而已。1,2兩部中只是反復單調地著重展現詠春的日字沖拳,但兩集中卻壓根沒重點表演過寸勁拳這一詠春中非常重要的技巧,不得不說是一個遺憾。
所以說,葉問系列對功夫的詮釋,當真還比不上導火線。導火線一片中,丹哥把截拳道、泰拳、拳擊、格雷西柔術等格斗技法悉數融入了打斗過程之中,每一招每一式在內行人眼里都是有出處有講究的實戰攻防,是有很高的含金量的。雖然其中也有敗筆,比如講丹哥在和倪星對打時使了一招腕挫十字固的地面技,但其實動作是出錯了,這個動作一旦不到位,實際格斗當中是絕對鎖不住對方的手臂的。不過,電影始終是電影,娛樂而已,99%的觀眾只是圖個熱鬧,這類比較專業性的破綻是不會看出來的。
電影葉問的觀后感范文篇7
《葉問》留給大家的不僅僅僅是武打動作的精彩,它帶給我們的,該是一個武者與一位宗師站在當時的社會之下的職責感!我們是新中國下健康快樂成長的新一代,應對這樣的電影,我們除了感慨于他帶給我們的視覺享受之外,還更就應能夠記得祖國與民族賦予我們的職責,他不要求我們都去做一名武者,但他卻能讓我們銘記這樣的話,無論何時,我們都要努力去做一個對自我,對他人,對我們的祖國與民族有職責感的人。
《葉問》除了給我們帶來詠春拳的精彩表演外,還拋給了我們存在主義式的嚴肅命題。我們的傳統武學,被好萊塢拿去用威亞和電腦締造了“功夫之王”,喜歡“拿來主義”國產導演又活學活用地制成了諸多燒錢大片。當武打成為特技和噱頭后,張徹時代以“武”打出男兒熱血和俠氣的電影匆忙退場。如今,《葉問》藝術地再造了一個熱愛武術如生命的一代宗師形象,并試圖喚醒我們對中華武學的真正回憶,喚起我們對歷史的記憶,喚起我們對中華民族強烈的職責心。
《葉問》我看了三遍,在每一次的觀看中,我都會從中得到不一樣的收獲,第一遍我為眼花繚亂的中國功夫而喝彩,第二遍我對功夫背后的蕓蕓武者那短暫而跌宕的人生而感慨,最后這一遍是我和同學們一齊坐在教室里看的,也是這一遍,讓我看到了不一樣時代之下一的中國人,該為這個時代,為自已的國家承擔起什么樣的職責。
中國人尚武是強身健體,修身養性。真正有本事的人從不顯山露水,所謂真人不露相。一些個營營役役、半瓶子水晃蕩的武館師傅上門來切磋,葉問從容應對,手下絕對留情。直到出現了外來“和尚”金山找想在佛山開武館,踢館傷人,來勢洶洶。在他的眼里佛山的師傅們似乎都是魚腩,不堪一擊。洋洋得意之時被人潑了冷水才明白自我戰勝的原先但是是些草臺班子,真正的主角還沒有登場。就這樣一場找上門的打斗就這樣開始了。一個架勢一擺,一句“詠春,葉問”,直接點題,好戲那里才剛剛開始。習慣了不進攻只防守,眼看漂亮的家破了花瓶,翻了桌子,兒子出來說了句“爸爸,媽媽說你再不出手家里就全爛了。”才讓葉問挽起袖子真正和他過招,這一出手不要緊,打得人家抄了家伙,一副拼老命的樣貌。你拿長刀,我一雞毛撣子就夠了,上下翻飛,左右逢源,不乖不聽話不服氣就只好被打屁股。
這一片段,讓我們眼前的葉問形像突然高大起來。歷史的變遷終究是自我選取不了的。就算大宅被占,淪落到出賣苦力。為了妻子和孩子一家人能夠在一齊始終選取不把拳頭緊握。在日本人開在中國的武館中,直到親眼看見同胞的血染紅了用自我的勝利換回的一小袋米時,看到自已的同胞慘死到敵人的槍下時,葉問最后拳頭緊握,應對人面獸心的日本人大叫一聲“我挑戰10個”。那一刻,我的心一下子被揪緊了,那招招致人死地的狠勁是為同胞報仇,那兩眼的憤怒之光是為中國人爭氣。那一刻,我記住了詠春,記住了葉問,記住了一位武者,一個奮起的中國人。
電影葉問的觀后感范文篇8
看了葉問4,我感覺這是葉問系列的終極篇了,看來不會有葉問5了,因為葉問4的時候,葉問已經得了癌癥晚期,最后死了。只不過我感覺能拍到葉問4已經不錯了,國產片很難拍到系列4,葉問系列橫跨10年,能連續拍四部,已經非常成功了,況且每一部都比較經典,葉問4依然相當精彩。如果再拍功夫片,就應該拍李小龍系列了。
不記得什么年代了,當時特別特別流行香港武打故事片,好像我小時候吧,應該在二十年前,當時香港電影非常吃香,不知道從什么時候起,香港片不在受歡迎,就算把喜劇大王周星馳弄出來,也無濟于事,大家好像并不買賬,去年的賀歲片《新喜劇之王》就是例子,看來香港電影逐漸沒落了,目前香港的電影并不賣座,相對來說大陸的影片越來越受歡迎。
