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歲月神偷》觀后感
寫觀后感需要用客觀、全面、準確、簡練、流暢的文字表達自己的觀點和想法。寫好電影《歲月神偷》觀后感不是那么簡單,下面給大家分享電影《歲月神偷》觀后感,供大家參考。
電影《歲月神偷》觀后感篇1
周末在家忙完家務抽空打開金教師推薦的《歲月神偷》這部電影,戴著耳機,自我一個人欣賞,因為孩子正在做作業。剛開始劇情很普通,一家人平平淡淡地過生活。調皮鬼小弟羅進二天天上學站在講臺上受罰,每次放學回家,老爸問:今日在學校學的什么?小弟都會很自然地回答:中文、英文。有一次說語文課上學英文,英文課上學語文,老爸竟然沒有察覺。因為大兒子羅進一很優秀,他自然也會認為小弟應當跟哥哥一樣的優秀。只要孩子學習好,自我所有的辛苦付出都是值得。
老大羅進一是優秀的,是這條街上為數不多的高材生,他有一個漂亮的女同學,互相有好感,那種純純的完美的感情直到羅進一到女孩家之后被徹底打破。為了給女孩買一條她喜歡的金魚,他能夠不吃午飯,可是到了女孩家里他才發現她家住著別墅,私家車出入,母親優雅地彈著鋼琴,她家的大魚缸里竟然有許多珍貴的他從來沒有見過的金魚。一瞬間,失落感爆棚。相比自我的家庭環境,他家就是街頭的一個鐵皮小作坊,一樓是爸爸的做鞋工作室兼一家人的起居室,隔層是兄弟倆的書房兼臥室,隔層低矮的只能跪在地板上來回活動。在我看來這個小家是溫馨的,因為爸爸媽媽勤儉持家,一家人也其樂融融。因為兩家有了物質上的差距,為了喜歡的女孩,羅進一精神應當是受到了打擊,110米跨欄中途摔倒,獲得第三名的成績,其實當時病情已然潛伏,只是從未引起注意。學習成績也有兩門掛科。看到兒子的成績單,父親憤慨地發泄著脾氣,天下父母望子成龍的心都是一樣的。
在一次臺風肆虐后,老大病倒了,這一家人才明白兒子得了白血病。對這個家來說這一噩耗就是晴天霹靂,雖也四處求醫,中年的這兩口子只能用盡全力來救治挽留自我的大兒子,可是結果可想而知,在與病魔的抗爭中,誰也無能為力。
在整個觀影的過程中,我不止一次眼淚盈眶,為這個小家,為這普普通通的夫婦倆,為老大羅進一,這就是我們普通老百姓自我的生活,意外和明天真的不明白哪一個先來臨。看完影片,心理頓時釋然,與孩子的生命相比,學習成績真的都是次要的,只要孩子陽光、健康、歡樂。學習本來就是一場馬拉松,是人生中一段最艱苦的歲月。每個孩子的天賦不一樣,只要孩子努力,不虛度光陰,在一天天的求學過程中不斷地汲取新知識,每一天我們都要給孩子一個大大的擁抱,慶祝她又度過了充實的一天。
電影《歲月神偷》觀后感篇2
一個人,獨自看完《歲月神偷》。
夜的靜謐,阻不住時光悠悠,有時候,真的害怕夜的降臨,因為一天的疲憊的身軀尚未得到放松,卻又要在黑夜中為新的一天而奮斗。生于塵世,或許不該有太多的要求,因為你不知道什么時候就要遠走。沒有痕跡的腳步,踏不出生命的節奏。與其混混噩噩地過一世,不如平淡如水地過一世。
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待,趁著年輕趁現在,用青春去打拼、一個美好的未來。我能理解恨鐵不成鋼的無奈,也能讀懂為兒女犧牲一切的大愛,只有父親能包容我們犯下的種種過錯,只有母親能撫平我們心靈的重創,只有哥哥能給我們渴望的呵護,那一句“不怕,哥在這兒”深深地撼動冰封的心,有哥真好!可是,縱是鐵打的身子,也經不住病魔的纏繞,當哥無聲地倒下,才突然意識到他的重要。曾經,因為他損壞了我心愛的東西,我跟他大吵大鬧;但當“戰亂”平息,我們依舊哥倆好,他仍然陪我笑、陪我鬧……
