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美麗人生》觀后感
通過寫觀后感,你可以深入思考電影中的情節、角色和主題,從而更好地理解電影所傳遞的信息和思想。這里分享一些電影《美麗人生》觀后感下載,供大家寫電影《美麗人生》觀后感參考。
電影《美麗人生》觀后感篇1
電影主角是一個很討人喜歡的家伙,他是個樂天派。他對愛情執著、熱烈地追求——這也是電影前半段的主線——他的表白簡直是求愛教科書。電影即使在歡快的橋段也不忘提醒觀眾當時惡劣的社會環境——法西斯對猶太人的壓迫。而主角卻對生活充滿希望,他待人有禮,懂得感恩,有小聰明但沒有壞心思。他的機智讓某些人尷尬,讓某些人驚訝,讓巧合發生,讓觀眾莞爾。
電影后面一大半的情節都在集中營內發生。即使命運被環境左右,他還是傾盡所有守護自己的孩子,特別是孩子純潔的內心。面對死亡,樂觀的人仍然可以微笑嗎?如果是為了保護孩子的心靈,這位父親就可以。他對孩子說了謊,把一切可怕的景象都解釋為一場游戲。這個謊言需要獨自承擔所有苦楚,而小孩子的童真,值得父親這樣付出。更讓人感動的是,他在集中營里仍然想方設法對妻子傳達愛意。
在殘酷的現實中,浪漫如同潑墨般暈開,更顯燦爛。影片沒有血肉紛飛的場面,所有殘酷都來自點到為止的側面暗示,比如毒氣室、焚尸爐、日漸減少的勞動力、堆積成山的'死尸。而主角被納粹軍人殺害的場景,更像重石壓心一般,讓人無比惋惜。鏡頭只給到了一處背光的磚墻,磚墻后面是一條巷子,主角被軍人押到巷子里,一串槍響后,我們看不到死亡的畫面,只看到墻,還有挎著搶走出來的軍人。看到那一幕,如墮冰窖。如果說這是喜劇,它偏偏讓最可愛的角色遭受不幸;如果說這是悲劇,它卻留給我們光明和希望。這樣不動聲色的電影高潮,真是做到了無聲勝有聲。
主角被押送時,路過孩子藏身的鐵皮柜,他像往常一樣做出搞怪的表情和肢體動作,把信心留給孩子,獨自走向死亡。此時觀眾是該笑還是哭呢?心情復雜到無以復加的地步。我想把一切贊美之詞送給電影,送給主角;想把一切惡毒的語言纏上法西斯的脖子,死死勒住;想把一切哀悼的挽詞獻給善良而無辜受難的人們。
電影《美麗人生》觀后感篇2
在昨天最后的幾分鐘我開始看電影《美麗人生》,所以昨晚一直看到快凌晨兩點才睡。對,這真的是一個簡單的故事,簡單的是前面的部分看起來有些乏味,特別我看的還是翻譯版,我真的快受不了這翻譯了,好吵啊!我強烈建議如果電影翻譯過后還不如沒翻譯的好看就不要翻譯了!昨天男主角的話有些多而且是意大利語,當然說起來很快咯,但是用意大利語說也許是很有意思的語氣,翻譯過來后真的好死板啊,而且太吵了,我關了好幾次音響。不不,這部電影還是很棒的,不應該有抱怨,但是我是忍不住吼一下翻譯!好了。
看完這個簡單故事后,我不斷想象如果我是那個小男孩,我的父親也會為我做同樣的犧牲,雖然方式可能沒有這么幽默但是我的父母也會選擇盡最大努力保護我。然后我又想,如果我當媽媽了,當我們一家同樣處于這樣的處境,我是不是也會像這位父親這樣做。我會!可是想象一下,這是有多么悲哀啊,這樣幸福快樂和睦的家庭就這樣被這樣荒.唐的事給破壞了,無理由的將一家人分離。我反反復復的看了最后一段,就是在父親臨死前在士兵用槍逼迫下,為了兒子依然在用幽默的方式前行,眨眼睛,可兒子怎又知道這是最后一次眨眼呢。父親知道他馬上就要永遠的離開了,在那一刻他沒有把自己的哀傷和恐懼傳遞給兒子,這得要多強大的心理控制力去控制情緒。也許父愛就已經很強大了!
