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長城觀后感
寫觀后感不僅可以提升我們的寫作水平,還可以讓我們更好地記錄下自己看完一部作品的真實感受。下面是一些電影長城觀后感免費閱讀下載,希望對大家寫電影長城觀后感有用。
電影長城觀后感篇1
盛開的花朵背后有艱辛的付出——讀《長城》有感
四年級的時候,我們學了一篇文章叫《長城》。文章開頭說“遠看長城,它像一條長龍,在崇山峻嶺之間蜿蜒盤旋。”結尾說:“這樣氣魄雄偉的工程,在世界歷史上是一個偉大的奇跡。”老師說,這是我們國家的驕傲,是中國古代人民智慧的結晶。
長城,自然是我國盛開的花朵。難怪毛主席說“不到長城非好漢”。為了一睹長城的雄偉壯觀,去年的十一月,爸爸帶我去了北京的長城。我們去的是八達嶺長城。站在長城上,腳下的古老的城磚已經有了青苔,但是依然很平整,似乎能感受到歷史的變遷。眺望遠處,長城沿著山脈蜿蜒盤旋,望不到頭。再往反方向看,也是在山脈間蜿蜒盤旋,也是看不到頭。為了能看到更遠的地方,我們沿著長城往上走,到了陡峭的地方,只能爬著走。這時,我明白了“陡峭”的含義。到了頂上,放眼望去,仍然看到的是蜿蜒盤旋在山脈間的長城,直到眼睛看不到的地方。而我站的長城頂,并不是最高處,最高的地方在遠處。眼前,還有另一個景象:大片的黃葉在風中舞動,大有“看萬山紅遍,層林盡染”的味道。我不禁感慨:長城真是一道奇觀!是一朵盛開的國花。
爸爸說:“兒子,我們經常愿意看到一朵花美麗的開放,卻不愿意了解花開放前的辛酸。現在的長城,是無限風光在眼前。可是,這是多少勞動人民用生命換來的呀!”其實,我并不全懂他在講什么。我聯想到書中寫的“單看這數不清的條石,一塊有兩三千斤重。那時候沒有火車、汽車,沒有起重機,就靠著無數的肩膀無數的手,一步一步地抬上這陡峭的山嶺。”似乎又知道了一點。爸爸讓我查找古時候寫關于長城的詩歌和故事。于是,我了解了“孟姜女哭長城”的故事,知道了無數的勞動人民為了修筑長城,累死在那里;我學習了唐朝陸游關于長城的詩《古意》“千金募戰士,萬里筑長城。何時青冢月,卻照漢家營?”知道了無數的勞動人民為了修筑長城,累死在那里。然后,我了解各個朝代修筑長城情況,閱讀關于長城的詩詞,如唐朝汪遵的《長城》、《杞梁墓》,李益《登長城》、《統漢烽下》……我感受到了長城的雄偉壯觀,感受到長城里的戰爭,更感受到大量的勞動人民花了大量的經歷,其中不少人為了修筑長城累死在長城。
長城,是氣魄雄偉的工程,是我國一朵盛開的鮮花。但是今天,我能感受其背后的辛酸,也由此悟出一個道理:盛開的花朵背后有艱辛的付出!
電影長城觀后感篇2
首先跟大家說說電影主題曲,由張靚穎演唱的,英文推廣曲《BATTLEFIELD》MV。MV中,以《長城》中,無影禁軍的各種兵器道具和五軍的元素揭開序幕,張靚穎動情開嗓,柔情婉轉的歌聲娓娓道來,瞬間把人們的思緒帶回了古戰場。
在女神的走心演繹下,讓人更期待這部超強陣容的賀歲巨制了呢,張藝謀導演對電影的專業態度,加上女神對音樂的專業,絕對的強強聯合啊!
