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國有關電影觀后感
觀后感可以幫助我們培養自己的批判性思維和獨立思考能力,從而更好地應對生活中的各種挑戰和問題。愛國有關電影觀后感怎么寫才規范?下面給大家分享愛國有關電影觀后感,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愛國有關電影觀后感篇1
《建國大業》這部影片,集中反映了自1945年抗戰勝利國共兩黨重慶談判,一直到新中國政治協商會議的召開五年間的風云變幻,為我們展示了一幅波瀾壯闊、氣勢磅礴的歷史畫卷。《建國大業》充分利用了電影手法將重大歷史事件進行重現,增強了影片的歷史真實感。如李公樸被害是通過聞一多演講來展示,聞一多及后來上海的13名知名民主人士被害則以畫面來展現。又如用寫意的戰爭場面來烘托建國的艱辛。同時,以大量的鏡頭展現民主黨派、民主人士為建國做出的努力和犧牲,這也是空前的。如展現了敵機轟炸西柏坡某住處未爆炸的炸彈這一細節,給人以驚心動魄的歷史真實感。
影片的重點,是國共兩黨的實力如何從勢均力敵、針鋒相對,到最后共產黨技高一籌,三大戰役的決定性勝利讓歷史的天平終于傾向在共產黨一邊,中國的歷史從此改變了前進的方向。 共產黨得天下,一是得民心,二是得人才。從《建國大業》一片來看,“得民心者得天下”的主基調始終灌注整部影片,當時的不少人才都倒向了共產黨陣營 。相比之下,另一陣營的國民黨,派系紛爭內耗,一黨獨攬,自挖墻腳,眾親叛離,諸如蔣經國、白崇禧等經世之才的一度無奈落寂,恰恰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三四十年代的中國,民族危機,內外戰爭不斷,人民出于水深火熱之中,在這個曾經一度輝煌耀眼的東方,燃起的是熊熊的戰火,滾滾的狼煙。
看著電影,想著歷史,心中無限感慨。 我們的生活來之不易,更應該珍惜,因為這是用鮮血換來的。祝我們偉大的祖國__歲生日快樂! 祖國,我愛你!
愛國有關電影觀后感篇2
上個星期,我看了一個關于愛國的書——《閃閃的紅星》,看完以后,心中好像也有一顆紅星在閃啊閃……
《閃閃的紅星》講述了潘冬子的爸爸隨長征,媽媽為掩護鄉親,壯烈犧牲了。潘冬子的爸爸在臨走時給了潘冬子一個禮物,那就是一顆閃閃的紅星。這顆紅星像一個指路燈,指引著潘冬子前進。終于,他歷盡艱險,成為了一名真正的紅軍,父親一起打仗,報效祖國。
我非常佩服主人公潘冬子,因為他是歷盡千辛萬苦才加入紅軍的。他親眼看見米店老板米中摻沙,抬高米價,勾結官府,還明目張膽的殺人。冬子不怕,他巧妙暗地里幫助百姓搶奪大米,用勇氣在米店放火。唉,如果是我們,在就嚇得六神無主。所以我非常佩服潘冬子的智慧和勇氣。
看完這本書,我更明白了今天和平生活的來之不易,但我們不能被今天的平安生活沖昏了頭腦。讓我們再一次將右手五指并攏,舉于頭上——“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再一次將右手握拳在頭側——“準備著,為共產主義事業而奮斗!”“時刻準備著!”當遇到困難和挫折的時候,要想潘冬子爸爸一樣不向困難低頭,以頑強的毅力和堅定的性念去克服它;當遇到危險時,要想潘冬子媽媽一樣,把生的希望留給別人,死的危險留給自己,為正義獻出自己的一切;在成長的道路上,要像潘冬子一樣,以少年特有的樂觀、陽光、智慧、勇氣頑強向上、勇往直前,時刻不忘自己身上的重擔。嚴格要求自己,從點滴做起,從自己做起,以頑強的精神,爭做一名新時代的小英雄!