當我發現他已然遠去時,突然發現很想念他溫暖的懷抱。為了見他,我按照奶奶告訴我的方法,把喜歡的東西全部收集起來,扔進死海,我相信,總有一天我能把死海填滿,因為奶奶曾說過:“只有死海被填滿,才能再見到想見的人。”雖然后來,長大的我知道那只是一個傳說,但是,我還是堅持相信它,因為媽媽常說:“做人,總要信。”當父親顫抖著雙手按下錄音機的鍵,耳邊傳來哥哥用生命譜寫的曲子……悠揚的歌聲,再一次劃破我顫動的心……
我忘不了雨中父親倔強的背影,劃破了手掌,只為替哥哥拔一棵小數,放在他的墳頭遮蔭……當父子倆手牽手時,我才感覺到父親的高大,歲月滄桑染白了他的雙鬢,為了給兒子治病,他可以半夜去當掉身上僅剩的手表……一切的一切,只是為了讓這個家更好,金銀財寶,都不及一家團圓來得重要。一家人在一起,或許日子些許拮據,但是簡簡單單,快樂就好!
電影《歲月神偷》觀后感篇3
歲月看上去似乎像流沙一樣,好想把它抓住,卻總是讓它在指縫間溜走。到底歲月偷了我們的何物呢?
影片講述鞋匠羅一家四口,在街尾以做鞋為生。羅先生做得一手好鞋,在那個混亂的年代僅能養家糊口;羅太太為人辛辣直率,人稱“俠盜羅嫂”;大兒子羅進一16歲,品學兼優,是運動會的冠軍,全家人的期望,也是永利街的驕傲;小兒子羅進二8歲,在父母溺愛之下,天性頑劣,出了名的頑皮整蠱。忍受港英政府的壓制,更要應對不時登陸的臺風暴雨,老字號的永利街就處在這樣一個風暴的旋渦中心。然而大兒子與富家小姐芳菲之間一段純美的初戀、一場掃蕩整個香港的颶風暴雨、更有一場潛伏已久的噩夢,讓這個普通家庭的平安幸福在一夜之間陡生變故、支離破碎,應對歲月這個最大的“神偷”,頑強不屈的人該如何去抵抗?
人們常說回憶過去預示著一個人已經老了,但記憶是最希奇的東西,有本書中曾說每一個人生下來就背負著自我民族的記憶。記憶有時間在時光的摧殘下會變得不真的和虛偽,但記憶中對往事、故人的感情卻隨著時間逐漸增深。《歲月神偷》的名字告訴了我們影片的主題,但影片中對于這一主題的表現卻相當含蓄,影片首要的故事節都產生在不長的時間內,我們只能映照現實才能體味出40年前與今日之比較,才能體味出“神偷”的特異。
影片給我印象最深的是羅太太所說的話:一步佳一步難,一步難一步佳。“做人,總要信!信是做人的最基礎!信,則立!”這些話聽起來就像是空洞盲目的迷信,但仔細品味卻能夠發現其中蘊藏著許多哲理。正是這些話給了他們在那樣一個動亂的年代活下的勇氣,應對著生活的窘迫,應對臺風將自我賴以生存的家吹散,應對著大兒子在病痛的折磨下失去生命,這些苦難依舊打不倒這一家人,他們依舊相信有完美的明天等待著他們。“一步難,一步佳”,未嘗不是一句富含哲理的話呢?陽光總在風雨后,上帝為你關上了一扇門,也會為你打開另一個窗,都體此刻這么簡單的一句話里。我一向覺得堅強、毅力這種東西,在絕望和底層的人民當中體現的最深刻,因為你無路可逃,只能選擇堅強。
原先生命里,歲月才是最大的神偷,它把我們最深愛,最重視的,不明白不明白的,我們的感情、親情、友情,寶貴的時光,心愛的心痛的回憶都偷走了。但我們不能總活在感傷中,珍惜此刻,不給青春留遺憾。當歲月逝去,回首往事,不會為來時之路的荒廢、迷茫、空虛而傷感,而是為努力、夢想、執著而興奮。歲月神偷,偷不走的是年少輕狂的我們為夢想執著的追求。
正因為歲月偷盜技術的高超,所以我們無可避免的會被偷走一些寶貴的東西,可是這也告訴我們想不要被盜走寶貴的東西就要學會盡可能抓住此刻擁有的東西。謹記!