除了如此震撼的`主題曲,張藝謀導演處處用心,在電影中“無影禁軍”按照作戰方式
和武器劃分為五個軍隊,不僅有鹿、鷹、虎、鶴、熊五獸為代表,還披上了紫、紅、黃、藍、黑五色鎧甲。“五軍”的命名是借鑒了“五禽戲”,不同的軍隊依據五禽的特色,運用不同的兵器,黃軒統帥的鹿軍是步兵部隊,以速度快、靈巧機動著稱,盔甲、武器為紫色;林更新統領的鷹軍,是一支全部由神射手組成的弓箭部隊,盔甲、武器為紅色;彭于晏率領的虎軍是工程和機關部隊,長城上的機關都由他們操縱,可以通過機器投擲火球,殺傷力極大,盔甲、武器為黃色;景甜統領的鶴軍是飛索部隊,清一色的女兵利用女性靈活柔韌的特點,進行作戰,與怪獸的整個對抗過程,就像飛鳥捕食,盔甲、武器為藍色;張涵予和鹿晗所在的熊軍是近戰部隊,手持鐵斧、長戟與兇獸肉搏,盔甲、武器為黑色。
該片的主題深刻。人物形象豐滿感人。運用技巧純熟。平實的風格,多元的手法,構成了這樣一部優秀的影片。電影展示了中華民族特有的人情美和人性美。
電影長城觀后感篇3
爸爸去天津學習一年多,媽媽帶我去天津探望爸爸。這期間,我們一起去暢游了北京城。
北京是我向往的地方,聽公公說,明朝和清朝的皇帝都在這里辦公,每天都在故宮里接受大臣的跪拜和匯報。啊,故宮的歷史可真悠久啊!新中國成立后,北京成為了我國的首都。一路上,我的心是那么的激動、興奮,真想看看我們的首都——北京是什么樣子的。記得我二年級時學了《北京亮起來了》這篇課文,課文里寫了每當北京夜幕降臨時,王府井、故宮、天安門、馬路都掛滿了霓虹燈,河面金光閃閃,十分動人。我一定會看到這些美麗的景色。
在北京八天的時間里,我們先后去參觀了長城、天壇、故宮、大觀園、頤和園和天安門廣場,它們真美!想起來時真好玩,我這么小也和大人一樣爬上長城當了一回“好漢”,我真為我能爬上長城而高興。在那兒我還看到了偉大領袖的題詞:“不到長城非好漢”。長城仿佛是一條巨龍,蜿蜒盤旋在崇山峻嶺之間;長城又像一條長長的項鏈,它戴在祖國媽媽的脖子上,真壯美!
爬上長城,眼見樹木蔥蘢、群山巍峨、山川壯麗、氣勢磅礴,使我進一步理解“自豪”二字的深意,我為中華民族古代勞動人民的智慧而自豪,更為自己是中華民族的醫院感到自豪。但當我們參觀人民大會堂后,登上天安門城樓,在樓上望下來,車水馬龍,人山人海,非常熱鬧。在樓上往上看,藍藍的天空中飄揚著五星紅旗,當時那種心情,更是自豪二字未能盡述的。
天安門城樓金碧輝煌,整個建筑巍峨壯麗,又高又大,雄偉極了。我知道1949年10月1日,天安門廣場上升起鮮艷的五星紅旗。
北京,我是多么愛您啊!
電影長城觀后感篇4
講真,僅僅前兩場的戰斗就足以值回票價了。
老謀子還是那個老謀子,有許多值得夸贊的地方,也有很多值得詬病的地方,作為一部純粹的爆米花商業大片,也實在沒必要細細評價了。
而有一點必須肯定的是,從這部電影中,你能清晰的感受到景甜的背景究竟有多深厚。
這也是唯一讓我大失所望的地方,如果沒有景甜的存在,也許劇情就又是另外一種方式來展開了。
在影片進行到三十分鐘或四十分鐘之后,景甜和呆萌已經培養起了一個感情,這個時候,景甜死亡,而不是影片中的張涵予為了給景甜讓戲而死亡。
呆萌因為見識到中國女兵的英勇無畏,在加上那一絲若有若無的感情從而決定留了下來共同抵抗饕餮。
然后劇情依舊按照原先的劇情走,直到饕餮逼近汴梁。
張涵予和呆萌帶領著上萬軍人追擊到了汴梁,為了能殺死饕餮,步兵開始悲壯送死,從而為殺死饕餮之王鋪路。
張涵予在以前一直都是指揮,這個時候迫于無奈親身上陣,從而使劇情大爆發。
然后結局,張涵予死亡,獨獨留下了呆萌一個人。
這樣的情況下,燃的感覺,悲壯的感覺就應該能徹底被凸出來吧?
