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色愛國電影觀后感范文
認真觀看完一部影視作品以后,想必你有不少可以分享的東西,以下是小編整理的一些紅色愛國電影觀后感,僅供參考。
紅色愛國電影觀后感范文【篇1】
最近我觀看了紅色經典電影《地道戰》,我深深地被這部老片子吸引住了。
《地道戰》講述的是:1942年到1944年日本侵略軍在冀中平原上“大掃蕩”,對中國人民實施了“殺光、搶光、燒光”三光政策。冀中八路軍和老百姓在敵強我弱的情景下,創造了一種智慧的斗爭方式----地道戰。
高家莊的群眾在黨支部書記老忠叔、民兵隊長高傳寶的領導下,因地制宜,把地窖改造成戶戶相通、村村相連的地道。經過開展地道戰,打敗了邪惡的日本鬼子。
讓我十分難忘的是,一天深夜,村里的老鐘叔發現了鬼子山田隊長偷襲高家莊,他不懼生命危險,一路小跑,來到村中的老槐樹下,解開繩索,拉響了報警的'大鐘,村民們迅速轉移了,而老鐘叔倒在了鬼子的槍口下,這位老黨員用自己的鮮血換來了村民們的平安。之后,高傳寶活捉了山田,他揪著山田的衣領說:“你抬起頭來看一看,這是什么這是人民!僅有人民才能創造出這樣的奇跡,中國人民是不可戰勝的!”
這部影片講述了中國人民一段苦難的歷史和不屈頑強抗爭的英雄事跡,告訴人們一個道理,只要在正確思想的領導下,發揮人民群眾的智慧和力量,再兇殘的敵人也會走向滅亡,侵略者是沒有好下場的。中國人要珍惜今日的和平,更不能忘記歷史。
紅色愛國電影觀后感范文【篇2】
轟動全國的優秀影片《焦裕祿》,成功地塑造了一個正直無私的黨的好干部的光輝形象。
焦裕祿同志被派到蘭考縣工作以后,就全力以赴地為改善蘭考人民的生活而忘我奮斗著。為了解決人民的溫飽問題,他剛一上任,就把車站上積壓的救災物資分給貧困的人民。他不顧患重病的身子和風雨的阻擋,堅持下鄉考察洪水災情,號召群眾與老天搏斗,搶救被水沖倒的莊稼。在別人送給他應得的大米和雞蛋時,他又不顧全家人的反對,堅持把東西送給群眾;
為了蘭考縣的窮苦人民能過上好日子,焦裕祿心甘情愿地犧牲自己和幸福的家庭,這是多么感人的事情呀:它使我通過銀幕,通過幾十年前的光陰,通過躺在病床上的焦裕祿那平靜的外表,看到了一顆火熱而赤誠的`心——顆鞠躬盡瘁為人民的心。
影片《焦裕祿》最讓我感動的還是那一次:家中僅剩一點錢了,妻子原答應給孩子做一頓紅燒肉吃,可剛一出門,卻碰上了焦裕祿,他說把錢已送給別人,不要買肉了。晚飯桌子上,小兒子哭鬧著把玉米窩頭扔到地上,叫著要吃肉。他一氣之下打了孩子,讓他把窩頭拾起來,并耐心告訴他有窩頭吃就很不錯啦,多少人連這還吃不上呢!孩子含淚抽泣著答應再也不扔窩頭了。看著孩子那瘦弱單薄的身子,他的心里也一陣酸楚。這件事在此刻看來多么不可思議呀!天下竟有因孩子要吃肉這么小的事打孩子的父親:這怎能不叫坐在電影院里嗑著瓜子的我感動呢看到那里,我又如何能嗑得下去呢