電影《歲月神偷》觀后感篇4
看了電影《歲月神偷》,心中涌起一次次淡淡的憂傷和莫名的感動。
簡單的情節,平淡的敘述,將家庭的親情和少年懵懂的愛情演繹的真實而又親切。它仿佛在述說你的故事,這個故事就發生在你的昨天。進一的家庭無疑是拮據的,但親情讓貧苦的家庭一樣溫馨。它讓你回想起少年時上學的情景,男生和女生,簡單而又熟悉。有的是對未來的遐想和憧憬,不用面對未來的挑戰和世俗的眼光。但父母卻要為這個家庭無怨無悔的付出。進一得了白血病,阿爸阿媽即使將全部值錢家什當了也要為兒子輸血,進二一夜之間長大了許多,家里都在為進一深深的祈禱,每一個情節,你都可以找到自己家庭的影子。感動,在于能引起深深的共鳴,在于平淡中演繹的真實。
純潔而又浪漫的初戀,讓人陶醉讓人感動。一旦離開莫名的想念,一旦見面會心的微笑,一旦分離來往的書信,一旦重逢深深的擁抱,初戀,遙遠而又讓人回味。曾經有段歲月時間過得漫長而又急速,曾經有個人偷走過你的心。你會因為TA的一個小小的禮物而欣喜若狂,他的一個甜蜜的吻而心神蕩漾。你是完全的心有所屬,你的世界滿是TA的影子。而這一切隨著年齡的增長都會溜走,所以初戀是不加糖的咖啡,在苦澀中有讓人回味的甘甜。
而我們終要長大,父母也在一天天衰老,生活也會經歷無法預料的變故,所以我們要倍加珍惜現在的擁有。年少時我們不懂父母的苦心,愛情的脆弱,一旦明白了,歲月已經不再停留。歲月偷走了我們生命中的最重要的人,也在偷走我們經歷的感情,所以,生命中的每一天,要用心去過,因為不知道哪一天,你擁有的,會被歲月不知不覺的偷走……
電影《歲月神偷》觀后感篇5
人們都說時間是一個小偷。
可是每次想到這一句話的時候,我都感覺有一點可笑,明明是你自己不小心丟掉了時間,明明是自己沒有珍惜機會把時間全都給浪費掉了,為什么要反過頭來說時間是小偷呢?
有時候我們都故作文藝的去感慨一件事情,我們實際上自己都不知道它的本質是什么,我們只是依靠自己的想象力和自己的主觀印象來猜測。
是后來我聽到了有一首歌名字叫做《歲月神偷》。聽到這首歌的旋律時,我是真的發自內心的喜歡呀,再加上當時我很喜歡那個作者那個歌手,我還喜歡射穿還喜歡化為孤島的藍鯨。
我想假如有一天要真的迫不得已離開這個世界,我想還是會留有一絲的眷戀吧。因為曾經喜歡過那么多有趣的東西,包括現在也依然喜歡并且熱愛著,有時候或許我們會貪生怕死,只不過是因為這些熱愛的東西還沒有終結,他們從未讓我們失望過,他們讓我們一顆心變得柔軟。
真正絕情的人其實是不管不顧的。
他可以忍受任何的生離死別。
但是請原諒我現在還做不到這樣堅強,即便是我一直都在修繕自己的生死觀,一直都在讓自己變得豁達一些。就像寄蜉蝣于天地,渺滄海之一粟。
可是我想這一路上一定會很漫長。
電影《歲月神偷》觀后感篇6
溫情電影大都簡潔不夠羅嗦有余,但這部片這方面還不錯,只是之后進一死和之后進二回憶哥哥的兩段稍嫌拖沓,90%的節奏還是比較正常的。
本片又名《1969太空漫游》,應當純粹是在小孩的立場講的,而片中采用小孩戴魚缸的視角對1969的香港街景速寫,讓這個處于動亂中的城市顯得不那么慘淡和艱難,也留給觀眾更多想象空間。
導演羅啟銳以往是許鞍華的助理導演,貌似兩人也有比較一致的教育背景,所以兩人拍出來的電影都透著一樣的調調,懷舊,細節處體現溫情,一樣喜歡用稍微泛黃的畫面,意圖從小處著手反映整個社會的狀態。1969的香港受盡英國壓迫,官員腐敗,還有偶爾經過的臺風侵襲,這些在片中都有反映出來,而借以這些事件,也充分刻畫出了一個頑強奮斗在底層的男人的堅強意志。