在如此慘淡的情況下,葉問4橫空出世了,票房很牛逼,看過以后,感覺良好,沒讓我失望,雖然沒有那么震撼,但是足以讓人有足足的自豪感和正義感,這就足夠了,有人說葉問系列電影都是煽動民族情緒,宣揚愛國情懷,那又怎樣呢,只要你看了有愛國情懷,有自豪感,這不就是好事嗎。
有人說,葉問系列都是靠詠春拳搏擊洋人的自由搏擊取勝,這個太假了,現實生活中好像可能性很小,或者根本就不可能,當然,這么說也有一定的道理,中國功夫就像香港電影一樣也走向了沒落,但是,誰不想看到中國人用中國功夫以小博大,教訓外國人呢,誰不想為這樣的鏡頭叫好呢,這樣的虛幻又有什么不好呢,況且真實都如此殘忍。
葉問4,影片的故事情節很簡單,和前幾部套路一樣,講的是一群身在他鄉為異客,在美國唐人街生活的華人,他們為了在那里生存下去生活下去,他們都各盡所能,互相幫助,尤其是中國功夫使他們揚眉吐氣,站穩腳跟,各門派的師傅被洋人欺負的時候,葉問師傅挺身而出為華人出氣,胖揍洋人,情節很簡單,打斗確很精彩。
我不知道為什么,我特別喜歡看中國人打外國人,尤其是小個子的中國人用中國功夫打倒美國大漢,更喜歡看中國人用傳武解決彪形大漢的老外,特別解氣,葉問系列都是這個套路,我可能有點仇視老外,我不想看到華人受欺負,所以只想看到葉問或者李小龍或者其它什么門派的師傅打老外,雖然這些都是故事,也都是虛構,但是我就是喜歡。
練武之人的初心是什么,該出手時就出手,面對底線和原則問題,我們這些中華武師沒有選擇退讓,沒有任何人回避,中華總會會長萬宗華師傅,羅師傅等等,練武之人,面對老外的偏見與凌辱,都不惜性命,死拼。尤其葉問師傅,本來沒有他什么事,他只是為了孩子葉正求學來到了美國唐人街,實際上他完全可以不摻和,但是他作為華人一分子,愿意為華人盡自己一份力,用自己的詠春拳來證明中國功夫,用自己的拳頭砸爛老外的偏見與凌辱。
葉問師傅毫不猶豫地選擇了挑戰,雖然當時葉問師傅已經是老年人,面對底線和原則問題毫不手軟,用中國功夫-詠春拳打服老外,為了在唐人街的華人爭了口氣。也打出了自豪感和自信心,把老外的偏見打沒了。
我感覺功夫片看的就是打斗,這幾場好斗是贏得觀眾的最好看點,一場是李小龍用自己的截拳道功夫連戰四位洋人壯漢,并且最后用自己擅長的雙節棍狠狠地教訓了老外的囂張勢焰。第二場是詠春葉問師傅和太極萬宗華師傅的切磋較量,也是非常好看。第三場是葉問師傅和洋人哥連的打斗,更是精彩。最為精彩的打斗是葉問師傅和軍隊教官的打斗,直接把教官打的用擔架抬走,給在場的各國士兵深深上了一節中國功夫課,,最為關鍵的是,關鍵的打斗都不是一邊倒的形勢,尤其是葉問師傅和教官的打斗,斃敵一千自傷八百,勢均力敵。棋逢對手將遇良才,這樣的打斗才是好看的。
洋人的 拳腳重,葉問的拳腳輕,外國人用的是蠻力與重擊,詠春用的是寸勁和巧勁,以小博大,用一些招數化解重拳重腿,打擊老外的脆弱之處,葉問師傅用短而急的寸拳像雨點一樣錘擊老外的面部和頭部,尤其葉問師傅用自己的四根手指戳了洋教官的脖子,使其瞬間喪失了抵抗力。看得我心服口服
整個影片貫穿著葉問和葉正的親子之情,萬宗華和他女兒的親子之情,葉問師傅和各門派師傅的異鄉友情,葉問師傅和李小龍的師徒之情,然后就是葉問等師傅和外國人的友情。可以說是一部有溫度有深度的電影,以武會友以德服人。
當然了,這部電影如此好看,離不開甄子丹、吳樾、吳建豪,斯科特·阿金斯、等人的精湛演技,也離不開導演的精彩構思,我感覺這部電影值得一看,我給這部電影打8分。
最后說點題外話,每個人心目中都有一個武林夢,中國功夫存在于每個人心中,雖然現實很打臉,自從格斗狂人徐冬瓜把我們的功夫夢打碎以后,我們很受傷。現實中的詠春拳也并不像葉問系列的詠春拳那么能打,我只看到了當代葉問余昌華敗給了獨臂拳王熊呈呈,詠春呂剛被徐冬瓜秒殺。這些人雖然代表不了詠春,但是不可否認他們是詠春的練家子,他們確實不能打。但在我們心中,詠春永遠是能打的,并且能和世界上任何功夫較量,并且最終都能贏,就叫做精神勝利法吧。
我們需要有夢想,尤其我們的武林夢,我們的中國功夫夢,葉問系列電影正好符合我們的武林夢,所以很能擊中我們內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