現在我非常悔恨自己曾經為了逃避高考而說“我多想現在是戰爭時期啊”這樣的話,我是多么愚蠢無知。如果我們真的現在處于戰爭時期,生活是怎樣的?我的父母會怎樣?我們的幸福家庭會怎樣?毋庸置疑,全部都是慘不忍睹!真的當初這種無知的想法讓今天我開來既無知又愚蠢,我要好好悔過。
生活就是這樣,在看似平靜中卻不知哪一天就被突如其來的事情打破,所以好好珍惜現在的生活,珍惜你身邊的人,不要妄想不要虛榮,踏踏實實的享受現在擁有的生活就夠了!我真的想家了,恩,馬上就要回家了,爸爸媽媽,我回來了!我想你們!
電影《美麗人生》觀后感篇3
美麗人生確實是一部非常優秀的影片,影片中夾雜著很多的情感。看完整部影片之后使人心中激蕩而無法平靜,一種難過的感覺。片頭放的是一個無厘頭的男人邂逅一個女人,給人看起來似乎是癩蛤蟆吃了天鵝肉。他把女人從婚禮上用白馬帶走似乎像童話般。上半部結束于他們家中的后花園,而這里也是影片的轉折點。
下半部分開始時從花園中出來的是三個人,他們有了個聰明而可愛的孩子。一家三口騎著自行車上班,放學,其樂融融,似乎生活有些許艱苦當卻是幸福的,到此誤以為影片就是這樣表達主旨的。影片中父親帶著孩子路過幾個商店,門上寫著"猶太人與狗不得入內",這顯示出了當時的時局已是不安了。孩子問父親"他們為什么這么寫呢?"父親說人們都有個人喜好的,然后問孩子你不喜歡什么,孩子說蜘蛛,父親說那好吧我們的書店呢就不歡迎蜘蛛。父親只是想保護孩子的純真。
當他們的外婆來參加孩子的生日時,事情出現了轉變,家里一片凌亂。猶太人被納粹關入集中營。母親沒有拋棄家人主動要求加入了去集中營的列車。這里男人一組,女人一組,老人和孩子一組。老人和孩子一組不用干活卻是死亡組。父親從踏入集中營那天就給孩子編織著美麗的謊言。說到這里是做游戲,贏了的人可以得到坦克,是一輛真正的坦克,只要按照游戲規則能攢夠一千分。孩子將信將疑,當納粹軍官來宣布紀律時,問誰懂德語,男主人公搶先上前,宣布的確是給孩子聽的游戲規則——不許提前叫肚子餓,不能吃糖諸如此類,著實給人捏了一把汗。父親已經意識到事態危急性了。和小孩兒一起玩的玩伴都消失了,而且小孩獨自一人時聽到大人們說的用人身體制造紐扣、肥皂等。
電影《美麗人生》觀后感篇4
這是一部關于二戰期間德國迫害猶太人的電影,戰爭前的意大利小鎮,一個猶太青年基多在叔叔開的餐館里遇見了美麗的女教師朵拉,他們結婚并有了一個可愛的男孩。
五年后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因為基多是猶太人,納粹將他們一家抓到了集中營,在集中營里,為了保護孩子,基多受盡了折磨,最終被打死,而他的兒子卻因為被他欺騙而健康快樂的活了下來。最讓我難忘的是:影片的最后部分,不幸發生了,他被納粹發現了。納粹分子押著他經過兒子藏身的柜子,他故著瀟灑地大步向前,還向兒子的方向揮揮手。孩子那透過鐵箱子的縫隙看到的最后一眼的父親是那么的開心,所以孩子也很開心,他被押到了一個角落處,兩聲槍響。然后納粹兵單獨一人從墻角拐回來。一切似乎什么都沒有發生過。這是一部讓人嘴上想笑,鼻子卻很酸的'影片,爸爸說他不愛看這樣的影片,因為看完后心情會變得很沉重,我不是太看的懂,不過我深深的感到了生命的珍貴,生活的美好和父愛的偉大,我想這就是這部電影想告訴我們的含義吧。
電影《美麗人生》觀后感篇5
即使在黑暗的深淵里,光明也會照耀到一邊。希望,這是唯一比恐懼更強大的東西。
關于這兩個句子,一部優秀的作品《美麗人生》給了我們最好的答案。
在電影中,父親和孩子被囚禁在充滿暴力、痛苦和折磨的納粹集中營里。孩子不再笑了,取而代之的是極度的恐懼。然而,父親給了孩子希望和光明。他告訴他的兒子這是一場比賽,當我們拿到1000分時,我們會贏。沒有經驗的孩子相信了謊言,在集中營里快樂地生活著。他不會害怕或絕望,因為這只是一場游戲。