紅星閃閃,閃閃紅星,閃爍著革命的光輝,作為一名少先隊員,更應當懂得付出、回報、感恩、體諒,做一名像潘冬子一樣的紅星。
愛國有關電影觀后感篇3
這個國慶假期,我并沒有天南地北的感受祖國的大好河山,而是選擇赴一場“長津湖”之約,感受71年前,中國志愿軍們用血肉之軀換來的那場光榮之戰的勝利。
觀影前,我自行科普了一下“長津湖”之戰的歷史背景及長津湖的地理位置,可無論怎樣科普,腦中浮現的畫面感都稍顯蒼白,可當電影開場后,當我自身其中,才覺得無論是連長伍千里、指導員梅生、炮兵排長“雷公”、甚至是第677名新兵伍萬里,他們每一個人都是生動鮮活的,我們這些“最可愛的人”,無論你用何種“高大上”的詞句來形容他們都不為過,他們用青春和熱血捍衛了中國志愿軍的尊嚴,他們用英勇無畏、浴血奮戰、犧牲奉獻展示了什么才是中國軍人無法戰勝的鋼鐵意志。
千里刀光影,萬里赴戎機。當伍氏兄弟踏上開往戰場火車的那一瞬間開始,每個老兵都知道即將面對的是什么,那是一場生與死的較量,一場中國軍人血肉之軀和美帝國主義“鋼鐵之軀”的直接對抗,“老兵們”會感到疼痛,會感到饑餓,也會感到寒冷,但是“老兵們”絕對不會有人因此而退縮,更不會害怕。因為他們清楚的知道,“這場仗,我們今天不打,我們下一代就要打,我們要讓我們的子孫后代,能有一個美好的未來”。
通過影片,我們可以直觀地感受到71年前長津湖地區遭遇50年不遇的嚴寒,能感受到戰士們身上棉衣的單薄和手中凍成冰坨的土豆,在那一片片漫山遍野的白雪覆蓋下,我們的戰士,不僅僅是要和美軍戰斗,更是要在-40°的溫度下和老天爺較量。當影片中我們小戰士手中的凍土豆和美軍感恩節的火雞大餐相遇,我承認,我的眼淚很自然的就掉落了,是的,就是這些71年前我們這些最可愛的人,為了我們的后代不打仗,他們選擇了在異國他鄉為我們在冰天雪地里獻出生命,他們選擇出生入死,就是為了讓我們能有美好的未來,能在100年后感受到今天這份幸福安康。
長津湖,只是無數場戰役中的一個縮影。而“伍千里”“雷公”等人也只是無數志愿軍的縮影。所以不管是現實中的長津湖之戰,還是藝術化的電影《長津湖》,我們都能從中感受到中國軍人的榮耀,正如電影中三營長談子為說的那樣“沒有打不死的英雄,沒有凍不死的英雄,只有中國軍人的榮耀,只有保家衛國的軍人”。
176分鐘的電影《長津湖》結束了,有人曾在朋友圈發“這個電影沒有彩蛋,可是走出電影院后,看見外面燈火闌珊,高樓林立,熱鬧非凡,才知道原來置身這盛世,才是真正的彩蛋”,是的,如今這盛世華夏,已山河無恙,只盼如今這華夏盛世的萬里陽光,能照亮英雄回家的路,讓你我目之所及之處,皆是英雄所愿的和平安康。