電影長城觀后感篇5
我覺得《長城》就是一部背景在中國的好萊塢大片。特效炫,場面壯觀,畫面好看,制作精良。片尾曲選得也好聽。片中的孔明燈,秦腔以及介紹饕餮來源的畫面都很中國很出彩,特別是秦腔和孔明燈更是讓人眼前一亮。
角色方面,我覺得基本都有點單薄。除了三位外國演員、景甜、劉德華、鹿晗和張涵予,其他演員都有種打醬油、可有可無的感覺,甚至感覺有的演員就是特意露個臉而已。佩德羅·帕斯卡演的角色和鹿晗飾演的小兵彭勇最讓我印象深刻,兩個人物性格和后來的轉變都很完整,人物鮮活,演員也都演得很好。感覺佩德羅·帕斯卡承擔了整片的所有笑點。鹿晗把小兵的青澀演得恰到好處,每次出場都讓人眼前一亮,我個人最喜歡他在廚房洗碗圍著圍裙的一幕,最后小兵的一回眸也很讓人動容。馬特·達蒙的演技沒的說,但角色的立場變換得略突兀了些。景甜演的林將軍,我剛開始覺得,特別是在旁邊馬特·達蒙的對比下,這姑娘演技一般。但后來想想她是不到五歲就來到無影禁軍,后來又是身負重任的軍中領袖,雖然年輕,但性格必然成熟又隱忍,不是喜形于色,所以景甜演的還是到位的,用我麻麻的話說林將軍“英姿颯爽”。演技方面除了三位外國演員,和那個樞密院的老爺爺,其他演員都要再接再厲!加油!不過,像王俊凱演的小皇帝挺到位,劉德華演的軍師也可以,張涵予也不用說了,所有演員演技方面都沒啥問題,沒有給電影拖后腿的情況出現。
這部電影確實是好萊塢商業大片的水準,但不知是不是因為編劇是外國人,影片劇情深度挖得不夠。還有無影禁軍應該是這部影片的重要部分,但我個人覺得整個禁軍不如馬特·達蒙的身手給人留下的印象深刻。還有一個小槽點--饕餮長得太像恐龍了…
我覺得這部影片,張導其實可以拍的更好。整體在中國的商業片里算很不錯的。好評!