在焦裕祿患病晚期不得不住院時,小兒子來到他的床前,抽噎著說:“爸,爸——我再也不要吃紅燒肉了,我只要爸爸,嗚~;”焦裕祿慈愛地撫摩著他的頭:
“唉,傻孩子;”他用這幾個簡單的字道出了內心的無奈和對孩子的憐愛,這是一個無法讓該子過上舒服日子的父親的心聲。
42歲,正是一個人施展雄心壯志的好時期,但是焦裕祿卻匆匆地離開了人世,離開了他為之奮斗的蘭考縣和那里的人民。但是他的精神,他的品質永久也不會被人們忘卻,他像一座豐碑永久屹立于我們這些后人的心中,時刻提醒我們不要忘了為人民服務,鞭策我們勇往直前。
紅色愛國電影觀后感范文【篇3】
星期五的下午,我們班放了一部片子,名叫《大國崛起》。也正是這部記錄片讓我們明白了什么叫偉人,領略了什么叫歷史上的輝煌》。
歷史上的大國分為七大國,分別是美國,英國,葡萄牙,西班牙,德國,法國和意大利。這些國家是由于有偉人帶領而發展的:意大利的哥倫布帶領船隊發現新大陸;西班牙的伊莎貝爾女王率領軍隊擴張了很大的勢力;葡萄牙的恩里克王子成為了航海學的一顆超行星;而法國的布瓦歧爾培爾則帶領著法國人走向世界的頂端。
除了偉人之外,國家的經濟等因素也是不可或缺的。西班牙靠利用兵力征服其他區域來獲取所需要的'資源;美國靠人民發展的收入來維持整個國家;葡萄牙通過海上商業等活動來獲取資源;德國則是靠自己的力量來獲取收入。而這一切的一切,都與國富,人強有著密不可分的關系。
這次,我們到真是為大國的崛起而震驚了一回。雖然中國不是一個大國,但我們相信:在將來,中國人一定能登上世界之顛!
紅色愛國電影觀后感范文【篇4】
這天我觀看了《雞毛信》這部革命影片,心里十分感動。
《雞毛信》這部紅色影片主要描述了小英雄海娃為堅持敵后斗爭的游擊隊送信,經過的種種困難,最后機智勇敢地完成了任務的故事。
海娃是華北抗日根據地龍口樹的兒童團團長,他機智勇敢,每一天在山上放羊站崗放哨。
海娃的父親老趙是民兵隊長,一天,他得到鬼子要進山搶糧的消息,便給八路軍寫信,告知消息。老趙把這個任務交給了海娃去完成,海娃便帶著雞毛信以羊群為掩護,出發到王村給八路軍送信,海娃剛走進一條山溝,便與鬼子相遇了,他靈機一動把信藏在羊尾巴下方,鬼子搶了他的`羊,還要把他帶到龍口樹去。鬼子和偽軍煮著海娃的羊,仍不放海娃走。深夜,海娃悄悄溜了出去,從羊尾巴下方拿了信,撒腿便跑,可當他坐下歇口氣時,發現信不見了,就再回去找時,鬼子又追來了,他最后找到了信,卻又被鬼子抓住了。鬼子們強迫海娃給他們帶路,海娃騙他們說大路上埋有地雷,便領著鬼子從小路走。在小路上,鬼子們的騾子行走不方便,海娃手腳靈便,很快與鬼子拉開了距離,鬼子們開槍了,子彈亂飛,海娃中彈了,他依然強忍著痛爬上了山,把信帶到了八路軍手里,海娃成了一名抗日小英雄!