如今,這盛世繁華正如你們所愿。
如今,這山河無恙正如你們所想。
愛國有關電影觀后感篇4
聽著雄渾敦厚的國歌在世界各地各種國際交往場合奏起,我的心情也久久不能平靜。自新中國成立以來,我們的祖國也正不斷走向富強。
而這首《義勇軍進行曲》也正象征著我們中華人民在任何時候以及任何地點,都會為捍衛國家和民族的尊嚴而奮斗,且中華民族的堅強斗志和不屈精神永遠不會被磨滅,永世長存。今天電影《國歌》就帶我走進這首國歌的創作背景,了解這一歷程。
1931年9月18日,“九·一八”事變爆發后,上海藝大校長田漢迫于壓力解散藝大后仍遭到當局通緝,后結識了音樂青年聶耳并成為志趣相投的好友,和一群愛國文藝工作者因同懷憂國憂民之心、報國之大志,一起創作拍攝了一大批反映時代潮流、宣傳抗日的優秀作品,深受觀眾喜愛。
他們根據從東北前線得到的第一手資料為素材創作新電影《風云兒女》,卻遭到了日方百般阻撓。但他們不屈服,他們認為,一定要把《風云兒女》的電影拍好,也應該把影片的主題歌寫得激動人心能喚起民眾奮起抗戰。目睹整面墻寫滿“義勇軍決死名冊”的墨跡,田漢無法抑制內心的悲憤與激情,揮筆寫下了“起來,不愿做奴隸的人們……”寫完歌詞,田漢便被國民黨政府逮捕入獄,他的戰友聶耳再揮淚將曲譜完成。
隨著《風云兒女》影片的放映,這支高亢激昂、雄渾壯闊的進行曲也隨之迅速傳遍祖國大地。中華民族的風云兒女們也為了民族的新生和祖國的解放前赴后繼、勇往直前。
我們要銘記“落后就要挨打”,《義勇軍進行曲》——“前進,前進”,就是中華民族奮發圖強的號角,它給了我們精神的振奮,引領我們努力學好本領,建設祖國,讓祖國更加繁榮富強!
愛國有關電影觀后感篇5
這個周末,爸爸帶我去看了期待已久的電影《長津湖》
這部電影主要講的是1950年10月4日,美國政府侵入臺灣海峽,不顧中國政府的嚴正警告,將戰火燒到鴨綠江邊,給我國東北邊境地區人民生命財產造成嚴重損失,破壞了我國神圣的東北大地的安危,黨中央果斷決定。
雄糾糾,氣昂昂,跨過鴨綠江,全體中國志愿軍心中都只有一個愿望,,保家衛國。
在長津湖一帶中,有個叫“北極熊團”的美軍部隊,他們有許多重型機槍,坦克。可是,還是被我國英勇無畏,頑強作戰的志愿軍打敗了,我看完后熱血沸騰、心潮澎湃》
現在我終于明白了在《跨過鴨綠江》里有一位美軍戰士害怕中國人。另外一位美國士兵看不起那位膽小鬼,便說,就算中國人來了,有那么可怕?他們沒有武器,甚至連保暖的衣服都沒有,我們的武器這么先進,而你卻嚇破了膽。那位士兵只是靜靜地說,中國人民志愿軍是不可戰勝的!