電影長城觀后感篇6
《長城》是標準的雞頭蛇尾,匆匆開始,又戛然結束,然后中間拼湊出一場極具中國特色的大型歷史舞臺劇。看得出張藝謀是在想法設法地推(堆)中國元素,在長城進入觀眾眼簾后,他就變得像一個急不可待的孩子,拼命的向大家掏出自己兜里的各色玩具。最可笑的當屬兩次大規模的長城防御戰,最后徹底淪為大型秀場:
一是秀特效,證明我這好萊塢級別的特效不是吹出來的,但是這種充滿密集恐懼感的饕餮浪潮,缺少細節的描繪,同時只能通過眼睛才能擊殺的設定過于苛刻,沒法展現人獸搏殺的刺激,最后全讓弓箭隊搶了風頭。其次是怪獸的品類過于單調,未能形成完整的兵種體系。劇中萬千馬仔配十幾頭御林軍的組合太過單一,如果饕餮能夠形成集群協同作戰的態勢,還能讓戰斗更為精彩,無影禁軍的五軍也能更充分的調動其特色。
二是秀中國元素,見縫插針般的展現中國的特色,這些元素顯然是為外國朋友準備的,在第一場防御大戰里,景甜所率的鶴軍充當了最直接的展示模特:從優雅地走上跳臺,到花式接槍備戰,再到死亡蹦極,不放過每一個展示的機會,并且在她們出場時,背景音樂里明顯加入了縹緲而高昂的`女聲,配合五軍之中最為鮮艷的藍色鎧甲,構成以往中外戰爭題材電影里未曾見過的“美景”;另外一個細節就是“花式擊鼓”的設定,這次《長城》中藍鎧女兵們用雙節棍擊鼓,還伴隨著跳躍的舞步擊出了花兒,擊出了濃濃地中國風,上一次看見如此有特色的擊鼓環節,還是在姜文的《讓子彈飛》里。這是我個人認為本片最令人印象深刻的兩個設計。
同時兩次防御大戰里,無影禁軍們還秀出了十八般武器,讓人眼花繚亂,張藝謀把幾乎能想到的與中國有關的武器都用上了。最后干脆搬出了大型詩歌演唱,伴著孔明燈誓把中國元素秀到底。
三是秀陣容,首先是演員陣容,本片囊獲了各個年齡段的偶像明星,給他們一個個都配上靚麗的鎧甲,看上去英姿颯爽,其實在劇中毫無存在感,真是應了那句話:眾星捧月。本片除了馬特達蒙和景甜,其余人等都是外圍人士。可惜了彭于晏那呼之欲出的腱子肉,可惜了張涵予剛剛入戲就領便當;可惜了兩眼充滿表演欲的黃軒,無奈連個舉刀的機會都不給。不過在全員集體醬油之外,倒是給鹿晗特意安插進了一些人物的情感糾葛和形象刻畫,讓他參與到了兩個主角的主線故事里。而劉德華雖是軍師,卻怎么看像個詩人,為了突出景甜的存在感,全程壓著演,最后連領便當都是如此的敷衍。剩下的如鄭凱、王凱俊這類的角色,就算是友情客串吧,最為痛心的是極具表演特質的威廉達福在影片里也是毫無亮點。
電影長城觀后感篇7
由張藝謀執導的賀歲饕餮巨制《長城》將于12月16日全國公映,影片由中國電影股份有限公司、樂視影業、傳奇影業、環球影業聯合出品,匯集了馬特·達蒙等中外豪華主演陣容。
今日,片方發布“饕餮圍城”版預告,首次曝光長城不為人知的“秘密”,各種威力強大的精巧機關,還有鎮守長城的神秘軍隊無影禁軍,將長城變成巨大的陸上航母,而他們的對手就是上古神獸饕餮。預告中戰斗場面恢弘壯大,處處顯露出的中國文化元素,更表明張藝謀從未放棄“向世界講好中國故事”的初心。
“很多東西是你從未見過的”。正如《長城》預告中威廉·達福所言,這款“饕餮圍城”預告曝光了大量信息,馬特·達蒙飾演的雇傭兵,千里迢迢來中國尋找一種神秘武器,意外發現了長城的驚天秘密。長城原來不止是一段城墻這么簡單,預告中所展現出來的各種威力強大的精巧機關只是這個“陸上航母”的冰山一角。還有鎮守長城抵御上古神獸饕餮進攻的無影禁軍,“他們一輩子都在為這場戰爭做準備”。