任達華在秦沛店里理發的時候說,當初一個顧頭一個顧腳,想著怎樣也好過,為什么此刻變成這樣,顧的了頭就顧不了腳。
我最怕的就是這種故事,一個人有本事肯吃苦,卻怎樣努力也改善不了自我的生存狀態。追根究底是社會變化太快,很多人跟不上變化的步伐,于是只好被時代的洪流拋在最終,艱難度日茍延殘喘。這能怪誰呢?很多事情道理是說不通的,有手藝不代表就永遠有飯吃,就像哥哥跟弟弟說的:“這個世界上沒什么是永遠有效的。”人都像螞蟻一樣生活在這個時代里面,卻必須有堅韌的神經和大象的眼界,有時候都不明白是該感激這個時代還是該喟嘆這個時代。
或許我們也該相信那個堅強樂觀的女人所說的話:一步佳一步難,一步難一步佳。“做人總要信!”這是那個女人的信念。聽起來就像是空洞盲目的迷信,但誰又能說這種宗教式的信仰不能支撐你度過一場又一場臺風呢?我一向覺得堅強啊毅力啊這種東西,在絕望和底層的人民當中體現的最深刻又最體現不出來,因為你無路可逃,只能選擇堅強。與其說這是一種精神,倒不如說是人求生的本能。所以很多時候,我們并不用選擇堅強,只需要選擇tobeornottobe。
生活并不是導演,導演是使勁把人往絕望里整,而生活總會給你留點縫隙。被臺風刮的七零八落的房子和作為全家人期望的哥哥的死亡,打擊總是接踵而至毫不留情,而如果選擇活著,日子總要過。等到媳婦熬成婆,一輩子也就這么過去了。而活著的人們,都偉大。
另外本片有很多鏡頭都處理的十分美。這種美除了帶給觀眾很大的感官享受,也體現出了導演的浪漫情懷。聽說這部片是自傳式電影,那么我們也大能夠從這樣的處理方式中窺得導演豁達的心態。這樣一來,這部片子的主旨大概能夠歸納為:絕望艱難什么的,經過之后都是一首詩。
電影《歲月神偷》觀后感篇7
《歲月神偷》這部電影,講述了一個十分感人的故事,電影中一個雖貧窮但都過的十分幸福,簡樸的家庭,這個家中有兩個兄弟,一個哥哥,一個弟弟,哥哥比弟弟整整大了八歲,哥哥十分優秀,憑著自我優異的成績考上了自我夢想的大學。在學院里面哥哥認識了一個女孩,并且十分喜愛她。但直到有一天,哥哥明白了女孩的'家庭十分的富有,或許是深知自我配不上她,于是從那以后便和女孩少了聯系。而弟弟則與哥哥相反,他十分調皮搗蛋,并且很喜愛偷東西,他所偷的每一樣東西都是他自我所喜愛的,他的學習也很差。他們的爸媽呢對他們兄弟倆也很是疼愛。
可是好景不長,他們一家所待得小街鎮來了臺風,臺風過后,家里已所剩無幾,但壞事卻接二連三,他們發現了哥哥有病,因白血癌過多的——血癌。父母賣了許多貴重的東西,才好不容易有了為哥哥治療的費用,他們期望給他最好的治療,最終卻還是無力挽回哥哥的生命。在那之后,弟弟把自我以前偷來的所有東西統統都扔進了苦海,正因奶奶說過:把自我最心愛的東西都扔進苦海,就能與自我想見的人見面。過了幾年后,爸爸也去世了,只剩弟弟和媽媽兩人在世上相依為命,弟弟經過發奮也考試了以前哥哥考上的那所學校。之后他和媽媽一齊去看了爸爸和哥哥,那天天空出現了彩虹,而彩虹下方是那對母子的身影。
這部電影看得騸人淚下,世間所有情都可貴,有感情、友情,而親情卻無價。沒有哪一個父母愿意放下自我的孩子,哪怕僅有一絲期望也不愿放下。失去孩子的痛是無法測量的,更無法想象的,既然這樣,我們更加就應在他們有生之年,好好學習孝敬父母,自我所有的優秀和好都是父母所驕傲的,僅有愿意,不會有做不到的!