紅色愛國電影觀后感范文【篇5】
今天我觀看了電影《英雄兒女》。《英雄兒女》這部影片主要講述了抗美援朝時志愿軍戰士王成的英雄事跡。
在朝鮮戰場上,王成所在的連隊為了拖住敵人,堅守537高地,一次又一次地打退了比自己多數倍的'敵人。最后寡不敵眾,被敵人重重包圍。王成毫不畏懼,用報話機向我軍指揮所高喊:“為了勝利,請向我開炮!”隨即拉響了爆破筒,沖向敵群,與敵人同歸于盡。
看了這部電影,我心里很不平靜,英雄的畫面時常出現在我的腦海里。我想,如果沒有千千萬萬個像王成一樣的英雄,就沒有我們偉大的國家,就沒有我們現在的幸福生活。因此,我們要像英雄學習,努力學好科學文化知識。但是,我有時很貪玩,碰到難題不想動腦筋。今后,我一定以英雄為榜樣,克服缺點,好好學習,勇攀科學高峰,以實際行動報效祖國,決不讓英雄的血白流。
紅色愛國電影觀后感范文【篇6】
今天我觀看了紅色經典愛國主義教育影片《地道戰》。故事是發生在抗日戰爭時期,冀中平原人民在敵后武工隊的帶領下,利用地道的方式,與日本鬼子展開了激烈的.戰爭。為了躲避日軍的掃蕩,人民群眾利用地道藏身。鬼子來了,找不到人,就挖地三尺也要找到人,地道口被發現了犧牲了許多人。
后來,在毛主席和武工隊的指導下,發動群眾,動腦筋,想辦法,改造地道。把地道口隱蔽起來,針對敵人放煙,放水,放毒的詭計。人民群眾和民兵們又把地道做成防煙、防水又防毒,既能攻擊敵人又能保護自己的多功能地道,地道家家相通,村村相連甚至挖到敵軍的炮樓底下。這下我們民兵利用地道打起游擊戰,把日本鬼子打得暈頭轉向,粉碎了一次次掃蕩。最后我們擊斃了日軍頭目取得了勝利。看到這里我覺得我們的廣大群眾充滿了智慧。用勤勞,智慧團結起來,萬眾一心就功無不克,戰無不勝。
紅色愛國電影觀后感范文【篇7】
看了電影《長津湖》,我的內心久久不能平靜。先輩們為我們付出了太多太多。就像電影中的那句活。“這場仗如果我們不打,就是我們的下一代要打”。先輩們替我們打完了所有的仗,才有今天我們的幸福生活。哪有什么歲月靜好,只是有人替我們負重前行。
我們由衷地感受到現在的和平環境來之不易!“這場仗我們不打,就會由我們的下一輩來打”,“打得一拳開、免得百拳來!” 如果不是當時的中國人民志愿軍,保家衛國,奔赴戰場,英勇殺敵,報效祖國和人民,為國家創造出和平的發展條件,那就是祖國的下一代或者更多的一代人就要面對帝國主義侵略的殘酷環境!這是一部電影,還是一段歷史,更是一場致敬,我們永遠記得:致敬偉大的中國人民志愿軍!偉大的.志愿軍烈士永生!
從那時起到現在,七十多年幸福生活來之不易,是先輩用血肉和鋼鐵意志為我們鑄就下來的,新時代離戰爭很遙遠,是因為祖國邊境有一群可愛的人在守護我們,守衛國家,那時的他們為了下一代不再經受戰爭摧殘,不顧安危、不辭勞苦、不計代價在槍林彈雨中穿梭,在戰爭中贏得和平。現在的新一代最可愛的人,同樣用生命保護人民安全,保護國土不容侵犯!也維護了世界的和平!向最可愛,最英勇的人致敬!
紅色愛國電影觀后感范文【篇8】
上周六下午,我和同學們在龍城影院中觀看了一部電影——《長津湖》,看完之后,我被深深地震撼了。
那些志愿軍在零下54度的低溫中,戰勝美帝國主義,在其中,凍傷了28954,凍死了4000余人。
電影中主要講了,中國志愿軍要打敗世界上裝備最好的美帝國主義,我還記得楊根思說的那句話,我不相信世界上沒有打不過的敵人。在圣誕節那一天,美軍吃的是大魚大肉,而中國軍人卻吃的是凍土豆,指導員梅生說的一句話,深深地感動了我,那就是:我們如果不打這一仗,我們的后代也要打這一仗。
最后一個畫面是美軍帝國主義的頭領向凍死在戰場上成“冰雕”狀的中國志愿軍的軍人敬禮,并且說了一句話:“面對如此有決心的敵人,我們永遠都不可能打敗他們”。正是因為有了這些志愿軍叔叔頑強不屈的毅力,才使得我們強大的敵人都佩服不已!