電影中的無影禁軍分屬五個不同的兵種,各軍各司其職,協同作戰。虎軍是工程和機關部隊,操控著長城上各種威力強大的精巧機關,和弓箭部隊鷹軍一起,負責遠程打擊;熊軍和鹿軍則是兩支主力近戰部隊,熊軍厚重鹿軍靈活,他們將和饕餮貼身肉搏;還有套著飛索的鶴軍,她們手持長槍從高空躍下,利用重力各種角度全方位進攻,這些在預告中都可以看到。
據悉,影片中的饕餮,每60年一次降臨人間,它們并非無意識的野獸,而是有組織有計劃地“掠食人類”。在預告中,饕餮首度以群像現身,速度極快,有組織的瘋狂地攻擊人類、摧毀建筑物,戰力極其恐怖。
長城是中國在世界上知名度最高的標簽之一,中國悠久的歷史文化和無數的神話傳說,對于電影創作來說更是一個數不盡的寶藏,攫取其中一點就可以發散出很多的想象空間。
此次張藝謀將它們與長城相結合,創造了一個中國文化特有的故事。在此次曝光的預告片中就有頗多亮點,神秘的長城關城、《山海經》里的`上古神獸、精銳的無影禁軍、瑰麗的皇宮、如畫的五彩山、神奇的中國火藥和中國功夫,還有炫酷的中國冷兵器作戰方式等。
張藝謀曾明確表示:“這(長城)是中國電影走出去、向世界講好中國故事的重要一步。”通過娛樂電影,去普及一些基本的觀念,他覺得這會是一個非常好的中國文化走出去的方向,“至少讓全世界愛看娛樂電影的年輕人,看到這個電影讓他們知道火藥是中國發明的,”張藝謀調侃稱。
電影長城觀后感篇8
故事背景雖然宏大,但是能讓你找出印象深刻的劇情有多少?演員陣容龐大且豪華,但是拋去三個占大量戲份的主演,能讓你記住的人物有幾個?即使是三個露臉最多的主演,也只是讓人認出了這個明星,跟電影里的人物并無太大關系。于是,眾多明星們像放幻燈片走過場一般向觀眾一一展示,一個也不落。單從故事層面上,張藝謀和他的《長城》并無多少新意和亮點。
留意了片尾字幕,制片人、三個編劇和2個主要副導演都是外國人,別忘了老謀子英文不好,所以,這部電影里還剩有多少東西是張藝謀的?與其說,是張藝謀率領好萊塢團隊打了一場漂亮仗,倒不如說,這次是強大、專業的好萊塢制片制度“架空”了張藝謀,揚長避短地逼出了最好的商業張藝謀。如果說,過去張藝謀投身商業還有點藝術家的矜持和猶豫,這次好萊塢團隊是讓張藝謀徹底放下身段,全身心、不顧慮地開啟賺錢模式(當然,也可能是這幾年的磨礪,老謀子自己想開了)。畢竟,1.25億美元的頂級投資擺在那,任何一個商人都不會拿這筆巨款去買張藝謀的個人情懷。
盡管,張藝謀一再表示《長城》可向世界傳遞中國的形象和價值觀,但是骨子里這部電影并沒有太多中國人的東西。他像《功夫熊貓》那樣,把中國一些肉眼可見的文化符號經過工業流水線的簡單加工,然后披上“made in china”的外衣擺上商店貨架等你消費,這樣的中國符號是表面化的,跟導演是不是中國人沒有太大關系,就像《功夫熊貓》里的中國傳統文化跟有沒有中國人參與創作都不重要。
所以,本質上這還是一部披著中國外衣的好萊塢電影。這當然跟編劇全是外國人有關,就如電影開場用兩個西方人的視角看中國一樣,《長城》也是一部外國人眼中的中國。李安的《臥虎藏龍》也是讓美國人用英文先寫,再找中國編劇“翻譯”過來。只是李安的翻譯,是用了中國式思維的翻譯,是融入深厚中國傳統文化積淀的翻譯,他在小心翼翼地掌控東西方文化平衡中,找到了最合適的中國表達,讓含蓄、深沉和委婉的中國情懷遇上熱烈、自由和奔放的西方精神,成就了一個神話。拋開故事,電影場面營造上還是值得稱贊的,比如回歸到冷兵器時代,那些機關設置、武器制造的想象力十足,也跟緊劇情需要派上用場而不是淪為單純的擺設。有了全好萊塢團隊的特效,怪獸的質感十足,至少讓你感覺看著可怕逼真,怪獸身上的紋路設計還帶有中國特色難能可貴,不得不服好萊塢的專業。