電影《歲月神偷》觀后感篇8
今天,和老婆去看了期待已久的影片《歲月神偷》,沒有讓我失望,是一部上佳的電影。
電影以6——70年代的香港為背景,描述了羅家的生活故事,以羅進二的眼光來觀看世界,并推動影片的情境。羅家是屬于普通的小手工作坊,作為小市民很艱難的生活著,也很艱難的維持著生計,而當時的香港貧弱,黑暗,有能力的家庭都陸續移民了。整部影片用很細節化的眼光描述一家人的生活,羅家爸爸的勤勞,苦悶;母親的樂觀,堅強;羅進一的優秀,自信,他的愛情故事;羅進二的小孩子心,他的小聰明。里面有父母默默付出,努力生活的親情;可遇卻不可得得愛情,因為家境的縣殊;優秀的哥哥,小聰明的弟弟,中間濃濃的兄弟之愛,但最后卻不得不陰陽兩隔。看完影片,整個人心底沉甸甸的。
什么是生活,我想,穿衣吃飯就是生活最本真的意義了,至于買幾套房有沒有車是自己給生活加上的負重。而愛情,不一定要得到,有時候放開,記得那一刻的美麗就足夠了。親情,是最要珍惜的,每一天的日子,每一句話的關切,都是轉瞬即釋的,活在當下并要珍惜每個當下,因為有一天,我們終究是要離開的,而沒有親人的付出,又怎么有我們的現在呢。
大愛至簡,大象無形,水潤物無聲。“歲月神偷”就是這樣一部簡簡單單的電影,卻因為簡單而更真實,更讓人感動。
電影《歲月神偷》觀后感篇9
午夜時分看老片《歲月神偷》,感動的一塌糊涂。
歲月是神偷,偷走的是一段朦朧的還來不及綻放的感情,偷走的是一個有夢想少年的生命,但留下的是溫情。人生也許一腳邁出的是“難”字,一腳邁出的是“佳”字,但只要有“信”字,一切苦難都要過去。影片結尾羅媽帶羅進二去看羅進一,墳前的那一株開滿紅色小花的樹還有天上的彩虹五不給沉重的風雨人生帶來期望。這種手法無異于魯迅先生在《藥》一文結尾中添加的花環。羅進二這個8歲男孩,這個經常戴著玻璃魚缸看世界,這個有著很多困惑的男孩,在哥哥與父親相繼去世后最終長大了。也許成長是要付出代價的。
想起前幾日和v教師閑聊,要拍好一幅作品攝影師得先構思,初步構想畫面的重心,研究近景遠景的層次,再經過對色彩、邊角等的處理……那天,我似乎明白了一點點。
真正的作品都是有生命的,無聲的,有聲的,流動的,靜止的,藝術家、作家等總試圖向人傳遞對生活的理解。當然一千個讀者有一千個哈姆雷特。我問同事9歲小男孩動畫片《冰雪奇緣》好看嗎?答案是太好看了,愛莎的魔法實在太厲害了。我問自我,它好看嗎?回答是主題突出(愛能創造一切奇跡,愛能融化冰冷的世界),畫面精美,動漫效果好,不愧是迪斯尼公司出品的極富想象力的作品。
好的文學、藝術作品都有其主旋律,我們的人生大多數時侯是糊涂的,不妨在不惑之年定好格調重新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