在這部電影中,我最喜歡的人物是伍萬里,他從一個淘氣調皮的少年,成長為一名堅強的志愿軍戰士。在敵人飛機坦克大炮的轟炸中完成了上級交給的'任務。
我們在學習中也要像戰士們一樣,在戰場上,敵人是美軍,在學習中,敵人是一些我們生活中存在的問題,比如生活中的不自信,做事情不能持之以恒,懶惰等,只有我們克服了這些問題,才能成為一個優秀的人,一個對國家有用的人。
我們今天的大好河山,繁榮昌盛,是無數革命先烈用自己的鮮血換來的,山河已無恙,吾輩當自強!
紅色愛國電影觀后感范文【篇9】
在老師的推薦下,10月5日上午,我和爸爸一起去電影院觀看了《長津湖》!
電影《長津湖》以戰爭第二次戰役中的長津湖戰役為背景講述了一段波瀾壯闊的歷史;72年前,中國人民志愿軍赴朝作戰,在極寒嚴酷環境下,東線作戰部隊憑著鋼鐵意志和英勇無畏的戰斗精神一路追擊,奮勇殺敵,扭轉了戰場態勢,打出了軍威國威。
影片中有些臺詞讓我印象深刻,他說:我的女兒問我“為什么要打戰,就不能不打嗎”其實戰總是要打的,不是我們這一代人,就是下一代人!
還有一段場景,戰斗中,軍人們身處近零下40度的低溫,身上卻穿著極薄的冬衣,連土豆都吃不上,然而卻依然堅持戰斗,并取得勝利。這種精神令我感慨不已,在戰役進行中,志愿軍戰士寧可凍死,也不后退半步,當美軍沖破防線走到陣地前時,看到的是一百多個冰雕的保持戰斗姿態的戰士遺體時,連美軍也自嘆不如的.說:我們擁有這么強大的對手,注定是打不贏的,美軍默默的給志愿軍們獻上軍禮!
是啊!正是這些最可愛的人,中國志愿軍戰士,是他們將自己的生死置之度外,用他們的鮮血和生命換來我們今天幸福的生活,現在我終于更深刻的明白,中國國旗為什么是紅色的?紅領巾為什么是紅色?是為了提醒我們今天幸福生活是無數革命烈士用鮮血染紅換來的!
我們何其有幸,生于華夏,恰逢盛世,不經戰亂,不缺衣食,人民有信仰,國家有力量,目光所至皆為華夏,五星閃耀皆為信仰,愿我們的祖國繁榮昌盛!
紅色愛國電影觀后感范文【篇10】
假期里的一天,媽媽帶我去看了一部電影——《長津湖》。這部電影真實的還原了抗美援朝的那段激動人心的歷史,讓人看得熱血沸騰,激動人心,熱淚盈眶。
其中,最讓我震憾的是“冰雕連”這個情節。由于戰事緊急,棉衣數量嚴重不足,第九兵團在缺衣少吃的情況下,長途奔波最寒冷地區作戰。在零下40多度的情況下,戰士們吃凍土豆,以雪充饑,爬冰臥雪,衣服單薄的在冰天雪地埋伏十個晝夜,長津湖的寒冷是我們想象不到的。連隊為了堵住逃走的敵人,潛伏雪地里,最后整個連全都凍死在了陣地上,最讓人敬佩的是,這些英雄們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還依然保持著緊握武器的戰斗姿態。
電影中讓我印象深刻的人物是雷公。他不怕犧牲,為了不讓隊友傷亡,自己拿起燃燒彈裝上車,把車開到美軍的位置,美軍被炸得慘敗,最后,自己也犧牲在戰火之中。當看到這里時,淚水早已模糊了我的雙眼。
雖然電影看完已經有一段時間了,但我現在還清楚的記得電影里主人公說過的這樣一句話:“如果我們這一代不打這個仗,那么我們的下一代也會接著打。”還記得那些凍僵的解放軍,愿意犧牲自己,換回我們家園的和平,他們才是真正的英雄!
反過來再看看我們現在的'生活,有吃的,有穿的,有美好也有幸福,這都是因為無數的革命先烈們,為我們拋頭顱、灑熱血,用每滴血每滴汗創造了現在的幸福生活。同學們,讓我們一起銘記這段歷史,更加珍惜現在的幸福生活,好好學習,為祖國的強大而努力奮斗,成為祖國的棟梁之才!