暴力不能摧毀一切。即使身體已經死去,靈魂仍然存在。父親深愛著孩子,正是這份愛戰勝了戰爭、恐懼和黑暗。它帶來光明、輝煌、勝利和希望。在納粹屠刀下,死去的是活生生的生命,而站起來的是不變的信念。正義終將獲勝。
這孩子有著美好的生活。因為他明白什么是愛,什么是光,什么是希望。他的父親也有著美好的生活。因為他以自己的生命為代價,喚醒了世人心中的愛、光明和希望。
電影《美麗人生》觀后感篇6
今天,我看了一部關于二戰的電影,名字叫《美麗人生》。主要說了由羅伯托·貝尼尼自編自演的意大利電影《美麗人生》,講述了意大利一對猶太父子被送進納粹集中營,父親不忍年僅五歲的兒子飽受驚恐,利用自己豐富的想像力扯謊說他們正身處一個游戲當中,必須接受集中營中種.種規矩以換得分數贏取最后大獎。影片笑中有淚,將一個大時代小人物的故事,轉化為一個扣人心弦的悲喜劇。影片榮獲奧斯卡最佳外語片頭銜及多個國際大獎。
我看完這部電影以后心里很不是滋味,我們今天的幸福來之不易。這位猶太父親非常的偉大,用自己的生命換取了妻子和兒子的生命,我們從這里看到一個父親,為了讓孩子快樂的健康的無憂無慮的成長,不惜以自己生命的代價去守護它,這份愛,值得世人敬仰!而這個意大利妻子在自己的丈夫和兒子被抓以后不顧自身危險的陪著丈夫和兒子一起去了監獄。而這個小男孩不過才五歲就非常的有智慧和勇氣,突顯了猶太人的智慧,雖然到最后他都不知道自己的爸爸永遠地離開了他,不過這個男孩讓我很感動。 也讓我知道德國納粹的邪惡。戰爭是殘酷的,人性是美好的。寫到這里我想說:戰爭摧毀人的生活,但摧毀不了人對生活的熱愛 !
電影《美麗人生》觀后感篇7
這是一部相當帶有浪漫色彩的電影,悲傷的同時又不失一些搞笑的氣氛和畫面。
影片中的男主角基度是一個智慧、滑稽、感性集一身的人,他一生只愛多拉一個人,愛的很執著很艱辛很浪漫。幸福快樂的`時光很短暫,在他兒子生日的那天,基度是猶太人被抓去了集中營。多拉為了和自己的兒子丈夫在一起,自愿踏上了那條艱辛的道路——上了火車,來到了集中營。基度是一個超級偉大的父親,為了不讓自己的兒子擔心、害怕,他說這是一次旅游。他用盡全力,在集中營的悲慘世界里,為兒子,營造了一幕美好的幻想,他告訴兒子,所有的殘酷只不過是一場游戲,游戲的獎勵是一輛嶄新的坦克。這樣,他的兒子才有了足夠的勇氣,游戲般的在這現實而又殘酷的集中營中度過了每一天。直至最后一刻,就在他生命的最后一晚,當他被捕之后,路過那個鐵箱子時,仍然裝出一副滑稽的模樣,惹得兒子笑出聲,他仍然堅持著,堅持著使兒子相信這一切都只是一個游戲,千萬不要害怕,永遠要微笑而樂觀地去面對。在死亡近在眼前時,他依然深愛著并用生命與智慧保護著他的妻子與兒子。
無論怎樣,只要我們不害怕,堅強、快樂、期待,最終的最終——人生終究是美麗的。
電影《美麗人生》觀后感篇8
二戰結束了,而希特勒的煙火持久的蔓延在猶太人的心中,成為這個種族永久的痛苦和打擊,也成為歷史上永恒的印記。
《美麗人生》是一部喜劇,亦是一部悲劇。電影用滑稽的氛圍講述了一個善良,樂觀且充滿想象力的猶太青年圭多追求一名德國少女多拉并有一兒子叔本華。叔本華五歲生日那天納粹分子殘暴的抓走了圭多、叔本華和叔本華的爺爺。而多拉為了和他們在一起請求德國軍官同他們一起去集中營。在集中營的生活中,圭多為了讓兒子幼小的心靈不受到戰爭的摧殘而發揮想象力,告訴對叔本華:這趟旅行是一個游戲,只要贏得了這場游戲就能獲得終極大獎——“一輛真的坦克”。叔本華按照游戲規則,堅持下去直到美軍前來支援。而圭多卻因為去找多拉被發現,喪生在納粹的槍下。