這場仗如果我們不打,就是我們的下一代要打。今天我們的美好生活,就是上一輩和上上一輩用生命和鮮血換來的。感恩這部電影讓我再次感受中國志愿軍的強大和偉大。
我堅信:如果勝利有顏色,那一定是中國紅!如果有打不敗的軍隊,那一定是中國軍隊。我一定要好好學習,不辜負這美好藍天,不辜負這和平年代,為祖國變更得更好更強而努力。
愛國有關電影觀后感篇6
在索馬里海域上,中國商船廣東號遭遇索馬里海賊襲擊,蛟龍一隊,蛟龍二隊共16人一起救船上的人質100余人,與海賊在上空槍戰,在水上肉搏。雖然勝利,但是狙擊手羅星受傷,脊柱中彈,由狙擊手顧順代替。大戰將即……
在伊維亞共和國,扎卡叛軍與官兵大戰,死傷上萬。叛軍讓無害平民圍炸彈,又炸死許多官兵。蛟龍隊16人共救在伊國的人質,華僑150余人。扎卡軍與聯軍在街頭巷戰,最終逃亡沙漠,埋伏軍馬,只等蛟龍軍,一場大戰即將爆發……隊長楊銳帶隊員沖入沙漠,二隊也來接應了。
蛟龍二隊開著一輛車,去拯救其他華僑與人質。有三個炸彈,其中一個提前了15分鐘,在最中心沙漠地帶,那個炸彈轟隆隆!炸了,蛟龍隊成員跳下了車,爆破手徐宏上車救人,迫擊炮一顆與兩個炸彈將炸,徐宏下車,還未來及,車已經爆炸了,所有人暫時埋入黃沙之中,尸骨無著。整個電影院一片寂靜……
最慘烈的戰爭開始了。幾十分鐘之后,機槍手張天德四肢截斷,未回營身死。機槍手‘石頭’打中脖子,血流出尺。徐宏與通訊員莊羽,醫師陸堔重傷離開。
楊銳,機槍手佟莉,顧順,狙擊手李懂四人舍命擊敗扎卡聯盟,奪取黃餅油,殺死了扎卡頭頭,完成任務歸艦。
從電影中。我明白了:戰爭使人們家破人亡,我希望世界能和平!
愛國有關電影觀后感篇7
當我看完《小兵張嘎》這部愛國主義電影時,我被主人公嘎了哥那熱愛祖國、不屈不撓的精神所感動。
一提起小兵張嘎,想必大家都很熟悉吧!他不屈不撓的精神倍受人們敬仰。嘎子小時生活很苦,但是為了改變人們艱苦的生活,他少年時就參加了紅軍,他給紅軍戰士帶來了快樂。嘎子多次完成艱巨的任務,有一次,他屁股上中了敵人一槍,但他仍不顧傷痛毅然追擊。他聰明的腦袋瓜用一只假槍就把敵人首領捉了回去,為紅軍立了大功。嘎子的愛國熱情、幽默、滑稽、可愛、堅強不屈,不達到目的絕對不罷休的精神感動了我。
看完電影,我思緒萬千和嘎子對比,我顯得是那么渺小。嘎子為完成艱巨的任務而奮不顧身,即使失敗也會堅持不懈地去完成而我失敗就放棄。記得那次學校開展一次“科技小發明”的活動,我當時就迫不及待地向老師報了名。正當我滿懷信心地開始制作我自己設計的“動力小船”時,卻發現了一個個讓我絞盡腦汁也想不出來的問題。如接上電線了電池卻不通電。等我解決了電池的問題后卻發現螺旋槳轉不了了,當我解決螺旋槳的問題卻發現……這一個個問題把我搞得頭暈眼花,頭上金星亂飛,我一氣之下把“動力小船”摔了個稀巴爛。結果認真制作,能持之以恒的同學獲獎了。望著他們勝利的神情我后悔莫及。是啊,有句古話說得好“天下無難事,只要肯攀登。”為何說無難事呢?因為做了,“難”事則轉為“易”事不做則反之。聯系我們小學生一定要從一點一滴做起。我們只有踏踏實實地走下去,不懂的東西一定要挖根刨底地搞清楚,才能夠為我國的將來出一份力量。
片中嘎子上縣城找一位親戚時,卻發現那位親戚幫鬼子拍照,臉氣得由綠到紅由紅到紫。嘎子剛正不阿而我卻因膽小冤枉他人。記得那是我上四年級時。我剛到家門口,卻發現一個人在開我家的門鎖。我仔細一看,原來他把我家的鎖弄壞了,怎么也打不開了。他見我回來了,便立即惡狠狠地說:“你要敢把這件事說出去,我便揍死你!”我嚇得連忙點點頭。等我媽回來時卻撒了謊說是樓上小妹妹弄的,為此我還經常為此事感到不安呢。
同學們,我們是二十一世紀的主人,未來的中國屬于我們,我們要發奮學習,像嘎子哥一樣毫無保留地把一切貢獻給我們的祖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