紅色愛國電影觀后感范文【篇11】
“如果這場仗我們不打,就是我們的下一代要打,我們出生入死,就是未來讓他們不打仗!”這是今天我看的電影《長津湖》里讓我印象最深刻的一句話。
昨晚我和媽媽一起去看電影《長津湖》,電影主要講了我們的革命先輩為了保衛國家,和敵人英勇奮戰,在這個和平的年代,我們沒有見過戰爭是多么的殘忍,直到我今天看了這部電影,才清晰地感受到我們革命先輩的偉大和戰場上的殘忍;才知道就是有這么多革命烈士的英勇付出,才有了我們現在美好的'生活。
電影中有許多場景讓我印象特別深刻,其中讓我印象深刻的是在中美雙方決戰時,雷公抱起美軍的信號彈遠離大部隊,最后負傷身亡,犧牲前的最后一句話是“別把我一個人留在這兒”,讓我不禁流下了眼淚。
此外,志愿軍戰士們在零下40度的惡劣天氣下被凍成了“冰雕”,但還是擺著準備開始的姿勢,就連美國軍官也震撼了,向著“冰雕”行了一個深深的軍禮。看到這一幕幕感人的場景,我忍不住流下了敬仰的眼淚。
還有捧起炸藥包與敵人同歸于盡的楊根思,年僅19歲就跟著上戰場殺敵的伍萬里。他們都是我們祖國的驕傲,我們學習的榜樣。
通過這部電影讓我感受到今天的幸福生活多么來之不易,我們要努力學習,提高自身的能力,少年強則中國強,將來做一位對國家和社會有用的人。
紅色愛國電影觀后感范文【篇12】
《英雄兒女》這篇故事主要是講述了抗美援朝時志愿軍王成叔叔的英雄事跡。
在朝鮮的戰場上,王成所在的連隊為拖住敵人,堅守無名高地,一次次打退了敵人的進攻,連隊的'傷亡也恨慘重,最后陣地上只剩下身負重傷的王成,他一面用步話機想指揮所報告戰情,一面阻擊
,最終因寡不敵眾,被敵人團團圍住,王成毫不畏懼,他用步話機想我軍指揮中心高喊:“為了勝利,向我開炮!”隨即拉響了爆破筒,沖向敵群,與敵人同歸于盡,為我軍大反攻爭取了寶貴的時間,為了中朝人民的安寧與和平,他獻出了寶貴的生命。王成叔叔倒下了,但千個萬個像王成叔叔那樣的英雄站起來了,沖了上去,王成叔叔是中國人民志愿軍的杰出代表。《英雄兒女》這篇故事熱情地歌頌了以王成叔叔為代表的志愿軍將士英勇無畏的精神。
這篇故事給了我深刻的教育,王成叔叔不怕流血犧牲,英勇頑強的愛國精神特別令我感動。今后我一定要以英雄為榜樣,克服缺點,在學習上樹立頑強拼搏的精神,刻苦鉆研,勇攀科學高峰,做新世紀的主人。
紅色愛國電影觀后感范文【篇13】
《半條棉被》的故事令人感動,電影結束,半條棉被的那股暖流深深久久留在了我心中。
《半條棉被》以紅軍長征為歷史背景,主要講述了紅軍長征時期,投宿于沙洲瑤族村老鄉徐解秀家的3個女紅軍,見到徐家家境貧寒,家里連床御寒的被子都沒有,臨別前女紅軍用剪刀把自己僅有的一床被子剪開,將半條棉被留給了徐解秀,讓她能稍稍抵嚴寒的故事。
這部影片是對我們黨的初心和革命情懷的最真實表達、最深刻映照,正是因為有這樣的初心使命與革命情懷,才會有如此風雨同舟、命運與共的軍民魚水情。
回想起10年前入黨宣誓那一刻的心情,清晰記得當時無比的激動和興奮,鮮艷的黨旗下喊出鏗鏘的誓言的那一刻,我真正覺得自己多了一道身份,那便是共產黨員。自那一刻開始,黨章是我的行動指南,信仰刻進了我的'心里,我有了自己的精神家園。在之后的10年工作中,我也一直堅持從小事做起,從自己做起,嚴守黨的政治紀律和政治規矩,慎獨慎初,自警自省。