無疑,在這部電影中圭多的樂觀和積極面對生活的心態是最令人震撼的。面對生活上對猶太人種種不公平的待遇,他沒有整日郁郁寡歡,還用童真、善良的想法來安慰兒子,保護兒子的自尊心。面對即將到來的集中營生活,他沒有害怕,用想象力鼓勵兒子這是一場游戲,只有勇敢的活下來才能贏得頭獎;面對敵人的槍口,他沒有慌了陣腳,苦苦哀求,反而提示兒子躲好,千萬不要出來。開頭的圭多引得我哈哈大笑,被他喜劇化的人物形象逗得捧腹;而結尾的圭多不見蹤跡,留給我的是無限的辛酸和感動。
我曾經想過,如果我生活在二戰年代,那會是什么樣的一個我呢?如果我也是被關在集中營中的囚犯,那我又會以什么樣的心態來面對生活呢?直到我看到了這部電影的尾聲,我恍惚間明白了一些我有可能永遠也沒辦法想象的一些東西。電影中的圭多、多拉讓我感受到了父母最偉大的愛,不論在什么時期、什么年代,他們都會永遠的堅守在我的身邊,用他們微薄的,也是最強大的力量保護著我們,為我們護航。他們可以犧牲自己來保全我們的安全,在他們的字典里,沒有“自己”,有的是“孩子”,溫暖著我們。
叔本華,一個年僅五歲的小男孩,原本可以快快樂樂的玩著玩具,享受這他們最幸福的時光,卻要到集中營里,過著隨時可能被殺害的生活。而他奔著一輛真正的坦克和對父親的信任,在不見天日的集中營里以坦克和父親作為精神的支柱,堅強的活了下來,這里飽含著大人都沒有的勇氣。我在感動之余明白了許多人生的哲理,可以讓一個在迷途中的人幡然醒悟,找回自己所失去的。
電影在快樂的氣氛中開場,也在快樂的結局中結束,只是,這結局中少了幾個人影吧;只是,這其中有許多看不透的辛酸吧。喜劇的影子罩不住歷史的殘忍和血腥,亦能體現出人們對生存的渴望。圭多的形象和品質永遠珍藏在叔本華心中,每個猶太人心中。
電影《美麗人生》觀后感篇9
活潑樂觀的意大利青年圭多是個猶太人,他來到小鎮阿雷佐遇見了心儀的姑娘多拉,經過幾番巧遇和努力,他終于與多拉結婚,并生了一個可愛的兒子約書亞。可是,好景不長,納粹在約書亞五歲的生日上抓走了圭多一家。為了不讓孩子的心靈蒙上陰影,在慘無人道的集中營里,圭多試圖讓約書亞以為這只是一場游戲。“游戲”結束時,圭多慘死在納粹的槍下,而約書亞得到了“游戲”的最高獎賞。
片中,圭多的幽默與智慧是最吸引我的地方。面對納粹,他告訴兒子,這只是一場游戲,并且樂觀地過好每一天。他從不唉聲嘆氣,從不絕望,他只有一個信念——幫助大家逃出集中營。
面對逆境,我們應該怎么做?有些人會像圭多一樣笑著迎接挑戰,始終相信“山重水盡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有些人則會手足無措,猶如大難臨頭,失去斗志。沒有哪個人一生走來是一帆風順的,那些功成名就的藝人、作家、運動員無一不經歷風雨。貝多芬失聰,卻成了舉世聞名的音樂家;張海迪殘疾,卻成為了一名偉大的作家……他們并不幸運,只是面對逆境時,他們不同的人生觀、價值觀鑄就了他們不平凡的人生。
我們不妨按照圭多所說的,把逆境看作是一場游戲,扮演好屬于我們自己的那個角色。游戲是會結束的',風雨過后,我們會見到彩虹。
人的一生難免坎坷與挫折,有時甚至遭遇“屋漏偏逢連夜雨”的尷尬境地,經受“雪上加霜”的磨難考驗,關鍵是如何面對逆境,是消極對待還是積極應對,是怨天尤人還是勇于挑戰,這是不言而喻的。
別對自己說“不可能”。每一種經歷對于我們都是一種體驗,都是人生中的一朵美麗之花。我們把希望交給遠方,把生存的體驗交給自己。
我們會發現,用常用的方法切蘋果時,我們看到的是半個丑陋的核兒,如果把刀橫過來,你會發現一顆小星星在里面。生活中,只要用心去尋找,你就會發現令你驚嘆的美麗和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