在往后的工作生活中,我將以半條棉被的精神始終堅定信仰、堅守初心,以強烈的責任感和使命感,做好本職工作,時懷感恩之心,感恩今天的美好生活來之不易,不忘初心。
紅色愛國電影觀后感范文【篇14】
今年暑假,我觀看了一部紅色電影,它的名字是《我的長征》。
電影主要講述了一個名叫王瑞的一位爺爺的回憶,在他的回憶中,許許多多的戰友為了勝利,不顧危險,一個個沖鋒陷陣。王瑞的親人也一個個倒下,但最后,紅軍最后渡過了赤水河,沖向了敵人。
我看完了這部電影后,情緒久久不能平息。那些革命前輩們,為了換來我們這天的幸福生活,為了換來祖國未來的繁榮強大,為了換來中國共產黨的成立,不息一切的上陣殺敵。電影中,毛主席為了紅軍的.勝利,甚至把自己的親生骨肉一個個丟在了各地。每當我看到飄揚的五星紅旗時,革命戰士勇敢殺敵的樣貌仿佛就在我眼前一樣。令我無法忘記。
我覺得我們就應學習紅軍們不怕苦,不怕累,不怕危險的精神。從今以后我要好好學習,將來做個對社會有用的人來報答他們。
這部電影讓我學習到了不少知識,讓我學到了他們的精神。
紅色愛國電影觀后感范文【篇15】
《旗幟》以10集的篇幅回眸了自第一次鴉片戰爭以來,中華民族如何一步步走向了我們這天的輝煌,謳歌了幾代共產黨人肩負使命,將中國人民從水深火熱之中拯救出來,并帶領他們一步步走向富強民主的偉大歷程,這部紀錄片讓我重新認識了我們偉大的黨,以及那始終引導我們堅定不移的旗幟。
《旗幟》每集聚焦一個歷史階段,從九十年前,南湖游船里的仁人志士悄然醞釀著時代的藍圖,開天辟地慨而慷。民族先鋒隊開始了救亡圖存的偉大探索,革命面貌煥然一新。幾代中國共產黨人團結帶領全國各族人民不懈奮斗,戰勝了各種艱難險阻,取得了革命、建設、改革的偉大勝利,書寫了人類歷史上一幅氣勢磅薄,而又絢麗多彩的優美畫卷。
看到無數先烈為了新中國的建立,有的英勇獻出自己寶貴的性命,有的不幸落入了敵人手中,遭受了各種各樣的酷刑時,就禁不住熱淚奔流,我們這天的幸福生活是這些先烈用他們的血淚乃至性命換來的,敵人那些酷刑中的任何一樣都是常人無法忍受的,況且我們的先烈有時要經受幾種或十幾種、甚至幾十種,我不知道他們是怎樣咬緊牙關,挺過來的。有時在學習或生活中遇到一點兒的`小小的困難就叫哭連天,或者請求別人的幫忙,一點兒也沒有應對困難和解決困難的信心和勇氣,想想先烈再想想自己,未免臉紅。
中國共產黨90年的豐功偉績,不知帶給世界多少驚奇,中華民族遇到過很多災難的考驗,在危難關頭,總能看到黨旗高高飄揚,在旗幟的指引下,我們將走向更加完美的明天。
紅色愛國電影觀后感范文【篇16】
元宵節晚上,我和爸爸媽媽一起去觀看電影《紅海行動》。這部電影講述的是以國家信念主導的救援行動:救出所有僑民,一個都不能少,并調遣執行完成任務的軍艦進行救援。電影的另一條暗線就是,華裔記者夏楠與恐怖組織死磕到底的精神,追蹤報道黃餅的來源。看完后我感慨良多,內心久久不能平靜。
整部影片的故事情節緊張、激烈、震撼,發人深思。電影中對“蛟龍突擊隊”隊員的刻畫,非常立體,有隊員緊張、內心壓力大,有隊員通過吃糖來緩解壓力,也有隊員驕傲輕松。讓我印象最深的.是狙擊手兼觀察員李懂,在隊中擔任“眼睛”的功能,被譽為“蛟龍之眼”,他因為戰友羅星被打穿脊柱神經一事一直耿耿于懷,他認為是因為自己的緊張,沒能掃清來救援的敵人,間接害了戰友羅星。但是他在新狙擊手顧順的鼓勵下,他經歷了遲疑、惶恐,成功戰勝了壓力,最后終于在最危險的時刻厚積薄發,成功射出了決勝一槍,擊斃了綁架佟莉的叛軍分子,完全扭轉了戰局。
看完了這部電影,讓我想起了2016年9月15日登陸廈門的第14號超強臺風“莫蘭蒂”,臺風肆虐后,廈門街頭一片狼藉。哪里有災害,哪里就有我們偉大的解放軍官兵,他們在廈門的各個街道馬路上忙著清理的身影,就像影片中的蛟龍特種兵不怕困難,不怕犧牲,敢于面對強敵不退縮,這正展現了中國軍人的特點。也正如他們的口號一樣:勇者無懼,強者無敵!守衛國家和平,人民軍一切為人民,致敬中國軍人!
紅色愛國電影觀后感范文【篇17】
地道戰,描述的是抗日戰爭時期的一段經典故事。
一開片,黑白畫面和嘹亮的紅歌,深深地吸引了我。黑白之間,透露著閃亮的精神,是現在缺少的一種淳樸的韌勁;嘹亮紅歌,唱響的是那一代的風貌,將我們引領進那段歲月,感受那段歲月人們經歷的過往,或滄桑,或澎湃,或凄涼,或美好。但,那一段剪影卻讓我們看到了彼時中國革命的朝氣蓬勃,看到了中國人民的勇敢與團結。
這是在1942年,高老莊的人民群眾為了保衛祖國,集智集勇,最終殲滅了敵人。在消滅敵人的過程中,高老莊的人民在戰爭中學習,在戰爭中進步,雖然經歷了許多困難,但是,堅持就是勝利的精神支撐著他們,勇敢的力量在支持著他們。
最初,高老莊人民為了藏身,開始挖地道。村里動用了全村男女老少的力量,初建成了地道。剛建成沒多久,黑風口的日軍就來襲擊高老莊的人民,老村長為了全村人的安全去敲警鐘而犧牲了自己。這正是保衛祖國,保衛人民,把自己放第二位的思想的體現。老村長是勇敢的,無私的。
但是,由于地道工作不夠完善,戰術不夠成熟,地道被破壞。區長及游擊隊的及時趕到讓人民幸免于難。通過這次教訓,高老莊的人民吸取了經驗和教訓,采用了地上打和地下藏相結合的戰術,來攻打和防御。
讓我感觸最深的是,人民團結起來,集中智慧和力量,勇敢地面對比自己武裝力量強大的敵人,即便一開始不會打,但是在戰爭中學習,在戰爭中進步的思想是可貴的,是值得敬佩的,我們應該好好學習這種勇敢面對的思想和勇氣。
后來,高老莊來了自稱是武工隊的幾個人,不過,細心敏銳的高傳寶看出了倪端,索性將計就計,將漢奸帶入了地道,來個措手不及。當真正的`武工隊來后,他們帶領高老莊的人民殲滅黑風口的敵人。
黑風口的敵人在和高老莊人民交戰后,被狠狠地打擊了。在這之后,黑風口的日軍又想偷襲高老莊。高老莊的人民聯合游擊隊和武工隊,有勇有謀地殲滅了來襲的敵人,還消滅了黑風口的所有敵人。打了漂亮的一仗。
這是團結的力量,也是團結的智慧,更重要的是一種信念,一種誓死保衛祖國,保衛人民的信念。正是這種信念,讓人民能夠在武裝力量超過自己好幾倍的敵人面前,依然勇猛和堅強,并且戰勝敵人。這是我們應該牢記在心,并且學習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